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設計設計總說_第1頁
城市道路設計設計總說_第2頁
城市道路設計設計總說_第3頁
城市道路設計設計總說_第4頁
城市道路設計設計總說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設計總說明一、工程概況牛山路位于臨淄區南部。是臨淄區東西向的一條城市主干路,本次設計范圍為一諾路天 齊路段,工程起點為一諾路,沿線與桑坡路、楊坡路、齊園路、大順路、雪宮路、管仲路、聞 韶路、稷下路、遺臺路相交,工程終點為天齊路,全長 4836.48m,規劃紅線32m本次設計對牛山路現狀車行道保留使用,道路兩側增加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并對沿線交 叉口進行渠化改造。設計內容:道路工程、雨水工程、污水工程、道路照明工程及交通工程。二、設計依據牛山路設計方案匯報牛山路(一諾路天齊路)規劃設計條件三、采用的主要設計、施工及驗收規范和標準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CJJ 37-2012)城鎮道路路面設計規范(

2、CJJ 169-2012 )城鎮道路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CJJ 1 -2008 )城市道路交叉口設計規程(CJJ 152-2010 )城市橋梁設計規范(C J J 11 -2011 )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JTG D50-2006)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 2004)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 034-2000 )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2004)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規范(JTJ 004-89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

3、50014-200Q無障礙設計規范(GB 507632012)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范(JTJ C20-2011 )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城市道路部分)。國家、省、市其它相關規范及標準。四、設計標準道路等級:城市主干路(非機動車道參考城市支路)路面結構設計使用年限:10年交通等級:輕交通路面結構設計標準軸載:BZ J100抗震標準:按地震烈度7度設防五、設計內容1、平面設計本次設計的牛山路(一諾路天齊路)全長 4836.48m,西起一諾路,沿線與桑坡路、楊坡 路、齊園路、大順路、雪宮路、管仲路、聞韶路、稷下路、遺臺路相交,東至天齊路。以現狀 的道路中心線作為道路設計中心線。道路全線共有12個交點

4、(包含起終點),1處圓曲線,半徑為3000m o2、縱斷面設計由于是改建道路,現狀車行道保留使用,增加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分隔帶路緣石、非機 動車道及人行道以現狀車行道邊緣高程為設計控制點,施工時應注意與現狀道路的順接。非機動車道全線最大縱坡0.641%,最小縱坡0.005%。3、橫斷面設計道路斷面型式為三幅路,標準路段規劃紅線 32m標準路段斷面型式:14m寬機動車道(現狀車行道)+2 x 1.5m寬分隔帶+2X 3.5m寬非機動車 道+2 x 2.5m寬人行道,道路總寬29m路拱橫坡:非機動車道、人行道為1.0%。4、路面結構設計1)機動車道路面結構:4cm厚細粒式瀝青混凝土( AC-13

5、Q +粘層(乳化瀝青 PC-3)+6cm厚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20Q +粘層(乳化瀝青PC-3)+36cm厚C20水泥混凝土基層(18cm+18cnW步),結構層總厚 度46cm,另對路床做一步20cm厚加深灰土( 8%處理,壓實度(重型擊實標準) 94%2)非機動車道路面結構:3cm厚砂粒式瀝青混凝土(AC-5)+粘層(乳化瀝青PC-3)+6cm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20。 +粘層(乳化瀝青PC-3)+20cm厚C20水泥混凝土基層,結構層總厚度29cm,另對路床做一步20cm 厚加深灰土( 8%處理,壓實度(重型擊實標準) 92%3)人行道慢行一體鋪裝及人行道外互鎖磚鋪裝結構:6c

