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蘇省農業三項工程項目申報書項目名稱:蔬菜工廠化穴盤育苗技術開發申報單位: 沛縣綠源農業技術服務中心 (蓋章) 通訊地址及郵編: 沛城鎮徐沛路163號 221600
2、0; 聯系電話及電子信箱:05164658559 jspxnlj 合作單位: 沛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蓋章)徐州市蔬菜技術指導站 執行專家姓名、職稱: 燕超元 高級農藝師
3、 項目歸口管理單位: 徐州市財政局 徐州市農業局 江蘇省農業三項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制一、申請立項依據(立項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及預期前景分析)近年來,我縣緊緊圍繞農民增收致富,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蔬菜種植比例顯著提高,實現了面積、規模、效益三大突破。目前,我縣蔬菜復種面積
4、達100萬畝,其中設施蔬菜50萬畝,特菜40萬畝。形成了市縣、縣鄉公路兩側為主的設施菜,西南部山藥、牛蒡、蘆筍為主的特菜,東部沿湖低洼地淺水藕,西北部瓜菜棉立體套種等四大蔬菜生產基地,實現了區域化、規模化、基地化種植格局。2006年蔬菜產值達30余億元,農民收入約1/3來源于蔬菜,蔬菜生產已成為我縣農業的一項支柱產業。作為江蘇省蔬菜生產大縣,蔬菜生產用苗量較大,約2/3的蔬菜需要進行育苗移栽,全年需苗量在10億株左右,目前我縣95左右生產用苗仍為一家一戶的育苗,由于育苗多是在不適宜幼苗生長的季節中進行,再加上保護設施差、技術不過關,每年播后不出苗,出苗后長得不好,患病、凍死、形不成壯苗的比比皆
5、是;冬春季節在溫棚內培育蔬菜苗,會因苗床溫度低、光照不足、通風不良、濕度大等導致育苗失敗;在一些糧改菜鎮村,糧農從事蔬菜生產,育苗無經驗,菜苗素質較差,高腳苗、老化苗、病蟲苗普遍存在。傳統的育苗方式制約了我縣蔬菜產量、品質、效益的進一步提高。工廠化穴盤育苗是歐美國家70年代興起的一項新的育苗技術,目前已成為許多國家專業化商品苗生產的主要方式。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引進研究推廣,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目前山東省僅壽光一個市就有30多家育苗公司,每年培育的菜苗供不應求。我縣1999年引進該項技術,分別在張莊、沛城、敬安等鎮蔬菜示范園建設了工廠化穴盤育苗示范區,經過幾年試驗、示范,取得了顯著的
6、經濟和社會效益,但目前育苗能力遠遠不能滿足大面積生產需求。蔬菜工廠化育苗是在人工控制的環境條件下,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采用科學、標準的技術措施,運用機械化、自動化的手段,使蔬菜秧苗生產達到快速、優質、高效、成批而又穩定的一種育苗方式。工廠化穴盤育苗質量高,幼苗抗逆性強,定植時不傷根,并且可以遠距離運輸和機械化移栽,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蔬菜工廠化育苗對于采用科學的環境控制和管理,提高秧苗素質;節約種子,降低育苗風險和生產成本;加速優良品種的推廣,提高蔬菜產品質量和產量;實現蔬菜的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生產;推動傳統農業走向現代農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綜上所述,擬申報“蔬菜工廠化穴盤育苗技術開
7、發”項目。二、實施內容(具體明細,層次清楚,包括圍繞項目開展的培訓計劃均納入項目建設范圍。目前已經建成內容的不再列入項目建設和考核內容)1、新型育苗有機基質的開發推廣應用,擬推廣應用葦末、農作物秸稈、食用菌下腳料、泥碳為主的有機基質100噸,主要有泥碳+食用菌下腳料+雞糞、葦末+蛭石+雞糞、草碳灰+食用菌下腳料+雞糞等育苗基質。2、新型育苗穴盤的引進開發推廣應用:引進、示范、推廣規格為72孔、128孔、288孔,外型尺寸(長×寬)540mm×280mm國產重型穴盤各2.6萬張。3、苗期溫度肥水調控技術:推廣應用多層覆蓋與地熱線、空氣加熱線等相結合的冬春育苗技術,重點推廣應用
