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言”之傳統:宋代文學批評的一個視角主講人:許結提綱:一、 言官與言談1、“文”與“言”:中國文學發展的一個傳統2、宋代的諫院與言官制度3、科舉制度下策論的興盛4、詩話的“以資閒談”二、 議論與義理1、 宋代的議論文風2、 宋詩與唐詩之比較(以李商隱、陳與義同題雨詩為例)(又,唐張謂早梅與宋朱熹題榴花)3、 宋賦與唐賦之比較(以劉禹錫、歐陽修同題秋聲賦為例)三、 六義與文章1、 宋人的“疑傳惑經”2、 六經皆“言”與“六義”功用3、 宋詩與“詩三百”傳統4、 “六義”衡文的具象化及其影響言官與言談阮元文言說:“孔子於乾坤之言,自名曰文,此千古文章之祖也。單行之語,乃古人所謂直言之言,論難之語,
2、非言之有文者也。”又,“說文曰:詞,意內言外也。蓋詞亦言也,非文也。文言曰:修辭立其誠。說文曰:修,飾也。詞之飾者乃得為文。不得以詞即文也。”司馬光諫院題名記:居是官者,當志其大,捨其細。先其急,後其緩,專利國家而不為身謀。天禧初,真宗詔置諫官六員,責其職事。慶曆中,錢君始書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滅,嘉祐八年,刻著于石。後之人將曆指其名,而議之曰:某也忠,某也詐,某也直,某也曲。嗚呼,可不懼哉!河陽節度判官張知白咸平五年疏:“先策論後詩賦,責治道之大體,舍聲病之小疵。”范仲淹慶曆三年疏:“考校進士,以策論高、詞賦次者為優等,策論平、詞賦優者為次等。”歐陽修代人上王樞密求先集序書:“君子之所學也,
3、言以載事,而文以飾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見於後世。”蔡襄論改科場條制疏:“請試策三道為一場;考校驗落外,次試論為一場;又考校驗落外,次試詩賦為一場,以三場皆善者為優,或策論詩賦互有所長,則互取之。”歐陽修六一詩話:居士退居汝陰,而集以資閒談。又:“仁宗朝,有數達官,以詩知名。嘗慕白樂天體,故其語多得於容易。嘗有一聯雲:有祿肥妻子,無恩及吏民。有戲之者雲:昨日通衢遇一輜車,載極重,而羸牛甚苦,豈足下肥妻子乎?聞者傳以為笑。”又:“聖俞嘗語餘曰:餘曰:語之工者固如是。狀難寫之景,含不盡之意,何詩為然?”按:宋代文學批評之作多出,嘗以說話體名之,若“詩話、詞話、文話、賦話、談麈、叢談、餘話、語類、記言
4、、錄、文說等”。議論與義理呂祖謙古文關鍵卷首看古文要法:“有用文字,議論文字是也。”釋智圓送庶幾序:“所謂古文者,宗古道而立言,言必明乎古道也。”蘇軾答謝民師書:“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遠。又曰:詞達而已矣。夫言止于達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呂南公與汪秘校論文書:“蓋所謂文者,所以序乎言者也。”按:韓愈答李翊書:“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則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言,猶是也。”此“言”僅“文詞”意。宋人倡“言”,重議論,內涵“物”與“理”。劉克莊本朝五七言絕句:人謂本朝詩視唐有愧色。餘曰:“此謂不能言者也。其能言者,豈惟不愧于唐,蓋過之矣。”邵雍論詩吟:“何故謂之詩?詩者言其志。既用
5、言成章,遂道心中事。不止煉其辭,抑亦煉其意。煉辭得奇句,煉意得餘味。”李商隱雨:蕭灑傍回汀,依微過短亭。氣涼先動竹,點細未開萍。稍促高高燕,微疏旳旳螢。故園煙草色,仍近五門青。陳與義雨:瀟瀟十日雨,穩送祝融歸。燕子經年夢,梧桐昨夜非。一涼恩到骨,四壁事多違。袞袞繁華地,西風吹客衣。繆評:李詩寫雨之正面,寫雨中實在景物,常境常情妙處在體物入微,描寫生動,使人讀之而起一種清幽閒靜之情。陳詩則凡雨境一概不寫,務以造意勝首二句點出雨,三四兩句離開雨說,而又是從雨中想出,其意境淒迷深邃,決非恒人意中所有。五六兩句言人在雨時之所感剝膚存液,迥絕恒蹊。張謂早梅: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
