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緒論錯合畸形malocclusion:是指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由先天遺傳因素或后天的環境因素, 如疾病、口腔不良習慣、替牙異常等導致的牙齒、頜骨、顱面的畸形,如牙齒排列不齊、上 下牙弓間的合關系異常、頜骨大小形態位置異常等。這些異常機制是牙量與骨量、牙齒與頜骨、上下牙弓、上下頜骨、頜骨與顱面之間的不協調?!九R床表現】:(1)個別牙齒錯位:唇頰向、舌腭向、近中、遠中錯位、高位、低位、轉位、異位、斜軸(2)牙弓形態和牙齒排列異常:牙弓狹窄、腭蓋高拱;牙列擁擠;牙列間隙(3)牙弓、頜骨、顱面關系的異常:前牙反合 前牙反合,近中錯合,骨性下頜前突前牙深覆蓋,遠中錯合,上頜前突上下牙弓前突,雙頜
2、前突一側反合,顏面不對稱前牙深覆合,面下1/3高度不足 前牙開合,面下1/3高度增大【患病率】:以個別正常合為標準,乳牙期為51.84%,替牙期為71.21%,恒牙初期為72.92%。以理想正常合為標準患病率為91.2%【危害性】:局部(影響牙頜面的發育、影響口腔的健康、影響口腔功能、影響容貌外觀)全身(消化不良、心理障礙)【治療】:方法一一預防矯治、阻斷矯治、一般矯治、外科矯治;標準一一個別正常合,而不是理想正常合;目標平衡、穩定、美觀_個別正常合in dividual normal occlusion:凡輕微的錯合畸形,對于生理過程無大妨礙者, 都可例入正常合范疇,這種正常范疇內的個體合,
3、彼此之間又有所不同,故稱之為理想正常合ideal normal occlusion:是Angle提出來的,即保存全副牙齒,牙齒在上下 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齊,上下牙的尖窩關系完全正確,上下牙弓的合關系非常理想,稱之為第三章 錯合畸形的病因【遺傳因素】(占錯合畸形病因的29.4%)(一)種族演化一一山頂洞人無錯合,殷墟人錯合占28%而現代人占67%機制:顱面比例和形態因生存環境變遷而改變:頜骨逐漸退化縮小,而顱骨卻逐漸擴大2咀嚼器官因食物的結構變化而出現退化咀嚼器官的退化呈現出不平衡的現象,即肌肉 . 居先,頜骨次之,牙齒再次之.(二)個體發育:具有多基因遺傳的特點;.以退化性性狀的遺傳占優勢;表現
4、形式主.要有重復表現、斷續表現和變化表現;具有嚴重遺傳性錯合畸形的矯治比較困難,應爭取盡早明確診斷并制定治療計劃;治療后進行較長時間的保持【環境因素】(一)先天因素- -母體因素、胎兒因素、常見的發育障礙及缺陷(1).多生牙: 最常見于上頜中切牙之間,最常引起的錯合畸形為牙列擁擠 .(2) 先天性缺牙:第三磨牙下頜切牙上頜5下頜5及上頜2,會出現牙列間隙,牙弓 不對稱及上下牙弓不協調等癥狀(3)牙齒大小形態異常:過大牙多見于上頜中切牙和側切牙,導致上頜前突或牙列擁擠;過小牙多見于上頜側切牙,造成上牙列間隙(4) 舌形態異常:巨舌癥會使牙弓出現散在間隙,下頜前牙的唇向傾斜則會形成前牙反合, 若過
5、大的舌體常處于上下頜之間,久之則會形成廣泛性開合(5)小舌癥:可出現牙弓狹窄、牙列擁擠(6) 唇系帶異常:通常10-12歲時,上唇系帶附麗已退縮至約中切牙間齦緣上方3mm處, 若此時未退縮,則會出現上頜中切牙間隙(4) 口腔不良習慣一一造成的錯合畸形約占14。吮指習慣習慣通常會在4-6.歲自行消失(二)后天因素(1) 全身性疾病某些急性及慢性疾病、內分泌功能異常、營養不良A.垂體功能亢進時會出現前額、顴骨及下頜前突,嚴重者出現全牙弓反合;舌體過大而出 現牙列間隙;垂體功能不足,下頜骨較小,牙弓狹窄,腭蓋高拱,牙齒萌出發育遲緩B甲狀腺功能亢進時,乳恒牙均早萌,乳牙根吸收緩慢,乳牙滯留;甲狀腺功能
6、不足時, 下頜發育不足,牙弓狹窄,腭蓋高拱等_C佝僂病會出現上頜牙弓狹窄、腭蓋高拱、上頜前牙擁擠前突等(2)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礙乳牙早失:因齲病、外傷等各種原因使得乳牙在正常替換前喪失,稱為乳牙早失上頜乳前牙早失會造成前牙反合,下頜乳前牙早失會造成深覆合乳尖牙早失時,恒切牙會向遠中傾斜, 導致繼承恒尖牙萌出障礙;下頜乳尖牙可使下切牙舌側傾斜,造成前牙深覆蓋; 第 二 乳 磨 牙 早 失 , 第 一 恒 磨 牙 會 近 中 傾 斜 , 使 牙 弓 長 度 縮 短 以 及 第 二 前 磨 牙 萌 出 障 礙多數乳磨牙早失,患兒會用前牙咀嚼使下頜前移,形成近中錯合,初期只是假性下頜前突,日久會變
7、成真性;多數乳磨牙早失還會使頜間高度降低,導致前牙深覆合乳牙滯留:可導致繼承恒牙異位萌出或埋伏阻生乳尖牙磨耗不足:為了躲避乳尖牙的早接觸,下頜會向前伸或向側方偏移,形成假性下頜前突、偏合或反合恒牙早失:尤其是6的早失會影響正常咬合的建立恒牙早萌:牙根發育不完全,易脫落恒牙萌出順序異常:上頜6先于下頜6明出,易造成遠中錯合;上頜7先于前磨牙或尖牙萌出,會使6向近中傾斜縮短牙弓長度,導致后萌出的牙因間隙不足而擁擠錯位(3)功能因素。吮吸功能異常:翼外肌功能不足會出現遠中錯合;翼外肌功能亢進則會出現近中錯合。咀嚼功能異常:咀嚼功能減退,不僅會引起咀嚼肌群組織結構的退化,也會使上、下頜骨發育不良而導致
