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經典教案_第1頁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經典教案_第2頁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經典教案_第3頁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經典教案_第4頁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經典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經典教案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從表面上看,這首詞的題材內容不過是一些看來極其平凡的景物,語言沒有任何雕飾,沒有用一個典故,層次安排也完全是聽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卻有著詞人潛心的構思,淳厚的感情。下面是yjbys小編分享的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經典教案,更多相關信息請點擊(一、教材簡析:這篇課文是一首詞。詞的作者是南宋杰出的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是夏夜在黃沙嶺上所見到的美好景象,表達了詞人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生活,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這首詞分為上闋和下闋兩部分。詞的上闋描寫的是黃沙嶺夏夜清麗喜人的景象,下闋描寫了黃沙嶺上輕云

2、、陣雨的天氣變化以及詞人的愉快感受。二、設計理念:本課的教學遵循了學生 “自主學習,自主感悟 ”的教學原則。通過創設學習詞的美好的意境,引導學生融入想象,自讀自悟,勾勒畫面,相互交流,體會意境。在自讀、精讀、熟讀的基礎上,自主合作,開展活動,展示學習成果,獲得更深的體驗。通過課后搜集辛詞,吟誦辛詞的活動,拓展學習的時空,實現 “大語文 ”教學理念。三、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通過語言文字,融入自己豐富的想象,感悟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開展多種語文活動。3、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感受詞中所表現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四、教學準備:

3、教學課件、小黑板、課前搜集有關宋詞的資料等。五、教學時間:1課時六、教學過程:(一)、讀通 與文本對話:課前交流: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的一顆巨鉆,她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妍,歷來與唐詩并稱 “雙絕 ”。同學們,在你們積累的宋詞中,你最喜歡哪一首,能背給大家聽聽嗎?學生自由背誦。1、語言導入:課前,同學們已經背誦了不少詩詞。唐詩宋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華,千百年來,廣為傳誦。今天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近宋詞,領略它獨特的魅力。(板書課題)2、誰來讀讀題目?從這首詞的題目中,你有什么發現?(學生自由說,如這首詞的詞牌名,黃沙道是哪里,整個題目的意思,對作者的了解等)3、下面先聽老師來讀讀這首詞(出示這

4、首詞,教師范讀。)4、請同學們自由地練習朗讀這首詞,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學生練讀,教師巡視指導)5、師激勵學生讀: “課堂上,最美妙的聲音是你們朗朗的讀書聲。想不想展示你們美妙的聲音? ”6、為了展示你們最佳的讀書效果,老師給你們一點友情支援好嗎?請看屏幕(出示:出示這首詞,已劃好了節奏。)7、指名配樂朗讀,相機評價。8、男女生比賽讀。(讀前互相鼓鼓勁兒)環節簡析:由于學生不是第一次接觸 “詞 ”這種文體,教師可通過點撥,引導學生在交流中鞏固已知。學生步入六年級,已經養成了課前搜集與課文有關的資料。因此,教師可放心地讓學生自主交流,發揮其學習的自主性。(二)、讀懂 與作者對話:教師過渡:

5、讀通詞是學好古詞的序幕,讀懂詞,讀出詞里所包含的意思,這才是學習詞的正式開始。詞就像一杯濃濃的咖啡,需要細心品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仔細品味一下吧!1、品讀上闋出示: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1)、自讀自悟,走到辛棄疾的身邊去,做他的同行者,調動起你所有的感覺器官,欣賞這美麗的夜景。(2)、知識交流:A:看到的:明月、別枝、驚鵲、鳴蟬、稻子學生不理解 “別枝 ”,相機出示:別枝:現主要有三種解釋: 1)離開枝頭;2)斜枝、樹枝;3)另外一枝。在作者的筆下,它們是靜止不動的嗎?讓我們再讀,用心去體會。指名描繪自己的所見。 “明月驚鵲 ”可以聯系 “月落烏啼 ”來理

