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建筑工程質量驗收檢測批劃分、檢驗數量、檢驗方法及隱蔽工程內容第一部分:建筑地基基礎工程地基:對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強夯地基、注漿地基、預壓地基,其竣工后的結果(地基強度或承載力)必須達到設計要求的標準。檢驗數量,每單位工程不應少于3點,1000以上工程,每100至少應有1點,3000以上工程,每300至少應有1點。每一獨立基礎下至少應有1點,基槽每20延米應有1點。土方工程:平整場地的表面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排水溝方向的坡度不應小于2。平整后的場地表面應逐點檢查。檢查點為每100-400取1點,但不應少于10點;長度、寬度和邊坡均為每20M取1
2、點,每邊不應少于1點。第二部分:砌體工程磚和砂漿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抽檢數量:每一生產廠家的磚到現場后,按燒結磚15萬塊、多孔磚5萬塊、灰砂磚及粉煤灰磚10萬塊各為一驗收批、抽檢數量為1組。砂漿試塊的抽檢數量執行本規范第4.0.12。檢驗方法:查磚和砂漿試塊試驗報告。砌體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不得小于80%。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查不應少于5處。檢驗方法:用百格網檢查磚底表面與砂漿的粘結痕跡面積。每處檢測3塊磚,取其平均值。磚砌體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嚴禁無可靠措施的內外墻分砌施工。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搓,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抽檢數量:每檢驗批
3、抽20%接槎,且不應少于5處。檢驗方法:觀察檢查。留槎設置抽檢數量:每檢驗批抽20%接槎,且不應小于5處。檢驗方法:觀察和尺量檢查。合格標準:留槎正確,拉結鋼筋設置數量、直徑正確,豎向間距偏差不超過10,留置長度基本符合規定。砌體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許偏差應符合表的規定。抽檢數量:軸線查全部承重墻柱;外墻垂直度全高查陽角,不應少于4處,每層每20M查一處;內墻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10%,但不應少于3間,生間不應少于2處,柱不少于5根。磚砌體組砌方法應正確,上、下錯縫,內外搭砌,砌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抽檢數量:外墻每20M抽查一處,每處3-5M,且不應少于3處;內墻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10%,且不應
4、少于3間。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合格標準:除符合本條要求外,清水墻、窗間墻無通縫;混激光器墻中長度大于或等于300的通縫每間不超過3處,且不得位于同一面墻體上。抽檢數量:每步腳水架施工的砌體,每20M抽查1處。檢驗方法:用尺量10皮磚砌體高度折算。第三部分:模板工程安裝現澆結構的上層模板及其支架時,下層樓梯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或加設支架;上、下層支架的立柱應對準,并鋪設墊板。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對照模板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方案觀察。在涂刷模板隔離劑時,不得沾污鋼筋和混凝土接槎處。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模板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用作
5、模板的地坪、胎模等應平整光潔,不得產生影響構件質量的下沉、裂縫、起砂或起鼓。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對跨度不小于4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跨度的1/1000-3/1000,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板可按縱、橫軸線索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檢驗方法: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預留孔和預留洞均不得遺漏,且應安裝牢固,其偏差應符合表4.2.6的規定。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
6、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和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檢驗方法:鋼尺檢查。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偏差應符合表4.2.7的規定。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混凝土強
7、度應符合表4.3.1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檢查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試驗報告。側模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能保證其表面用棱角不受損傷。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模板拆除時,不應對樓層形成沖擊荷載。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時清運。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第四部分:鋼筋工程當鋼筋的品種、給別或規格需作變更時,應辦理設計變更文件。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應進行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其內容包括:1、縱向受力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2、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等;3、箍筋、橫向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間距等;4、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等。受力
8、鋼筋的彎鉤和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于3件。檢驗方法:鋼尺檢查。除焊接封閉環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于3件。檢驗方法:鋼尺檢查。鋼筋調直宜采用機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于3件。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偏差應符合表5.3.4的規定。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于3件。檢驗方法:鋼尺檢查。縱向受力鋼筋的連
9、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當受力鋼筋采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相互錯開。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縱橫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同構件另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宜相互錯開
10、。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縱橫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按設計要求配置箍筋。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縱橫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鋼筋安裝位置的偏差應符合表的規定。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
