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高壓線移位改造上跨公路安全評估報告(范本)_第1頁
220KV高壓線移位改造上跨公路安全評估報告(范本)_第2頁
220KV高壓線移位改造上跨公路安全評估報告(范本)_第3頁
220KV高壓線移位改造上跨公路安全評估報告(范本)_第4頁
220KV高壓線移位改造上跨公路安全評估報告(范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送審稿220kVXXQxx線xx移位改造跨越xx公路架線安全評估報告xxxxxxxx有限公司二O一六年 月220kVXXQxx線xx移位改造跨越xx公路架線 安全評估報告編制單位:xxxxxxxx有限公司證書等級:工程咨詢甲級證書編號:工咨甲112xxxxxx 總 經 理 : 審 核 : 項目負責:參加人員: (高級工程師) (高級工程師) (工 程 師) (工 程 師) 目 錄一、項目概況1 線路概況 .。.。.。.。.。.。.。.。.。.。.。.。.。.。.1 相關設計參數 .。.。.。.。.。.。.。.。.。.。.。.。.。2二、跨越處基本情況與施工方案3跨越處基本情況 .。.。.。.。

2、.。.。.。.。.。.。.。.。.。3施工方案 .。.。.。.。.。.。.。.。.。.。.。.。.。.6三、評估依據及內容13 評估的主要依據13 評估主要內容14四、法律法規符合性檢查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相關條文規定 。.。.。.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條文規定 。.。.。.。15 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相關條文規定 。.。. .15 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相關條文規定.。.。.17五、標準規范符合性檢查。.。.。.。.。.。.。.。.。.。19 公路建筑限界及凈空要求19 公路、管線交叉要求20 跨越架與公路的水平和垂直凈距要求 .。.。.。.。21六、安全性評價22 設

3、計方案對道路交通安全影響分析 。.22 跨越架穩定性分析23 跨越架與公路營運安全的相互影響24 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評價25七、環境影響評價25 公路綠化的影響25 噪聲環境的影響26 空氣環境的影響26八、結論與建議26 評估結論26 評估建議27九、附件28 附件1、施工單位資質。.。.。.。.。.。.。.。.。.。.。.。.。.。.。.。.。.。.。.。.。.。29 附件2、應急預案.。.。.。.。.。.。.。.。.。.。.。.。.。.。.。.。.。.。.。.。.。.。.。.30 附件3、相關計算資料。.。.。.。.。.。.。.。.。.。.。.。.。.。.。.。.。.。.。.。.。.。.

4、。.。33 220kVxx線線16#跨越xx公路架線 安全評估 220kVxx線線16跨越xx公路架線安全評估報告一、項目概況 (一)線路概況1、 220kVxx線線概況xx線線為500kVXXxxxxxx變至220kV金橋變的220kV線路。該線路總長10.484km,其中架空線路總長9。784km,電纜線路0.70km,全線共計桿塔27基。xx線線112#單回路架設,12#27#單回路架設,27#金橋變為電纜敷設.2、本工程改造涉及的線路因xxxxxx計劃2016年在XXxxxxxx高橋校區東北角區域建設綜合性實訓基地,需要將從該區域經過的220kVxx線線16鐵塔進行改移。設計方案在XX

5、線 15小號側 140m處新建一基單回路耐張塔,線路左轉至位于XX線東側小山包處的新建 16#耐張塔后,再左轉跨越 XX公路250k+100200及規劃 110kV九龍線后至位于XX線16大號側190m處的新建16#1耐張塔,線路左轉與老線路對接,新建單回路線路長度0。82km,造價約212萬元。圖3-(二)相關設計參數1、本工程的新建16#位于XX公路左側山包上,新建16#1位于XX公路右側與規劃道路之間的綠化帶,新建16新建16#1段需跨越XX公路250k+100200處.2、線路新建單回路線路長度 0.82km,新建單回路耐張塔 3基(新15、新16、新161塔),拆除老塔2基(15#、

6、16塔)。3、新建段跨越XX公路處新建16新建161段自成獨立耐張段,耐張段長度391m。其中,新建16#塔型為GJS41(30。5),塔全高為40m,塔位與XX公路中心線的最小距離290m;新建16-1塔型為GJS42(33),全高為42.5m,塔位與XX公路中心線的最小距離101m。架設導線后,交跨處下相導線最大弧垂(導線80溫度)與XX公路路面的垂直距離為26.8m。4、拆舊段跨越XX公路處16-17段檔距488m。其中,16塔型為GJ43(27),塔位與XX公路中心線的最小距離115m;17塔型為ZK(57),塔位與XX公路中心線的最小距離373m。線路縱斷面設計圖 二、跨越處基本情況

7、與施工方案 (一)跨越處基本情況1、新建16#新建16-1跨越XX公路段檔距為L=391m,跨越XX公路里程為250km+100m200m;原線路“1617”段導地線拆除,拆舊線路原16#原17段檔距為L=488m,跨越里程為250km+200m300m。2、 跨越處XX公路250k+100200段地形為平原薇丘,雙向6車道,中間1m綠化帶,路面包括兩側土路肩總寬度為33.50m,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車速為100km/h,公路橫斷面圖如下所示。(二)施工方案本項目施工方案由“xxxxxx實業有限公司電力建設分公司"編制并負責組織實施。1、 工期安排 220kVXXQxx線xx移位改造

