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缺失_第1頁
關于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缺失_第2頁
關于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缺失_第3頁
關于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缺失_第4頁
關于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缺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音樂是美好的,我們每一天都沒有離開音樂。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貝多芬也說過:“音樂使人的思想溝通,德行改進,它能把人類引向完美的境界。”沒有音樂的民族,她的文明將黯然失色;沒有音樂的學校教育,那將是一個缺乏青春活力的教育。因此音樂教育是學校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然而在我國的農村小學里“音樂課”卻常常上成了“唱歌課”。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呢?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因為農村小學音樂師資嚴重“貧血” 大多數學校沒有專職音樂教師,即使有專職音樂教師,其專業基本功也是十分薄弱。因為老師不夠,農村中小學其他科老師兼代音樂課便成為

2、首選方式。兼代音樂課的老師首先是本校之內其他科目的任課老師,他們大都懂一點音樂理論的師范類老師,兼帶音樂課的教師是音樂愛好者,他們也許會一門樂器,能大致拼湊出不太復雜的簡譜,看著音樂課本和參考書,就給學生“唱”音樂課了。還有一種音樂老師,他們沒有絲毫的音樂基本知識和技能,甚至連對音樂感興趣都談不上,只是充當了素質教育、音樂課堂的犧牲品。在大部分農村音樂教師的心目中,音樂課只要教會學生唱歌就可以了。因此,一節音樂課一唱到底,一節課“唱”下來,老師“教”的索然無味,學生“學”的枯燥無味。學生唱得累,老師教得也累。半學期沒過,音樂課本上的歌唱完了,剩下的音樂課時間只能每次翻來覆去唱課本上那幾首歌,更

3、使音樂課變得乏味,又不利于保護學生的嗓子。 其次是因為農村學校教學設備簡陋 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們可以在周末背著二胡,挎著薩克斯、黑管、小提琴去參加樂器培訓,接受專門的音樂熏陶。他們可曾想到,這時的山里娃娃正在拿著用竹竿做成的口哨呼朋引伴,正拿著小石塊做游戲呢。城市孩子身上的“洋玩意”有的孩子不要說看,就連名字都沒有聽說過。在音樂課上,伴隨農村孩子們一起成長的就只有一架破爛不堪的風琴,并且只有在上音樂課的時候才有幸聽見它的聲音,下課以后,就放置在保管室里,倍受冷漠,無人問津,時間一長,這架本已破舊的風琴,除了鍵盤不響,其余的部分都響了。以后的音樂課,教師就只好拿著一本音樂課本,來到教室,教那些老掉

4、牙的歌曲。當然就成了名副其實的“唱歌課”。試問,在這樣的條件下,農村的音樂教學怎么上?學生的音樂興趣怎么培養? 一、轉變教師的落后觀念,從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抓起 許多老師把“音樂課”當成“唱歌課”,總以為教會學生唱歌就完成了音樂課的任務,其他的什么樂理知識都不用教。當然也可能與教師自身的掌握的音樂知識水平有關。因為是兼課,本身懂得不多,那又怎么去教學生呢?結果,就可能造成這種結局:幾年音樂課下來,學生只學會唱音樂書上的幾首歌曲,音樂知識比較缺乏,具體表現為:五音不全,唱歌跑調;樂理知識相當缺乏,甚至為零;器樂不通,不會演奏,音樂欣賞,音樂表現能力都很弱。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培養自己的基本功,充分展

5、示自身特長。尤其是非專職的音樂教師,首先要學習音樂基礎知識,觀摩各種音樂活動,培養自己音樂素養,提高自己的音樂教學水平。比如歌唱教學過程中,如果老師有豐富的音樂知識素養,有很好的演唱技能,教學過程中,會做比較到位的親身示范演唱,就一定會讓學生對教學產生共鳴,很快地進入教學氛圍,較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充分利用有利資源,科學、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在音樂課本上安排了豐富的內容:除了唱歌,還有欣賞、律動、節奏練習、音樂游戲、樂理知識等等。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教材資源,同時結合農村學生的實際,創造性地安排這些內容,除學唱歌曲之外,還可以給學生欣賞一些優美的曲子,做一做律動,拍拍節奏,

