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心肺復蘇術(課堂PPT)_第1頁
最新心肺復蘇術(課堂PPT)_第2頁
最新心肺復蘇術(課堂PPT)_第3頁
最新心肺復蘇術(課堂PPT)_第4頁
最新心肺復蘇術(課堂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1心肺復蘇心肺復蘇(CPR) n心肺復蘇:是對由于外傷、疾病、中毒、意外低溫、淹溺和電擊等各種原因,導致呼吸、心跳停止,必須緊急采取重建和促進心臟、呼吸有效功能恢復的一系列搶救措施。nCPR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人工的方法使患者迅速建立起有效的循環和呼吸,恢復全身的血氧供應,防止加重腦缺氧,促進腦功能恢復。 2 生命之鏈生命之鏈盡早求救盡早心肺復蘇盡早電擊去顫盡早高級醫療救護3生命鏈n(1)盡早識別與激活)盡早識別與激活EMSS; n(2)盡早實施)盡早實施CPR:強調胸外心臟按壓:強調胸外心臟按壓,對未經培訓的普通目擊者,鼓勵急救,對未經培訓的普通

2、目擊者,鼓勵急救人員電話指導下僅做胸外按壓的人員電話指導下僅做胸外按壓的CPR; n(3)快速除顫:如有指征應快速除顫;)快速除顫:如有指征應快速除顫; n(4)有效的高級生命支持()有效的高級生命支持(ALS);); n(5)完整的心臟驟停后處理。)完整的心臟驟停后處理。4n因為大腦雖然只占體重的2,但是耗氧量卻占全身的20。所以如果大腦缺氧n3秒鐘,人感覺難受;n1020秒鐘開始暈厥;n2045秒鐘開始昏迷和瞳孔散大。n4分鐘大腦細胞開始發生不可逆轉的損傷;n6分鐘之后大腦細胞僅有19的成活率。n也就是說,四分鐘之內不給病人輸氧,病人大腦就開始壞死,即使保住生命,成為植物人的概率也大于50

3、。n所以CPR的施救過程講究“寶貴的4分鐘,救命的2口氣”。5爭分奪秒 大量實踐證明:大量實踐證明:n4分鐘內進行復蘇者,可能一半人被救分鐘內進行復蘇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活。n4-6分鐘內進行復蘇者,分鐘內進行復蘇者,10%被救活。被救活。n超過超過6分鐘存活率僅分鐘存活率僅4%。n超過超過10分鐘存活率幾乎為分鐘存活率幾乎為0。6爭分奪秒n凡是溺水、心臟病、高血壓、車禍、藥物中毒、氣體中毒、異物堵塞呼吸道等導致的呼吸和心臟停止必須在現場利用CPR施救,而不能僅僅等待醫護人員的救助。否則即使病人保住生命,也將嚴重致殘,給自身和家人帶來巨大的生活痛苦。 7心臟呼吸驟停的判斷n意識突然喪失,或伴

4、有短陣的抽搐n心音消失n大動脈搏動消失,血壓測不出n嘆息樣呼吸,間斷呼吸或呼吸停止n面色蒼白、紫紺n瞳孔散大固定8心臟呼吸驟停的判斷 心電圖改變:n 心室纖顫,(最常見90%) 尖端扭轉型室速n 心臟停搏n 電-機械分離9心肺復蘇的原則n立即進行(10-30秒)n就地搶救n人工呼吸與胸外心臟按壓同時進行n胸外心臟按壓優先10心肺復蘇的三個階段n基本生命支持:恢復心跳或維持到高級生命支持n高級生命支持:恢復穩定的自主循環n后續生命支持:腦復蘇和防治并發癥11標準的心肺復蘇術包括 A.暢通呼吸道,打開氣道暢通呼吸道,打開氣道B.人工呼吸人工呼吸D除顫除顫 (2019年版順序為年版順序為CABD)E

