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63講厥陰病提綱、上熱下寒證(1)同學們好,我們上課。我們上次課對厥陰病篇的也許情況作了一個介紹,六經病篇最后一篇是厥陰病。厥陰病原文一共有56條。這56條從我們現在看到的傷寒論的原書來看,證候錯綜簡單,變化多端,或寒或熱,或虛或實,有很多根本就不是病在厥陰肝和心包的證候,所以經方大家路淵雷曾經有過一句話叫做“厥陰病篇竟是千古疑案,無可研索”。在趙開美翻刻宋版傷寒論辨厥陰病脈證并治這個題目下,有幾個小字,“厥利嘔噦(ye)附”,所以我們現在基本可以認定,王叔和在收集、整理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時候,等編到厥陰病篇的時候,他發現厥陰病篇的原文太少,它和其它病篇似乎不能夠匹配,于是乎他就把厥、利、嘔
2、、噦(ye)另外一篇治療雜病的內容,附到了厥陰病篇。為什么“厥利嘔噦(ye)”可以附到厥陰病篇?除了我們剛才所說的,王叔和所見到的厥陰病篇的條文比較少之外,另外,厥證盡管可以是各種各樣的緣由所造成的,可是厥證本身無論是陰陽氣的不足,還是有形病理產物的阻滯,還是氣機的郁遏,之所以造成手腳發涼,那都和陰陽氣不能順結于手足有關。那么陰陽氣不能順結于手足,這和肝的疏泄機能也有肯定的關系,所以把厥證附在了厥陰病篇有它肯定的道理。肝是主疏泄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那么六腑氣機就調暢,該升的升,該降的降,而嘔、噦(ye)、下利這些證候,都是人體氣機升降紊亂的一些表現。氣機升降紊亂自然也應當和肝的疏泄功能不調有
3、肯定的關系,所以把嘔、噦(ye)、下利這些證候,附在了厥陰病篇也可以沾的上邊兒。那么厥陰病呢,涉及到肝和心包,肝是主藏血的,所以厥陰病篇也涉及到血證,像出血的證候,像血虛的證候等等。厥陰病從六經病來看,它是六經病進展到最后階段的證候,如果厥陰病是由少陰病進展而來的,那就是我們上次課所說的,在心腎真陽衰微的基礎上,又消失了厥陰相火的衰竭。在這種情況下,人體五臟六腑的真陽都虛衰,傷寒論中把它叫做臟厥,這個病的預后是很差的,進一步進展就是死證,所以厥陰有死證。如果厥陰病不是在心腎真陽衰微的基礎上進展而來的,而是厥陰經、厥陰臟直接感受了外寒,這個情況就不同了。當血虛經寒的時候,那就消失“手足厥寒,脈細
4、欲絕”,我們上次在概說提到的,用當歸四逆湯來治療;當寒邪傷厥陰之臟的時候,消失“干嘔,吐涎沫,頭痛”,那就用吳茱萸湯來治療;當“經臟兩寒”的時候就用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生姜湯來治療。這是厥陰的寒證。當“外寒郁遏厥陰相火”,相火郁到肯定程度,“郁極乃發,相火爆發,陽氣來復”,如果陽復而陰寒邪氣退卻了,人體消失了陰陽和調,病就可以自愈,所以厥陰病有自愈證;如果“相火爆發,陽復太過,陽盛則熱”,這就消失了熱證。對于厥陰相火爆發,陽盛則熱的這種熱證,在厥陰病篇,提到了“陽熱上傷陽絡”的汗出喉痹證,“陽熱下傷陰絡”的大便膿血證,“陽熱泛溢肌膚”的身發癰膿證。既然是陽復太過,陽有余便是火,所以它可以消失“身
