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分大盤點──無處不在的聲_第1頁
失分大盤點──無處不在的聲_第2頁
失分大盤點──無處不在的聲_第3頁
失分大盤點──無處不在的聲_第4頁
失分大盤點──無處不在的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失分大盤點無處不在的聲一、易失分點歸納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物體沿直線或曲線的往返運動叫做振動,往返一次即振動一次。聲音產生的條件是:物體的振動。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因為振動而發出聲音。“振動停頓,發聲也停頓不能表達為“振動停頓,聲音也消失,因為振動停頓,只是不再發聲,而原來發出的聲音會繼續傳播并存在。氣體、液體、固體物質都可以作為傳播聲音的介質。在一般情況下,聲音在氣體中傳播較慢,在液體中傳播較快,在固體中傳播最快。二聲音的特性1.音調音調的上下決定于發聲體振動的頻率,聲源1秒鐘內振動的次數叫頻率,它反映振動的快慢,頻率高,物體振動快。頻率高,音調高。音調的上下是指聲

2、音的粗細,不是指聲音的響與不響,也不是指聲音的大小。例如:在音樂中,同一音階中1、2、3、4、5、6、7音調逐個漸高。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與聲音的振動頻率無關,在同一介質中,頻率不同的聲音傳播速度都一樣。人耳對高音和低音的聽覺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數人可以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大約是20Hz到20190Hz。人耳聽覺的這個范圍決定了憑聽覺能發現飛行的蜜蜂而不能發現飛行的蜘蛛,因為蜘蛛翅膀每秒振翅三、四百次。2.響度響度指聲音的大小,與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大那么響度大,振幅小那么響度小。還與離聲源間隔 有關,越遠聲音越弱。同樣大小的聲音,我們間隔 發生體近,聽到的聲音比遠時大。因此,響度是人耳感覺

3、到的聲音的大小,它跟振幅和距發聲體遠近兩個因素有關。聲音是從發聲體向四面八方傳播的,越到遠處越分散,所以大庭廣眾中講話時,用一個喇叭型的傳聲筒,能傳的更遠。音調和響度是根本不同的兩個特征,音調高的聲音不一定響度大,響度大的聲音也不一定音調高。例如:蚊子發出的聲音雖然響度小,但它的音調卻比老牛的叫聲高得多,而老牛的叫聲的響度卻比蚊子大得多。3.音色不同的發聲體由于構造、材料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音色也叫音品,是發聲體的不同而造成的,我們可以根據音色不同,從而區別不同的聲音。音色是由發聲體決定的,發聲體有變化,音色也將變化。例如:有經歷的工人師傅,可以通過聲音而知機器運轉情況是否良好。同一人的

4、音色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飲食、起居、安康、訓練等因素而變化。三噪聲的危害和控制但凡阻礙人們學習、工作、生活和其它正?;顒拥穆曇舳紝儆谠肼?。噪聲的計量涉及到聲強的單位分貝。理解噪聲的危害,減弱噪聲可以下幾方面著手:A.在聲源處減弱 B.在傳播過程處減弱 C.在耳朵處減弱二、典型題分析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例1遇到大風的天氣,路旁的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音,這種聲音是 A.空氣振動產生并由固體傳播來的B.樹葉振動產生并由空氣傳播來的C.樹葉振動產生并由大地傳播來的D.空氣振動并由空氣傳播來的錯解:A或C或D正解:B分析:分不清發聲物體和傳聲物質,把二者混為一談,是造成錯解的根本原因。此題中發聲的物體是樹

5、葉,因為風一吹使樹葉振動而發聲,而傳聲的介質是空氣。例2人耳能分清原聲和回聲的時間間隔應大于0.1s,因此要能區別處自己的拍手聲和高墻反射回來的回聲,人離高墻的間隔 應該 A.大于17m B.小于17m C.大于34m D.小于17m錯解:C正解:A分析:忽略了“回聲問題中的雙程意義,即聲音在傳播中經歷了去、來的過程,聲音經過的路程與要測量的間隔 之間是2倍的關系,距題意,人要區別原聲與回聲,聲音傳播的路程至少應為:S=vt=340m/s×0.1s=34m,而人與墻之間的間隔 至少應是34m/2=17m。有關“回聲問題“測海水深度等問題往往都會是雙程問題,需要引起同學們注意。例3聲音

6、傳播的速度和溫度有關,下表是空氣中聲速隨溫度變化的數據:空氣溫度/-20-100102030聲音速度/m·s-13183243303363423481請你在圖中所示的坐標中作出聲速和溫度關系的圖像2請你根據所作圖像找出溫度為15時聲速為_m/s.3當飛機的飛行速度接近周圍的聲速時會受到相當大的阻力。上世紀中期,人們就嘗試進展超音速飛行。在飛機速度有限的情況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況下實驗更容易成功嗎?錯解:不能正確做出圖像和分析實驗成功的條件。正解:圖像如上圖;339m/s;在低溫、高空、冬季、兩極環境下實驗更容易成功。分析:題中通過數據做出圖像是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典型應用。要求

7、學生通過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綜合,學會分析問題,提醒物理原理、規律,從而進一步突出知識遷移才能、知識綜合才能以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才能的培養,是物理學習中的一項重要技能。把握題中的重要條件是造成解答這類問題的又一關鍵,“當飛機的飛行速度接近周圍的聲速時會受到相當大的阻力說明了空氣的阻力使實驗不易成功;“在飛機速度有限的情況下及數據說明環境溫度不能太高。所以,飛機在低溫、高空、冬季、兩極環境下實驗更容易成功。由此可看出把握“題眼的重要性。二聲音的特性例4美國貝爾通信研究公司宣布,該公司科學家已創造了一種只能對它們主人的聲音做出反響的信譽卡。信譽卡的主人可以把卡先放進銀行的一臺出納機里出納機