8、工程計劃施工時間:2016年6月1日-6月18日(具體根據XX公路路政管理部門批準時間為準)。考慮到毛竹跨越架搭設好以后放置時間不宜過長,以上新建、拆除段的封道計劃需按照施工計劃同時進行,即6月1日6月5日同時進行新建段和拆舊段毛竹架搭設、封網,6月15日6月18日進行跨越架拆除及拆網。2、臨時跨越架及絕緣防護網封頂施工本工程采用在XX公路兩側搭設兩處跨越架,均采用毛竹進行搭設,跨越處跨越架搭設完畢后,采用絕緣防護網封頂的方式進行架線跨越與拆線施工,跨越架結構如下圖。跨越架立面圖3.0mH=12m1.5m路面:34.2m60°13鋼絲繩1.5m60°13鋼絲繩封網弧垂:3m

9、距離路面:8.5m跨越架側面圖主繩:12迪尼瑪繩橫向封網繩6迪尼瑪繩拉線拉線被跨國道接頭處打反“8”字節跨越架俯視圖跨越架主要設計參數跨越架類型風偏距離S(m)跨越架長度B(m)有效跨度D(m)高度H(m)斜交角(°)備注新建跨越架1.3927.5511247°0243拆除跨越架1。921381279°3344注:詳細計算過程見【附件3 】3、 跨越架要求 1)毛竹的要求(1)毛竹一般采用3年以上的沒使用過的竹桿,青嫩、枯黃、黑斑、蟲蛀及裂紋連通二節以上的竹竿都不得使用。(2)跨越架毛竹立桿、大橫桿、剪刀撐和支桿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于75mm,小橫桿有效部分小

10、頭直徑不得小于90mm,60-90mm的可雙桿合并或單桿加密使用. 2)跨越架要求(1)跨越架的立桿應垂直,埋入土深度不小于0.5米,且大頭朝下,回填土后夯實。跨越架底部必須設置掃地桿。橫桿與立桿直角搭設,立桿橫桿應錯開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5米。立桿間距為1。2m,大橫桿間距為1.2m,小橫桿間距為0.75m,每排間距為2.53.0米。靠近XX公路隔離網側的第一排跨越架除打設背向于隔離網的拉線外,在第一排跨越架靠近隔離網側應布設毛竹斜撐桿,斜撐桿每隔兩跨間距從上往下布置一組,斜撐桿對地角度60°,以形成對跨越架雙向保護。(2)斜拉桿要選用一順彎的毛竹根接梢,接頭有效部位不得小于1

11、.5m,斜拉桿與立桿的夾角在45°60°之間,斜拉桿應埋入土中30cm,縱向間距每隔67根設不同方向一組,嚴禁三步以上不設斜拉桿,外拋斜拉桿應選擇粗壯毛竹。(3)跨越架兩端及每隔6-7根立桿應設剪刀撐,架子的支撐桿、剪刀撐的綁扎點設在立桿的交界處,與地面夾角不大于60度,支桿埋入地下不小于0。3米。(4)跨越架頂端兩側應設外伸羊角,羊角長度為2。0米。(5)跨越架的外架面應設大剪刀內撐。(6)架子綁扎采用10#鐵絲,先將10號鐵絲剪斷加工成形后再進行綁扎,嚴禁圓圈長鐵絲帶上跨越架。綁扎鐵絲與竹桿不能呈“八”字形,應大體象“U”字形.大、小橫桿和斜拉桿都應綁扎在立桿上,做到交

12、合處都綁扎,絞緊時不能用力過猛,而絞斷鐵絲,一旦發現鐵絲被絞斷應重新綁扎,切不能留后患.立桿、大橫桿應錯開搭接,搭接長度不少于1.5m,綁扎時小頭應壓在大頭上,綁扣不得少于3道。立桿、大橫桿、小橫桿相交時,應先綁2根,再綁第3根,不得一扣綁3根.接桿及斜拉桿相接時綁扎四道,嚴禁二道綁扎.(7)架體中心應用經緯儀和鋼尺定出,該中心與線路中心重合。(8)跨越架的架頂一層的豎桿應統一為毛竹根部大頭朝上,露出橫桿統一為0.2米,便于絕緣繩、網的綁扎,頂層橫桿應選用干燥粗壯毛竹雙根綁扎,受力部位應三根綁扎,封頂大橫桿絕對不準許毛竹彎頭向上以預防導地線在牽引過程中磨損.(9)在跨越架頂下一層橫桿靠XX公路

13、側,應鋪設工作臺,采用鋪設腳手片或密集橫向鋪設毛竹,并用鐵絲綁扎牢固,作為操作平臺,以便封頂和施工人員站立.(10)為便于架子的封頂網操作方便,首先架子地面立桿定位時必須進行測量,控制需拉封頂繩網的立桿間距為1.2米。(11)跨越架從開始搭設至拆除期間,24小時派員看守。 3)拉線設置要求(1)跨越架拉線采用13鋼絲繩,拉線錨樁按照20kN級設置,每只錨樁只允許錨固一根拉線,錨樁采用1。5m地鉆,尾端用相應規格馬鞍螺栓3道卡牢,采用15kN收緊器收緊。(2)跨越架兩端及每隔6-7根立桿設置一道拉線(架子中間偏上點位置),跨越架高度在8m及頂部打設雙層拉線,拉線方向需與牽引方向一致。(3)拉線應