8、遮陽網4萬平方米,防蟲網4萬平方米,地熱線140根,控溫儀40臺。4、穴盤苗標準化生產技術及產后處理技術的開發。從苗床準備選種催芽播種苗期管理實施標準化生產技術,同時搞好商品苗的的包裝、運輸技術研究與開發,進一步推動工廠化穴盤育苗產業化發展。5、引進、試驗、示范、推廣高產、優質、抗性強蔬菜新品種。擬引進示范、推廣番茄、茄子、辣椒、西芹、苞菜、西蘭花新品種各500畝。6、強化技術培訓。培訓項目區的菜農和企業工人,使他們掌握穴盤苗的標準化生產技術,實際操作人員參培率達100。三、核心技術與配套技術1、核心技術與發展優勢農產品產業的針對性、科學性分析項目申報單位與協作單位技術人員通過幾年的研究、探索
9、和實踐,總結出具有自主知識權的核心技術:(1)蔬菜工廠化穴盤苗標準化生產技術。(2)新型育苗有機基質應用技術,主要推廣應用葦末、作物秸稈、食用菌下腳料等有機基質。(2)新型育苗有機基質應用技術,主要推廣應用葦末、作物秸稈、食用菌下腳料等有機基質。(4)穴盤苗溫度肥水調控技術。推廣應用遮陽網、防蟲網、地熱線等相結合冬春育苗技術。通過實施蔬菜工廠化穴盤苗標準化生產技術,大力推廣新型育苗穴盤、地熱線、控溫儀、遮陽網、防蟲網等設施,生產出莖桿粗壯,葉色濃綠、生長旺盛、根系發達,形成完整坨、無黃葉、無病蟲害蔬菜種苗,核心技術的推廣應用,不僅能提高蔬菜生產的科技含量,而且能全面主導產業層次,使我縣蔬菜產業
10、快速穩步發展。2、配套技術與實施技術路線(1)名特優稀蔬菜新品種的引進、示范,主要包括:國內外名、特、優、稀、蔬菜新品種的引進、試驗、示范。(2)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3)穴盤苗產后處理技術。蔬菜商品苗的包裝、運輸,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及品牌創建、組織管理、市場營銷等,是核心技術的重要補充。在項目實施中,以沛縣綠源技術服務中心和項目執行專家制定項目實施方案,由沛縣綠源技術服務中心、沛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徐州市蔬菜技術指導站等單位具體實施,并運用系統工程的原理,從基地建設、技術集成、動態監控、組織管理、包裝、運輸等多方位、全過程控制,實現基地(農戶)生產龍頭企業包裝、銷售一體化運作模式。四
11、、實施計劃進度本項目實施期限為2年,從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1、2005年5月2005年12月,引進72孔、28孔、288孔新型育苗穴盤各1萬張,遮陽網、防蟲網各1萬平方米,地熱線70根,控溫儀10臺,推廣應用新型有機基質30噸,新建蔬菜工廠化育苗基地10畝,新增育苗能力2000萬株,引進番茄、茄子、辣椒、苞菜、西芹、西蘭花新品種進行試驗、示范,開展技術培訓3場次,印發技術資料5000份。2、2006年1月2006年6月,引進72孔、28孔、288孔新型育苗穴盤各1萬張,遮陽網、防蟲網各1萬平方米,地熱線70根,控溫儀10臺,推廣應用新型有機基質30噸,新建蔬菜工廠化育苗基地10畝,
12、推廣應用高產高效蔬菜新品種,實施穴盤苗標準化生產,新增育苗能力2000萬株,購置運輸車輛,做好穴盤苗產后服務,開展技術培訓2場次,印發技術資料5000份。3、2006年7月2006年12月,引進72孔、28孔、288孔新型育苗穴盤各6萬張,遮陽網、防蟲網各2萬平方米,控溫儀20臺,推廣應用新型有機基質40噸,配套完善蔬菜工廠化育苗基地40畝,開展技術培訓2場次,印發技術資料5000份,全面實施穴盤苗標準化生產,新增育苗能力1000萬株。4、2007年1月2007年5月,完成全部項目,使項目區年育苗能力達10150萬株,新增5075萬株,建立基地(農戶)生產龍頭企業包裝、銷售一體化運作模式,開展
13、技術培訓3場次,印發技術資料5000份,使該項目技術推廣應用面積累計達5萬余畝。五、牽頭申報單位、合作單位任務分工及分單位考核目標序號單位任務分工考核目標省級資金經費預算1沛縣綠源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穴盤苗訂單生產、包裝、銷售品牌創立等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建立40畝工廠化穴盤育苗基地,年生產、銷售穴盤苗10150萬珠,產品90為訂單生產。202沛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新品種引進、技術指導,協助企業與農戶簽定訂單引進推廣蔬菜新品種6個,印發相關培訓技術資料2萬份。153徐州市蔬菜技術指導站生產技術的制訂、指導、技術推廣、培訓等。編寫相關技術培訓教材一套,廣泛開展技術培訓,使實際操作人員參培率達100。5六