5、藥物治療藥物治療C.人工循環人工循環 ,胸外心臟按壓,胸外心臟按壓 12一、判斷意識n1、發現昏迷倒地的病人后,輕搖病人的肩部并高聲喊叫:“喂,你怎么了?”若無反應,如確定患者意識不清,應立即求救;求救時指示必需明確, 例如:請幫我撥打120(院外)、大聲叫喊值班醫師(院內),然后將患者放置成復蘇體位:即病人仰臥,頭、頸、軀干平直無扭曲,雙手放在軀干兩側。 13啟動緊急醫療救援系統n 撥打120電話n 提供以下信息: 緊急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 打出求救電話的號碼 發生了什么事情心臟病發作?車禍? 患者的情況,傷情如何 患者正在接受何種形式的急救14二、人工循環 n 先判斷病人有無頸動脈搏動。搶

6、救者一手置于病人前額使其頭部保持后仰,另一手在靠近搶救者一側觸摸病人頸動脈,用食指及中指指尖觸及氣管正中部位(男子可先觸及喉結),然后向旁滑移2厘米,在氣管旁軟組織處輕輕觸摸頸動脈搏動。 15n判斷病人沒有頸動脈搏動后(10秒鐘),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病人應仰臥于硬板床或地上,搶救者應快速找到心臟按壓的部位:首先以食指、中指并攏沿病人肋弓處向上向中間滑移,在兩側肋弓交點處尋找胸骨下切跡(劍突處),以此作為定位標志。然后將食指和中指的兩指橫放在胸骨下切跡上方,食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即為按壓區。將一手掌根重疊放在另一手背上,但手指不要接觸胸壁。 二、人工循環 16二、人工循環 17n搶救者雙臂

7、應繃直,雙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壓,按壓時以髖關節為支點,以肩臂用力。對成年患者按壓的頻率為100次/分,按壓深度為至少5厘米。二、人工循環 1819錯誤方法:20胸外按壓的注意事項n盡可能將中斷控制在10秒鐘內n盡可能減少胸外按壓的中斷n醫務人員每2分鐘更換按壓職責21胸外按壓的禁忌癥n胸部的嚴重創傷、擠壓傷或多發性肋骨骨折n胸廓畸形,縱膈、心臟的移位n心臟室壁瘤、心臟破裂及心包填塞n大面積肺梗塞n嚴重肺水腫、張力性氣胸、血胸22三、暢通呼吸道n開放氣道開放氣道n先將病人衣領扣、領帶、圍巾、胸罩等解開,n然后迅速清除病人口腔內的污泥、土塊、嘔吐物等,取下義齒。n用仰頭舉頜法開放

8、病人氣道:搶救者一手置于病人前額使頭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與中指置于下頜骨處,抬起下頜,保持呼吸道通暢。 23開放氣道開放氣道托頜法托頜法將肘部支撐在患者所處的平面上,雙手放置在患將肘部支撐在患者所處的平面上,雙手放置在患者頭部兩側并握緊下頜角,同時用力向上托起下者頭部兩側并握緊下頜角,同時用力向上托起下頜。如果需要進行人工呼吸,則將下頜持續上托,頜。如果需要進行人工呼吸,則將下頜持續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開,用面頰貼緊患者的鼻孔進行用拇指把口唇分開,用面頰貼緊患者的鼻孔進行口對口呼吸。托頜法因其難以掌握和實施,常常口對口呼吸。托頜法因其難以掌握和實施,常常不能有效的開放氣道,還可能導致脊髓損傷,

9、因不能有效的開放氣道,還可能導致脊髓損傷,因而不建議基礎救助者采用。而不建議基礎救助者采用。仰頭仰頭-舉頜法舉頜法將一手小魚際置于患者前將一手小魚際置于患者前額部,用力使頭部后仰,額部,用力使頭部后仰,另一手置于下頦骨骨性部另一手置于下頦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頦。使下頜尖、分向上抬頦。使下頜尖、耳垂連線與地面垂直。耳垂連線與地面垂直。24四、人工呼吸 n暢通呼吸道后要立即判斷病人有無呼吸,若無要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 n在保持病人呼吸道暢通和口部張開的位置下進行。操作時用按于病人前額一手的拇指與食指捏住病人的鼻孔,搶救者深吸一口氣后,張開口緊貼病人的口(要將病人的口全部包住,若有條件可先用一塊無菌