8、錯合畸形。異常吞咽:由于某些原因造成嬰兒式吞咽方式的繼續保留, 就變成了異常吞咽。 在異常的 吞咽方式下,由于吞咽時舌體仍位于上下牙列之間, 使上下牙齒不能正常咬合, 且上下唇亦 不能閉合,牙弓內外側就失去了正常的動力平衡, 易形成上頜牙弓前突及前牙開合畸形; 如果舌體置于上下后牙之間,則會形成后牙的開合畸形。肌功能異常:肌肉過度收縮會限制骨骼的生長如斜頸;肌萎縮則表現為下頜移位,并出現垂直向過度生長,后牙過度明出及前牙開合等畸形。呼吸功能異??诤粑疱e合畸形的類型及機制(考題)1當出現慢性鼻炎、 鼻竇炎、鼻甲肥大、增殖腺肥大等疾病時,正常的鼻腔通道部分或全部地被阻塞,只能被迫用口進行呼吸。
9、 口呼吸時,會導致下頜骨下垂以及面頰部肌張力的增加; 舌體也被牽引向下,使上頜牙弓內側失去舌肌力量的支持,而牙弓外側卻受到來自頰肌的異常壓迫,內外動力平衡失調,上頜牙弓的寬度得不到正常發育;同時,由于氣流從口腔通過,腭頂的正常下降也受到阻礙。口呼吸表現為睡眠時最為嚴重,呈現大張口,舌及下頜后退。因此口呼吸所致的畸形可以表現為:牙弓狹窄、腭蓋高拱、上牙列擁擠或上頜前突、下頜后縮等2當腭扁桃體肥大時,咽腔則變窄,為了減輕呼吸困難,舌體必須向前伸以使舌根離開會厭, 因此下頜也被帶動向前,若這種功能狀態長期存在就會形成下頜前突的錯合畸形(4) 口腔不良習慣一一造成的錯合畸形約占14。吮指習慣習慣通常會
10、在4-6.歲自行消失口腔不良習慣造成錯合畸形的類型和機制(考題)(一)吮指習慣一一所造成的錯合畸形的類型與吮指的種類和部位、頰肌收縮的張力機吮吸時的姿勢有關,其嚴重程度與吮吸程度、持續時間、頻率等因素有關。1如果吮吸時拇指將拇指置于正在萌出的上下頜前牙之間,則會阻止前牙的正常萌出,造成前牙圓形開合畸形。 吮拇指動作時,舌體處于較低位置而減弱了舌肌施加在上頜牙弓舌側的 力量,而此時頰肌的收縮卻使牙弓外側受到更大的壓力;同時,吮指的強大力量可造成口腔內氣壓降低。所有這些機制最終可導致上頜牙弓狹窄、上頜前突、開唇露齒,并伴有單側后牙反合。吮拇指時,由于拇指壓迫在硬腭組織上,長期作用可造成局部組織的凹
11、陷,妨礙鼻腔的向下發育。2如果吮小指或示指時,一般會形成局部性的小開合(二)舌習慣一一包括伸舌習慣和舔牙習慣1伸舌習慣時,經常將舌尖放置在上下頜前牙之間,使恒牙不能萌至合平面, 形成局部性的開合;因為舌體的兩側薄、中間厚,因而形成前牙的梭形開合間隙;有時舌體向前方伸展, 也可使下頜向前移動,造成下頜前突畸形。2舔牙習慣常為用舌尖舔初萌的下頜前牙,可導致下頜前牙唇向傾斜,并出現牙列間隙,甚至形成前牙反合。如果舔牙習慣同時發生在下頜前牙區域,則會形成雙牙弓或雙頜前突畸形(三)唇習慣包括咬下唇習慣、咬上唇習慣以及覆蓋下唇習慣1咬下唇習慣:咬下唇時,下唇處于上頜前牙舌側和下頜前牙唇側,從而增加了對上頜
12、前牙的唇向壓力及對下頜前牙的舌向壓力,導致上頜前牙唇傾,前突,并出現上頜的牙列間隙; 而下牙弓及下頜骨向前發育則受到阻礙,形成下頜前牙區擁擠、前牙深覆合、下頜后縮、開唇露齒等畸形2咬上唇習慣:機制與咬下唇相反, 可形成前牙反合、上頜前牙的舌傾、下頜骨的前突及近 中錯合等畸形3覆蓋下唇習慣:由于口腔不良習慣或其他因素造成嚴重前牙深覆蓋的存在,使下唇在休息位時自然處于上下頜前牙之間, 且被上頜前牙所覆蓋,這種情況稱為覆蓋下唇習慣。 由于下 唇壓力的存在,加重了上頜前牙的唇傾程度以及下頜遠中錯合的程度(四)偏側咀嚼習慣asymmetrical chewi ng由于一側后牙區存在嚴重齲患牙而不能正常咬
13、合,或是因多顆牙缺失及錯合問題而不存在后牙咬合關系,導致該側后牙無法行使正常的的咀嚼功能,而只能由健側牙齒承擔所有的咀嚼功能,久之就形成了偏側咀嚼習慣。發生偏側咀嚼時,下頜骨向咀嚼側偏斜,由于下頜骨的偏斜使得咀嚼側的咬合關系趨于遠中關系, 而廢用側咬合關系趨于近中關系(五)咬物習慣一一局限性開合(六)睡眠習慣一一面部不對稱第四章錯合畸形的分類 AngleAngle 分類法(一)第一類錯合,中性錯合n eutroclusio n:上下頜骨及牙弓的近、遠中關系正常,磨牙關系為中性關系,即在正中合位時,上頜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頰尖咬合于下頜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頰溝內,但牙列中存在錯位牙。(二)第二類錯合,遠
14、中錯合distoclusi on:上下頜骨及牙弓的近、遠中關系不調,下頜及下牙弓處于遠中位置,磨牙為遠中關系;如果下頜后退1/4個磨牙或半個前磨牙的距離,即上下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頰尖相對時,稱為輕度遠中錯合或開始遠中錯合。若下頜或下牙弓處(4) 口腔不良習慣一一造成的錯合畸形約占14。吮指習慣習慣通常會在4-6.歲自行消失于更加遠中的位置,以至于上頜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頰尖咬合于下頜第一恒磨牙與下頜第二前磨牙之者,則稱為完全遠中錯合。(4) 口腔不良習慣一一造成的錯合畸形約占14。吮指習慣習慣通常會在4-6.歲自行消失第二類,第二分類,亞類:一側磨牙為遠中關系,而另一側為中性關系,上頜前牙舌向傾斜(
15、三)鄉mesioclusion:上下頜骨及牙弓的近、遠中關系不調,下頜及下牙弓處于近中位置,磨牙為近中關系;如果下頜前移1/4個磨牙或半個前磨牙的距離,即上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頰尖與下第一恒磨牙遠中頰尖相對時,稱為輕度近中錯合或開始近中錯合。若下頜或下牙弓處于更加近中的位置,以至于上頜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頰尖咬合于下第一、第二恒磨牙之間,則稱為完全近中錯合 第三類,亞類:一側磨牙為近中關系,而另一側為中性關系 AngleAngle 分類法的評價一一具有一定的科學理論基礎和簡明、易懂的特點,對臨床診斷 和治療設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此分類仍存在以下不足之處:(1)Angle分類法是在“上頜第一磨牙
