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安全教育培訓資料_第1頁
工廠安全教育培訓資料_第2頁
工廠安全教育培訓資料_第3頁
工廠安全教育培訓資料_第4頁
工廠安全教育培訓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工廠安全教育培訓資料導語:安全生產是化工廠恒久的話題,隨著我國化工業的迅速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企業改革的深入,職工隊伍的新老交替,化工業安全工作經驗和教訓的積累,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安全教育是安全工作的根本。下面介紹化工廠車間安全教育內容,歡迎閱讀。1、介紹車間的概況如車間生產的產品、工藝流程及其特點,車間人員結構、安全生產組織狀況及活動情況,車間危險區域、有毒有害工種情況,車間勞動保護方面的規章制度和對勞動保護用品的穿戴要求和注意事項,車間事故多發部位、原因、有什么特殊規定和安全要求,介紹車間常見事故和對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介紹車間安全生產中的好人好事,車間

2、文明生產方面的具體做法和要求。2、根據車間的特點介紹安全技術基礎知識如冷加工車間的特點是金屬切削機床多、電氣設備多、起重設備多、運輸車輛多、各種油類多、生產人員多和生產場地比較擁擠等。機床旋轉速度快、力矩大,要教育工人遵守勞動紀律,穿戴好防護用品,小心衣服,發辮被卷進機器,手被旋轉的刀具擦傷。要告訴工人在裝夾、檢查、拆卸、搬運工件特別是大件時,要防止碰傷、壓傷、割傷;調整工夾刀具、測量工件、加油以及調整機床速度均須停車進行;擦車時要切斷電源,并懸掛警告牌,清掃鐵屑時不能用手拉,要用鉤子鉤;工作場地應保持整潔,道路暢通;裝砂輪要恰當,附件要符合要求規格,砂輪表面和托架之間的空隙不可過大,操作時不

3、要用力過猛,站立的位置應與砂輪保持一定的距離和角度,并戴好防護眼鏡;加工超長、超高產品,應有安全防護措施等。其他如鑄造、鍛造和熱處理車間、鍋爐房、變配電站、危險品倉庫、油庫等,均應根據各自的特點,對新工人進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3、介紹車間防火知識包括防火的方針,防火的要害部位及防火的特殊需要,消防用品放置地點,滅火器的性能、使用方法,車間消防組織情況,遇到火險如何處理等。4、組織新工人學習安全生產文件和安全操作規程制度組織新工人學習安全生產文件和安全操作規程制度,并應教育新工人尊敬師傅,聽從指揮,安全生產。車間安全教育由車間主任或安技人員負責,授課時間一般需要48課時。1、認真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4、新工人須牢記的第一件事是要遵守工作場所的安全衛生規程,各種安全規程很多是從我們前輩的事故、傷害等經歷中總結出來的,我們應該嚴格遵守。任何操作都應有正確的程序,它是能夠使操作“順利”“安全”“容易”進行的方法。因此,不按程序操作,就可能造成事故、傷害。有人認為“按自己的方式做就行”,按程序“太麻煩”,但“欲速則不達”。只有忠實的遵守操作程序,安全才能有保障。2、崗前安全早預知上崗前,要搞清楚工作中的注意事項,有不清楚的地方要積極提問,直到弄清楚。要檢查自己作業的范圍有無安全問題?有無打滑、摔到的危險?使用的工具有無損壞?使用的材料、機械有無異常?在工作中要隨時想一想“下一步要進行的作業存在什么危

5、險”“如何才能避免這種危險”。嚴禁隨意進入危險區域和亂動閥門、電氣開關等。3、安全常規知識1)為生產需要所設的坑、壕、和池,應該有圍欄或者蓋板。2)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堆放,應該不妨礙操作和通行,廢料要及時清除。3)工作場所應保持清潔整齊。4)散放易燃易爆物質的場所,應該嚴禁煙火。5)對于易燃、易爆、燒灼及有靜電發生的場所作業的工人,禁止發放和使用化纖防護服及用品。4、常見觸電事故的主要原因:(1)電氣線路、設備安裝不符合安全要求。(2)非電工任意處理電氣事務。(3)移動長、高金屬物體碰觸電源線、配電柜及其他帶電體。(4)操作漏電的機器設備或使用漏電電動工具。(5)電鉆等手持電動工具電源線破

6、損或松動。(6)電焊作業者穿背心、短褲,不穿絕緣鞋;汗水浸透手套;焊鉗誤碰自身。(7)濕手操作機器開關、按鈕等。(8)臨時線使用或管理不善。(9)配電設備、架空線路、電纜、開關、配電箱等電氣設備,在長期使用中,受高溫、高濕、粉塵、碾壓、摩擦、腐蝕等,使電氣絕緣損壞,接地或接零保護不良而導致漏電。(10)接線盒或插頭座不合格或損壞。5、形成機械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1)檢修檢查機械忽視安全措施。如人進入設備檢修、檢查作業不切斷電源,未掛不準合閘警示牌,未設專人監護等措施而造成嚴重后果。(2)缺乏安全裝置。如有的機械傳動帶、齒機、聯軸節、皮帶輪、飛輪等易傷害人體部位沒有完好防護裝置;還有的人孔、投

