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3.6向心輻流式二沉池設計計算3.6.1設計參數 1、二沉池的設計按照以下規范: 6.5.1二沉池的設計滿足以下數據6.5.2 沉淀池的超高不應小于0.3m。6.5.3 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宜采用2.04.0m。6.5.4 當采用污泥斗排泥時,每個污泥斗均應設單獨的閘閥和排泥管。污泥斗的斜壁與水平面的傾角,方斗宜為60°,圓斗宜為55°。6.5.5 初次沉淀池的污泥區容積,除設機械排泥的宜按4h 的污泥量計算外,宜按不大于2d 的污泥量計算。活性污泥法處理后的二次沉淀池污泥區容積,宜按不大于2h 的污泥量計算,并應有連續排泥措施;生物膜法處理后的二次沉
2、淀池污泥區容積,宜按4h 的污泥量計算。6.5.6 排泥管的直徑不應小于200mm。6.5.7 當采用靜水壓力排泥時,初次沉淀池的靜水頭不應小于1.5m ;二次沉淀池的靜水頭,生物膜法處理后不應小于1.2m,活性污泥法處理池后不應小于0.9m。6.5.8 初次沉淀池的出口堰最大負荷不宜大于2.9L/(s·m);二次沉淀池的出水堰最大負荷不宜大于1.7L/(s· m)。6.5.9 沉淀池應設置浮渣的撇除、輸送和處置設施。6.5.12 輻流沉淀池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水池直徑(或正方形的一邊)與有效水深之比宜為612 ,水池直徑不宜大于50m; 2 宜采用機械排泥,排泥
3、機械旋轉速度宜為13r/h,刮泥板的外緣線速度不宜大于3m/min。當水池直徑(或正方形的一邊)較小時也可采用多斗排泥;3 緩沖層高度,非機械排泥時宜為0.5m;機械排泥時,應根據刮泥板高度確定,且緩沖層上緣宜高出刮泥板0.3m; 4 坡向泥斗的底坡不宜小于0.05。2、設計流量Q=3.0m3/s=10800m3/h 水力表面負荷q=0.9m3/m2.h,沉淀時間2h3、污泥回流比R=50%,SVI=83.3 3.6.2設計計算 設計中選擇八組向心輻流式二沉池,N=8座,每座設計流量為3.0/8=0.375m3/s,從氧化溝流來的污水進入集配水井,經過集配水井分配流量后流入輻流式沉淀池。1、
4、沉淀部分有效面積 式中 A沉淀部分有效面積(m2); Q設計流量(m3/s); q 表面負荷m3/(m2.h),一般采用0.51.5 m3/(m2.h m3/(m2.h) 設計中取q=0.9 m3/(m2.h) 2、 沉淀池直徑 式中D沉淀池直徑 3、 澄清區高度 式中 沉淀池澄清區高度(m) T沉淀時間(h),一般采用1.53.0h 設計中取t=2h,4、 污泥區高度 式中 污泥區高度(m) T污泥區停留時間(h) R污泥回流比(%) X氧化溝中污泥濃度(mg/l) Xr二沉池排泥濃度(mg/l) 設計中取T=2h,R=50%,X=4000mg/l,Xr=12000mg/l 5、 池邊水深式
5、中 h2池邊水深(m)6、 污泥斗高度 式中 D1污泥斗上口直徑(m) D2污泥斗下口直徑(m) 污泥斗斜壁與水平面的傾角設計中取D1=4.0m,D2=2.0m,=607、 沉淀池底部圓錐體高度 式中 沉淀池底部圓錐體高度(m) D沉淀池直徑(m) D1沉淀池污泥斗上口直徑(m) i沉淀池池底坡度 設計中取D1=4.0m,i=0.05 8、 沉淀池總高 式中 H沉淀池總高(m) 二沉池超高(m) 池邊水深(m) 沉淀池緩沖層高度(m)沉淀池底部圓錐體高度(m) 污泥斗高(m) 設計中取=0.30m,=3.15m,=0.8m,=1.0m,=1.73m 9、 校核徑深比二沉池有效水深為4.25m,
6、直徑為45m 滿足規范6.5.12,二沉池直徑與有效水深之比宜為612,水池直徑不宜大于50m。 10、進水槽的設計 采用環形平底槽,等距設布水孔,孔徑為50mm,并加100mm長短管。 進水槽 設進水槽寬度B=0.8m,槽中流速取v=1.4m/s 槽中水深h 式中 h進水槽水深(m) R污泥回流比(%) B進水槽寬度(m) V進水槽中流速(m/s) 進水槽布水孔數布水孔平均流速 式中 Vn配水孔平均流速,一般取0.30.8m/s t導流絮凝區平均停留時間s,池周有效水深為24米時,取360720s 污水的運動黏度,與水溫有關 Gm導流絮凝區的平均速度梯度,一般可取1030 本設計中取t=70