16、的位置恒定不變”,這一前提下定義錯合類別的。而實踐研究表明,上頜第一磨牙的位置并不是恒定不變的,它會隨著牙弓內、外因素的變 化而發生位置的變化,因此,對于某些遠中或近中錯合,很可能是由于上頜6或上牙弓整體的位置發生了改變,而非下牙弓或下頜骨位置異常所引起的(2)該分類法沒有包括牙、頜、面結構在長、寬、高三維方向上形成錯合畸形的綜合機制。(3) 對于現代人類來說,牙量與骨量的不調是錯合畸形形成的重要機制之一。但Angle分 類法未將此重要機制反映出來。毛燮均分類法【第I類一一牙量骨量不調】第1分類(I1):牙量大于骨量,主要癥狀為牙列擁擠第2分類(I2):牙量小于骨量,主要癥狀為牙間隙【第類一一
17、高度不調】:1 _第1分類(W):前牙牙槽高于后牙,主要癥狀為前牙深覆合第2分類(W2):前牙牙槽低于后牙,主要癥狀為前牙開合【第V類一一個別牙齒錯位】:有局部變化所造成,主要癥狀為唇頰向、舌腭向、近中、遠 中錯位、高位、低位、轉位、異位、斜軸等情況【第W類一一特殊類型】:凡不能歸入前五類的錯合畸形統屬此類。注意點:復合錯合類型可用“+”表示,重者放前面;個別牙錯位間隙不足時應算為I類,個別牙錯位但無擁擠時,應算V類;II類及III類錯合有時是單側的,可用“ ”符 號表示;將一段牙弓分為三段, 即前牙段及兩側的后牙段, 若一段牙弓內只有1-2個牙錯 位,算個別現象;三個以上可代表牙弓的異常,例
18、如1-2個前牙反合,無骨量牙量的不調應歸V類,若表現為骨量不足則歸于I類,3個以上的前牙反合則為II類第二類,第一分類:磨牙為遠中關系,上頜前牙唇向傾斜第二類,第一分類,亞類:一側磨牙為遠中關系,而另一側為中性關系,上頜前牙唇向傾斜第二類,第二分類:磨牙為遠中關系,上頜前牙舌向傾斜【第n類一一長度不調】(4) 口腔不良習慣一一造成的錯合畸形約占14。吮指習慣習慣通常會在4-6.歲自行消失毛氏分類法的評價(考題)(1)此分類法基于對人類咀嚼器官進化的研究結果,反應了兩個科學依據,即咀嚼器官的立體結構和咀嚼器官的形態變化(2)此分類法將機制、癥狀、矯治三者結合,不僅從形態上分類,還較全面地闡述并劃
19、分 了形成機制,同時又提出大致的矯治方法和原則,對臨床、教學和科研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3)此分類法著重強調了現代人類錯合畸形的基本機制,即牙量骨量不調的原則,并從長、寬、高三方面對錯合畸形進行綜合分析和歸類,為臨床診斷和治療設計提供了可靠的依據第五章錯合畸形的檢查診斷擁擠度:牙弓應有長度與牙弓現有長度之差即為擁擠度。I度:04mm;II度:48mm;III度:8mm深覆蓋deep overjet:上下前牙切端的前后距離超過3mm以上者,稱為深覆合。I度:35mm;II度:58mm;III度:8mm深覆合deep overbite:上前牙覆蓋下前牙唇面超過切1/3者稱為深覆合I度:上前牙覆蓋下前
20、牙唇面超過切1/3而不足1/2者;II度:上前牙覆蓋下前牙唇面超過切1/2而不足2/3者;III度:上前牙覆蓋下前牙唇面超過切2/3開合open bite:上下前牙切端間無覆合關系,垂直向呈現間隙者,稱為開合。I度:03mm;II度:35mm;III度:5mm正鎖合:上后牙的舌尖咬在下后牙頰尖的頰側反鎖合:下后牙的舌尖咬在上后牙頰尖的頰側 記存模型study model是矯治前、矯治過程中某些階段及矯治完成后患者牙合狀況的記錄,應制作精準,長久保存。作用:在治療過程中作為對照觀察;用于治療前后的療效評估;病例展示的重要組成部分;司法鑒定時的重要法律依據工作模型job model是矯治裝置制作及
21、模型測量分析的載體【模型底座的要求】:( 厚度:尖牙到前庭溝底高度的1/2前臂:上頜尖形,下頜弧形后壁:與底面及牙弓的正中線垂直,距最后磨牙約1/2磨牙寬度 側壁:與前磨牙及磨牙的頰尖連線平行頰壁:與后壁及側壁間夾角的平分線垂直【模型的測量分析】(1)擁擠度分析牙弓應有長度:|即牙弓內各牙齒牙冠寬度的總和。一般測量第一磨牙前各牙齒的牙冠寬度牙弓現有長度:|即牙弓整體弧形的長度。一般用直徑0.5mm的黃銅絲從第一磨牙近中接觸點沿前磨牙頰尖、尖牙牙尖經過切牙切緣到對側第一磨牙近中接觸點注意:全牙弓弧形長度測量時,應測至第三磨牙遠中,但有時第二、第三磨牙尚未萌出,牙弓后段的可利用間隙應包括目前可用間
22、隙加估計的增量,估計增量為每年每側.1.5mm(2) 替牙期擁擠度的預測牙弓應有長度的預測一一牙片預測法和Moyers預測法Moyers預測法:用下頜恒切牙的牙冠寬度總和來預測替牙期未萌出的上下頜尖牙與前磨 牙牙冠寬度的方法。此法簡單,可靠性大。首先測量已萌出4個下切牙牙冠的總寬度,然后以75%概率值查表,將所得寬度值乘2即為尖牙與前磨牙牙冠寬度牙弓現有長度的預測-先測量第一磨牙前的現有牙弓弧形長度。若上下6為尖對尖關系則希望下頜6前移,此時應測量左右側下頜6的前移量,并在現有牙弓長度中減去前移量則為實際牙弓弧形長度(3)牙齒大小協調性一.Bolton指數分析(4) 口腔不良習慣一一造成的錯合