14、綁扎在大橫桿與立桿的交接處,且與地面的夾角不得大于60度。(4)跨越架的四角和每相導線的垂直下方打設拉線。(5)對未完工的跨越架每天休工前必須打設臨時拉線,臨時拉線采用13鋼絲繩。 4)驗收(1)跨越架搭設完成后,需經路政部門、施工單位、設計、監理驗收合格后方能使用。(2)檢查驗收合格后,在面向XX公路兩側,在跨越架適當高度、醒目位置懸掛“高壓危險 禁止攀登”的警告牌,固定在跨越架上.(3)驗收不合格,施工單位立即整改,整改不到位,不得使用。 5)防護網封頂施工(1)防護網要求:A、XX公路上方的防護網應設置一張整體網,如因跨越寬度大防護網需搭接,則要求網與網間搭接長度不小于1米,不允許中間有

15、縫隙;B、防護網應用12+6的絕緣繩編制(詳見封頂網示意圖),網格間距2m*2m。(2) 準備工作: 先在跨越架一側架子頂綁扎絕緣繩封頂防護網的一端,再進行絕緣繩、網的梳理,以防打結。(3)XX公路封網需交警部門配合,并在相關部門批準的時間段內完成.首先把絕緣引繩一端固定在架子上,在跨越架兩側的施工人員向XX公路中間拋引繩,由在XX公路中間的配合人員負責將兩側拋出的引繩連接。(4)放通絕緣引繩后,引繩升空后一端與已準備好的封頂網連接,帶張力將封頂網展放到跨越架的另一側,然后帶張力將封頂網展開。用12鐵絲將封頂網固定在跨越架上,并進行逐一檢查。(5)在封頂繩、網收緊綁扎完成后,防護網上面順帶放一

16、根導引繩,便于展放牽引繩.(6)導地線牽引、架設施工過程中派專人重點監護XX公路跨越架及封頂網。架線、拆線施工完畢,架子封頂防護網利用封頂時的辦法逆向施工,即在20分鐘時間內利用人力帶張力拆除封頂防護網和引繩。(7)跨越架的拆網必須在導地線完成附件安裝后進行,不得提前拆除,聽從相關部門的指揮。 4、放線、拆線施工(1)放線用的導引繩必須有足夠的強度。(2)放線過程中,跨越架處必須有監視XX公路通行車輛和導線安全的監督防護人員,防護員職責必須專一、明確,各負其責。(3)必須帶張力放線,嚴禁導線接觸跨越架。(4)跨越架處監護導線的防護員,應在一端配備至少一把斷線鉗,放線過程中遇突發性事件導線斷線時

17、,一端剪斷導線,另一端立即收回在XX公路上方的導線。(5)拆線過程中,通迅要保持暢通,聽從統一指揮。(6)拆防震錘等附件時,應使用個人安保線,防止感應線觸電,掛設保安線必須先接接地端,再掛導線端,拆除時應先拆對線端,再拆接地端。(7)導地線卸線時,拆除的導地線緩慢降落到跨越架后,在帶張力情況下嚴禁斷線,只有在導地線卸到無張力后方可斷線.卸線和斷線時,導地線下方嚴禁有人逗留。(8)降落在跨越架上的導地線需立即回收,回收時不得強行拉抽. 5、交通組織架線和拆線前由于封網和拆除封頂網,需要在公路施工區臨時封道2次,每次封道時間約20分鐘,封道后再進行封網和拆網工作。施工前電力施工單位應與公路管理部門

18、聯系,協商封道時間,并請交警協助封道。施工人員事先應掌握好封頂網的技術要領,并在地面上預先將封頂網組裝完畢,同時可靠掛設于一側跨越架,做好跨越公路封頂的一切準備。一旦完成封道,迅速將封頂網拉過公路并封在另一側跨越架上,待封網掛設牢固施工人員安全撤離后,立即恢復交通。交通組織方案如下:(1)在施工區前方1600m處設置,施工警告牌和限速80km/h標志牌;(2)在施工區前方1000m處設置,“前方施工1km"施工牌和限速60km/h標志;(3)在施工區前方300m處設置,“前方施工300m”施工牌和限速40km/h標志;(4)在施工區前方140m處設置,“道路封閉"施工牌;(

19、5)在“施工區”后方30m設置,限速80km/h標志牌,安排1名交通維護人員,對附近交通管制牌進行維護;(6)在施工前方設置禁止通行路欄,安排3名以上專門人員維護,在封網結束后分流交通。交通組織管制布置如下圖: 6、跨越架搭建與拆除的質量安全要求(1)封頂前,施工人員應事先掌握好封頂的技術要領,并在地面上將封網組裝完畢,上架施工人員提前到達指定位置,保證封頂迅速有效.(2)搭設跨越架所需的原材料應事先在XX公路兩側的作業點有序堆放,材料運輸在XX公路兩側分別進行。施工時,施工人員嚴禁進入XX公路主干道范圍以內。(3)施工時嚴禁將毛竹伸入XX公路主干道范圍內。(4)搭設跨越架的施工人員作業前必須