14、、實施人員(與項目無關的人員不得列入)序號姓名年齡單 位職務、職稱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擬承擔的具體工作1燕超元48沛縣農林局局長高級農藝師方案設計、組織協調、實施總結等2張愛民46徐州市蔬菜技術指導站站長高級農藝師方案設計、技術培訓、技術總結等3周中軍41沛縣農林局副局長高級農藝師方案設計、組織實施4李玉軍40沛縣農林局副局長高級農藝師方案設計、組織實施5吳香美43沛縣綠源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經理高級農藝師方案設計、組織實施、工作總結6劉洪文40沛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高級農藝師項目規劃、技術指導、工作總結7孟雷41徐州市蔬菜技術指導站副站長高級農藝師項目規劃、技術指導、技術總結7張浩3
15、1沛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站長農藝師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培訓、推廣8張進40沛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站長農藝師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培訓、推廣9趙月濤30沛縣蔬菜辦農藝師新技術示范、培訓、推廣10朱素英30沛縣蔬菜辦農藝師新技術示范、培訓、推廣11崔加坤41沛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藝師新技術示范、培訓、推廣12吳杰46沛縣張莊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藝師技術指導、培訓13李華鳳40沛縣張莊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藝師技術指導、培訓14吳慶川43沛縣敬安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藝師技術指導、培訓七、預期目標與考核指標(目標與考核指標須細化、量化)1、預期目標:(1)通過項目實施,使蔬菜工廠化穴盤
16、育苗基地面積由原來的20畝擴大到40畝,項目區年育苗能力由原來的5000萬株,新增5075萬株。(2)全面實施穴盤苗標準化生產,使生產用苗達到莖桿粗壯,葉色濃綠、生長旺盛、根系發達、形成完整坨,無黃葉、無病蟲害等相關標準。(3)項目區兩年累計推廣應用面積5萬畝,其中番茄、茄子、辣椒、苞菜各1萬畝,西芹、西蘭花各0.5萬畝。平均每畝增收510元,其中增收400元,節支110元,兩年累計增收節支2250萬元。2、考核指標:(1)引進規格為72孔、128孔、288孔各2.6萬張,外型尺過(長×寬)540mm×280mm國產育苗穴盤各2.6萬張。(2)推廣應用遮陽網4萬平方米、防蟲
17、網4萬平方米、地熱線140根、控溫儀40臺。(3)引進番茄、茄子、辣椒、西芹、苞菜、西蘭花新品種各500畝,各類技術培訓10場次,印發相關技術資料2萬份。(4)建立工廠化育苗基地40畝,年育苗能力達10150萬株,新增5075萬株。(5)項目區兩年累計推廣應用面積5萬畝,其中番茄、茄子、辣椒、苞菜各1萬畝,西芹、西蘭花各0.5萬畝,平均每畝增收節支510元(增收400元、節支110元),兩年累計增收節支2250萬元。八、項目實施經費預算(每項經費須具體到會計結算科目)項目實施內容資 金 來 源合計省財政自籌總 計121.1
18、24081.12一、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培訓、推廣2610161、引進番茄、茄子、辣椒、西芹、苞菜、西蘭花新品種各500畝,每畝補助50元,計15萬元。155102、試驗、示范600畝,每畝100元,計6萬元。6243、專家授課4次,每次5000元,計2萬元;印發資料1萬份,每份3元,計3萬元,該項累計5萬元。532二、新技術引進、示范、培訓、推廣產業化開發31.021021.021、引進遮光率6075幅寬2、4米遮陽網4萬平方米,每平方米1.4元,計5.6萬元;25目、40目幅寬1、1.5米防蟲網4萬平方米,每平方米2元,計8萬元;上海產長度120米、功率1000瓦地熱線140根,每根3
19、0元,計4200元;茄果類、葉菜類基質營養配方各3萬元,計6萬元。該項累計20.02萬元。20.02614.022、技術培訓6場次,每場次5000元,計3萬元,印發穴盤苗標準化生產技術資料1萬份,每份4元,計4萬元。該項累計7萬元。7343、包裝、運輸、銷售等產后服務。413三、小型儀器設備購置49.614.535.11、引進72孔、128孔、288孔穴盤各2.6萬張,共7.8萬張,每張按5元,計39萬元。3912272、上海產功率為2000瓦控溫儀40臺,每臺150元,計6000元。0.60.50.13、穴盤苗運輸車輛2輛(躍進131),每輛5萬元,計10萬元。1028四、產業化經營中的品牌