5、熱不罷,熱不罷,熱不止,熱不退”這樣的臨床表現。所以這四個證候,或者汗出喉痹,或者大便膿血,或者身發癰膿,或者熱不罷,熱不止,熱不退,這都屬于厥陰陽復太過而形成的熱證,因此厥陰病有熱證。在陽氣的恢復過程中,“陽氣的時進時退”,陽氣進就發熱,陽氣退就厥冷和下利,于是乎就消失了發熱、厥冷下利交替發生的情況,這叫厥熱進退證。如果“局部陽復太過”,消失了熱象,常常是陽復太過以后火熱上擾,消失了上熱的證候,而陰寒沒有完全退卻,常常是下寒,這就造成了上熱下寒,寒熱錯雜的臨床表現。這樣來看,厥陰病真是“或寒或熱,或死或愈,或寒熱錯雜,或厥熱進退”,可以說是變化多端,錯綜簡單。我們在上次課已經提到了,前五經病
6、每一經病都有它的特色。太陽病主要是表證,陽明病主要是里熱、里實證,少陽病主要是少陽經腑受邪,樞機不利的證候,太陰病主要是臟虛寒證,而少陰病主要是心腎陰陽俱衰,而又以腎陽虛衰為主的,具有全身性正氣衰弱的證候,可是到了厥陰病,它沒有特色。有特色的前五經的證候都有具有特色的治法,太陽病用汗法,陽明病用清法和下法,少陽病用和解法,太陰病用溫補法,少陰病的寒化證用溫補法,熱化證用滋陰清熱法,而厥陰病,或寒或熱,或寒熱錯雜,或厥熱進退,這個寒是真寒,這個熱是真熱,所以對厥陰病來說,我們在上次課就提到了,它沒有特色的證候,也沒有特色的治療方法,那么就實行了“寒者熱之,熱著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寒熱錯雜者
7、則寒熱兼治”,常常是“隨證施治,并無定法”。厥陰病既然具有或寒或熱,或虛或實,或死或活,這樣兩極轉化的特征,那么我們用一個什么樣的條文來作為它的提綱呢?用單純的熱證不行,用單純的寒證也不行,所以只有用“寒熱錯雜”的這樣一個條文作為厥陰病的提綱,才能夠代表厥陰病這種兩極轉化、錯綜簡單的特點。下面我們就看厥陰病的原文,326條,“厥陰病的提綱證”。“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蚘(音:蛔),下之,利不止。”那么這個證候的成因是什么?它的成因是“寒邪郁遏厥陰相火”。它不是由于少陰病進展而來的,心腎真陽沒有衰微,只是外來的寒邪郁遏了厥陰的相火,“相火郁極乃發”,這個時候消失
8、了“郁火上沖”。我們現在是講它的成因。它的主證和病機:“心中疼熱”,“氣上撞心”,這是厥陰郁火上沖的表現,病人感到心中有一種灼痛樣的感覺,而且有氣上沖,這叫“氣上撞心”,“心中疼熱”。從中醫的病機解釋來說,這是“厥陰郁火上沖”的表現。那么“消渴”呢?這里所說的消渴是一個癥狀,就是口渴能飲,消耗了大量的水液而不解渴,這種“消渴”的病機是由于“厥陰郁火消灼津液”。少陽病有口苦咽干,那個咽干是“少陽郁火傷津”的表現。而到了厥陰呢,它有“消渴”,實際上是少陽病咽干的加重,它是厥陰相火消灼津液。還有個“饑而不欲食”的“饑”,這個饑餓是“厥陰郁火犯胃”,“胃有熱則消谷善饑”。可是他為什么不欲食呢?這是“厥
9、陰寒邪未退”,這個“熱”是“厥陰郁火暴發”而來的,這個“寒”是原來有“寒邪郁遏厥陰相火”,原來就有寒邪,他為什么不欲食?這是厥陰寒邪未退,寒邪犯脾。脾是主運化的,脾的運化功能好,胃才能夠很好的受納,現在寒邪犯脾,脾寒不運,所以不欲食,就是有一種嘈雜煩餓的感覺。這就是覺得餓,但是不能吃。所以這就體現了,他是一個“上熱下寒”的特征,這個“上熱”是“厥陰相火暴發”所造成的,這個“下寒”是原本的“外來的寒邪”沒有完全退卻所遺留下來的。如果牽強給他進食,他不是不欲食嗎?如果牽強給他進食,“食則吐蚘”。“蟲”字右邊加一個“尤”字,是蛔蟲的“蛔”的古體字,注意這個字不能讀“尤”,我在這里就寫通用的簡化字“蛔