20、經過技術交底,否則,不得進入施工現場.(5)所有進行跨越架搭設施工的人員均需經過特種作業(架子工)的崗位培訓并取得合格證書.(6)搭設跨越架時必須有現場安全監護人。(7)所有施工人員均應正確佩戴安全帽,高處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使用安全繩。無安全防護用具的人員不得參加施工.(8)跨越架搭設完畢后應經公司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并掛好有關警示牌后方可投入使用。(9)架線過程中,應該派遣責任心強、業務能力高的工作人員專門看護跨越架,發現異常應立即報告并及時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10)施工跨越架以及跨越架的搭設和拆除等事宜,施工單位項目部均須派專人與XX公路管理部門進行聯絡,各種手續和辦理必須規范齊全。在施工過程

21、中,應始終邀請XX公路管理部門派人員對施工現場的施工行為進行監護.(11)為了進一步加強跨越架施工安全,在跨越架適當位置搭設施工平臺。三、評估依據及內容 根據省公路管理局浙公路200793號關于進一步加強公路路政許可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公司受建設單位委托對本工程跨越XX公路處的設計和施工方案進行安全評估。(1) 評估的主要依據1、本項目相關的基礎資料1)我公司現場調查、測量的數據、收集的資料及拍攝的現場照片;2)XX市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院編制的220kVXXQxx線xx移位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與設計圖紙;3)XXXX實業有限公司電力建設分公司編制的220kVxx線線16#跨越XX公路施工方案。

22、2、法律法規、標準與規范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2009年8月27日修訂);2)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年5月實施,2011年4月修訂) 3)公路安全保護條例(2011年7月1日起施行);4)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2014年11月修訂);5)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6)公路路線設計規范(JTG D02-2006);7)公路項目安全性評價指南(JTG/TB052004)8)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規范(JTG D812006);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10)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第2部分:架空電力線路(DL5009.22004);11)跨越

23、電力線路架線施工規程(DL/T5106-1999);12)架空送電路運行規程(DLT 7412001)。(二)評估主要內容1、本輸電線路工程新建16新建161鐵塔跨越XX公路設計和跨越架搭設及拆除老線施工方案應符合公路、路政相關法律法規與公路設計規范相關規定和要求.2、運用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進行對照檢查,比較輸電線路新建前后XX公路(250k+100m200m)處的運行狀況,從而評價該線路建設對國道的交通運行、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四、法律法規符合性檢查(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相關條文規定第四十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挖掘公路。因修建鐵路、機場、電

24、站、通信設施、水利工程和進行其他建設工程需要占用、挖掘公路或者使公路改線的,建設單位應當事先征得有關交通主管部門的同意;影響交通安全的,還須征得有關公安機關的同意。占用、挖掘公路或者使公路改線的,建設單位應按照不低于該路段原有的技術標準予以修復、改建或者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第四十五條 “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橋梁、渡槽或者架設、埋設管線等設施的,以及在公路用地范圍內架設、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應當事先經有關交通主管部門同意,影響交通安全的,還須征得有關公安機關的同意;所修建、架設或者埋設的設施應當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要求。對公路造成損壞的,應當按照損壞程度給予補償”。第五十六條 “除公路防護

25、、養護需要的以外,禁止在公路兩側的建筑控制區內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構筑物;需要在建筑控制區內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應當事先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批準. 建筑控制區范圍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前款規定劃定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設置標樁、界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擅自挪動該標樁、界樁".(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條文規定第三十一條 “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占用道路從事非交通活動”。第三十二條 “因工程建設需要占用、挖掘道路,或者跨越、穿越道路架設、增設管線設施,應當事先征得道路主管部門的同意;影響交通安全的,還應當征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26、的同意。施工作業單位應當在經批準的路段和時間內施工作業,并在距離施工作業地點來車方向安全距離處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采取防護措施;施工作業完畢,應當迅速清除道路上的障礙物,消除安全隱患,經道路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驗收合格,符合通行要求后,方可恢復通行.對未中斷交通的施工作業道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加強交通安全監督檢查,維護道路交通秩序"。(三)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相關條文規定第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損壞、非法占用或者非法利用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屬設施。”第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保障公路運行安全和節約用地的原則以及公路發展的需要,組織交通運輸、

27、國土資源等部門劃定公路建筑控制區的范圍。公路建筑控制區的范圍,從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的距離標準為:(一)國道不少于20米;(二)省道不少于15米;(三)縣道不少于10米;(四)鄉道不少于5米.屬于高速公路的,公路建筑控制區的范圍從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的距離標準不少于30米。公路彎道內側、互通立交以及平面交叉道口的建筑控制區范圍根據安全視距等要求確定"。第十三條 “在公路建筑控制區內,除公路保護需要外,禁止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構筑物;公路建筑控制區劃定前已經合法修建的不得擴建,因公路建設或者保障公路運行安全等原因需要拆除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在公路建筑控制區外修建的建筑物、地面構筑物以及其他設