6、m厚10crrK 20cm互鎖磚+3cm厚M10干硬性水泥砂漿+ 20cm厚C20水泥混凝土基層,結 構層總厚度29crn另對路床做一步20cm厚加深灰土(8%處理,壓實度(重型擊實標準) 92%4)分隔帶鋪裝結構:8cm厚20crriX 40cm植草磚+3cm厚砂墊層+ 18cm厚3:1碎石(24cm)中砂混合層,結構層 總厚度29cm,路床素士夯實。5)出入口路面結構:3cm厚砂粒式瀝青混凝土(AC-5)+粘層(乳化瀝青PC-3)+6cm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20。 +粘層(乳化瀝青PC-3)+32cm厚C20水泥混凝土基層(16cm+16cm兩步),結構層總厚度41crn 另對路床做

7、一步20cm厚加深灰土( 8%處理,壓實度(重型擊實標準) 92%6)公交停靠站路面結構:6cm厚10cmx 20cm互鎖磚+3cm厚M1。干硬性水泥砂漿+20cm厚C20水泥混凝土基層,結構 層總厚度為29crn路床壓實,壓實度(重型擊實標準)90%7)人行道外水泥碎結構: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層,結構層總厚度為20crn另對路床做一步20cm厚加深灰土(8% 處理,壓實度(重型擊實標準) 92%8)立緣石、平緣石:立緣石、平緣石材料為花崗巖,曲線段路緣石需一體化異型加工,并進行抹角圓滑處理, 避免出現尖角、棱角。石材間縫寬 0.8cm, M10水泥砂漿勾縫,石材應以干硬性砂漿鋪砌,砂

8、漿 應飽滿、厚度均勻;砌筑應穩固、直線段順直、曲線段圓順、縫隙均勻;灌縫應密實。5、無障礙設計為方便殘疾人使用城市道路資源,根據無障礙設計規范(GB 507632012),在本項目的設計中,在人行道上設置30cm寬盲道和無障礙坡道,方便殘疾人行走。盲道設計主要考慮以下因素:人行道設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能方便視殘者安全行走和順 利到達無障礙設施位置;指引殘疾人向前行走的盲道為條形的行進盲道,在行進盲道的起點、 終點和拐彎處設圓點形的提示盲道;盲道表面觸感部分以下的厚度與人行道鋪裝一致;盲道保 持連續,中途無電線桿、拉線、樹木等障礙物;盡量避開井蓋鋪設。六、設計與施工技術要求1、路基1)路基邊坡路

9、基實際施工時可與外側建筑、綠化帶等配合施工。2)路基填料要求路基填土應不含有任何不適宜工程使用的土,不得使用腐植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凍土 塊和鹽漬土。路基填土不得含草、樹根等雜物,粒徑超過 15cm(路床范圍內為10cn)的土塊應 打碎。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數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過規定的土,不得直接作為路基填料, 需要使用時,必須采取滿足設計要求的技術措施處理,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路基填料應有定的強度要求,野外取土試驗,其 CBRfi應符合規范規定時方可使用3)路基壓實度要求 路床以下的雜填土、耕植土、腐質土、淤泥、淤泥質土必須清除,土質路基路床壓實度及填料最小強度要求見下表。填挖類型

10、深度范圍( cm)壓實度(%)填料最小強度( CBR) ( %)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及人行道填方0 30 94 92630 80 94 92480 150 92 913>150 91 902挖方0 30 94 92630 804注: 表中壓實度均為重型擊實標準,以相應的擊實試驗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為100%。4)路基施工基層施工可參照基層施工技術規范進行,道路原材料必須符合規定要求。施工時應將設計范圍內現狀人行道、店前鋪裝結構層全部挖除,并將碎料清掃干凈。挖至路床標高后,應盡快進行底基層施工,如不能及時進行,應在設計路床頂標高以上預留至少30cm厚的保護層。為了保證路基邊坡的壓實度,一般路段