10、”,即“吐蛔”。蛔蟲有一個特性,它是“喜溫避寒”的,這是一個特性,還有一個特性是“喜愛鉆孔”。當病人體內的內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比方說,現在厥陰郁火上沖,消失了上熱,而陰寒沒有完全退卻,表現了下寒,蛔蟲就感覺到它原來所生活的那個環境不太適合它,它就容易往上跑,它不是喜溫避寒嗎?原來它在小腸寄生,由于人體的內環境發生了上熱下寒的變化,蛔蟲就喜溫避寒而上行,往上走,就離開了小腸,一旦離開小腸,上行跑到胃的時候,那么只要一吃飯就會嘔吐,一嘔吐就把蛔蟲給吐出來了,所以“吐蛔”這個癥狀本身就是“上熱下寒”的表現。當然如果他能吐蛔的話,這個人必須有寄生蟲,有蛔蟲他才能夠吐蛔蟲,如果這個人沒有蛔蟲的寄生,他
11、即使是發生上熱下寒也不會發生吐蛔這個現象。一個寄生蟲在體內的生活狀況,提示了這個人的體內內環境的狀況。我好像是不是給大家舉過這個例子啊,兩個小孩打架,其中一個小男孩用一個三棱刮刀,把那個小男孩從左脅下給他扎進去了,我舉過這個例子吧?然后穿透了肺,穿透了脾,穿透了左腎,穿透了腸和胃。在我們東直門醫院的外科手術室里頭,開腹之后把脾和左腎切除,然后胃腸修補,氣胸引流,那么這樣的話呢,不斷的輸血,血壓還是零,測不到。請董建華老師會診的時候,那是其次天了,董老說:“這個孩子有沒有大便?有沒有小便?”護士長說:“小便量很少,大便有一次,是柏油樣便,消化道有血,還拉出一條蛔蟲。”董老說:“這個蛔蟲是活的還是
12、死的?”那個護士長說:“我看了,這個蛔蟲是死的。”然后董老說:“那我就不開方兒了。”我陪著董老下樓的時候,就問董老,“您為什么不給他開方啊?”他說,“他連一條蛔蟲都養不活,他人自己還能活嗎?”我們會診完的其次天,這個小伙子18歲,就死了。所以這就給我們很大的一個啟發。有時候我們去買菜的時候,一看洋白菜上有蟲子眼兒,我就不要這棵菜,結果那個小販兒說:“這說明沒有農藥的污染,蟲子都能活著,這叫什么菜?這叫環保菜。”一個蛔蟲在小腸正常的寄生,說明這個人沒有“上熱下寒”的這種病理狀態,它只要不能夠在小腸正常的寄生,它被吐出來了,說明這個病人本身就有“上熱下寒”。由于蛔蟲它特別特別敏感,它是喜溫避寒的,
13、我們人自己還不知道,已經消失了“上熱下寒”的這種病理變化的時候,它就已經感覺到了。所以在臨床上,只要看到吐蛔的,這肯定是“上熱下寒”。所以見到吐蛔,我們也可以把它作為一個推斷“上熱下寒”的一個客觀癥狀。那么這樣一個證候,熱是真熱,寒是真寒,應當清上溫下,寒熱同治,而不能夠把它當成實熱邪氣,虛實的“實”,不能用下法。如果用苦寒攻下,必定就會更助下寒而造成下利不止。原文我們做了這么多分析。那么到底仲景描述的是個什么證候啊?神乎其神,“氣上撞心。心中疼熱”。原文是“氣上撞心”在前頭,“心中疼熱”在后頭,我現在把它反過來了,由于病人持續有胃脘部的,上腹部的一種火辣辣的熱痛的感覺,發作性的消失“氣上撞心
14、”,這是個什么證候?我覺得我們在臨床上所看到的膽道蛔蟲證,膽絞痛發作的時候,它有“鉆頂樣幸福”,疼得讓你輾轉反側。我遇到一個膽道蛔蟲證的病人,他說:“大夫,我這個胃這個地方、胸口這個地方,火熱火熱的。”這不就是“心中疼熱”嗎?幸福而伴有熱感。一陣一陣的,像個大木頭棍子一樣往上杵,這不就是“氣上撞心”嗎?西醫把它描述成“鉆頂樣幸福”,是個膽道蛔蟲證的膽絞痛。那么大家捉摸捉摸,這種病人他開頭就有“上熱下寒”的病理基礎,因此蛔蟲擔心其處,不能夠特別安靜的生活在它原來生活的地方,它才上竄。蛔蟲其次個特點是喜愛鉆孔,所以鉆到膽道里頭,從膽總管奧迪氏括約肌那個地方鉆進去,那就形成了膽道蛔蟲證。一旦形成膽道