28、施不得遮擋公路標志,不得妨礙安全視距"。第二十六條 “禁止破壞公路、公路用地范圍內的綠化物.需要更新采伐護路林的,應當向公路管理機構提出申請,經批準方可更新采伐,并及時補種;不能及時補種的,應當交納補種所需費用,由公路管理機構代為補種”第二十七條 “進行下列涉路施工活動,建設單位應當向公路管理機構提出申請:(一)因修建鐵路、機場、供電、水利、通信等建設工程需要占用、挖掘公路、公路用地或者使公路改線;(二)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橋梁、渡槽或者架設、埋設管道、電纜等設施;(三)在公路用地范圍內架設、埋設管道、電纜等設施;(四)利用公路橋梁、公路隧道、涵洞鋪設電纜等設施;(五)利用跨越公路的設

29、施懸掛非公路標志;(六)在公路上增設或者改造平面交叉道口;(七)在公路建筑控制區內埋設管道、電纜等設施"。第二十八條 “申請進行涉路施工活動的建設單位應當向公路管理機構提交下列材料:(一)符合有關技術標準、規范要求的設計和施工方案;(二)保障公路、公路附屬設施質量和安全的技術評價報告;(三)處置施工險情和意外事故的應急方案。 公路管理機構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許可或者不予許可的決定;影響交通安全的,應當征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同意;涉及經營性公路的,應當征求公路經營企業的意見;不予許可的,公路管理機構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第二十九條 “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許可的設計

30、和施工方案進行施工作業,并落實保障公路、公路附屬設施質量和安全的防護措施. 涉路施工完畢,公路管理機構應當對公路、公路附屬設施是否達到規定的技術標準以及施工是否符合保障公路、公路附屬設施質量和安全的要求進行驗收;影響交通安全的,還應當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驗收。 涉路工程設施的所有人、管理人應當加強維護和管理,確保工程設施不影響公路的完好、安全和暢通”。(四)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相關條文規定第十四條 “因工程建設需要占用、挖掘公路,或者跨越、穿越公路架設、增設管線設施的,施工作業單位應當在公路管理機構批準的路段和時間內施工作業,并在距離施工作業地點來車方向安全距離處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采

31、取防護措施;施工作業完畢,應當迅速清除公路上的障礙物。消除安全隱患,經公路管理機構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驗收合格,符合通行要求后,及時恢復通行。對未中斷交通的施工作業公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加強交通安全監督檢查,維護公路交通秩序”。第二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挖掘公路.因修建鐵路、機場、電站、電信設施、水利工程和進行其他建設工程需要占用、挖掘公路或者使公路改線的,建設單位應當事先征得公路管理機構同意;影響交通安全的,還須征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同意。占用、挖掘公路或者使公路改線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不低于該段公路原有的技術標準予以修復、改建或者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

32、.第二十二條 “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橋梁、渡槽、渠道或者架設、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以及在公路用地范圍內架設、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應當事先經公路管理機構同意;影響交通安全的,還須征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同意.所修建、架設或者埋設的設施應當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要求.對公路造成損壞的,應當按照損壞程度給予補償”。第二十八條 “本節規定的公路管理機構的許可權限如下:(一) 涉及高速公路的許可,由省公路管理機構審批;(二)涉及高速公路以外的國道、省道的許可,由設區的市公路管理機構審批;(三)涉及高速公路以外的縣道、鄉道的許可,由縣級公路管理機構審批.省公路管理機構對設計高速公路的申請事項的許可,可

33、以根據需要委托設區的市公路管理機構實施”.第四十四條 “公路兩側建筑控制區是指公路兩側邊溝外緣(高速公路隔離柵欄)向外一定距離內,除公路防護、養護需要外,禁止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構筑物的范圍。建筑控制區內的具體范圍:國道不少于二十米、省道不少于十五米、縣道不少于十米、鄉道不少于五米,其中高速公路不少于三十米、互通立交和特大型橋梁不少于五十米;公路彎道內側及平交道口附近的建筑控制區范圍自公路建設項目開工建設之日起三十日內,由公路沿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前款規定劃定,公路管理機構應當在劃定的公路兩側建筑控制區外緣設置標樁、界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擅自挪動標樁、界樁”。(五) 檢查結論綜上所述,根據

34、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和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上述條文的對照解讀,檢查結論如下: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第44、45、56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1、32條的規定,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第9、13、27、28、29條的規定,以及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第14、21、22、28、44條的規定,本工程“跨越國道公路架設電纜設施",“應事先經得市級交通主管部門的同意,同時本工程會影響交通安全,還須征得公安機關有關部門的同意"。“如給公路經營企業造成損失的,還應當給予相應的補償”。2)對于公路建筑控制區,根據公路安全保護