11、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縱橫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第五部分: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拌制前,應測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據測試結果調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檢查數量:每工作班檢查一次。檢驗方法:檢查含水率測試結果和施工配合比通知單。現澆結構和混凝土設備基礎拆模后的尺寸偏差應符合表的規定。檢查數量:按樓層、結構縫或施工段劃分檢驗批。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墻可按相鄰軸線間
12、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對電梯井,應全數檢查。對設備基礎,應全數檢查。第六部分:屋面工程屋面的保溫屋和防水層嚴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級風及其以上時施工。屋面工程各分項工程的施工質量檢驗批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剛性防水屋面、瓦屋面和隔熱屋面工程,應按屋面面積每100抽查一處,每處10,且不得少于3處。2、接縫密封防水,每50M就抽查一處,每處5M,且不得少于3處。3、細部構造根據分項工程的內容,應全部進行檢查。卷材防水層不得有滲漏或積水現象。檢驗方法:雨后或淋水、蓄水檢驗。卷材防水層在天溝、檐溝、檐口、水落口、泛水、
13、變形縫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構造,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涂膜防水層不得不滲漏或積水現象。涂膜防水層在天溝、檐溝、檐口、水落口、泛水、變形縫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構造,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細石混凝土防水層不得有滲漏或積水現象。檢驗方法:雨后或淋水、蓄水檢驗。細石混凝土防水層在天溝、檐溝、檐口、水落口、泛水、變形縫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構造,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天溝、檐溝的排水坡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用水平儀(水平尺)、拉線和尺量檢查。天溝、檐溝、檐口、水落口、泛水、變形縫和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構造,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
14、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屋面工程隱蔽驗收記錄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1、卷材、涂膜防水層的基層。2、密封防水處理部位。3、天溝、檐溝、泛水和變形縫等細部做法。4、卷材、涂膜防水層的搭接寬度和附加層。5、剛性保護層與卷材、涂膜防水層之間設置的隔離層。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的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1、基層(各構造層)和各類面層的分項工程的施工質量驗收應按每一層次或每層施工段(或變形縫)作為檢驗批,高層建筑的標準層可按每三層(不足三層按三層計)作為檢驗批;2、每檢驗批應以各子分部工程的基層(各構造層)和各類面層所劃分的分項工程按自然間(或標準間)檢驗,抽查數量應隨機檢驗不應少于3間;不足3
15、間,應全數檢查;其中走廊(過道)應以10延長米為1間,工業廠房(按單跨計)、禮堂、門廳應以兩個軸線為1間計算;3、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子分部工程的分項工程施工質量每檢驗批抽查數量應按其房間總數隨機檢驗不應少于4間,不足4間,應全數檢查。砂和砂石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機雜質;砂應采用中砂;石子最大粒徑不得大于墊層厚度的2/3。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材質合格證明文件及檢測報告。砂墊層和砂石墊層的干密度(或貫入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應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試驗記錄。水泥混凝土墊層采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徑不應大于墊層厚度的2/3;含泥量不應大于2%;砂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應大于3%。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
16、查材質合格證明文件及檢測報告。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且不應小于C10。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材質合格證明文件及檢測報告。找平層采用碎石或卵石的粒徑不應大于其厚度的2/3,含泥量不應大于2%;砂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應大于3%。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材質合格證明文件及檢測報告。水泥砂漿體積比或水泥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水泥砂漿體積比不應小于1:3(或相應的強度等級)水泥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15。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配合比通知單及檢測報告。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的立管、套管、地漏處嚴禁滲漏,坡向應正確、無積水。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蓄水、潑水檢驗及坡度尺檢查。隔離層厚
17、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檢查方法:觀察檢查和用鋼尺檢查。隔離層與其下一層粘結牢固,不得有空鼓;防水涂層應平整、均勻,無脫皮、起殼、裂縫、鼓泡等缺陷。檢驗方法:用小錘輕擊檢查和觀察檢查。水泥混凝土采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徑不應大于面層厚度的2/3,細石混凝土面層采用的石子粒徑不應大于15。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材質合格證明文件及檢測報告。,面層的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水泥混凝土面層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水泥混凝土墊層兼面層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15。檢驗方法:檢查配合比通知單及檢測報告。水泥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其強度等級不應小于32.5,不同品種、不同強度等級的水泥嚴禁混用;砂應為中粗砂
18、,當采用石屑時,其粒徑應為1-5,且含泥量不應大于3%。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材質合格證明文件及檢測報告。水泥砂漿面層的體積比(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且體積比應為1:2,強度等級不應小于M15。檢驗方法:檢查配合比通知單和檢測報告。水磨石面層應采用堅硬可磨白云石、大理石等巖石加工而成,石粒應潔凈無雜物,其粒徑除特殊要求外應為6-15;水泥強度等級不應小于32.5;顏料應采用耐光、耐堿的礦物原料,不得使用酸性顏料。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材質合格證明文件。水磨石面層拌和料的體積比應符合設計要求,且為1:1.5-1:2.5(水泥:石粒)。檢驗方法:檢查配合比通知單和檢測報告。抹灰 灰應對水