15、蛔蟲以后,蛔蟲把腸道的細菌帶入膽道,那從西醫的角度來說,這不是就合并了感染嗎,合并了感染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不就消失了明顯的上熱的現象嗎?所以就加重了上熱。而膽絞痛的病人,在膽絞痛發作的時候,常常有口干口渴,膽絞痛發作緩解了,口渴的癥狀就減輕一些。膽絞痛發作的時候,常常有口干口渴。當然有時候有膽絞痛,常常給他用一些阿托品這類的藥,這就更加重了那種口感口渴的這種臨床癥狀。所以張仲景所描述的“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如果我們在臨床觀察的話,很像是個膽絞痛病人,當然,除了很像是個膽道蛔蟲證,膽絞痛的病人、那么除了這個病,其他的什么證候,還能夠見到這種臨床表現呢?我現在在臨床上還沒有觀察
16、到,因此我也不能說除了膽道蛔蟲證之外,其他證候沒有,這需要大家今后在臨床連續觀察。這樣的一個證候,用什么方子治療?用我們下面要提到的“烏梅丸”,適當的加上一些驅蛔蟲的藥,比方說加使君子,加苦楝根皮。用“烏梅丸”來治療膽道蛔蟲證,這在臨床上報導很多,而且我們自己也在臨床上用過。不過這些年來,在城里蛔蟲病幾乎見不到,這也許是人們注意了衛生,也許是由于農藥的大量應用,蛔蟲也活不成了,但是在農村,蛔蟲病還可以見得到。“厥陰病”的提綱我們就介紹這么多。可見,在傷寒論中,張仲景是以一個“上熱下寒”的證候來作為厥陰病的提綱的,以“上熱下寒”來代表厥陰病,寒熱錯雜、兩極轉化這樣一個病理特點。那么我們來回憶一下
17、三陰病的提綱。對于太陰病來說,他是用“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這樣一個太陰臟虛寒的證候,來說明太陰病的主要證候是脾臟虛寒,它的臨床表現就是這個原文中所說的臨床表現,所以太陰病的提綱講的是臨床表現。少陰病的提綱呢?是“脈微細,但欲寐”,你看起來它也是個臨床癥狀,臨床表現,但是少陰病主要是寒化證啊,寒化證的眾多的臨床特征,像“下利清谷,自利而渴,手足厥寒”等等,這些癥狀他都沒有去描述,他用了個“脈微細”,用了個“但欲寐”,一個脈象,一個精神癥狀,就結識了這個病人陰陽兩虛,而又以陽虛為主,這樣一個全身性正氣虛衰的證候。陰經陽氣虛衰,連正常的精神活動都消失了障礙,消失了精神萎靡不振,所
18、以“脈微細,但欲寐”實際上是揭示少陰病的病機的。而厥陰病呢,它的提綱只不過是用一個“寒熱錯雜”的這種證候,來提示厥陰病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兩極轉化,錯綜簡單”的這樣一個特點。所以三陰病提綱在寫作方法上,也是一個講現象,一個講病機、本質,一個講特點。而和三陽病提綱寫作方式也是一樣的,太陽病講表證的現象;陽明病講陽明病里熱實證的基本病機“胃家實”;少陽病以口苦、咽干、目眩來揭示少陽病容易氣郁,容易化火的特點。從這個角度來看,剛才這一條作為厥陰病的提綱是完全可以的。我為什么這么說呢?是由于后世醫家說厥陰病的提綱稱不上是提綱,要給它補充很多癥狀。我之所以在這里說了這么多話,是仲景在寫六經病的提綱的時