23、畸形約占14。吮指習慣習慣通常會在4-6.歲自行消失Bolt on指數:是指上下前牙牙冠寬度總和的比例關系與上下牙弓全部牙牙冠寬度總和的比例關系。前牙比為78.8%土1.72%,全牙比為91.5%土1.51%??捎糜谠\斷患者是否存在牙冠不 協調的問題(4)牙弓形態測量分析一一合曲線曲度、牙弓對稱性、牙弓長度測量、牙弓寬度測量Spee曲線曲度:將直尺放置在下切牙切端與最后一個磨牙的牙尖上,測量牙齒頰尖連線的最低點至直尺的距離。分別測量左右側,所得數相加除以_2再加0.5mm.即為排平牙弓或. 改正合曲線所需要的間隙(5)牙槽及基骨的測量分析1牙槽弓的長度及寬度一一長度是1唇側牙槽弓最凸點至6遠中
24、接觸點連線的垂直距離;寬度即左右側5牙槽骨最凸點間的距離2基骨弓的長度及寬度一一長度是1唇側黏膜移行皺襞處牙槽骨的最凹點到6遠中接觸點連線的垂直距離;寬度是左右側5頰側黏膜移行皺襞處牙槽骨最凹點間的距離X線頭影測量cephalometries:主要是測量X線頭顱定位照相所得的影像,對牙頜、顱面各 標志點描繪出一定的線角進行測量分析,從而了解牙頜、顱面軟硬組織的結構,使對牙頜、 顱面的檢查、診斷由表面形態深入到內部的骨骼中去?!緫谩浚貉芯匡B面部生長發育牙頜、顱面畸形的診斷分析確定錯頜畸形矯治設計4研究矯治中及矯治后牙頜、顱面形態結構變化正合外科診斷和矯治設計下頜功能分析頭影測量標志點1)顱部標
25、志點蝶鞍點(S):蝶鞍影像的中心鼻根點(N):鼻額縫的最前點。這是前顱部的標記點,代表面部與顱部的結合處耳點(P):外耳道最上點顱底點(Ba):枕骨大孔前緣之中點。常作為后顱底的標志Bolton點:枕骨髁突后切跡的最凹點2)上頜標志點眶點(O):眶下緣的最低點翼上頜裂點(Ptm):翼上頜裂輪廓的最下點。確定上頜骨后界和磨牙近遠中向間隙及位置 前鼻棘點(ANS):前鼻棘之尖后鼻棘點(PNS):硬腭后部骨棘之尖上牙槽座點(A):前鼻棘與上牙槽緣點間的骨部最凹點上牙槽緣點(SPr):上牙槽突的最前下點上中切牙點(UI):上中切牙切緣的最前點3)下頜標志點髁頂點(Co):髁突的最上點關節點(Ar):顱
26、底下緣與髁突頸后緣的交點。關節點常在髁頂點不易確定時而代替髁頂點 下頜角點(Go):下頜角的后下點下齒槽座點(B):下牙槽突緣點與頦前點間的骨部最凹點下齒槽緣點(Id):下牙槽突的最前上點下切牙點(Li):下中切牙切緣之最前點頦前點(Po):頦部之最突點頦下點(Me):頦部之最下點 頦頂點(Gn):頦前點與頦下點之中點D點:下頜體骨性聯合部之中心點頭影測量平面1)基準平面(4) 口腔不良習慣一一造成的錯合畸形約占14。吮指習慣習慣通常會在4-6.歲自行消失前顱底平面(SN):由蝶鞍點與鼻根點的連線組成,在顱部的矢狀平面上,代表前顱底的前 后范圍。這一平面在生長發育上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因而常作為
27、面部對顱底關系的定位平面眼耳平面(FH)|:由耳點與眶點連線組成,大部分個體在正常頭位時,眼耳平面與地面平行Bolt on平面:由Bolton點與鼻根點連線組成,此平面多用做重疊頭影圖的基準平面2)測量平面腭平面(ANS-PNS):后鼻棘與前鼻棘的連線 全顱底平面(Ba-N):顱底點與鼻根點的連線 合平面(OP):解剖合平面(第一恒磨牙的咬合中點與上下中切牙間的中點的連線) 功能合平面(第一恒磨牙及第一乳磨牙或第一前磨牙的合接觸點) 下頜平面(MP):通過頦下點與下頜角下緣相切的線;下頜下緣最低部的切線; 下頜角點與下頜頦頂點間的連線下頜支平面(RP):下頜升支及髁突后緣的切線 面平面(N-P
28、o):鼻根點與頦前點的連線Y軸(Y axis):蝶鞍中心與頦頂點的連線上下頜骨的常用測量項目SNA角|:蝶鞍中心、鼻根點、上牙槽座點所構成的角。反映_系。當此角過大時,上頜前突、面部側貌可呈凸面型,反之上頜后縮面部呈凹面型SNB角|:蝶鞍中心、鼻根點、下牙槽座點所構成的角。反映下頜相對于顱部的位置關系。 此角過大,下頜呈前突,反之下頜呈后縮ANB角|:上牙槽座點、鼻根點、下牙槽座點所構成的角,此角亦即SNA角與SNB角之差。此角反映上下頜骨對顱部的相互位置關系。SNA大于SNB時ANB角為正值,反之為負值NP-FH(面角)|:面平面NP與眼耳平面FH的后下角;此角反映下頜的突縮程度。此角越大
29、表示下頜越前突,反之則表示下頜后縮Y軸角:蝶鞍中心與頦頂點連線(SGn)與眼耳平面FH相交的下前角,反映頦部的突縮,此角越小則表示頦部越突,反之則頦部越縮。Y軸同時代表面部的生長發育方向NA-PA(頜凸角):由鼻根點至上牙槽座點連線NA,與頦前點至上牙槽座點連線PA延長線之角,此角反映面部的上頜部分相對于整個側面的關系。此角越大表示上頜相對突度越大MP-FH(下頜平面角):下頜平面MP與眼耳平面FH的交角。此角代表下頜體的陡度,下頜 角的大小,也反映面部的高度ANS-Ptm(上頜長):翼上頜裂點與前鼻棘點在FH平面垂足間的距離。代表上頜的長度S-Ptm(上頜位置):翼上頜裂點與蝶鞍中心點在FH
30、平面上垂足間的距離。代表上頜后界與蝶鞍中心點的位置關系,亦反映上頜骨的前后位置關系Co-Po(下頜長):髁突后緣切線與頦前點在下頜平面上垂足間的距離。代表下頜骨綜合長度S-Co(下頜位置):髁突后切線與蝶鞍中心點在FH平面上垂足間的距離。代表下頜髁突后界與蝶鞍中心點的位置關系上下前牙的常用測量項目1-SN角:上中切牙長軸與SN平面相交的下內角1-MP角:下中切牙長軸與下頜平面相交的上內角1-NA角:上中切牙長軸與NA交角1-NA距:上中切牙至NA的垂直距離1-NB角:下中切牙長軸與NB交角1-NB距:下中切牙至NB的垂直距離 上下中切牙角:上中切牙長軸與下中切牙長軸交角。面部高度的常用測量項目