8、裝有一個微型話筒,然后說一個口令,就能方便地使用。這種信譽卡設計的根據是: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聲音是完全一樣的。它把某人說的詞句跟用數學方式儲存在信譽卡中的話音形式進展比較,然后決定啟、閉。讀了這段文字后,你能說出這種信譽卡應用了聲音的哪種特征嗎?錯解:音調或響度正解:音色分析:不能準確地理解聲音的三個特性是造成錯解的主要原因。題中“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聲音是完全一樣的是指人的音色不同,音色是由發聲體決定的,發聲體有變化,音色也將變化。例5牛的叫聲與蚊子的叫聲相比較,以下結論正確的選項是 A.牛叫的聲音音調高,響度大B.牛叫的聲音音調低,響度小C.牛叫的聲音音調高,響度小D.牛叫的聲音音調低,響度

9、大錯解:A或B或C正解:D分析:造成有關聲音的特性問題原因主要是將音調與響度等混為一談,概念不清。音調取決于發聲體振動的頻率,而響度取決于發聲體的振幅。它們之間沒有聯絡,牛叫的聲音較消沉,即振幅頻率低,音調較低;蚊子聲音尖細,即振動頻率高,音調較高。但牛的叫聲明顯比蚊子大,即響度大。三噪聲的危害和控制例6如下圖的標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此地有樂隊,可以出租B.道路變曲,行車注意平安C.制止鳴笛,保持安靜D.以上選項均不正確錯解:A或B正解:C分析:該題是區分道路交通標志題。很多同學在解答這類問題時,往往根據自己的直覺去判斷,從而造成錯解。所以要想遇到這類問題順利的做答,就要在平時多觀察,注意

10、積累必要的知識。例7對噪音危害的調查說明:在非洲北部農村的70歲老人的聽力與美國20歲青年人的聽力一樣好。怎樣解釋這個現象呢?錯解:答復一些與噪聲危害無關的解釋。正解:非洲是個貧窮落后的地方,非洲的北部更加如此,幾乎沒有工業區,路上的汽車也很少。美國工業極為興隆,各種汽車擠滿大街小巷,相比之下,非洲北部的噪音污染小,人們幾乎是在安靜的理想環境下生活,不受噪音干擾,美國人從孩提時就要接收來自周圍的各種聲音,噪音對其污染程度高,聽覺受損的可能性大,所以就出現了非洲北部農村的70歲老人的聽力與美國20歲青年人的聽力一樣好的奇怪現象。分析:噪聲污染已成為現代社會的污染之一。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行,物理試

11、題中有關環境保護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通過這類問題可對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增強環保觀念和社會責任感,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所以,平時要注意關注,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科技。例8以下關于噪聲的說法中正確的選項是 A.噪聲就是機器發出的聲音,樂音就是樂器發出的聲音B.樂音的振動遵循一定規律,噪聲的振動雜亂無章,無規律可循C.從環保角度看,一切干擾人們學習、休息和工作的聲音都叫噪聲D.大聲朗讀課文的聲音一定是噪聲錯解:A、D正解:B、C分析:產生錯解的原因是對噪聲理解不透,噪聲是危害人們身體安康、阻礙人們正常工作、學習、休息的聲音。有時樂器發出的聲音也會影響人們正常的生活,例如中午午休時,某人彈琴的聲音

12、就會影響其別人的休息,屬于噪聲;D中假設是同學們在教室中按要求大聲朗讀課文,屬于正常的學習活動,就不是噪聲;因此,樂音與噪聲沒有絕對界限,應根據詳細情況分析。例9近年來,我市城市建立和開展越來越注重以人為本。如主城區汽車禁鳴、主干道路面刷黑、王家墩機場搬遷、輕軌兩旁安裝隔聲板等。這些措施的共同點是A.減少大氣污染 B.降低噪聲污染 C.緩解“熱島效應 D.綠化居住環境錯解:D正解:B分析: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的開展,環境保護問題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當然在中考物理試題中,不難發現有關環保類的試題。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之余,要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關注環保。題中主城區汽車禁鳴、王家墩機場搬遷、輕軌

13、兩旁安裝隔聲板都是為了降低噪聲污染;主干道路面刷黑指的是在水泥路面上加“鋪瀝青砼是一種改性瀝青,改性瀝青具有整度好、防滑、美觀、降噪、減塵等多種優點,應選B。四實驗探究例10歷史上有一位科學家,他站在高高的塔上,一只手抓著一個較重的鐵球,另一只手上抓著一個較輕的鐵球,他問下面的觀眾:要是讓這兩個鐵球落下去,誰落得快誰落得慢呢?觀眾們有各種猜測。只見他雙手把鐵球舉到同一個高度,一齊釋放,結果兩球同時落地了,使人們看到了輕重兩球落得一樣快。他把“兩球舉到同一高度,“一齊釋放在實驗方法上稱為控制變量法,這樣有利于觀察比較。同樣的茶杯,當里面裝的水量不同時,敲擊時發出的音調不同。李明同學在做這個實驗時,采取的方法是:用一只杯子,先裝少量的水敲擊聽聲音,再多裝一些水敲擊聽聲音,如此屢次,最后他感覺到聽起來聲音差不多,未能得出音調與水量多少的關系。1從探究方法上看,你認為李明同學有什么不妥之處?2請寫出你認為比較好的探究方法?錯解:不能根據題意做出恰當地判斷。正解:1李明同學用一只杯子先后做實驗,假如先后水量不大,音調相差也不大;況且先后間隔一段時間,人的聽覺記憶也不夠準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