6、,疑是經冬雪未消。朱熹題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劉禹錫秋聲賦:碧天如水兮,窅窅悠悠。百蟲迎莫兮,萬葉吟秋。欲辭林而蕭颯,潛命侶以啁啾。送將歸兮臨水,非吾土兮登樓。至若松竹含韻,秋楸蚤脫。驚綺疏之晚吹,墮碧砌之涼月。念塞外之征行,顧閨中之騷屑。歐陽修秋聲賦: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余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餘曰:秋之為狀其為聲也夫秋,刑官也物過盛而當殺亦何恨乎秋聲。六義與文章歐陽修易童子問辨系辭以下非孔子作,文言非成一人之手。詩本義辨毛傳、鄭箋之失。劉敞七
7、經小傳,吳曾能改齋漫錄評:“始異諸儒之說。”王安石“三經新義”,周禮義出己手。蘇軾評:“罔羅六藝之遺文,斷以己意;糠秕百家之陳跡,作新斯人。”按:從歐公詩本義到王質詩總聞、鄭樵詩辨妄、朱熹詩集傳。以詩之一途,可觀兩大要則:一歸宗返祖,辨偽;二詩與“詩”結合,論文。六經皆“言”。程顥:有有德之言,有造道之言。孟子言己志者,有德之言也,言聖人之事,造道之言也。胡寅洙泗文集序:聖門問答教詔,本言也,而成文,雖文也,特一時之言耳。六義之“用”。程頤:詩有六義:曰風者,謂風動之也。曰賦者,謂鋪陳其事也。曰比者,直比之,“溫其如玉”之類是也。曰興者,因物而興起,“關關雎鳩”“瞻彼淇澳”之類是也。曰雅者,雅
8、言正道,“天生蒸民,有物有則”之類是也。曰頌者,稱頌德美,“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之類是也。又,“詩者,言之述也。”梅堯臣答韓三子華詩:“聖人于詩言,曾不專其中。因事有所激,因物興以通。自下而磨上,是之謂國風;雅章及頌篇,刺美亦道同。不獨識鳥獸,而為文字工。”王令上孫莘老書:“古之為詩者有道:禮、義、政、治,詩之主也;風、雅、頌,詩之體也;賦、比、興,詩之言也古者為詩者有主,則風、賦、比、興、雅、頌以成之,而鳥、獸、草、木以文之而已爾!而後之詩者,不思其本,而徒取其鳥、獸、草、木之文以紛更之,惡在其不陋也。”蘇軾論“策”:策總序:“有意而言,意盡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論“詩”:送參寥詩:“新詩如玉雪,出語便新警。”朱熹詩集傳,篇篇以“六義”中“賦比興”衡詩,落實於具體。“賦”、“比”、“興”、“賦而比”、“賦而興”、“比而興”、“興而比”、“賦而興又比”。祝堯古賦辨體效法朱子,以“六義”衡賦。如惜誦等為“賦”;東皇太一為“賦比”;越人歌為“賦興”;湘君為“賦比興”;哀郢為“賦風”;東君為“賦頌”;大禮慶成賦為“賦雅頌”;抽思為“賦比風”;思美人為“比賦”;招隱士為“興賦”;離騷為“比賦興”;少司命為“風雅頌賦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雙階式擠出機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雙列直插式開關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硅鎢鐵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時間開關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包子合同樣本
- 專業人員合同樣本
- 勘查咨詢合同樣本
- 買賣合同樣本先付
- 農墾鋪面轉讓合同范例
- 制作書柜合同標準文本
- 《我不是藥神》劇本
- JJF 1101-2019《環境試驗設備溫度、濕度校準規范》規程
- GB/T 6451-2023油浸式電力變壓器技術參數和要求
- 幼兒園中班繪本《城市里最漂亮的巨人》課件
- 醫院廉潔行醫廉政教育專題課件
- 醫務人員職業健康安全健康-課件
- 安全組織機構圖
- 舊石器時代考古-基礎知識課件
- 江蘇省建設工程現場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計價管理辦法
- 病區藥品規范化管理與問題對策黃池桃
- 螺紋塞規操作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