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高中語文必修三 5《六州歌頭》名師課件2_第1頁
語文版高中語文必修三 5《六州歌頭》名師課件2_第2頁
語文版高中語文必修三 5《六州歌頭》名師課件2_第3頁
語文版高中語文必修三 5《六州歌頭》名師課件2_第4頁
語文版高中語文必修三 5《六州歌頭》名師課件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六州歌頭南宋 張孝祥如果問宋朝最出名的抗金將領是誰?前言:他是岳飛,精忠報國的岳飛 可這位抗 金名將領欲一洗靖康之恥,并節節勝利之時,宋高宗趙構卻連下十二道金牌把他召回,最后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把他下獄治死于風波亭。當時有許多人為岳飛喊冤,其中就有剛剛高中狀元的張孝祥。詩人簡介:張孝祥(1132-1170)字安國,別號于湖居士,漢族。歷陽烏江(今安徽省和縣)人,生 于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父親張祁,任直秘閣、淮南轉運判官。 少年時闔家遷居蕪湖(今安徽省蕪湖市)。紹興二十四年(1154)廷試,高宗(趙構)親擢為進士第一 ,授承事郎,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 。由于上書為岳飛辯

2、冤,為當時權相秦檜所忌,誣陷其父張祁有反謀,并將其父下獄。 次年秦檜死,授秘書省正字。歷任秘書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 中書舍人等職。 乾道五年(1169)年,以顯謨閣直學士致仕。是年夏于蕪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三十八歲 。 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詞傳世。全宋詞輯錄其 223 首詞。 寫作背景:這首詞寫于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是南宋初期愛國詞中的杰作。紹興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顏亮舉兵突破宋淮河防線,直趨長江北岸。在向采石(在今安徽馬鞍山)渡江時,被虞允文督水師迎擊,大敗而走。宋金兩軍遂夾江東下,完顏亮至揚州為部下所殺,金兵退回淮河流域,暫時息戰。宋孝宗趙眘繼承王位后,任用

3、張浚北伐,準備收復失地。但因北伐軍內部矛盾重重,將帥不和,結果在符離(今安徽符離集)被金兵打得大敗。于是,主和派的氣焰便又囂張起來,他們不顧張浚等愛國將領的激烈反對,遣使與金國統治者密切來往,準備締結屈辱投降的和約。主戰派大臣張浚奉詔由潭州(今湖南長沙)改判建康府(今江蘇南京)兼行宮留守。次年正月,高宗到建康,孝祥到此,這首詞,即他在建康留守張浚宴客席上所作。詞義細講:(上片)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長淮:指出當時的國境線,含慷慨之意。昔日曾是動脈的淮河如今變成了邊境。國境已經收縮至此,只剩下半壁江山。極目千里淮河南岸一線的防御無屏障可守,只是莽莽平原而已。佇立漫長的淮河岸邊極目望遠,南岸一線的

4、關塞上野草叢生,已是平闊的荒原。 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北伐的征塵已暗淡,寒冷的秋風在勁吹,南岸邊塞上靜寂悄然。 黯銷凝。我凝神佇望,心情黯淡。 黯銷凝:黯然神傷。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追想當年的靖康之變、中原滄陷,恐怕真是天意運數,并非人力可扭轉的吧? 當年事:指靖康之變,二帝被捕,宋室南渡。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在孔門弟子求學的洙水和泗水邊,在弦歌齊奏的禮樂之邦,也已變成膻腥一片。 洙泗:古代的河流名,流經曲阜。春秋時孔子講學洙泗之間,后人以洙泗作為儒家的代稱。本句也可譯為:二水流經的山東,是孔子當年講學的地方如今也為金人所占。隔水氈鄉,落日牛羊下,區脫縱橫。隔河相望是敵軍的氈帳

5、,黃昏日落,牛羊返回圈欄,敵軍的前哨據點縱橫布滿。 區脫:同“毆脫”,胡人防敵的土室。本句寫隔岸金人的活動一水之隔,昔日耕嫁之地,此時已變成游牧之鄉,帳幕遍野,夕陽西下,成群的牛羊回欄,哨所縱橫,防備嚴密。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看金兵將領夜間出獵,騎兵手持火把照亮整片平川,胡笳鼓角發出悲壯的聲音,令人膽戰心寒。 藝術特色及表現特點 :本詞上片分三層寫敵占區的情景。 一:“洙泗”三句為一層,寫昔日的文化之邦,弦歌之地,也充溢著膻腥的氣味 。二:“隔水”之句為二層,寫中原沃土,如今的“氈鄉”,耕田荒蕪,變成了放牧牛羊的場所; 三:“看名王”四句為三層,寫敵軍的“宵獵”,兵盛馬壯