31、全面高(N-Me):從鼻根點至頦下點的距離上面高(N-ANS):從鼻根點至前鼻棘點的距離下面高(ANS-Me):從前鼻棘至頦下點的距離上面高/全面高:N-ANS/ N-Me X 100%(4) 口腔不良習慣一一造成的錯合畸形約占14。吮指習慣習慣通常會在4-6.歲自行消失下面高/全面高:Ars-Me/ N-Me X 100%常用 X X 線頭影測量分析方法(1)-Dow ns分析法以眼耳平面作為基準平面面角(facial angle):面平面與眼耳平面相交的下后角。此角代表下頜的突縮程度。此角越大則表示下頜越前突,反之則表現下頜后縮頜凸角:NA與PA延長線的交角。此角代表面部的上頜部對整個面部
32、側面的關系。此角越 大表示上頜相對突度越大上下牙槽座角:AB或其延長線與面平面的交角。此角代表上下牙槽基骨間的相互關系下頜平面角MPA:下頜平面與眼耳平面的交角。此角表示下頜平面的陡度及面部的高度Y軸角:Y軸與眼耳平面相交的下內角。 此角也表示頦部的突縮。Y軸也代表面部生長方向 合平面角:合平面與眼耳平面的交角。此角代表合平面的傾斜度。此角越大合平面越抖,為安氏II類面型傾向上下中切牙角:上下中切牙牙長軸的交角上中切牙突距:上中切牙切緣至AP連線的垂直距離,此距代表上中切牙的突度,上1切緣在AP連線前方時為正值(2)Tweed分析法主要測量由眼耳平面、下頜平面、下中切牙長軸所組成的代表面部形態
33、結構的頜面三角形的三角。眼耳平面-下頜平面角FMA:眼耳平面與下頜平面的交角,以下頜下緣的切線作為下頜平面下中切牙-眼耳平面角FMIA:下中切牙長軸與眼耳平面的交角下中切牙-下頜平面角IMPA:下中切牙長軸與下頜平面交角(3)-Wits分析法.用于測量上下頜骨前部的相互關系-Jacobson認為ANB角在有些情況下不能正確反映出上下頜骨前部的相互位置關系。這主要因為:N點位置的前后向移動;上下頜骨相對于顱底的旋轉。測量方法:分別從上、下牙槽座點AB向功能合平面作垂線,垂足分別為Ao點和Bo點,然后測量Ao點和Bo點間的距離以反映上、 下頜骨前部的相互位置關系。它將正常合的Wits值定為女性為0
34、,男性為-1mm(Bo在前方定為負值)。當Ao點在Bo點前方過大時表示安 氏II骨性錯合;Ao點在Bo點后方過大時表示安氏III骨性錯合;如何判斷患者是否進入生長發育高峰期(考題)(1)身高與體重的生長情況(2)第二性征發育情況:月經初潮表明女孩生長高峰已約過11個月(3)手腕X線片第六章 正畸治療的生物機械原理正畸組織改建主要涉及三個區域:一、 牙齒受到一定正畸力后引發的牙周組織改建;二、 頜骨受到較重的矯形力后引起顱頜面骨縫區的組織改建;三、 牽引下頜前移或后移而引起顳下頜關節區域的組織改建。力矩moment:力和力臂的乘積(一般以順時針方向為負,逆時針方向為正)力偶couple:作用于物
35、體上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相互平行的力(4) 口腔不良習慣一一造成的錯合畸形約占14。吮指習慣習慣通常會在4-6.歲自行消失力偶矩:力與力偶臂的乘積阻抗中心(center of resista nee):物體周圍約束其運動的阻力中心,稱為阻抗中心。 自由空間中:質心;重力場中:重心。旋中心(center of rotation) |:物體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轉動所圍繞的中心稱為旋轉中心【牙齒的阻抗中心與牙根的幾何中心基本上相一致,單根牙阻抗中心位于根長的1/31/2,多根牙位于根分叉向根尖方向1-2mm處。計算阻抗中心公式:Y=3/5根長】牙移動的兩種最基本的方式:即平移和轉
36、動。取決于阻抗中心和旋轉中心的位置關系。M/F決定牙齒的移動方式平移:外力的作用力線通過牙的阻抗中心時,產生平移,此時旋轉中心距阻抗中心無窮遠轉動:當一力偶以阻抗中心為圓心,在對應的等距離處從相 產生轉動,此時旋轉中心位于阻抗中心處?!菊C治力的來源】一一金屬彈性絲、橡皮圈、永磁體、肌收縮力【矯治力的分類】(1) 以力強度劃分:輕力(60100g)、中度力(100300g)、重力(大于300g)以力的作用時間劃分:間歇力、持續力(3) 以力產生的方式劃分:機械力、肌力、磁力以力的部位劃分:頜內力、頜間力、頜外力(5)以力的作用效果劃分正畸力orthodontic force:力值較小,作用范
37、圍小,通過牙齒在生理范圍內的移動以矯治錯合畸形。該力抓喲表現為牙和牙弓的改變,以及少量基骨的改變,對顱、頜骨形態的改變作用不明顯?;顒优c固定矯治器產生的矯治力多為正畸力矯形力orthopedic force:力值較大,作用范圍大,主要作用在顱骨、頜骨上,能使骨骼 形態改變,打開骨縫,對顏面形態改變作用大。上頜牽引器、頭帽、頦兜、擴弓螺旋器等所 產生的矯治力多為矯形力【矯治器及附件產生作用力的特點】:(1)正畸弓絲一一粗弓絲加力后初始力值很大,但力值衰減很快,后期作用力變化平緩,_力值很小; 細弓絲彎曲形變所用的力量小,初始釋放矯治力也較輕,但持續時間較長,力值改變很小,牙移動的效率較高(2)彈
38、性橡皮圈一一形變范圍大,力量柔和而持續,力值衰減也很明顯(3)平面與斜面導板一一它是通過增加口周肌張力產生矯治作用。(4)永磁體初期矯治力較大,隨牙齒移動力值衰減較快【上頜骨的矯形治療】上頜骨阻抗中心位置在正中矢狀面上,其高度在梨狀孔下緣,前后位置在5和6之間上頜牙弓的阻抗中心也在正中矢狀面上,高度在前磨牙牙根尖,前后位置在5處。當牽引方向為合平面下2030。時,牽引力線同時經過上頜骨和上頜牙弓的阻抗中心 牽引力一般為每側500-1000g,分裂骨縫的力對于兒童需要1000g,青年需要2000g牽引時間12-16小時【下頜骨的矯形治療】一一促進下頜骨生長(肌激動器)、抑制下頜骨生長(效果不理想