7、0s,Gm=20,水溫為20時,=1.06×10-6m2/s 布水孔數n= 式中 S單個布水孔面積(m2) 布水孔間距 式中l布水孔間距(m) D二沉池直徑(m) B進水槽寬度(m) n配水孔數(個) 校核Gm 式中 V1配水孔水流收縮斷面的流速m/s,V1=,取=1 V2導流絮凝區平均向下流速m/s,V2=Q/f f導流絮凝區環形面積m2 設導流絮凝區的寬度與配水槽同寬,則 V2=Q/f= =20,在1020之間,滿足要求。 12、出水部分設計 環形集水槽的設計 采用周邊集水槽,雙側集水,每池只有一個出口。 集水槽寬度b 式中 k安全系數,取1.4 集水槽流量(m/s) 集水槽起點
8、水深為=0.75b=0.75×0.70=0.5250.50m 集水槽終點水深為=1.25b=1.25×0.70=0.8750.90m 出水堰設計 出水采用90°三角堰,單個三角堰流量q1 式中 H1堰上水頭(m),設計中取50mm 三角堰的個數n1= 外側出水堰中心距l1= 內側出水堰中心距l2= 式中 l1外側三角堰中心距(m) l2內側三角堰中心距(m) L1外側三角堰周長(m) L2內側三角堰周長(m) n1外側三角堰個數(個) n2內側三角堰個數(個) D1外側三角堰圓周直徑(m) D2內側三角堰圓周直徑(m) 設計中取D1=41.8m,D2=40.4m,n1=410個 , n2=396個= = 13、校核堰口負荷 式中 二沉池堰口負荷(L/s.m) Q單座二沉池設計流量(m3/s) D1出水渠平均直徑(m) 設計中D1=41.1m 滿足規范要求。 14、校核固體負荷 式中 G固體負荷kg/(m2/d) X懸浮固體濃度mg/l A二沉池水面面積(m2) 滿足要求。 15、二沉池及出水堰計算簡圖 3.6.3向心輻流式二沉池設備選擇 1、刮吸泥機 由池徑45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離子射線應用設備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礦物材料用模具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石油鉆井平臺大型碳鋼鑄件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節能型互感器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旋轉式變流機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壓濾機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示波器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電積銅產陽極銅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砂輪切斷機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復印設備配套裝置、零件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2023年小型水庫雨水情測報和大壩安全監測設施項目-實施方案
- 2024年福建省高中生物學業水平考試生物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工程施工材料采購方案工程材料采購方案
- DZ∕T 0214-2020 礦產地質勘查規范 銅、鉛、鋅、銀、鎳、鉬(正式版)
- 蘇教版高中化學實驗一覽表
- MOOC 隧道工程-中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學校校服采購應急預案范文
- 第一單元 《分數乘法》整單元(教案)西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數學
- (2024年)面神經炎課件完整版
- 【川教版】《生命 生態 安全》一年級上冊第12課 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課件
- 減鹽減油健康教育教案反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