6、解。學生可能受插圖的誤導,認為稻子是金黃色的,引導學生思考:在夏天,稻子才揚花灌漿,會是金黃色的嗎?B:聞到的:稻花香 體會豐收的景象。C:聽到的:蟬鳴、鵲啼、蛙聲、說豐年同學們,詞中說伴隨著清風吹佛,傳來陣陣稻花香和哇鳴聲,仿佛是青蛙們在爭說豐年,那他們會說些什么呢?同桌試著演演說說;指名演演說說(豐收、老百姓的生活、多捉蟲子之類)。小結:同學們演得真是太好了,說得真是太好了!這兒的 “說 ”字,是青蛙在說嗎?那是誰在說?(青蛙、農人、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體會作者的喜悅之情)對呀,作者聞著飄于黃沙嶺的稻花香,多么盼望有一個豐收年呀!齊讀這兩句,體會詞人企盼之情。D:感受到的:夏夜的清幽,靜

7、謐。聯系學過的詩句,如: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體會以動寫靜的表現手法。(3)、你的腦海里呈現出怎樣的一幅畫面?(學生自由描述詞的大致內容,教師相機評價并指點:在古詩詞的學習中融入自己豐富的想象,才會感受得真真切切。)(4)、感情朗讀,前一句讀出 “幽 ”,后一句讀出 “喜 ”。(5)、多媒體煽情。(畫面、音樂)明亮的月光,驚醒的鵲兒,微微的涼風,鳴叫的蟬兒,清新的稻花香,這一切多么的美好,讓我們一起置身于這么美好寧靜的夜晚,感受著清風明月,輕輕地吟一吟吧 齊讀上闋。(6)、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詞人的心情怎樣?環節簡析: “詞 ”的教學重在想象、品讀、悟情。在

8、學生自主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在關鍵處給予巧妙引導,充分把握詞的基本內容,然后通過品讀悟情,媒體煽情,把學生帶入如詩如畫的詞的美好的意境之中,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與詞產生共鳴。2、品讀下闋教師過渡:這么充滿詩情畫意的月夜,真讓人走進了畫卷一般,詞人走著走著,天氣突然發生了變化。自己讀讀下闋,在腦海中勾勒畫面,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討論。如果討論還不能理解的,請準備質疑。出示: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1)、學生自主感悟,自主交流。(2)、學生交流畫面,相機指導朗讀。詞人完全沉浸在展望豐收的巨大喜悅之中,渾然不覺

9、天氣的悄然變化,他猛一抬頭,看到了-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此刻他的心情怎樣?就是這個時候,引讀-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3)、提出質疑:詞人疾步向前走,想找個避雨的地方,過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邊,詞人為什么找不到了呢?(體會詞人可能因為天黑、心急、樹茂而沒發現,而后來路轉溪橋后忽然看見的喜出望外之情。)陸游有一句詩,寫的也是這種峰回路轉的驚喜,你知道嗎?(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想像作者在看到舊時茅店后的神態、動作、語言,感受作者的喜悅。指名讀,比賽讀。(4)、多媒體煽情。(畫面、音樂)這就是生活的樂趣。在山野中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這種樂趣不是身

10、歷其境的人是很難體會得到的。讓我們再一起來體會體會 齊讀下闋。環節簡析:朱熹說過: “教人不見意趣,必不樂學。 ”教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去感受和體驗詞的優美意境,體會詞人的心境。又通過美麗的畫面和音樂,創設出其樂融融的學習情境。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的精彩紛呈地想象,興致勃勃地描述,聲情并茂的朗讀。這樣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趣,也豐富了文本的內容。這不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境界嗎?(三)、讀透 與時空對話:1、同學們,學詞的最高境界是讀透它。讀透就是要求我們在讀詞時,一邊讀一邊想象詞中所描繪的景象,做到詞圖合一,身臨其境。2、這首詞為我們展示了兩個美好的畫面(點擊畫面和文字),讓我們再一起來感