39、)正畸治療的生物學基礎(考題)(1)頜骨與牙槽骨的可塑性一一頜骨特別是牙槽骨是從人體骨骼中最活躍的部分。正畸治 療過程中頜骨和牙槽骨的變化主要表現為破骨與成骨動態平衡的生理過程(2)牙骨質的抗壓性在適當正畸加力條件下往往只有牙槽骨的吸收,而沒有或只有少(4) 口腔不良習慣一一造成的錯合畸形約占14。吮指習慣習慣通常會在4-6.歲自行消失量的牙骨質吸收。這是由于牙根表面總是覆蓋著一薄層尚未鈣化的類牙骨質,其對壓力較牙骨質有更強的抵抗力,對深層牙骨質起到保護作用,這是進行正畸牙齒移動的可靠保證(3)牙周膜內環境的穩定性一一對牙齒施加正畸力后,機械力傳遞至牙周組織,引起牙周 膜結構變化、牙槽骨的吸收
40、與新骨形成,牙齒發生位移。當外力去除后,牙周組織可以在新的位置上通過改建重新恢復正常結構、形態與功能。正畸矯治完成后經過保持,牙周膜的寬度、牙周膜與牙槽骨以及牙骨質的連接都能恢復正常,牙周組織維持這種內環境的穩定性是正畸治療的必要條件正畸治療中牙周組織的變化(考題)(1)牙周膜的反應A、溫和而持續的矯治力壓力側牙周膜受擠壓而緊縮,牙周膜間隙變窄,血管受壓血流 量減少,膠原纖維和基質降解吸收,分化出破骨細胞;張力側,牙周膜纖維拉伸變長,牙周 間隙增寬,膠原纖維和基質增生,分化出成骨細胞,牙周膜方向也發生一定改變B矯治力過大TT牙周膜中的微血管可因過度受壓而局部缺血或出血,導致血栓形成及無 細胞區
41、的玻璃樣變。當牙周膜內細胞發生壞死后,局部的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分化也就終 止了,會導致牙齒移動減慢和牙齒松動(2)牙槽骨的改建A壓力側,固有牙槽骨將被吸收,表面出現蟲蝕狀吸收陷窩,其陷窩區的牙周膜中常見多 核破骨細胞;張力側,成骨細胞功能活躍,有新骨沉積B骨組織的改建可涉及牙槽骨內外骨板,發生相應的增生與吸收,以維持原有牙槽骨的結 構和骨量。在松質骨內形成新的骨小梁,其排列與矯治力方向相同,稱過渡性骨。矯治力去除以后,這些新生骨將逐漸鈣化形成正常骨結構,骨小梁也恢復正常。 過渡性骨恢復正常骨結構大約需要半年時間。C.牙槽嵴高度:隨牙齒的伸長而增高;隨牙齒的壓低而降低;保持臨床冠高度不變D直接
42、骨吸收:|適宜的矯治力作用下,壓力側牙槽骨的吸收是在內表面直接發生,稱為間接骨吸收:矯治力過大時,牙槽骨的吸收不在其內表面直接發生,而在其深部稍遠處 發生,這種骨吸收形式稱為間接骨吸收,骨吸收的方式呈潛掘式,可使牙齒移動速度減慢, 并出現牙齒過度松動和疼痛,應盡量避免(3)牙齦變化一一壓力側牙齦受擠壓輕微隆起,張力側牙齦受牽拉,牙齦上皮組織和固有層結締組織出現一定的增生與改建。牙齦組織的改建速率慢于牙槽骨的改建,這對正畸治療后的復發與保持具有重要意義。牙齒移動過快時,容易引起牙齒移動前方牙齦增生堆積,影響牙齦美觀及患者不適感,也容易導致復發【正畸治療中牙體組織的變化】(1) 牙骨質的變化一一發
43、生少量吸收和沉積(2)牙根吸收一一一種是進行性吸收,多發生在牙根尖,使牙根變得短而鈍;另一種是特發性吸收,可能是個體自身骨代謝異常所致。牙根吸收最常見的牙齒依次為上1、2、上3、下1、下6、下7和上6、7。使用輕而間斷力有利于預防和減少牙根吸收(3)牙髓組織的變化一一牙齒受到一定的矯治力后,牙根尖部血管受輕壓,牙髓組織發生輕度充血,對溫度的變化敏感; 如矯治力過大則可能引發牙髓炎、牙髓變性甚至壞死; 死髓牙如沒有根尖周炎,經根管治療后同樣可以進行正畸治療【正畸治療中影響牙周組織改建的因素】(1)矯治力強度和時間:固定矯治器加力間隔時間為4-6周,活動矯治器間隔2-3周加力(2)機體因(4) 口
44、腔不良習慣一一造成的錯合畸形約占14。吮指習慣習慣通常會在4-6.歲自行消失素:A年齡與生長發育:替牙期及恒牙早期是正畸治療的最佳時期B機體 骨代謝與骨改建:如骨質疏松患者,加力更應采取輕力和間斷加力原則C局部牙周組織異 常:牙周炎癥控制后再開始正畸治療臨床適合的矯治力作用于牙的表征(考題):無明顯自覺疼痛,只有發脹感覺 叩診無明顯疼痛牙齒松動度不大牙齒移動效果明顯X線片顯示,牙根及牙周無異常常見牙齒移動類型與組織變化特征(1)傾斜移動tipping movement:是指牙齒以支點為中心,牙冠和牙根朝相反方向移動, 一般牙支點的位置在牙根中1/3與根尖1/3的交界處,傾斜移動的最大壓力與張力
45、區在牙根尖和牙頸部。(2)整體移動bodily movement:是指牙冠、牙根同時向相同方向等距離移動。整體移動的壓力與張力被均勻地分布在牙根兩側的牙周組織。整體移動牙所需的力量約大于牙傾斜移動所需的2倍。(3)伸長或壓低extrusion or intrusion:是指牙齒向外拉出伸長或向下壓入移動。矯治力應 輕柔,否者容易造成牙髓壞死(4)旋轉移動rotation:是指牙齒沿長軸發生旋轉轉動。較其他形式移動更為困難且易復發。(5)轉矩移動torque:是指使牙齒的一部分移動,另一部分限制其移動。牙齒轉矩移動容 易發生牙根吸收和牙髓壞死。第八章錯合畸形的早期矯治早期矯治:是指在兒童早期生長
46、發育階段,一般指青春生長發育高峰期及之前階段,對已表現出的牙頜畸形、畸形趨勢及可導致牙頜畸形的病因進行的預防、阻斷、矯治和引導治療?!居欣蛩亍浚嚎衫蒙L發育的潛力及細胞代謝活躍、牙周組織和頜骨可塑性大、對矯治力反應好、 適應性強等優勢,有利于錯合畸形矯正治療可降低某些復雜錯合畸形的治療難度,改善骨性畸形的上下牙弓及頜骨的不調關系,有 利于后期的正畸治療,甚至免除后期的正畸治療或外科手術。用簡單的矯治方法、較短的時間,即可獲得良好的矯治效果 有利于兒童身心健康成長【不利因素】:難以正確判斷矯治適應癥,易造成誤診或矯治失誤V畸形復發的可能性大、矯治期長、往往需要雙期矯治。治療不當,會影響牙、頜
