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卷詩歌閱讀(綜合閱讀)1(2016·河池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11分)哭李遠盧尚書昨日舟還浙水湄,今朝丹旐欲何為。才收北浦一竿釣, 未了西齋半局棋。洛下已傳平子賦,臨川爭寫謝公詩。不堪舊里經行處,風木蕭蕭鄰笛悲。【注】湄,指岸邊。丹旐(zhào),舊時出喪時為棺柩引路的旗子,俗稱招魂幡。指張衡的西京賦。魏晉時,向秀與嵇康、呂安友善,嵇、呂后被司馬昭殺害,過嵇舊居山陽,聽鄰人笛聲,懷亡友感舊音而嘆,向秀作思舊賦。(1)這首詩的頷聯和頸聯塑造了怎樣一位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5分)(2)這首詩的尾聯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情緒?是如何表現的?請簡要闡述。(
2、6分)答案:(1)友人李遠是一位淡泊功名、志趣高雅、才高于世、文名遠播的雅士形象。“一竿釣”“半局棋”以生活細節刻畫了友人性情散淡、閑適悠然的優雅生活情趣。“平子賦”“謝公詩”以張衡、謝靈運比況,盛贊友人的文才顯世,文名遠播天下。亦包含了淡泊功名、寄情山水的拔俗志趣。(答出人物形象的給3分,答出的分析內容的各1分,意思答對即可,答案亦可前后對稱呈現。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2)尾聯曲婉深摯的表達了詩人路經友人李遠故居時對友人的深切懷念和悲傷情懷。用典,作者用向秀路經其友人山陽故居,聞鄰人笛聲,感懷故人,作思舊賦的典故表達感傷哀悼之情。反襯手法,以有聲襯無聲,以風吹落木的蕭蕭
3、之聲和悲涼的笛聲反襯友人逝去后故居的冷落凄涼,表現詩人內心的沉痛悲傷。(答出思想感情給2分,答出表現手法并進行簡要分析的各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2(2016·南寧、玉林、百色摸底)閱讀下面這首清詞,完成(1)(2)題。(11分)山花子·春恨陳子龍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零落五更鐘。寂寂景陽宮外月,照殘紅。蝶化彩衣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惟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注】陳子龍,明末官員、文學家。崇禎十年進士,曾任紹興推官,論功擢兵科給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前朝官員紛紛變節。陳子龍組織抗清活動,事敗后被捕,投水殉國。景陽宮:景陽宮為陳朝的宮殿,在今
4、南京市。當年隋滅陳時,陳后主與二妃子匿于井中而被俘。(1)詞的上闋描繪了怎樣的景象?這些景物描寫對全詞的感情抒發起了哪些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2)本詞題為“春恨”,恨的內容是什么?請結合作品簡要賞析。(6分)答案:(1)上闋描繪了一幅悲凄的殘春月夜圖。暮春時節,楊柳迷離,小霧籠罩,杏花飄零,人未成眠,宮殿冷寂,月光殘照。(3分)營造了悲涼衰敗、冷清孤寂的藝術氛圍,為下闋的抒情做鋪墊。(2分)(2)本詞借春色已逝的遺憾抒發了國破家亡的怨恨。(2分)“蝶化彩衣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兩句,形象地描繪了亡國的慘痛現實;(2分)“無情雙燕子,舞東風”兩句,以雙燕依然在東風中翩翩飛舞,諷刺投奔新貴
5、門下的原明室官員。(2分)【賞析】這是一首悲懷故國的血淚詞作。作者生逢明末清初的動亂年代。戰爭將人們置于天翻地覆、陵谷變遷的悲壯境地。面對家國破敗、山河失色的現實,目擊悲壯殉難、凄厲案獄的血淚,身臨戰亂頻仍、水深火熱的境地,特別是仕途幻夢的破滅、傳統相承的宗法的斷裂所導致的歸巢已傾、新枝難棲的進退失據的際遇,詞人心頭涌起種種苦澀心酸、悲慨、怨怒、凄愴、哀怨、迷茫似風刀劍雨襲擊著他的心靈。詞取題“春恨”,即國破家亡之恨。上片寫殘春之景。霧柳“迷離”,杏花“零落”,鐘響“五更”。三樣景物繪塑出悲涼衰敗、冷清孤寂的藝術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一輪冷清的明月,籠罩著“寂寂景陽宮”,映照遍地落花殘紅。景陽
6、宮為陳朝的宮殿,在今南京市玄武湖畔,有井名景陽井,又叫胭脂井。當年隋滅陳時,陳后主與二妃子匿于井中而被俘。作者以景陽宮殘景,喻明亡的慘痛,以景喻事,寓痛于景,令人痛恨至極!下片直書人事。“蝶化彩衣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以形象化的筆墨寫亡國的慘痛現實。前句用羅浮山志葛仙遺衣化為彩蝶的典故,比喻明朝的龍子龍孫,遺衣已化蝶,金縷絲已盡,滅亡殆盡了;后句則以雕梁畫棟的殘破比喻明王朝悲涼的殘局。其詞悲涼至極,一個“空”字,將作者心中的悲恨,寫得入木三分。末二句以雙燕依然在東風中翩翩飛舞,諷刺投奔新貴門下的原明室官員,無情無義,極力鉆營。語淡而情深,遺恨之情,力透紙背。3(2016·桂林月考