20、創立,經項目歸口管理部門核準的宣傳費用10371、創立“沛公牌”蔬菜種苗,包括品牌注冊、評比等。5322、產品營銷宣傳:包括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宣傳。55五、審計費用321六、其它1.50.51九、保障條件1、實施本項目已有的工作基礎項目區位于沛城南20公里,張莊鎮張孟莊村蔬菜高科技示范園內,該示范園于1999年由沛縣人民政府融資興建,占地面積300余畝。分三個區:一是智能溫室種苗繁供區,占地面積2448平方米,由青島藍天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改建的六連棟智能溫室,內外遮陽、濕簾、強制通風、活動苗床、自動噴灌系統設置齊全;二是日光溫室蔬菜生產區,建成高標準日光溫室36棟,占地70余畝,全部采用鋼結
21、構無立柱骨架,配有自動卷簾、滴灌、噴灌設備,重點示范推廣高產高效種植模式;三是鋼架大棚無公害蔬菜生產區,建成200余畝鋼架大棚,著重示范推廣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該示范園具備了實施該項目的基礎條件。項目單位沛縣綠源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作為科技型企業,不但具有蔬菜穴盤苗生產、包裝、銷售能力,而且具備了一定的科技開發、推廣能力;項目協作單位徐州市蔬菜技術指導站有一大批從事蔬菜技術推廣的中高級人才,具有完成多項工程項目的經驗和能力,特別是在項目規劃的制定、實施技術推廣及培訓等方面優勢突出;沛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有一批多年從事技術推廣的技術人員,具備建設項目落實及技術指導能力。項目申報單位、項目協作單位均先后
22、承擔省、市農業科技項目多項,并多次獲得科技成果獎,能按規定進行項目會計核算,確保項目資金專款專用,為項目實施奠定了堅定的基礎。2、實施地點及規模(基地在實施過程中須進行明確標識)(1) 蔬菜工廠化穴盤苗標準化生產基地:安排在基礎條件較好的張莊鎮張孟莊村蔬菜高科技示范園,建設面積40畝,其中擴建20畝,年育苗能力10150萬株,新增5075萬株。基地明確標識。(2) 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安排在張莊、張寨、沛城、敬安、朱寨等鎮,總面積為5萬畝,其中張莊、沛城鎮各1.5萬畝,張寨1萬畝,敬安、朱寨各0.5萬畝。3、組織方式與保障措施為確保項目的實施和順利完成,項目參加單位均提供充足的人力和技術
23、支持,使生產技術到位,包裝技術先進實用,產品銷售渠道暢通。在具體實施中成立由項目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的項目領導小組,由項目執行專家任組長、統一指揮、協調,確保項目運轉科學合理;成立由科研和技術推廣部門中級職稱以上技術人員組織的專家組,負責各項技術措施的落實;成立由企業技術人員及銷售人員組成產品營銷組。各小組在項目執行專家的統一協調下,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形成有機整體。在資金使用上,確保配套資金到位及時,使用合理、規范,保證項目的完成。4、運行機制(與企業、基地、農民的關系)本項目的實施,涵蓋了從基地蔬菜穴盤苗生產到產品包裝、運輸、銷售及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的全過程,因此需制定有利于項目實施的新型
24、運行機制。在生產上實行技術人員責任制,由項目參加單位技術人員參與技術有償服務。以項目申報單位技術人員為主負責種苗繁供;以項目協作單位技術人員為主,劃片包干,負責生產基地的技術指導;企業從利潤中拿出一定比例資金,對技術人員進行考核獎勵。企業與基地農戶簽定蔬菜種苗購銷訂單。沛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發揮基層工作優勢,督促產品訂單的落實,確保蔬菜種苗供需平衡。作為本項目的科技型龍頭企業,每年應拿出其利潤的一部分以各種形式(提供培訓場地、資金對生產大戶進行獎勵等)擴大基地規模。使項目結束后形成以科技為支撐,以合同和責任狀為約束,以兼顧各方利益為前提的新機制,形成基地(農戶)生產龍頭企業包裝、銷售一體化運作