11、路基兩側應適當加寬碾壓寬度,同時路基超挖部分須用好土回填至路床頂標高。管道等構筑物處填筑時應按設計要求選用符合規范的材料進行填筑,分層回填壓實,分層厚度宜小于20cm。當采用小型夯具時,厚度不宜大于15cm,并應充分壓(夯)實到路基壓實度規定要求。管頂填土必須大于50cm方能上壓路機。管道溝糟、檢查井、 雨水口周圍的回填土應在對稱的兩側或四周同時均勻分層回填壓(夯)實,填土材料宜采用砂礫等透水性材料或石灰土。2、路面基層、底基層1)石灰土( 1)石灰土必須采用專用穩定土拌和機路拌法施工。(2)石灰應采用質量技術指標符合下表規定的III 級以上的消石灰或生石灰。石灰的技術指標材料種類技術指標鈣質

12、生石灰鎂質生石灰鈣質消石灰鎂質消石灰有效鈣加氧化鎂含量(%) 70 65 55 50未消化殘渣含量(5mm 圓孔篩的篩余,%) 17 20含水量(%)44細度0.71mm方孔篩的篩余(%)110.125mm 方孔篩的篩余(%) 20 20鈣鎂石灰的分類界限,氧化鎂含量(%)5>54>43) 生石灰塊應在使用前7-10 天充分消解,消解后的石灰應保持一定的濕度,不得產生揚塵,也不可過濕成團。消解后的石灰應通過10mm的篩子,并盡快使用。( 4) 土宜選用塑性指數為10 20 的粘性土,且應盡量粉碎,土塊最大尺寸不應大于15mm。當土的塑性指數較大時,應采用兩次拌和。7 天(20條件下

13、濕養6 天、浸水1 天)無側限抗壓強度0.7MPa。( 5)凡是飲用水(含牲畜飲用水)均可用于灰土施工。( 6)配料應準確,石灰應攤鋪均勻,灑水、拌和也應均勻,并嚴格控制灰土層的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橫坡應與面層一致;在混合料處于最佳含水量或略小于最佳含水量(1% 2%)時進行碾壓,碾壓必須采用18 20t 三輪壓路機和振動壓路機,壓實度95%(重型擊實標準)。( 7)石灰土宜在當天碾壓完成,碾壓完成后必須保濕養生,不使石灰土層表面干燥,也不應過分潮濕;石灰土施工時嚴禁用薄層貼補的辦法進行找平。(8)其它技術要求及施工工藝參見 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第四章。2)水泥混凝

14、土基層、面層水泥混凝土必須采用廠拌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基層、面層應具有足夠的強度、耐久性,并設橫向縮縫(假縫),縫寬0.5cm,深5c成間距5nl采用乳化瀝青橡膠填縫料填縫。路用材料:(1)水泥宜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彎拉強度應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30-200表311中輕交通的規定。水泥的化學成分和物理指標應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30-2003表312中輕交通的規定。(2)混凝土基層在摻用粉煤灰時,應摻用質量指標符合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 (JTGF30-2003表321規定的電收塵I、II級干排或磨細粉煤灰,不得使用in級粉煤灰。(

15、3)粗集料粗集料宜使用質地堅硬、耐久、潔凈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并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 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30-200 表331中II級的規定。(4)細集料細集料宜采用質地堅硬、耐久、潔凈的天然砂、機制砂或混合砂,并應符合公路水泥混 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30-2003表341中II級的規定。(5)鋼筋混凝土路面所用的鋼筋應順直,不得有裂紋、斷傷、刻痕、表面油污和銹蝕。傳立桿鋼筋 加工應鋸斷,不得擠壓切斷;斷口應垂直、光圓,用砂輪打磨掉毛刺,并加工成23mnH倒角。(6)接縫材料填縫料采用乳化瀝青橡膠。其技術要求應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JTGF30-2003X 3