35、條例第11條規定,以及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第44條規定,XX公路為國道公路,建筑控制區范圍從公路邊溝外緣起向外的距離標準為20米。公路用地范圍和公路建筑控制區檢查明細表項目距XX公路用地凈距(m)是否侵入公路用地范圍是否侵入公路建筑控制區備注新建16塔271未侵入未侵入新建16#1塔82未侵入未侵入封頂網-未侵入臨時侵入跨越架距離路肩1.5m未侵入臨時侵入經檢查,新建16#、16#-1鐵塔未侵入公路建筑控制區,輸電線凈空滿足設計要求.跨越架與封頂網臨時侵入公路建筑控制區,按相關規定,施工前須征得公路管理機構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同意,辦理相關審批手續.3)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36、32條、以及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第14條對作業區相關安全設施的規定,施工方案中已設置了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滿足條例要求。但施工方案須經路政、交警部門批準,按批準的路段和時間內施工作業。4)本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對公路綠化物造成破壞,根據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禁止破壞公路、公路用地范圍內的綠化物。需要更新采伐護路林的,應當向公路管理機構提出申請,經批準方可更新采伐,并及時補種;不能及時補種的,應當交納補種所需費用,由公路管理機構代為補種”5)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第56條的規定,“所修建、架設或者埋設的設施應當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要求”。經核查設計文件和施工方案,本工程符合

37、標準要求。五、標準規范符合性檢查經查閱相關標準及規范,本項目所涉及的相關標準及規范條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公路建筑限界及凈空要求根據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第2.0。7條規定:“各級公路建筑限界應符合圖4規定。其中,一條公路應采用同一凈高。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的凈高應為5。0m。”W行車道寬度;L1、L2-左、右側硬路肩寬度;S1、S2-左、右側路緣帶寬度;C-設計速度大于100km/h時取為0。5m,等于或小于100km/h時取為0.25m;M1、M2-中間帶、中央分隔帶寬度;E建筑限界頂角寬度;H公路凈空高度。 圖4 公路建筑限界及凈空示意圖(整體式)1、凈空寬

38、度:(1)永久性設施:16塔距XX公路邊緣約為271m,161塔距XX公路邊緣約為82m,距公路用地邊緣均大于20m,沒有侵入公路建筑控制限界,完全滿足凈空寬度要求。(2)臨時性設施:XX公路跨越處路面寬為33.50m。XX公路公路側兩處跨越架按桁架式結構布設,跨越架在XX公路兩側邊溝以外1.5m處搭設,跨越架內側總跨度均大于XX公路來回路面寬度及凈空寬度。因此,該跨越架搭建對公路行車沒有造成橫向干擾,施工方案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準所規定的凈空寬度要求.但在公路建筑界限范圍內,須事先征得公路管理部門的同意,并在拆除跨越架后,對XX公路兩邊綠化及時進行修復。2、凈空高度:公路全線設計凈空高為5.0

39、m。但實際運行過程中經常會有超限車輛經過。本工程16#16#-1線路跨越XX公路兩處跨越架設計高度均為12m,頂部對拉封頂網后最小凈高為8。5m,架線施工后(導線溫度80情況下)導線對公路面垂直距離為26.8m,均大于安全距離5。5m。因此,滿足公路凈空要求和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規定。3、建筑控制區:根據浙江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第44條和省公路局的有關文件規定,塔基必須在公路兩側建筑控制區外(國道公路兩側邊溝外緣向外不少于20m).本工程16塔、16#1塔距XX公路中心最小距離分別為290m與101m,推算至公路邊緣距離分別約為271m和82m,因此,均滿足建筑控制區要求.(二)公路、管線交叉要求

40、1、根據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14)第8.5。2條規定:“架空送電線路與公路相交時,宜為正交;必須斜交時,應大于45°。架空送電線路跨越公路時,送電線路導線與公路交叉處距離路面的最小垂直距離必須符合相關送電線路標稱電壓規定要求。”2、根據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14)第8.6。1條規定:“電訊線、電纜、管道等均不得侵入公路建筑界限,不得妨害公路交通安全,并不得損害公路的構造和設施。”3、根據公路路線設計規范(JTGD20-2006)第12。5。1條規定:“公路與架空送電線路相交,以垂直交叉為宜,必須斜交時,其交叉的銳角應不小于70°,特殊情況應不小

41、于60°。”4、根據公路路線設計規范(JTGB012003)第6。6。1條規定:“公路建筑界限是為了保證公路上的車輛正常運行和安全,在一定寬度和高度范圍內,不得有任何障礙物侵入的空間范圍。在公路橫斷面設計中,公路標志、護欄、照明立柱、電桿、管線、綠化、行道樹以及跨線橋的梁底、橋臺、橋墩等任何部分不得侵入公路建筑界限以內。"5、第12.5.2條規定:“公路從架空送電線路下穿過時,應從導線最大弧垂與桿塔間通過,并使送電線路導線與公路交叉處距路面的垂直距離不小于下表中規定。”架空送電線路導線距路面的最小垂直距離送電線路標準電壓(KV)35110 154220 330500距路面最

42、小垂直距離(m)7.08。0 9.014.0經檢查,本工程新建輸電線路與XX公路斜交,跨越處斜交角度為47.05°.大于45°而小于60°,因此滿足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第8。5.2條規定要求,但是未滿足公路工路線設計規范第12.5。1條規定的要求。本項目架線施工后,(導線溫度80情況下)導線對公路面垂直距離為26.8m,因此,滿足規范規定的最小垂直距離8。0m的要求,符合公路路線設計規范(JTG D202006)的要求。(三)跨越架與公路的水平和垂直凈距要求根據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第2部分:架空電力線路(DL5009.2-2004)第12.1.1條規定:公路用地范圍跨