25、模式。十、項目預期前景分析“蔬菜工廠化穴盤育苗技術開發”項目的實施,將大幅度提高我縣蔬菜生產水平,產生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廣闊發展前景。1、經濟效益:項目實施后,蔬菜工廠化穴盤育苗基地將年新增蔬菜穴盤苗5075萬株,每株獲利0.02元,新增收入101.5萬元;穴盤苗推廣應用面積5萬畝,每畝增收400元,節支110元,累計增收節支2550萬元。若加上對全縣乃至周邊地區的帶動作用,經濟效益更加可觀。2、社會效益:該項目的實施,能加快項目區及我縣蔬菜新品種的引進、繁育和更新步伐,加上各項蔬菜工廠化穴盤苗生產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能較大幅度地提高土地產出率和產品附加值,促進我縣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
26、轉變;蔬菜穴盤苗生產、包裝、銷售能力的提高及無公害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規模不斷擴大,能夠吸納本地勞力近2萬人,解決勞動力進城就業給城市帶來的壓力;項目區蔬菜產業化的快速發展,為我縣乃至淮北地區農村種植業結構調整,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了可行模式。十一、合作單位協議(每個合作單位一份,包括分項目建設內容,考核指標、計劃進度、省級經費及自籌經費預算等內容)我單位愿意參加由沛縣綠源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申報的“蔬菜工廠化穴盤育苗技術開發”項目,在該項目中,主要負責引進推廣蔬菜新品種6個,并進行試驗、示范、推廣,協助企業與農戶簽定種苗訂單,印發相關培訓技術資料2萬份。并在省經費的支持下,自籌資金30萬元以上,
27、保證按計劃進度,如期完成項目組下達給我單位的考核任務指標。合作單位負責人簽字(章): 年月日十一、合作單位協議(每個合作單位一份,包括分項目建設內容,考核指標、計劃進度、省級經費及自籌經費預算等內容) 我單位愿意參加由沛縣綠源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申報的“蔬菜工廠化穴盤育苗技術開發”項目,在該項目中,主要負責引進工廠化穴盤育苗新技術,編寫相關技術培訓教材一套,廣泛開展技術培訓,使實際操作人員參培率達100。并在省經費的支持下,自籌資金10萬元以上,保證按計劃進度,如期完成項目組下達給我單位的考核任務指標。 合作單位負責人簽字(章):年月日十二 、申報審查申報單位意見年月日(章)主管部門意見縣農業行政
28、主管部門意見縣財政意見年月日(章)年月日(章)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意見市財政意見年月日(章)年月日(章)省級項目主管部門意見年月日(章)十三、附件:1、 企業營業執照2、 部分種苗定單3、 技術服務合同4、 項目實施區示意圖5、 項目協作單位合作情況介紹6、 無公害蔬菜產地、產品認證證書7、 相關科技成果獎 項目協作單位合作情況介紹“蔬菜工廠化穴盤育苗技術開發”項目將由沛縣綠源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沛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徐州市蔬菜技術指導站三個單位共同實施。協作單位具有蔬菜科研、技術推廣和產品加工、銷售等方面的人才、技術及經驗。多年來,協作單位在項目申報、實施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合作,特別是近幾年來,先后合作并承擔或完成了多項省三項工程項目,如“耐低溫弱光蔬菜新品種引進”(項目編號P99301)、“三瓜(黃瓜、黃皮西瓜、洋南瓜)新品種引進與研究”(項目編號Y9852)、“特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建筑工程合同
- 2025版的存量房買賣居間服務合同
- 2025孕期勞動合同到期辦
- 2025年餐廳白酒銷售合同
- 房屋租賃服務合同
- 上海房屋室內裝飾合同模板
- 企業雙重預防機制運行考核全員培訓
- 視覺識別系統設計合同
- 2025年智能電視硬件購買合同
- GRC裝飾構件供應協議
- 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詳述
- 模板安裝三檢記錄表
- 益陽萬達廣場項目總承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腫瘤免疫治療相關不良反應處理PPT演示課件
- 充電站工程監理細則
- 水利工程建設文明工地創建措施
- 液壓閥門測試機安全操作規程
- 電力行業公共信用綜合評價標準(試行)
- 繼發性高血壓的診斷思路與流程
- 上海市汽車維修結算工時定額(試行)
- 裝配式建筑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