19、泥的凝結時間和安定性進行復驗。抹灰工程應對下列隱蔽工程項目進行驗收:1、抹灰總厚度大于或等于35時的加強措施。2、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的加強措施。各分項工程的檢驗批應按下列規定1、相同材料、工藝和施工條件的室外抹灰工程每500-1000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500也應劃分一個檢驗批。2、相同材料、工藝和施工條件的室內抹灰工程每50個自然間(大面積房間和走廊按抹灰面積30為一間)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 不足50間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檢查數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室內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玩弄3間;不足3間應全數檢查。2、室外每個檢驗批每100應至少抽查一處,每處不得小于10。各分項工
20、程的檢驗批應按下列規定劃分:1、同一品種、類型和規格的木門窗、金屬門窗、塑料門窗及門窗玻璃每100樘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100樘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2、同一品種、類型和規格的特種門每50樘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50樘也應劃分一個檢驗批。檢查數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木子窗、金屬門窗、塑料門窗及門窗玻璃,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抽查5%,并不得少于2樘,不足3樘時應全數檢查;高層建筑的外窗,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6樘,不足6樘時應全數檢查。2、特種門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抽查50%,并不得少于10樘,不足10樘時應全數檢查。木門窗框的安裝必須牢固。預埋木磚的防腐處理、木子窗框固定點的數量
21、、位置及固定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觀察;手板檢查;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施工記錄。金屬門窗的品種、類型、規格、尺寸、性能、開啟方向、安裝位置、連接方式及鋁合金門窗的型材壁厚應符合設計要求。金屬門窗的防腐處理及填嵌、密封處理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檢查產品合格證書、性能檢測報告、進場驗收記錄和復驗報告;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金屬門窗框和副框的安裝必須牢固。預埋件的數量、位置、埋設方式、與框的連接方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手扳檢查;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塑料門窗的品種、類型、規格、尺寸、開啟方向、安裝位置、連接方式及填嵌密封處理應符合設計要求,內襯增強型鋼的壁厚及設
22、置應符合國家現行產品標準的質量要求。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檢查產品合格證書、性能檢測報告、進場驗收記錄和復驗報告;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塑料門窗框、副框、和扇的安裝必須牢固。固定片和膨脹螺栓的數量與位置應正確,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固定點應距窗角、中橫框、中豎框150-200,固定點間距不大于600。檢驗方法:觀察;手扳檢查;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塑料門窗框與墻體間縫隙應采用閉孔彈性材料填嵌飽滿,表面應采用密封膠密封。密封膠應粘結牢固,表面應光滑、順直、無裂紋。檢驗方法:觀察;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吊頂工程應對下列隱蔽工程項目進行驗收:1、吊頂內管道、設備的安裝及水管試壓。2、木龍骨防火
23、、防腐處理。3、預埋件或拉結筋。4、吊桿安裝。5、龍骨安裝。6、填充材料的設置。各分項工程的檢驗批應按下列規定劃分:同一品種的吊頂工程每50間(大面積房間和走廊按吊頂面積30為一間)應劃分一個檢驗批,不足50間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檢查數量應符合下列規定: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間;不足3間時應全數檢查。暗龍骨吊頂工程的吊桿、龍骨和飾面材料的安裝必須牢固。檢驗方法:觀察;手扳檢查;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施工記錄。吊桿、龍骨的材質、規格、安裝間距及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金屬吊桿、龍骨應經過表面防腐處理;木吊桿、龍骨應進行防腐、防火處理。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檢查產品合格證書
24、、性能檢測報告、進場驗收記錄和隱蔽工程驗收記錄。金屬吊桿、龍骨的接縫應均勻一致,角縫應吻合,表面應平整,無翹曲、錘印。木質吊桿、龍骨應順直,無劈裂、變形。檢驗方法: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施工記錄。吊頂內填充吸聲材料的品種和鋪設防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有防散落措施。檢驗方法: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施工記錄。飾面板(磚)工程應對下列隱蔽工程項目進行驗收:1、預埋件(或后置埋件)。2、連接節點。3、防水層。各分項工程的檢驗批應按下列規定劃分:1、相同材料、工藝和施工條件的室內飾面板(磚)工程每50間(大面積房間和走廓按施工面積30為一間)應劃分一個檢驗批,不足50間地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2、相同材料、工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賬戶印章與支票的管理
- 光伏輕質組件施工方案
- 天津大學《發酵工藝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三峽電力職業學院《精神病與精神衛生》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洋甘菊精油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惠州市租房合同范本
- 甘肅彩色混凝土施工方案
- 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行草》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棉布男式便服套裝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動畫影視欣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教學教案檢查記錄表
- 《中學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課程教學大綱
- 二氧化碳爆破方案
- 人工智能第2章知識表示課件
- 生活垃圾填埋場設計規范
- 有機化學第四篇芳香烴
- T∕ACSC 01-2022 輔助生殖醫學中心建設標準(高清最新版)
- 關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
- 三國兩晉南北朝大事年表
- 怎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主題班會
- 纖維素酶活力的測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