10、紗布蓋住病人的口),快而深地向病人口內吹氣,直至病人胸部上抬。一次吹氣完畢后立即與病人口部脫離,放松捏鼻的手指,以便病人從鼻孔出氣,輕輕抬起頭部,眼視病人胸部,同時吸入新鮮空氣,準備下一次人工呼吸。每次吹入的氣量約為500-700毫升。 25沒有呼吸,輕吹兩口氣沒有呼吸,輕吹兩口氣26四、人工呼吸27四 人工呼吸 球囊面罩球囊面罩n體位:仰臥體位:仰臥, ,頭后仰體位頭后仰體位 搶救者位于患者頭頂搶救者位于患者頭頂端。端。n手法:手法:ECEC手法手法固定面罩固定面罩 1 1、C C法法左手拇指和食指將面罩緊扣于患者左手拇指和食指將面罩緊扣于患者口鼻部,固定面罩,保持面罩密閉無漏氣。口鼻部,固

11、定面罩,保持面罩密閉無漏氣。 2 2、E E法法中指中指, ,無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頜無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頜角處角處, ,向前上托起下頜,保持氣道通暢。向前上托起下頜,保持氣道通暢。 3 3、用右手擠壓氣囊、用右手擠壓氣囊1L1L球囊的球囊的1/21/222/3,/3,胸廓胸廓擴張,擠壓氣囊時間超過擴張,擠壓氣囊時間超過1s 1s 。28人工呼吸人工呼吸29五、氣管插管術 適應癥適應癥n 心跳呼吸驟停n呼吸衰竭內科藥物治療無效,需行機械通氣 n呼吸肌麻痹患者n全麻、使用肌松劑大手術者n氣管內分泌物過多,不易排出者30五、氣管插管術 操作步驟n患者仰臥位,清除口腔內假牙、血塊及分泌物等異物n頭

12、部充分后仰,使口、咽、喉三點呈一直線n術者站于患者頭部,左手持喉鏡,右手將患者的上下齒分開,將喉鏡葉片沿右頰側置入,將舌體推向左側,即可見到懸雍垂。再繼續進入,即可見到會厭,把喉鏡向上提起,并挑起會厭,充分暴露聲門,不得以牙齒當支點。31五、氣管插管術n右手持氣管導管,對準聲門,插入3-5cm(氣囊越過聲門即可)。如有管芯,立即拔出,導管插入深度22-26cm。向導管氣囊內注入空氣5ml.n連接簡易呼吸器,擠壓呼吸器氣囊,并進行雙肺聽診,如有呼吸音,立即退出喉鏡,放入牙墊,用膠布將氣管導管與牙墊固定,也可連接呼吸機及氧氣。32n單人、雙人進行心肺復蘇術單人、雙人進行心肺復蘇術:n遵循上述步驟先

13、進行30次胸外心臟按壓再行2次人工呼吸,即按壓和吹氣比例是30:2,如此反復進行,5個循環后檢查病人情況,直到病人恢復自主呼吸和心跳。 n如果已建立高級氣道,心跳未恢復,繼續給予胸外按壓,按照大約6-8秒一次的速率進行人工呼吸(每分鐘大約8-10次)33六、電除顫術 適應癥n心臟驟停n心室顫動34六、電除顫術 注意事項n 8歲以下兒童不用n潮濕環境下,如溺水,脫離環境后再用n安裝起搏器患者,除顫位置要離開起搏器3cm以上,不要壓在起搏器上n用藥物貼片的要將其祛除后再除顫35六、電除顫術n操作步驟操作步驟n患者平臥位n在準備除顫同時,給于持續胸外心臟按壓n將適量的導電糊涂到除顫器電極板上和病人胸

14、部(也可用鹽水紗布,但不要太濕)。打開除顫器電源并設置到非同步位置,調節除顫器能量至所需讀數并開始充電n用較大壓力將一個電極板置于右鎖骨下胸骨右側,另一電極板放在左乳頭的左下方,盡量使胸壁與電極板緊密接觸,以減少肺容積和電阻n充電至所需能量后兩手同時按壓放電開關。 能量給予200焦耳。(雙向波),單向波給于360焦耳。n如室顫為細顫,除顫前應予以0.1%腎上腺素1mg, 使之轉為粗顫再行電除顫。36六、電除顫術有研究顯示, 200 J單相波除顫的首次電擊成功率為66%,360 J為73%。 雙相波除顫僅用150 J首次成功率為92%,200 J為98%。37七、復蘇藥物的應用n腎上腺素:對于心