47、、面的正常生長發育,甚至造成醫源性損傷。合作性差,療效難以保證。【臨床特點】:(1)矯治時機要適當:乳牙期(4歲)替牙期(8-9歲)早期矯形治療(10-12歲)(2)矯治力應適宜(3)矯治療程不宜太長:一般不超過6-12個月(4)矯治目標有限預防矯治preventive orthodontics:在牙頜顱面的胚胎發育和后天發育過程中,各種先天、后天的因素均可造成錯合畸形的發生,而在錯合畸形發生前,采取各種預防措施,去除各種可能造成錯合畸形的因素,防止各種錯合畸形的發生,即為預防矯治。包括早期預防和預防性(4) 口腔不良習慣一一造成的錯合畸形約占14。吮指習慣習慣通常會在4-6.歲自行消失矯治兩
48、方面的內容。預防性矯治一一包括維持正常牙弓長度的保隙、助萌、阻萌,維護正常口腔健康環境。 去除咬合干擾,矯治異常的唇、舌系帶,以及刺激牙頜發育的咀嚼訓練等缺隙保持器的適應癥及要求(考題)【適應癥】:乳牙早失,恒牙胚牙根形成不足1/2,牙冠上覆蓋有較厚的骨組織間隙已縮 小或有縮小的趨勢,影響下一步常規矯治一側或雙側多數乳磨牙早失,影響咀嚼功能者【要求】:能保持牙弓長度不妨礙牙及牙槽高度和寬度的發育能恢復一定的咀嚼功能【常用的缺隙保持器】:絲圈式缺隙保持器:常用于個別后牙早失,絲圈應離開牙槽嵴1-2mm,不妨礙其寬度發育固定舌弓:常用于下乳尖牙早失活動義齒式缺隙保持器:用于多數乳磨牙早失,可恢復一
49、定咀嚼功能缺隙開大矯治器:磨牙已近中移動,缺隙已縮小的患者可設計活動矯治器推磨牙向遠中唇系帶附著異常一一臨床表現:上中切牙間有間隙; 唇系帶粗大與腭乳頭相連,牽動上唇時切牙乳頭區發白;X片見上中切牙間腭中縫處牙槽嵴較寬并有倒V形缺口。矯治:常用固定矯治器矯治,用關閉曲簧或托槽間橡膠圈牽引,將中切牙向中線靠攏,切不可直接用橡皮圈套入兩牙外緣關閉間隙;待間隙關閉后進行外科手術。如果過早進行手術, 由于切牙間瘢痕影響關閉間隙舌系帶過短一一下牙弓過寬前牙開合影響舌前伸和上抬運動舌尖代償性活動增加_阻斷性矯治interceptive orthodontic是對乳牙列期及替牙列期因遺傳、 先天或后天因素所
50、 導致的正在發生或已初步表現出的牙、 牙列、咬合關系及骨發育異常等, 采用簡單的矯治方 法進行治療,或采用矯形的方法引導其正常生長。 目的是阻斷畸形發展的過程, 使之自行調 整,建立正常的牙頜面關系??谇徊涣剂晳T的矯治1) 吮咬習慣一一說服教育,自行改正口腔不良習慣;涂藥或戴指套;使用破除不良習慣的 矯正器,如唇擋2) 異常吞咽及吐舌習慣一一說服教育;舌系帶過短者,應先行手術治療;矯治器破除不良 習慣如腭刺、腭屏、腭網;正確吞咽動作的訓練3) 口呼吸習慣去除病因、用前庭盾改正口呼吸習慣4) 偏側咀嚼習慣一一治療齲齒、拔除殘根、殘冠,去除合干擾,修復缺失牙。說服教育乳前牙反合的早期矯治一一應盡早
51、矯治,一般在3-5歲左右進行(1)反覆合淺者一一調磨下切牙切緣的舌側部分、上切牙切緣的唇側部分(2)反覆合中度者一一上頜合墊附雙曲舌簧的活動式矯治器推上前牙向唇側(3)反覆合深者一一可設計下頜聯冠式斜面導板或下頜合墊式聯冠斜面導板,斜面與上切 牙長軸呈45角以引導上切牙向唇側(4)反覆蓋過大者一一若下頜過長,可先帶頭帽、頦兜抑制下頜骨的生長;若上頜不足, 可用面框前牽引上頜第九章常見錯畸形的矯治牙列擁擠的矯治一一牙弓擴展、鄰面去釉、拔牙矯治(1)牙弓擴展牙弓長度擴展一一推磨牙向遠中、切牙唇向移動(4) 口腔不良習慣一一造成的錯合畸形約占14。吮指習慣習慣通常會在4-6.歲自行消失1推磨牙向遠中
52、適應證:A.輕度牙列擁擠B部分中度擁擠病例,必要時配合其他牙弓擴展方法C.磨牙遠中尖對尖關系,推上頜第一磨牙向遠中后可以糾正磨牙關系D.第二恒磨牙未萌或初萌尚未建合,最好無第三磨牙E患者夜間配合戴用2切牙唇向移動:切牙唇向移動1mm可以得到2 mm間隙牙弓寬度擴展一一矯形擴展、正畸擴展、功能性擴展1矯形擴展適應證:A.年齡:8-14歲的替牙期和恒牙早期患者有效B.擁擠度:主要用于因骨性牙弓狹窄造成的中重度牙列擁擠或者伴有后牙反合C骨性川類錯合:上頜發育不足進行前方牽引時可以合并使用腭中縫擴展。D.下頜平面角正常或偏低,無開合趨勢??焖匐裰锌p擴展每日螺旋開大0.5-1mm,即每日旋轉至少2次,每
53、次1/4圈,連續2-3周慢速腭中縫擴展每日螺旋開大1mm或2天旋轉1次,每次1/4圈,連續10-12周2正畸擴展:通過后牙的頰向傾斜移動使牙弓寬度擴大,每側可得1-2mm的間隙3功能性擴展:牙弓寬度增加可達4mm(2)鄰面去釉一一牙鄰面釉0.751.25mm,般去除厚度為0.25mm,共可獲得4mm間隙 適應證:輕度或部分中度牙列擁擠牙齒近遠中徑較大,牙冠形態呈切緣或合面寬、頸緣窄,且鄰面接觸點近合向口腔健康好,牙少有齲壞。成年患者。(3)拔牙矯治決定正畸拔牙的因素(考題)1)牙齒擁擠度:輕度一般不拔牙,中度根據具體情況,重度一般拔牙2)支抗磨牙的近中移動:若采用拔牙矯治,關閉間隙時支抗磨牙的
54、前移是不可避免的。確 定拔牙時應考慮到磨牙前移占去的拔牙間隙。3)Spee曲線曲度:Spee曲線每整平Imm,需要1mm的牙弓間隙4)切牙內收:切牙切緣每向舌側移動1mm需要2mm的牙弓間隙5)上下磨牙、尖牙關系及中線的矯治:中線偏斜嚴重,需考慮拔牙;尖牙的中性關系比磨 牙的中性關系更重要;6)垂直骨面型:高_7)矢狀骨面型8)面部軟組織側貌試述拔牙時需要考慮哪些問題?(考題)(1)拔幾個牙一一根據牙列擁擠度決定(2)拔哪個牙一一考慮依據如下:1牙齒的狀況:病牙優先2擁擠部位:在擁擠的中間或邊緣減數既可以簡化治療又可縮短療程。臨床上常選擇第一前磨牙。因為它位于牙弓每象限的中部,可解除后牙及前牙