19、候,他有意的寫表象,寫病機,寫特點,這就提示我們在學傷寒論每一個條文的時候都要透過臨床的表面現象,進一步抓住它的疾病的病機本質,再把握它病變的特點,透過現象看本質,進而把握其特點,這是我們在臨床上對任何一個病應當所做到的。下面我們看厥陰病的“上熱下寒證”,第338條,“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非蚘厥也。”這一條原來是講“蛔厥”,在講蛔厥之前先講了“臟厥”,以便和蛔厥相鑒別。臟厥這個證候我們在概說曾經提到過,它是由“少陰心腎,陰陽俱衰,真陽衰竭”的證候進一步進展到厥陰,造成了肝和心包的相火也衰竭,所以“脈微而厥”,“微”主陽虛,內臟陽虛。這個厥冷是“真陽虛衰,四
20、末失溫”。進一步進展,“至七八日”,到七、八天的時候,又是一個自然病程,不僅手腳發涼沒有恢復,全身皮膚都涼了,“膚冷”,全身皮膚都涼了。“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正是我們以前曾經提到過的,那個弱陽牽強和陰寒相爭,爭而不勝,或者說正不勝邪的那種躁動不寧的臨床表現。“躁無暫安時”,那種躁動不寧的臨床表現。所以,“此為藏厥”,這就叫臟厥。我們講義上在注釋臟厥的時候他說“因腎臟真陽極虛,而致的四肢厥冷”。如果把“臟厥”和“腎臟真陽極虛”所造成的“厥冷”等同起來的話,那還叫“厥陰病”嗎?所以這個臟厥是放在厥陰病篇來商量的,因此這個“腎臟”應當改成“內臟”。就是整個內臟的,五臟六腑的真陽都衰竭,這才叫“臟厥”
21、。如果光是“腎陽虛”的話,那時“少陰病”,而不是“厥陰病”。所以“臟厥”是整個內臟的真陽和相火都衰竭所造成的厥冷,因此這種厥冷不僅是四肢厥冷,全身皮膚都涼了。“非蛔厥也”,這不是蛔厥。仲景對于“臟厥”沒有提出治法,后世醫家有的主張用大劑量的通脈四逆湯,破陰回陽。事實上這種五臟六腑內臟的真陽衰竭的證候,常常提示了生氣的泯滅,預后不良,進一步進展就是“厥陰死證”。所以仲景不提治法,那是明智的。下面我們就簡略談“蛔厥”,蛔厥具備什么樣的臨床特點?“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藏寒。蚘上入其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22、”“蚘厥者,其人當吐蚘。”我們診斷蛔厥的時候,第一個指標:“吐蛔史”。也就是他有蛔蟲寄生,沒有蛔蟲寄生,不能夠把他診斷成蛔厥,這是第一個診斷指標。而且有吐蛔的這個病史的話,就說明他體內有了上熱下寒的內環境的異常變化。其次個指標:“時煩時止”,“臟厥證”不是“躁無暫安時”嗎,持續的處于一種肢體躁動不寧的狀態。蛔厥呢?它也有煩躁,它這個煩躁的特點是什么?“今病者靜,而復時煩”,病人現在是安靜的,過上一會兒他就又會煩。什么時候靜,什么時候煩呢?他說,“得食而嘔,又煩”,仲景怎么解釋這種情況的?我們把原文再讀一遍,“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藏寒”,為什么煩?說,他內臟有寒。“蚘上入其膈”,蛔蟲是喜溫