16、.9.1 的規定。(7)飲用水可直接作為混凝土攪拌及養護用水。對水質有疑問時應檢驗相關指標,合格者 方可使用。施工工藝及注意事項:(1)混凝土拌和過程中,不得使用瀝水、表面沾染塵土和局部曝曬過熱的砂石料。(2)混凝土拌和物的運輸應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30-2003中6.4的技術要求。(3)每天攤鋪結束或攤鋪中斷超過30min時,應設置橫向施工縫(施工做法見相關規范), 其位置宜與縮縫重合。(4)混凝土板養生期滿后,應及時灌縫。(5)混凝土基層鋪筑期間,應收集月、旬、日天氣預報資料,遇有損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 的天氣時,應暫停施工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制定特殊天氣的施工方案

17、。3、瀝青面層面層應具有堅實、平整、抗滑、耐久的品質,同時,還應具有高溫抗車轍、低溫抗開裂、 抗水損害以及防止雨水滲入基層的功能。1)面層中材料的技術要求(1)瀝青道路石油瀝青選用 70號A級瀝青,其技術要求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JTGF40-2004 表421-2 的要求(氣候分區1-3)。透層用乳化瀝青選用PC-2,其技術要求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JTGF40-2004 表 4.3.2 的要求。單層微表處下封層用乳化瀝青選用 PC-1,其技術要求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JTGF40-2004 表 4.3.2 的要求。粘層用乳化瀝青選用PC-3,其技術要求應

18、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JTGF40-2004 表 4.3.2 的要求。(2)粗集料粗集料選用碎石,應用無風化、微風化的石料軋制而成,不含土和雜質,石料堅硬、表面 粗糙、潔凈,軋成碎石形狀方正。粗集料與瀝青的粘附性應達到4級;當粘附性達不到要求時,應通過摻入適量的消石灰、水泥或抗剝落劑等措施,提高粘附性等級。其它質量技術要求應符 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表482中其他等級公路的要求。4)瀝青混合料以動穩定度(次/mm)來評價其高溫穩定性。本設計中瀝青混合料的動穩定度1000。5) 瀝青混合料必須在規定的條件下進行浸水馬歇爾試驗和凍融劈裂試驗檢驗水穩性。瀝青混

19、合料浸水馬歇爾試驗殘留穩定度(%)80,凍融劈裂強度比75。當混合料水穩定性指標不滿足要求時,應采取摻加抗剝落劑、調整瀝青用量等技術措施,提高水穩性。瀝青混凝土的低(3) 細集料細集料,宜用機制砂和天然砂,或石屑與天然砂配制。細集料應具有一定棱角性,潔凈、干燥、無風化、無雜質,不含土。天然砂宜選用中砂、粗砂,天然河砂不宜超過集料總質量的20%。其它質量技術要求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 表 4.9.2 中其他等級公路的要求。(4) 填料礦粉必須采用石灰巖或巖漿巖中的強基性巖石等憎水性石料經磨細得到的礦粉。礦粉應干燥、潔凈、不成團塊,能自由從礦粉倉中流出。若利用拌和

20、機回收的粉塵時,摻入比例不應大于 25%,摻有粉塵填料的塑性指數不得大于4%。其它質量技術要求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2004) 表 4.10.1 中其他等級公路的要求。2)瀝青混合料必須在瀝青拌和廠采用間歇式拌和機拌制。(5) 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應按推薦級配范圍(見下表),采用馬歇爾試驗法進行目標配合比設計, 瀝青混合料的技術標準應符合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JTGF40-2004) 表 5.3.3-1中其其他等級公路中輕交通(氣候分區1-3 )的要求。瀝青混合料的礦料級配表級配類型通過各篩孔(mm)質量百分率(%)31.526.5191613.29.54.752.