15、臟驟停的患者,在胸外按壓的同時,每3-5分鐘靜推1mg,不主張逐漸增加劑量。靜脈輸注:0.1-0.5ug/kg/分鐘。n血管加壓素:靜脈注射40U可替代第一或第二劑腎上腺素n胺碘酮:第一劑:靜脈推注300mg,第二劑:150mg(室性心律失常)38復蘇藥物的應用n多巴胺:靜脈輸注:5-10ug/kg/分鐘(低血壓)n去甲腎上腺素:靜脈輸注:0.1-0.5ug/kg/分鐘n阿托品:第一劑:推注0.5mg,每3-5分鐘推注一次,最大劑量3mg。不建議在治療無脈性心電活動或心博停止時常規使用。n腺苷:對于有脈搏的心動過速可使用腺苷,但腺苷不得用于非規則QRS波群心動過速,因可使心律變為室顫39實行胸

16、外心臟按壓的有效指征 :n1、自主呼吸恢復。n2、能捫及大動脈搏動、收縮壓維持在8kpa(60mmhg)以上。 n3、末梢循環改善、口唇、皮膚、指甲顏色由蒼白發紺轉為紅潤,肢體轉溫。 n4、瞳孔縮小,并出現對光反射。 n5、昏迷變淺,出現反射、掙扎或躁動。 40復蘇后姿勢1、沒有任何一種姿勢適合所有的病人。2、盡可能采取側躺姿勢。3、易于觀察病患。4、避免壓迫胸部影響呼吸。5、不可造成再進一步的傷害。6、同一姿勢勿超過30分鐘。41復蘇后姿勢42心肺復蘇 重新評價:n單人:5個按壓/通氣周期(約2分鐘)后,再次檢查和評價,如仍無循環體征,立即重新進行CPR。n雙人:一人行胸部按壓,另一人保持患

17、者氣道通暢,并進行人工通氣,同時監測頸動脈搏動,評價按壓效果。如果有2名或更多急救者在場,應每2分鐘應更換按壓者,避免因勞累降低按壓效果。互換時間不能超過5秒。43注意事項: n(一)開放氣道行仰頭舉頜法時,注意手指不要壓迫病人頸前部、一)開放氣道行仰頭舉頜法時,注意手指不要壓迫病人頸前部、頜下軟組織,也不要使頸過伸。頜下軟組織,也不要使頸過伸。n(二)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時,每次吹氣量不要過大,否則易造(二)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時,每次吹氣量不要過大,否則易造成胃內大量充氣。成胃內大量充氣。n(三)判斷有無脈搏時觸摸頸動脈不能用力過大,以免頸動脈受(三)判斷有無脈搏時觸摸頸動脈不能用力過大,以免

18、頸動脈受壓妨礙頭部供血,檢查時間為壓妨礙頭部供血,檢查時間為10秒鐘。秒鐘。n(四)胸外心臟按壓用力應平穩、有規律地進行,不能間斷,也(四)胸外心臟按壓用力應平穩、有規律地進行,不能間斷,也不能忽快忽慢,禁止做沖擊式猛壓,按壓時手指不要壓在胸壁上,不能忽快忽慢,禁止做沖擊式猛壓,按壓時手指不要壓在胸壁上,否則易引起肋骨或肋軟骨骨折。否則易引起肋骨或肋軟骨骨折。n(五)按壓時用力應垂直向下(特別是肘關節要伸直),不要左(五)按壓時用力應垂直向下(特別是肘關節要伸直),不要左右擺動,雙手掌要重疊放置,不可交叉放置,按壓后放松時定位右擺動,雙手掌要重疊放置,不可交叉放置,按壓后放松時定位的手掌根部不可離開胸骨定位點。的手掌根部不可離開胸骨定位點。 44終止心肺復蘇術的情況1、病人已恢復自主呼吸與心跳。2、確定病人已死亡。3、心肺復蘇進行30分鐘以上,呼吸心跳未 恢復。4、搶救者已精疲力竭,無法再進行搶救45加強心臟驟停后的治療n應當通過統一的方式實施綜合、結構化、完整、多學科的心臟驟停后治療體系。治療應包括心肺復蘇和神經系統支持。應根據指征提供低溫治療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n在恢復自助循環后根據氧合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