7、料口等部位無護欄及蓋板,無警示牌,人一疏忽誤接觸這些部位就會造成事故。(3)電源開關布局不合理,一種是開關離設備較遠,有了緊急情況不能立即停車,另一種是好幾臺機械開關設在一起,極易造成誤開機械引發嚴重后果。(4)在機械運行中進行清理、上料等作業。(5)任意進入機械運行危險作業區(禁止區域或禁止通行區域)。(6)亂動機械。6、機械傷害事故的防范措施:(1)檢修機械必須嚴格執行斷電掛禁止合閘警示牌和設專人監護的制度。機械斷電后,必須確認其慣性運轉易徹底停止后才可進行工作。機械檢修完畢運轉前,必須對現場進行細致檢查,確認機械部位人員全部徹底撤離才可取牌合閘。(2)要設置完好的安全裝置。(3)電源開關

8、布局必須合理,必須符合兩條標準:一是便于操作者緊急停車,而是誤開動其他機械設備。(4)對機械進行清理積料、捅卡料等作業應執行停機斷電掛警示牌制度。(5)嚴禁無關人員任意進入危險因素大的機械作業場所。(6)操作各種機械人員須經過專業培訓,能掌握該設備性能的基礎知識,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7、什么是現場定置管理首先是在車間或崗位現場,從平面空間到立體空間,其使用的設備、工具、材料、工件等的位置要規范,文明管理。二是對現場的人員的行動要進行限制性管理,即:紅色的區域是禁止區域,其間有危險或危害;黃色的區域是警告區域,其間有一定的危險性,必須進入時,要特別注意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三是綠色的區域是安全區

9、域,人員可以進入,而危險的物流要加以避免。8、煙頭為什么能引起火災?燃著的煙頭表面溫度為200 300,其中心溫度可達700 800,而紙張、棉花、木材、滌綸、纖維等一般可燃物的燃點為130139,極易引起火災。可燃氣體和易燃液體蒸汽的點火能量一般在1毫焦耳以下,煙頭的危險性就更大。另外,未完全燃燒的炭灰里有火,掉在干燥的疏松的可燃物上,也易引燃起火。9、易燃場所的行為“四忌”一、忌動火。包括不能焊接切割、吸煙及攜帶火種。二、忌穿著化纖原料的服裝和釘子鞋。因為他們隨時都會產生靜電火花或撞擊火花。三、忌使用非防爆工具、燈具。以免產生撞擊火花和電火花。四、忌使用BP機、對講機、手機、電話機等。現場

10、只需使用防爆型電話機。10、操作者的不安全行為(1)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包括未經許可開動、關停、移動機器,開動、關停機器時未給信號,開關未鎖緊,造成意外轉動,忘記關閉設備,操作錯誤,工件刀具緊固不牢等。(2)安全裝置失效如拆除了安全防護裝置,安全裝置失去作用,調整錯誤造成安全裝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設備臨時使用不牢固的設施如工作梯,使用無安全裝置的設備,拉臨時線不符合安全要求等。(4)用手代替手動工具,用手清理切屑,不用夾具固定而用手拿工件進行機械加工等。(5)物體(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產用品等)存放不當。(6)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臺護欄、吊車平衡梁、易旋轉或移動的機器

11、設備等)。(7)必須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用具的作業或場合中,未使用或正確使用。(8)穿戴不安全。如在有旋轉零部件的設備旁作業時穿著過于肥大、寬松的服裝,未將長發盤在帽子里;戴懸吊飾物;操縱帶有旋轉零部件的設備時戴手套;穿高跟鞋、涼鞋、拖鞋進入車間等。(9)無意或為排除故障而接近危險部位,如在兩個相對運動的零部件之間清理卡住物時,可能造成擠傷、夾斷、壓碎或人的肢體被卷進而造成嚴重的傷害。11、常見火災發生的火源:1)爐灶設備位置不當,靠近可燃物;2)使用爐火不慎,無人管理;3)在堆放可燃物附近吸煙;4)使用燈火不慎;5)烘烤;6)死灰復燃;7)電氣安裝使用不當;8)電源短路;9)焊接;10)靜電放電;11)機器摩擦發熱等。12、三違1)違章指揮主要是對企業領導講的如下現象屬于違章指揮:不遵守安全生產規程、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或擅自更改安全工藝和操作程序;指揮工人在安全防護設施、設備有缺陷,隱患未解決的條件下冒險進行作業;發現違章不制止等。2)違章作業主要是對現場操作的工人講的,以下現象屬于違章作業:不遵守安全生產操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