43、越架對跨越物距離應滿足下表要求:(單位:m) 公路用地范圍跨越架對跨越物距離一覽表被跨越物跨越架部位公路鐵路通信線低壓線與架面水平距離 0。6m3m0。6對路邊對軌枕與封頂網垂直距離 5.5m6.5m1對路面對軌頂注:有封頂網時,垂直距離均從封頂桿弧垂最低點算起。經查,本工程的兩處臨時跨越架搭設在XX公路兩側邊溝以外1。5m處,滿足規范跨越架至路邊最小安全距離0.6m的要求;封頂網的垂弧最低點與公路路面垂直凈距為8.5m,滿足跨越架封頂桿至路面最小安全距離5。5m的要求(詳見跨越架搭設示意圖)。(4) 鐵塔外緣至路基邊緣最小水平距離 經檢查,XX公路公路250k+100-200m跨越處輸電線路

44、施工完成后,新建16#塔高度為40m、16-1塔高度為41。5m,距公路路基邊緣垂直凈離分別為271m、82m,均滿足相關桿塔外緣至路基邊緣最小水平距離大于一倍桿(塔)高的要求。六、安全性評價(一)設計方案對道路交通安全影響分析1、本工程新建的輸電線路架線施工后(導線溫度80情況下)導線對公路路面垂直距離為26。8m,滿足安全凈高(5.5m)的規定,也滿足220KV高壓輸電線路到公路路面最小距離(8.0m)的規定,完全能夠保證車輛正常通行.2、新建的16#、161塔高分別為40m、42.5m,距XX公路邊緣分別為271m、82m,均滿足建筑控制界限(20m)距離的要求,不會對公路的運行造成影響

45、。3、本工程新建的輸電路因限于地形條件,跨越XX公路的交叉角度為47.05°,滿足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第8.5。2條規定(應大于45°)的要求,但是未滿足公路工路線設計規范第12.5.1條規定(不小于60°)的要求。但是鑒于跨越處線位較高(距離路面最低高度26.8m),又有一定坡度,對干擾路面標志標線、護欄和綠化帶等道路設施對車流的誘導作用影響甚微,基本能夠滿足交通安全要求。4、臨時跨越架在XX公路兩側邊溝以外搭設,導線對公路路面的垂直距離遠大于5.5m,跨越架內側總跨度均大于XX公路來回路面寬度及凈空寬度和高度(詳見臨時跨越架搭設凈空示意圖).因此,該跨越架搭建符合

46、公路工程技術標準所規定的凈空要求,對公路行車沒有造成橫向干擾.(二)跨越架穩定性分析1、鐵塔穩定性檢查新建16塔型為GJS41(30.5),塔全高為40m,塔位與XX公路中心線的最小距離290m;新建16#-1塔型為GJS42(33),全高為42。5m,塔位與XX公路中心線的最小距離101m。均采用標準圖結構,并通過設計程序軟件驗算,鐵塔結構穩定可靠,不會對周圍及XX公路帶來安全隱患。2、 跨越架穩定性分析 1)、浙江省建設廳1999年頒發的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實施意見(以下稱:實施意見)中提到:“積極使用鋼管式腳手架,逐步淘汰毛竹腳手架.25m以下工程可以允許使用毛竹腳手架

47、,但其材質、搭設方法必須符合有關要求.腳手架嚴禁鋼木、鋼竹混搭,嚴禁不同受力性質的外架連接在一起。”本工程XX公路側兩處臨時跨越架設計高度均為12m,均小于25m,且使用工期較短,因此,使用毛竹搭設跨越架方案滿足標準要求,切實可行.2)、根據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第2部分:架空電力線路(DL5009.22004)第12。1.1條規定:(1)跨越架的型式應根據被跨越物大小和重要性確定。重要設施的跨越架及高度超過15m的跨越架應由施工技術部門提出搭設方案,經審批后實施.(2)搭設或拆除跨越架應設安全監護人。(3)搭設跨越重要設施的跨越架,應事先與被跨越設施的單位聯系,必要時應請其派員監督檢查.(4)

48、跨越架上應按有關規定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5)跨越架應經使用單位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6)強風、暴雨過后應對跨越架進行檢查,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7)拆除鋼管、木質、毛竹跨越架應自上而下逐根進行,架材應有人傳遞,不得拋扔;嚴禁上下同時拆架或將跨越架整體推倒。(8)所有跨越架架體的強度,應能在發生斷線或跑線時承受沖擊荷載.3)、根據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第2部分:架空電力線路(DL5009.2-2004)第12.1。3條規定:(1)毛竹跨越架的立桿、大橫桿、剪刀撐和支桿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于75mm。小橫桿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于90mm,60mm90mm的可雙桿合并或單桿加密使用.(2)毛