23、避寒的,下面有寒,他就要往上跑,蛔蟲擾動,“故煩”。“須臾復止”,過一會兒呢,就不煩了,“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所以我們歸納他的其次個主證,應當是“時煩時止,得食而煩,須臾復止”,這是它的其次個診斷指標,具備這兩個特征,就可以診斷為蛔厥。那么既然診斷為蛔厥的話,它應當有手足厥冷吧?所以第三個診斷指標,為什么把它叫做“厥”呢?應當有手足厥冷。對于“時煩時止,得食而煩,須臾復止”的這種臨床表現,張仲景是怎么解釋的呢?張仲景是說,當人一吃飯的時候,蛔蟲聞到了飲食的香味,這個“臭”在這里是作“香味”來解釋的。這個“臭”字本身是從自從犬,犬不就是狗嗎
24、?自是鼻子,就是狗的鼻子,所以你看說文解字的時候,他怎么注這個“臭”字呢?說后面這個狗,可以追蹤“前犬之所至”,前面那個狗走到什么地方,后面這個狗就是看不見它,也能夠找得到它,它憑的是什么呢?憑的是氣味,憑的是嗅覺來找前面那個狗。“臭”字的本義就是這么個意思,所以“臭”字本身就有了氣味的意思,氣味濃烈的在古代都叫臭,氣味芳香的也叫臭,氣味穢濁的也叫臭。我以前曾經舉過古書的例子,“其臭如蘭”,說它的味道像蘭花一樣香,你看,在古代,“臭”就有香味的意思。有一個人叫申生,是古代的一個人,這個人做了很多壞事,所以他死了以后,別的人隨便就把他埋了一個地方,后來申生的這些親戚回來之后,“改葬申生”,又把他
25、的尸體挖出來,然后再重新隆重的安葬,結果“臭徹于外”,尸體的臭味從那個房間里始終飄到外頭,那個“臭”字呢,就當臭味來講。所以“臭”字,一個詞在古代就有相反的兩個意思。這在傷寒論中像那個“頗”,有時候當“很、甚”來講,有時候又當“略微,稍稍”來講,也是一詞具有相反兩義。我好像覺得在20多年前吧,我曾經把傷寒論中的具有相反兩義的這種現象寫過幾篇文章,然后在一個雜志上發表,我在這幾篇文章的最后說,一詞具有相反兩義的現象,在現代漢語中基本消失了,可是過了不久呢,我又有點懊悔,我覺得說這句話不大對頭,由于我發現在現代漢語中,一詞具有相反兩義的現象仍然存在。有一回,一個俄羅斯的一個留同學,他跟著我既學中文
26、也學中醫,我們常常在一起。我和他一起逛公路,前面有一對年輕的男孩女孩,這個女孩兒,啪,拍了這個男孩兒屁股一巴掌,“該死的”,他(留同學)說“老師,該死的,他們兩個那么好,為什么還罵他該死的?”我說“該死的在這種情況下,就好像是小珍寶兒的意思。”他說,“這怎么能和小珍寶兒聯系起來呢?”我說,“這就是在特別情況下,這個該死的就是友愛的的意思。”他說“那老師,我能叫你該死的嗎?”我說,“不行以”。后來我帶他看戲,看白蛇傳,這個許仙被法海和尚給關起來進行很多的訓練,白娘子呢,好長時間沒觀察許仙,特別想念他,也特別惦記他,后來一見面的時候就喊了一句話“冤家”,這個留同學就很奇怪,“冤家”,他立刻把這兩個
27、字寫出來,冤家不是仇敵嗎?他們倆不是情人嗎?怎么能是仇敵啊?我說,“冤家在這里,也是那個是友愛的的意思。”他說,“那老師,我能叫你冤家嗎?”我說,“不行以。”他說,哎呀,漢語很難學。所以在現代漢語里,似乎一詞具有相反兩義的現象仍然存在。有一次我,和他一起看球,原來那個球該進的它沒有進去,底下的人還喊好,他說,“老師,這踢球沒踢好,底下的人為什么喊好啊?”我說,“這個好在這兒就是壞。”他還是不能理解,所以他說漢語太難學了,因此一詞具有相反兩義的現象在現代漢語中,在特別情況下仍然存在,這唯恐是中國傳統語言中的一個特色。張仲景說在吃飯的時候,人為什么會煩呢?這是蛔蟲聞到了飲食的香味,在擾動,所以就煩