55、的擁擠;第一前磨牙拔除后有外形相似的第二前磨牙取代,能夠與尖牙建立良好的鄰接關系;拔除第一前磨牙對功能及外觀都無影響3牙齒的位置:錯位難以排入牙列的牙常是拔除的對象4左右對稱原則及上下協調原則(即補償性拔牙)序列拔牙一一是應用于替換期通過拔牙手段矯治嚴重牙列擁擠的一種治療方法,即通過有序地拔除乳牙,誘導恒牙進入到較好的合關系,最后通常拔除第一前磨牙,達到解除擁擠,部分阻斷主要畸形的發生【適應癥】:嚴重牙列擁擠、無恒牙胚缺失、無明顯牙合關系異常、肌功能基本正常(4) 口腔不良習慣一一造成的錯合畸形約占14。吮指習慣習慣通常會在4-6.歲自行消失【拔牙順序】:時間拔除牙位目的一期8-9歲乳尖牙解除
56、側切牙擁擠,并調整到正常位置二期9-10歲第一乳磨牙第一前磨牙盡早萌出三期10歲左右第一前磨牙讓尖牙向遠中調整至第一前磨牙的位置【各種矯治方法的獲禾叮比例獲得間隙拔牙1116mm鄰面去釉114mm推磨牙向后126mm前牙擴弓126mm后牙擴弓公式2-3mm前牙反合cross bite牙尖交錯位時,下前牙咬在上前牙之前,覆蓋為負值【病因】(1)遺傳因素:如先天愚型(2)環境因素:1先天因素:如先天性唇腭裂、上頜恒牙先天性缺失、巨舌癥2后天因素:a、全身性疾病:如垂體功能亢進和佝僂病b、乳牙期及替牙期局部障礙:如上頜乳前牙早失、多數乳磨牙早失、上頜乳切牙滯留、乳尖牙磨耗不足c、功能因素:不正確人工
57、喂養、腭扁桃體肥大d、口腔不良習慣:伸舌、吮指、咬上唇、【分類】(考題)(1) 按牙型分類Angle分類:I類或川類 毛燮均分類:n1類或n3類(2)按骨骼型分類一一骨骼I型:ANB角0骨骼川型:ANB角V 0(3)按致病機制分類1牙源性(牙性):牙齒萌出、替換過程中的障礙,上下頜切牙位置異常所致。磨牙多為中性,頜骨顏面基本正常,矯治容易,預后良好。2功能性(肌能性):后天獲得、神經一肌肉參與、下頜向前移位所形成的安氏川類錯合。早 接觸和合干擾是主要原因。治療反應較好,預后佳。3骨骼性(骨性):上、下頜骨生長不均衡造成的頜間關系異常,表現為下頜發育過度、上頜發育不足,近中磨牙關系,矯治難度較大
58、,嚴重者需要配合外科手術【鑒別診斷】(考題)骨性前牙反合的診斷:磨牙近中關系ANB角小于0o,川類骨面型下頜不能后退至前牙對刃,或下頜雖可后退但后退位時ANB小于0伴有不同程度的頜骨大小、形態和位置異常前牙代償明顯,上前牙代償性唇傾,下前牙代償性舌傾功能性前牙反合的診斷:檢查下頜關閉道,確定牙位與肌位的不協調,有合干擾或早接 觸下頜能后退至上下前牙對刃關系年齡較小的患者,因合、關節及神經肌肉發育不成熟,同時理解力較差,常常需要合蠟記錄肌位X線頭影測量:神山分析法:牙尖交錯位和姿勢 位兩張X線片的下中切牙切點連線與前顱底平面的交角明顯減小【骨性前牙反合的顱面類型】矢狀類型一一上頜正常下頜前突型占
59、46%、上頜后縮下頜正常型占21%,上下頜均正常占15%,(4) 口腔不良習慣一一造成的錯合畸形約占14。吮指習慣習慣通常會在4-6.歲自行消失上頜后縮下頜前突占13%。垂直類型一一高角型(40%:下頜平面陡、下頜角大、前牙反覆蓋較小,開合或開合傾向 低角型(8%:下頜平面平、小頜角正常或較小,前牙反覆蓋較大,反覆合較深 適中型(52%:下頜平面角適中、前牙反覆合反覆蓋適中前牙深覆蓋的病因、及分型(考題)【病因】(1)遺傳因素:上頜發育過度或下頜發育不足;(2)環境因素:1先天因素:上頜牙相對于下頜牙不成比例地偏大;上前牙的多生牙;下切牙先天性缺失2后天因素:a、全身性疾病一如佝僂病b、乳牙期
60、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礙一乳牙滯留、上6早于下6萌出c、功能因素一不正確喂養姿勢、口呼吸d、口腔不良習慣一吮拇指、咬下唇【分型】牙性:上下牙齒的位置或數目異常所導致,一般沒有上下頜骨之間以及顱合面關系的明顯不調,治療較為簡單功能性:由于神經肌肉反射引起的下頜功能性后縮,也可由早接觸或合干擾所致。當下頜前伸至中性磨牙關系時,上下牙弓矢狀關系基本協調,面型明顯改善。此型預后良好骨性:頜骨發育異常所致的上下頜處于遠中錯合關系。ANB通常大于5。顱面骨骼類型分為三類:上頜正常,下頜后縮下頜正常,上頜前突上頜前突,下頜后縮【矯治】:早期矯治綜合性矯治外科矯治下頜后縮功能矯治器促進下頜向前生長一般不拔牙嚴重者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聚焦中小學教師資格筆試考試試題及答案
- 生物細胞膜試題及答案
- 文化產業管理證書考試復習計劃與試題及答案
- 教招幼兒學科試題及答案
- 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項目管理輔導試題及答案
- 大班數學試題及答案
- 山藝播音復試題目及答案
- 提高護理記錄能力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清潔衛生制度試題及答案
- 藥店新版gsp培訓試題及答案
- JT-T 1485.2-2023 自動化集裝箱起重機遠程操控安全作業規程 第2部分:集裝箱門式起重機
- 小學英語語法名詞練習(含答案)
- 海上風電柔性直流輸電系統先進控制技術分析報告
- 沖擊波球囊治療冠脈
- JJG 927-2013輪胎壓力表檢定規程
- 村內綠化方案設計
- 六年級分數應用題100題及答案
- GB/T 22076-2024氣動圓柱形快換接頭
- 醫院網絡信息安全課件
- 高清監控系統報價清單
- 研究生科研第一課:快速進行文獻檢索與閱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