49、竹跨越架所使用的毛竹,如有青嫩、枯黃、麻斑、蟲蛀以及其裂紋長度通過一節以上等任一情況的,則嚴禁使用。(3)木、竹跨越架的立桿、大橫桿應錯開搭接,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5m,綁扎時小頭應壓在大頭上,綁扣不得少于3道。立桿、大橫桿、小橫桿相交時,應先綁2根,再綁第3根,不得一扣綁3根。(4)木質和毛竹的架體立桿均應垂直埋入坑內,坑底部應夯實,埋深不得少于0。5m,且大頭朝下,回填土后夯實。遇松土或地面無法挖坑時應綁掃地桿。跨越架的橫桿應與立桿成直角搭設.(5)跨越架兩端及每隔6-7根立桿應設置剪刀撐、立桿或拉線.拉線的掛點、支桿或剪刀撐的綁扎點應設在立桿與橫桿立界處,且與地面的夾角不得大于60

50、76;.支桿埋入地的深度不得小于0.3m。(6)各種材質跨越架的立桿、大橫桿及小橫桿的間距不得大于下表的規定.跨越架類別立桿大橫桿小橫桿鋼管21.21.5木1。51竹1。20.75經檢查,跨越架設計尺寸滿足拉線、拆線施工與國道交通要求,立桿、橫桿、斜撐設置滿足相關規定,所選毛竹材料與搭建綁扎方法符合規范要求,跨越架結構穩定,滿要求。詳見跨越架結構圖與【附件3】跨越架計算資料。(三)跨越架與公路營運安全的相互影響1、搭設跨越架施工人員、機械、材料對公路行車的影響跨越架開始施工以后,施工人員、機械的移動和材料的堆放等都對行車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2、跨越架對行車的影響跨越架搭設以后,不會影響公路的凈

51、空、凈寬的要求,對公路行車不會造成干擾.但要指出跨越架的搭設可能會對行車造成兩方面不利的影響:一方面是對駕駛員視線的影響。跨越架橫跨公路兩側,頂部鋪設封頂網,這樣的設置會使光線發生局部變化,引起駕駛員出現眩目或產生光線不足的感覺,尤其對夜間行車的駕駛員影響更大。另一方面對駕駛員心理的影響.相對于其它開闊路段,跨越架會顯得格外狹隘,這必然會使駕駛員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出現壓抑而影響行車.3、行車對跨越架以及輸電線路施工的影響行駛車輛在受跨越架以及輸電線路施工影響的同時,也影響著施工的進程,使路兩側施工人員、機械、材料的聯系變得不順暢,減緩了施工進度,縮小了施工空間,威脅著施工人員的安全。因此,施工前

52、須取得交通安全管理部門的支持和批準,施工中須服從交通安全管理部門指揮。交通安全管理部門做好交通引導和管制,確保施工人員安全和行車安全。4、道路交通安全組織方案對交通安全影響本工程分為架設新線和拆除老線。在跨越架搭設到拆除的整個架設新線的施工過程需要18天時間,而且施工期間需兩次封道各20分鐘(防護網封頂和拆除)。因此,必須經路政、交警部門同意;施工過程中應按規定設置施工警示和限速標志;在封道施工時,必須嚴格控制施工時間,并須在交警到場指揮下實施臨時性封道措施。評估意見如下:施工方案中有道路交通安全組織的章節,經對照檢查,措施基本到位,調度相對合理,對公路的交通運行不會造成很大影響,方案基本可行

53、.(四)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評價施工方案對施工安全方面也制定了詳細的安全措施,并制定了專門的應急預案,對跨越架搭設施工全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安全控制。施工方案對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性安全事故也制訂了相應的應急措施.因此,本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周全,安全控制可行,符合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第2部分:架空電力線路、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及架空送電路運行規程等要求。七、環境影響評價從當地情況分析,搭設跨越架對環境的影響,主要考慮的是跨越架從開始搭設到拆除階段對公路局部路段用地范圍內環境的影響。(一)對公路綠化的影響跨越架大部分立桿位于XX公路兩側綠色植被之中,這將破壞一定數量的花草植物,影響局

54、部路段的道路景觀.應該在跨越架搭設之前遷移部分可再種的植物。拆卸之后,種回遷移的植物,并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恢復原貌。如有損壞的,應按補償協議進行補償.(二)噪聲環境的影響噪聲環境的影響主要來自跨越架處高壓線鋪設時的機械施工.機械施工產生的噪聲與公路交通噪聲形成混合噪聲集中在跨越架處局部地段,加重了該地段的噪聲污染。但考慮到機械噪聲對環境的影響僅限于高壓線拉設的野外地帶和施工期間,且緩解噪聲措施較復雜,我們認為可以不對噪聲污染做特殊的處理。(三)空氣環境的影響空氣環境的影響主要考慮的是塵土粉粒增多和跨越架的存在不利于空氣的流通降低了局部地段的空氣質量。但由于此跨越架位于野外地帶,施工時產生的粉塵對空氣環境質量影響有限,因此我們認為可以不對空氣環境污染做特殊復雜的處理。八、結論與建議(一)評估結論1、法律、法規符合性220kVxx線線16# 改造線路工程跨越XX公路跨越架需臨時占用公路的用地范圍,須征得公路管理部門同意,在辦理完成相關審批手續后進行施工,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2、 標準規范符合性(1)16、16#-1塔距XX公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