7、)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1)(2)題。(11分)謝池春陸游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陣云高、狼煙夜舉。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笑儒冠、自來多誤。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漫悲歌、傷懷吊古。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嘆流年、又成虛度。(1)全詞主要采用了哪種手法?請結合詩句賞析。(5分)(2)本詞為我們塑造了什么樣的詞人形象,請結合詩句簡析。(6分)答案:(1)全詞采用了對比的手法(2分)。詞人上闋回憶了當年意氣風發,擁戈戍邊,吞殺敵虜的豪邁氣魄(1分)。下闋描寫了此時“功名夢斷”,閑居江南,空望秦關的生活處境。(1分)。今昔對比,表達了詞人壯志難酬、虛度流年的痛苦感傷。(1分)(答“虛實結合”也可,但總
8、分不超過5分)(2)本詞為我們描繪了一位曾經意氣風發、慷慨豪邁(或擁有豪情壯志)(1分),而今失落苦悶沉痛(1分)的愛國詞人形象(1分)。“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寫出詞人軍旅生涯中表現出的振奮人心的英勇與豪氣(1分);“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愿望落空,作者被迫隱居家鄉,泛舟鏡湖等地,以自我解悶消遣(1分)。“望秦關何處”寫出了詞人對祖國河山長久無法收復的沉痛的愛國之情(1分)。(形象分析3分,結合詩句具體分析3分)4(2016·綏化期中)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2)題。(11分)卜算子張元幹風露濕行云,沙水迷歸艇。臥看明河月滿空,斗掛蒼山頂。萬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聞雞酒
9、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張元幹,宋代愛國詞人。(1)上片前兩句中的“濕”“迷”二字使用準確生動,試作簡要賞析。(5分)(2)結尾兩句運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請作簡要分析。(6分)解析:(1)本題考查煉字。解答時先結合句子,描述語境意義,然后結合全詩的主旨情感進行分析。另外要注意,如果有具體的表現手法,也要進行分析。本題圍繞凄涼、沉重、迷惘分析即可。(2)本題考查表達技巧的作用。這里用到的表達技巧是用典和寓情于景。祖逖聞雞起舞的典故,表現作者報國之志難以實現的悲憤。秋江潮落的冷寂,寄寓了作者面對國勢衰退內心的悲涼。答案:(1)地面濃重的風露水氣使行云潮濕而顯得厚重凝滯,水面迷漫的霧氣使歸舟迷失了航
10、向。創設了潮濕陰冷、朦朧迷茫意境,表現了作者凄涼、沉重的心情及內心的迷惘。(2)用典。化用祖逖聞雞起舞的典故,表現作者胸懷大志,而報國之志難以實現,內心悲憤無奈。寓情于景,描寫江湖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達了作者面對國勢衰退內心的悲涼,寄寓了濃郁的愛國情感。5(2016·四川名校聯盟)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題。(11分)秋日別薛升華王勃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注】詩人原在沛王府任修撰,因事遭唐高宗斥逐,不令入府。此詩寫于詩人廢職后,入蜀客居于劍南之際。(1)同為送別詩,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
11、,請就兩詩的首聯,簡要分析二者有何不同?(5分)(2)詩的尾聯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解析:(1)“知人論世”是分析詩歌的原則之一。注釋已經點明王勃寫此詩的背景,知道了這樣的背景,我們就不難理解王勃在此詩中所表達的悲涼、苦辛、失意之感。首聯的“多”、“獨”,充分反映了離別之時的愁煩心緒。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詩人在沛王府任修撰時所作,反映了詩人前期躊躇滿志、奮發有為的思想性格。詩人此時的生活環境變了,思想感情也發生很大變化了,寫出的詩也就迥然不同。答題時要注意先提出觀點,再對詩句進行具體分析,結構為“總分”。(2)題目要求“結合全詩”,就全詩看,詩人既為朋友顛沛流離
12、于千里道上而感傷,又自傷其遠在千里之外的異鄉。眼前道路崎嶇漫長,展望未來滿目悲涼,前程暗淡。把握這一點,就抓住了要點。尾聯上句承詩題中的“別”字,下句直抒惜別之情。離開的人,還是留下的人,彼此都會在對方的夢中出現。從字面看,這聯詩可以理解為王勃對朋友的安慰,表示無論走到天涯海角都會永遠相憶。另一方面,聯系中間兩聯,“俱是夢中人”實際是同病相憐。道路險遠,詩人對朋友和自己的前程懷著無限憂慮,含義雋永深長。答案:(1)兩詩表現出的情感不同,一為感傷別離,一為積極進取。本詩的首聯以事寫情,語意雙關。借送友人上路的具體行動,指出人生道路的艱難,前途悲涼,給全詩定下了深沉、惆悵的調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