28、。我覺得蛔蟲有沒有嗅覺,我沒有細心去查寄生蟲病那個書,我覺得好像蛔蟲也不是直接吃我們人吃的飯,而是它把口器、吸盤吸在小腸系膜上,吸小腸內膜的營養,他并不是直接吃我們人吃的飯。但是張仲景這么解釋了,我們不管他。我今日是怎么理解這個蛔蟲“擾動”,這個人“得食而煩,須臾復止”的呢?我覺得這是這個人“上熱下寒”之后,胃腸蠕動功能失調的一種表現。我們一個正常人,當坐在飯桌旁,看到桌子上擺著豐富的菜的時候,我們的唾液就開頭分泌,我們的胃腸就開頭蠕動,我們的消化液就開頭分泌,那么這一系列的自動化的活動,我們每個人并沒有注意到它。我在飯館兒里不能點菜譜,當我一念這個菜譜的名字的時候,我的唾液就開頭分泌了,如果
29、不當心呢,唾液就可能滴出口來,那么我就知道我的消化液在分泌,胃腸也在蠕動,甚至可以隱隱地聽到了胃腸蠕動的“哎呀,我要吃飯了”,咕嚕咕嚕響的聲音。而這種“上熱下寒”的病人,他一看到飲食,他這種條件反射發生之后,他和我們正常人不一樣,胃腸蠕動失調,或者太激烈,所以人就感到心里有些難過。因此我覺得這種“得食而煩,須臾復止”是在外感病之后,所消失的胃腸功能失調的一種表現。由于他看到飯以后,消失了這種條件反射。關于“蛔厥證”,其實始終是個謎。有一次開全國的仲景學說商量會,有四川的一個老醫生,姓江叫江爾遜。江先生在這次學術溝通會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專門談“蛔厥”的。他說有一年他遇到一個病人,這個病人是一個
30、五、六歲的兒童,得麻疹并發肺炎高燒住院,住院好了之后呢就一陣一陣的煩躁,西醫大夫說,這是高熱以后遺留下來的腦病,用冷靜藥沒有效。醫院的中醫大夫說,這是高熱以后傷了陰液,傷了肝腎陰傷,陰虛動風的表現。用益陰、潛陽、鎮驚的藥沒有效果。家長一看,孩子發燒也退了,吃飯也可以,在醫院住著也沒有什么意義,而這種一陣一陣地煩躁,又不能治好,就接回家了。這個江老先生和這個病孩住得不是太遠,所以他媽媽說咱們回來了,就請江爺爺給看看吧。江先生到病孩的院子里,他們住的是平房四合院嘛,這個孩子正在院子里玩得特別用心,他媽媽說。“哎,回來回來,江爺爺給你看看。”這小孩有時候他不聽話,他媽媽就只好拿出一片桃片糕來哄這個孩
31、子,這孩子一看有吃的東西,過來就搶這個桃片糕,剛剛拿起這個桃片糕呢,這個孩子就煩躁,又拍胸脯,又拍肚子,躺在地下打滾,桃片糕也就扔在地上了,哎,過了一會兒又爬起來,檢起這個桃片糕又要吃。你想,四、五歲的小男孩兒嘛,他媽媽說,已經臟了,再換一片吧,再換一片它就可以吃了,不煩躁了。江先生一看這種情況,“得食而煩,須臾復止,此非蛔厥乎?”說這莫非不是蛔厥嗎?他沒有見到過這種病人啊,他對傷寒論原文很熟,“得食而煩,須臾復止,此非蛔厥乎?”好,就給他開了烏梅丸,當然開的烏梅湯了,又加了一些驅蛔蟲的藥。其次天瀉下蛔蟲很多,或死或活,從今煩躁不再發作,哎呀,江先生心里特別的高興,原來這就是蛔厥啊?你看,一看
32、到桃片糕,唾液就開頭分泌,胃腸就開頭蠕動,這個孩子這種蠕動失調他受不了,就開頭煩,過了一會兒,這種特別的蠕動狀況緩解了,這就是仲景所看到的蛔厥病人,然后再接著就可以吃飯了。又過了幾年,江先生被一個醫院請去會診,所看到的這個病孩也是個兒童,十二、三歲,也是麻疹并發肺炎,燒退了之后一陣一陣煩躁。這個孩子煩躁的特點是咬手,手上纏著一塊一塊的紗布,由于咬破了就化膿,就感染,所以家長有時候一看他煩躁,咬手,家長就用手抓著這個孩子的手。你想十二三歲的小男孩兒,有時候不當心就把她媽媽的手給咬了,所以他媽媽手上也常常是傷。就在醫院住著,中藥西藥都沒有什么方法。請江先生去會診,江先生說,“這個孩子什么時候煩躁?