21、361.180.60.30.150.075AC-20C10090100749062825070324622361628102261641237AC-13C100901006080305320401530102371851248AC-510090-10055-7535-5520-4012-287-185-10溫抗裂性能,應以低溫彎曲試驗所得的破壞應變值評價,瀝青混合料破壞應變( )2000。6) 利用輪碾機成型的車轍試驗試件,脫模架起進行滲水試驗,瀝青混合料的滲水系數不大于 120ml/min 。7)瀝青,相鄰兩幅的攤鋪應有3 6cm左右寬度的攤鋪重疊。8)瀝青混合料的的施工溫度應符合公路瀝青路

22、面施工技術規范( JTGF40-2004)中表5.2.2-1 的規定要求。9)瀝青面層的空隙率要控制在3% 5%以。壓實度以馬歇爾試驗密度為標準密度,壓實度為 95(重型擊實標準)以上。10)瀝青混合料在貯存過程中溫降不得大于10,瀝青混合料貯存時間不得超過72h。11)瀝青面層施工應注意氣溫條件,當氣溫低于10時應停止施工。12)其它技術要求及施工工藝參見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JTGF40-2004) 。4、粘層粘層油用量應通過試灑確定,一般用量為0.3 0.6L/m2(該用量包括稀釋劑和水分在內的乳化瀝青總量,其殘留物含量以50%為基準)。噴灑粘層瀝青前,應將瀝青面層表面清掃干凈,用

23、森林滅火器吹凈浮灰,雨后或用水清洗的面層,水分必須蒸發干凈、曬干;用瀝青灑布車噴灑乳化瀝青,也可用小型瀝青灑布車人工噴灑;噴灑的粘層油必須成均勻霧狀,在路面全寬內均勻分布成一薄層,不得有灑花漏空或成條狀,也不得有堆積;噴灑不足的要補灑,噴灑過量處應予以刮除。除設計注明外,路緣石、雨水口、檢查井等構造物與新鋪瀝青混合料接觸的側面也應噴灑粘層油;氣溫低于10不得噴灑粘層油;粘層瀝青灑布后,待乳化瀝青破乳、水分蒸發完成,緊接著鋪筑瀝青層,確保粘層不受污染。七、其他注意事項1、開工前調查復核開工前,施工單位應全面熟悉設計文件,了解現場,研究確定施工區域內地上、地下管線等構筑物的拆移或保護、加固方案,并

24、形成文件后實施。開工前必須對中樁及逐樁橫斷進行測量,若與設計中高程不符,以實測高程為準,并及時通知設計單位。開工前應對水準點進行仔細檢查,在施工范圍內的水準點應移至安全處,所有移補增設的水準點均應滿足精度要求。2、平面放樣平面設計圖及有關設計圖已有詳盡的樁號、坐標、方位角、尺寸等資料,作為施工放樣的依據。施工時應上下或左右對照放樣,或根據圖紙按樁號或按比例放樣。3、與其它相交道路平面與高程的銜接對于其它相交道路銜接界面,應注意平面與高程銜接的吻合。吻合包括坐標、高程的一致以及平面、縱面線形的和順。坐標與高程的起算點資料應采用同一系統測量資料。無論是道路中心線或各類邊線平面銜接點位置或高程,應待

25、銜接界面兩端放樣吻合后才可施工。如有偏差及時與設計監理單位聯系找出原因,屬于允許誤差范圍內時,可采取修正措施調整,銜接吻合后施工。4、道路施工臨時排水施工期間需注意臨時排水,防止路基、路面及有關設施被積水浸泡。道路土基與路堤施工需按相關規范規定設置橫向排水坡度,并設置臨時排水邊溝、集水井等設施,難以自流引出積水的應予以抽提排水。5、道路預埋件道路預埋件一般包括交通標志、路燈基礎、信號燈基礎、過街電纜管道等。建議在工程施工中合理安排,避免反復開挖。6、施工成果保護施工過程中以及竣工驗收、移交前應注意對施工成果的保護,以免對已施工成果造成損壞,影響工程質量,造成經濟損失,影響工期。路基施工中應及時壓實,形成排水橫坡及排水體系,避免雨水積壓浸泡。已形成的瀝青路面應禁止履帶式機械行走,并注意保潔,防止泥土或機油污染、損傷。道路路緣石不宜過早施工,施工后要及時護坡,禁止車輪沖撞碾壓。7、環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