13、聯從送別之地入手,氣勢雄偉,襟懷寬廣,視野開闊,雖有流露惜別之意、關切之情,也給人一種精神上的慰藉和鼓勵。(點出情感不同給1分,兩詩首聯分析各2分。)(2)尾聯抒發了詩人對現實的感慨,發出如在夢中生活的感嘆。“俱是夢中人”的“俱”字,他們“生涯共苦辛”的共同遭遇,既有表明自己懷友之誠,相思之切,也包含都前途難測的意思,彼此都像在夢里由不得自己。(總述2分,分析4分。)6(2016·山東實驗中學診斷)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1)(2)題。(8分)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杜甫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猶恐未同
14、歸。【注】這首詩是詩人在成都白馬江畔送韓十四去江東探親時寫的。老萊衣:相傳為春秋時隱士,七十歲還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兒童,使雙親歡娛。黃牛峽:位于宜昌之西。(1)請從表達技巧的角度對頸聯進行賞析。(4分)(2)這首詩情感豐富,請作分析。(4分)答案:(1)以靜襯動,“黃牛峽靜灘聲轉”句以峽岸的靜襯托江水的洶涌,表現了對友人行程艱難的憂慮。 寓情于景,“白馬江寒樹影稀”句描寫江邊寒風吹骨、樹影稀疏的凄涼之景,表達詩人因友人離去的孤寂傷感之情。 虛實結合,“黃牛峽靜灘聲轉”句屬虛寫,寫詩人想象韓十四坐船過黃牛峽的情景;“白馬江寒樹影稀”句屬實寫,寫詩人在江邊送別韓十四的情景。 聽覺與視覺相結合,“黃
15、牛峽靜灘聲轉”句作者從聽覺角度形象描繪韓十四一路輾轉旅途艱險的情形;“白馬江寒樹影稀”則從視覺角度描繪了當時的離別之景。(答對其中兩點即可。每點手法1分,分析1分)(2)“兵戈不見老萊衣,嘆息人間萬事非”表現了對戰亂導致生靈涂炭的憂憤之情;“我已無家尋弟妹”表現了對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黃牛峽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表現了因友人離去的惜別之情;“此別應須各努力”表現了作者對友人的勉勵之情;“故鄉猶恐未同歸”隱隱露出詩人對未來的擔憂之情。(答對其中四點即可。每點1分)7(2016·濰坊質檢)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1)(2)題。(8分)早梅橋李縛東風報春春未徹,紫萼迎風玉珠裂。楊
16、柳未黃鶯結舌,委素飄香照新月。橋邊一樹傷離別,游蕩行人莫攀折。不競江南艷陽節,任落東風伴春雪。(1)詩人為什么說“游蕩行人莫攀折”?結合詩歌內容加以分析。(4分) (2)尾聯是怎樣表達詩人的情感的?(4分)答案:(1)早梅迎風綻放的風姿情韻美好,讓人不忍破壞;橋邊這一樹早梅似乎是為了感傷離別而存在,不應被破壞。(4分,每點2分)(2)運用對比手法,將早梅與江南艷陽時節的花卉對比,突出早梅不同世俗的品性;運用擬人手法,將早梅人格化,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它不與百花爭艷,只愿與雪為伴的高雅情懷。表達了詩人對早梅的喜愛之情。(每點2分,手法和作用各1分)8(2016·安陽月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11分)登原州城呈張賁從事魏野異鄉何處最牽愁?獨上邊城城上樓。日暮北來惟有雁,地寒西去更無州。數聲塞角高還咽,一派涇河凍不流。君作貧官我為客,此中離恨共難收。【注】:原州城,即今寧夏固原。(1)頸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簡要分析。(5分)(2)全詩表達出了作者哪些復雜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努力方向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完善倉庫事故報告與處理流程計劃
- 網絡編輯師證書的行業前景與試題及答案分析
- 環保意識與行動計劃
- 2024秋六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 第7課 開國大典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025-2026學年小青蛙獲獎教學設計
- 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互聯網影響試題及答案
- 銀行稅務管理的基本要求試題及答案
- 網絡編輯師試題及答案的有效提升方式
- 小語種考試輕松獲取的試題及答案
- 文職考試題庫試卷及答案
- 2025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的醫學影像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養老護理員養老機構管理考試試卷
- 鍋爐施工安全文明方案
- 2024福建福州閩投海上風電匯流站有限公司招聘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中國輸電線路在線監測系統行業發展狀況及前景規模調查報告2025-2030年
- 第18課《井岡翠竹》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公立醫院成本核算指導手冊
- 第16課《有為有不為》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2025年河南林業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消防安全監督與檢查要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