6、。 上述描寫旨在說明敵兵勢力強大,南宋國勢衰敗,中原人民慘遭涂炭,國家前途令人焦慮。 同時,從側面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女真族(金人)經濟落后的狀況,說明他們的入侵,已經導致中原文化經濟等各方面的倒退。詞義細講:(下片)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想我腰間弓箭,匣中寶劍,空自遭了蟲蠹和塵埃的污染,滿懷壯志竟不得施展。 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時機輕易流失,壯心徒自雄健,歲暮將殘。 渺神京。光復汴京的希望更加渺遠。 神京:指淪陷的汴京。“渺神京”有“汴京渺遠,光復何期”的意思。所謂渺遠,不但指空間距離之遙遠,更指光復時間之渺茫。干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朝廷正推行禮樂以懷柔靖遠,邊境烽煙寧靜

7、,敵我暫且休兵。 “干羽”句:活用尚書大禹謨“舞干羽于兩階”(干,盾;羽,雉尾)的故事。據說舜大修禮樂,曾使遠方的有苗族來歸順。詞人借以辛辣地諷刺朝廷放棄失地,安于現狀。冠蓋使,紛馳鶩,若為情。冠服乘車的使者,紛紛地奔馳匆匆,實在讓人羞愧難以為情。 冠蓋: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車蓋,借指官吏。若為情。自紹興和議成后,每年派遣正旦、賀金主生辰的使者、交割歲幣銀絹的交幣使以及有事交涉的國信使、祈請使至金,在禮節方面仍居于下風。這就是“若為情”的事實背景,詞人所以嘆息痛恨者。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聽說淪落在中原的父老,常常向南企盼著朝廷的軍隊和皇帝彩旗蔽空的儀仗。翠葆霓旌:飾以鳥羽的車蓋和彩旗,

8、是皇帝的儀仗,這里借指宋帝的車駕。本句描寫金人統治下的中原父老同胞向往故國,殷切盼望王師早日北伐收復失地。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使得愛國使者來到此地,一腔忠憤,怒氣填膺,熱淚傾灑胸前。 行人:指出使者。本句承接上句,寫出愛國的出使者的感情。任何一位愛國者出使渡淮北去,都要為中原大地的長期不能收復而激起滿腔忠憤,為中原人民的年年傷心失望而傾瀉出熱淚。藝術特色及表現特點 :下片側重抒懷,作者關心國家人民的前途命運,但壯志未酬,報國無門。 前八句寫想起“腰間箭,匣中劍”白白地落滿灰塵,為蠹蟲所蛀,自己徒有雄心壯志,也只能虛度光陰,懷念路途茫茫,在敵人占領下的故都“神京”。想到“神京”,便

9、自然聯想到南宋統治者眼前正在推行的政策。 “干羽方懷遠”以下八句是對南宋王朝的統治者和主和派義憤填膺的譴責,辛辣有力的諷刺。 “聞道中原遺老”以下三句寫淪為亡國奴的中原人民殷切盼望王師北伐的急切心情和眼巴巴地“南望”的動人情景 ,這是作者聽說的(“聞道”),并非目睹。倘使南方的臣民見到這動人的情景,只要有愛國心腸,就無法抑制滿腔的悲憤,淚水就會象泉涌般頃瀉。結尾三句,是作者自己真摯感情的抒發,也是當時無數愛國人士思想感情的真實寫照。文章的思想感情:本詞通過描寫和抒情的手法,表達了對麻木不仁的南宋統治者和主和派門義憤填膺的譴責,抒發了對國家命運、中原文化和慘遭戰爭蹂躪的人民的擔憂,以及對自己壯志

10、未酬,報國無門的悲憤與感慨。同類詩詞對比 :張孝祥繼承和發揚蘇軾的曠達詞風,并接過南渡詞人的沉重歷史負擔,繼續高唱出抗金復國、重整河山的豪放愛國詞,揚長避短,使思想與藝術漸趨完美結合。 同時還著意于豪放、曠達、婉約等風格之間的相互滲透、互補共存,以自己獨特的風格建構了南宋詞壇不可或缺的一角,也為辛詞的產生做好了準備。 愛國詞作: 滿江紅 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建安詞作: 飲馬長城窟行 陳琳詩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 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舉筑諧汝聲!” “男兒寧當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長城!”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 作書與內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章,時時念我故夫子!” 報書往邊地:“君今出語一何鄙!” “身在禍難中,何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 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 “結發行事君,慊慊心意關。 邊地苦,賤妾何能久自全!”勿忘國恥喋血九一八六州歌頭江湖笑/文秋風瑟瑟,暮雨灑江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