11、受感受,愿這美好的境界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里 齊讀全文。3、一首美妙的詞我們已經學完了,你想為自己設計一份怎樣的作業呢?學生交流(學生有的說想學習其它田園詩和辛棄疾的其它詞,有的說想把這美景畫下來,有的說想給它配上曲子唱一唱,還有的說配上意境畫,寫一篇散文 )4、師總結:相信同學們在認真完成自己設計的作業的過程中會有更大的收獲。讓我們再次帶著欣賞的目光,有感情地讀讀這首詞,感受詞人的真摯感情和匠心獨運。環節簡析: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來表達自己對詞的感悟,再一次促進學生與課文的對話和溝通,使學生與作者之間產生情感的共鳴。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開展語文活動,可謂水到渠成。 “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12、”。教者能夠以這首詞作為一個生長點,引發學生去搜集辛詞,吟誦辛詞,把學生的視野一下子由課內轉向課外,有效地拓展了學生學習的時空,體現了 “大語文 ”的教學理念。 用計算器計算稍復雜的小數加、減法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355頁教學目標:1、會用計算器進行一些稍復雜的小數加、減法計算。2、讓學生體驗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的方便與快捷,進一步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感受計算器在人們生活和工作中的價值。教材簡析:例題通過相對復雜的問題情境,引入用計算器計算小數加、減法,教給學生在計算器上按出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的簡便按法,再用計算器解決小數加法的實際問題。“試一試”繼續通過例4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借助計算

13、器解決小數減法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談話:同學們都有去超市購物的經驗,購完物,營業員都能借助計算器準確、快速地算出應付的價錢,今天我們也來用計算器解決一些計算問題。二、創設情境,解決問題1、教學例4(1)出示例題,理解題意。談話:怎樣用計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2)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達成共識:只要把“金額”一欄的數據加起來。(3)提問:那在計算器上,怎樣才能按出買鉛筆的錢呢?先讓學生自己試著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學生的方法可能有:按照“0”、“·”、“8”、“0”的次序按鍵。先按“·”再按“8”,顯示“0·8”,就

14、是買鉛筆的錢數。(4)嘗試計算。(5)集體校對。提問:怎樣才能計算得又對又快?學生的想法可能有:先記牢這個數,然后再按。看到零點幾的小數,可以直接按小數點和小數部分,這樣能節省計算時間。按好一個數,還要看看顯示屏,核對一下。算完還可以用計算器再算一遍。2、完成“試一試”(1)提問:如果李蕓付出100元,應找回多少元?請你用計算器算一算。(2)學生嘗試用計算器計算。(3)小結:用計算器計算這些比較復雜的小數加減法(出示課題),確實非常快捷,正確率也高。設計意圖:用計算器進行計算時,為確保計算的快捷和正確,核對和驗算很重要,通過學生的討論和交流使學生獲得準確靈活的計算方法。學生已經有了用計算器計算

15、的基礎,因此這個環節以嘗試使用、相互交流為主要學習方式,順應了學生使用計算器的需要,也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啟發、相互學習的機會。三、鞏固練習,應用拓展1、完成“練一練”(1)讓學生用計算器獨立計算,在書上記下每題的得數。(2)交流計算的注意點。在討論交流中使學生明確:先記牢一個數,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對,提高計算的正確率。2、完成練習九第6題(1)提問:你是怎樣列式的,結果是多少?(2)學生各自用計算器計算這四題。(3)同桌互相出題并借助計算器解答。3、練習九第8題(1)理解題意。先讓學生觀察這張收支情況統計表,說說每欄表示什么含義。(2)思考:怎樣算“小明開學繳費”后的余額?先讓學生獨自

16、思考,再指名回答。在交流中明確:只要用上月的余額1203·5元減去支出的100元,就能算出小明開學繳費后的余額。(3)明確各項余額的算法。讓學生挑選一欄和同桌說說怎樣算它的余額?重點解決“合計收入”“合計支出”的算法。(4)學生獨立用計算器算出每次收支后的余額,集體校對答案。(5)拓展延伸。談話:我們也能像小明一樣,學記自己的經濟小帳本。設想一下,如果要你來統計每月零花錢的收支情況,你準備怎樣來設計這張統計表?希望同學們持之以恒記好經濟帳,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錢。設計意圖:通過用計算器計算開支情況,使學生感受到計算器在人們生活和工作中的價值。并且聯系生活用數學,讓學生學記經濟帳,從而不斷增強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自覺性。4、練習九第9題(1)學生先用計算器計算前三題。(2)匯報結果。前三題的答案依次是1·89、2·889、3·8889。(3)提問:觀察一下,這三題的答案有什么規律?學生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