33、”他媽媽說,“每到吃飯的時候煩躁”,江先生一看這種情況就是“得食而煩,須臾復止,此蛔厥也”,肯定了,然后“烏梅湯”適當地加減化裁。其次天、第三天連續兩天瀉下蛔蟲很多,或死或活,從今煩躁不再發作。所以江先生在那次學術溝通會上,深有感情地說,張仲景如果不是親自看到這種病人,怎么能夠寫得這么形象,這么精確,這么生動呢?當然后世醫家說,既然是有蛔蟲病,那還肯定會有腹痛啊,所以還有人給他補充腹痛的這個癥狀,我在這不補充了,有的病人雖然有蛔蟲,他不肯定有腹痛,而傷寒論原文也沒有說。因此我們診斷“蛔厥證”,最主要的是兩個特點:一個是有吐蛔史,一個是時煩時止,得食而煩,須臾復止。在他煩的時候可能會有手足厥寒,
34、憑這兩點我們就可以診斷為“蛔厥”。可是,現在在臨床上,有些病人并不肯定有“蛔厥”,可是在熱病之后,他胃腸功能失調,他也有可能一見到飯就消失一陣一陣心煩的這種表現,那我們可以不行用“烏梅丸”來治療呢?我就遇到一個高燒好些日子之后,燒退了的病人,一見到飯,他就一陣兒的噪雜,一陣兒的難過,過上一會兒,他歇一會兒,他能夠吃飯了。所以有一次我們在一起吃飯,大家都開頭動筷子吃的時候,他就捂著這個地方難過起來了,我說你怎么回事兒?他說,“我這個毛病有一段時間了,就是那一次重感冒以后,發燒以后,等我再一見到飯,我就有這種難過的感覺”。好在他是個成人,沒有在地上打滾,也沒有咬自己的手。哎,我說,在城里的這種成年
35、人,他不行能有蛔蟲的寄生,沒有蛔蟲的寄生他只要有“得食而煩,須臾復止”的話,你也可以依據上熱下寒給他治療,我后來就給他開了一付烏梅湯,也就吃了三付,從今以后這種嘈雜的感覺就沒有了。所以我想,用烏梅湯來治療“得食而煩,須臾復止”這個證候,有蛔蟲的你把它叫做“蛔厥”,沒有蛔蟲的,你就把它看成是“上熱下寒”就是了。“烏梅丸”這張方子,有“滋陰瀉熱,溫陽通降,安蛔止痛”的效果。它的藥物組成:“烏梅300枚,細辛6兩,干姜10兩,黃連16兩,附子6兩”。你看在這里頭,干姜和附子同用,但是附子用的是炮附子。我們前面說過,在傷寒論中,凡是干姜和附子同用的方子,一般情況下都是為了“回陽救逆”的,它的附子用的是生附子,但是只有一個方子例外,那就是烏梅丸,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城市配送中的運輸質量保證措施
- 防洪工程施工材料保障措施
- 電梯維保部經理的市場拓展職責
- 建筑公司材料采購實施計劃
- 醫院志愿者服務委員會的職責與活動
- 重癥醫學科2025年危重患者護理指南計劃
- 建筑工程安全與綠色施工實施措施
- 2024-2025學年陜西省延安市高考物理二模試卷含解析
- 心理咨詢師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 內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2025年高考物理必刷試卷含解析
- 家族辦公室公司章程
- 2024年度保密教育線上培訓考試題庫新版
- 【9道三模】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中考三模道德與法治試題(含解析)
- 敲墻搬運合同范本
- (高清版)JTGT 5190-2019 農村公路養護技術規范
-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生字詞練習看拼音寫詞語
- 小學生必背古詩“飛花令”200句
- 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風險評估表
- 2024年3月青少年軟件編程Scratch圖形化等級考試試卷一級真題(含答案)
- 浙江省強基聯盟聯考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聯考語文試題(含答案)
- 水工藝與工程新技術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