6、玩玩音樂游戲,學一些樂理知識,教給學生一些唱歌的正確方法和技巧。在一節課里,讓學生既動口又動手,游戲了、快樂了,又學習了知識,那學生的積極性還會不高嗎?在音樂欣賞方面: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民間傳統音樂,讓他們感受學生們欣賞,讓學生感受民樂的美。這些民樂具有淳樸的鄉土氣息,適合農村的特點,容易在學生的心靈上產生共鳴。例如,淳樸高亢的西北民歌、委婉悠揚的江南絲竹、豪邁熱烈的北方吹打等,這些不僅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而且更容易被廣大農民所接受,對他們的思想進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對學生的感染也有著無法估量的作用。 三、降低難度,靈活調整合適的教學方法。 長期以來,學生對音樂課堂中一成不變

7、的教學方法非常不滿,影響了他們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影響了教學質量。 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要善于調整教學方法,積極向學生提供靈活多樣的開放式的活動,加強學生間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促進各個層次學生的發展。這樣以教師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形成學生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意識會得到空前的調動,課堂效益會得到空前提高。 比如在學唱歌曲之前,一般先要學唱歌譜。許多音樂教師總以為農村學生音樂素質低基礎差、不識譜、學唱歌譜就免了。其實,唱好歌譜對于唱好歌曲有很大的幫助。但低年級學生不識譜,怎么辦呢?那么就讓學生跟著琴聲來哼唱(或者模唱),有時用“啊”的聲音、有時用“嗚”的聲音、有時

8、用“啦”的聲音,這樣對學生來說就容易多了,而且多變的聲音,也不易使學生疲勞,也有利于保護學生的嗓子。 再如在學唱歌曲之前,讓學生按節奏讀歌詞,這種做法適用于低年級學生。這樣即可以記住歌詞,又可以幫助學生唱準每個字的時值。具體操作時,可以先跟老師分句讀,幾遍之后再齊讀。較長較難的句子可以多讀幾遍,讓學生都記住歌詞。熟練之后還可以拍手讀,更能起到一種調節課堂氣氛的作用。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想方法、打節奏、念節奏、唱節奏等多種節奏訓練方法。農村學校條件差教具學具缺乏我們教師在節奏練習時,可以讓孩子自制了一些簡易的伴奏樂器也有的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如竹筒當雙響筒、往塑料瓶里灌些小石子當

9、沙錘、帶一兩個喝過飲料的易拉罐、還讓學生每人帶一雙筷子作為伴奏工具等等。這些學生自制樂器,即讓孩子們動手動腦的樂趣,又讓孩子們嘗到了參與到音樂中以及創造音樂的樂趣! 四、放寬要求,給學生一個適應期 課本音樂上的內容對于教師來說比較簡單,但對于學生而言可能較難。這時,老師可能會這樣想:這么簡單的動作、這么簡單的游戲,教了一節課,你們也不會,真笨!以后再也不搞這樣的活動了。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從生疏到熟練的過程,更何況是基礎較差的農村學生。城里的孩子也一樣,可能農村孩子的這個過程更長些。一些低年級的學生,因為可以參加活動或游戲會顯得特別興奮,往往還沒有聽清楚老師的要求,就開始動起來。因此課堂上

10、顯得有些亂。這時,可千萬不要急,亂它一會又如何呢?孩子有一個適應過程。就如在一年級第二冊第六課有一個音樂游戲-接龍,剛開始做這個游戲時,教室里像炸開了鍋,學生到處亂跑,根本不像是在做游戲。在第三次音樂課時又花了大半節課的時間來練習,臨近下課時總算有些像模像樣了。在以后的音樂課上做這個游戲時學生總是特別的高興,也越做也好了。 五、形式多樣的“玩”,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 對于農村孩子來說,“音樂課”不僅要讓他們學會唱歌,更要讓他們學會去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美,享受音樂帶來的的快樂。因為他們更欠缺這方面的知識,更需要我們音樂老師花更多的心思去想去上好每節音樂課。 教師在課堂上多利用一些孩子喜歡的音

11、樂游戲、趣味律動,用“玩”來提高學生上音課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玩”音樂,在“玩”中“學”。聽到要做游戲學生總是特別興奮,為了能參加游戲,對于這之前的活動,總能積極地參與,聽得也特別認真。 比如我以“音樂會”游戲形式上第五冊音樂草原上,我告訴學生說今天音樂課不上了,學生非常納悶兒,不知道老師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后來,我告訴學生說今天要來舉行一個室內音樂會,請了幾個蒙古族的小朋友和大家一起來表演節目,這下子教室里可熱鬧了。先請這幾個“蒙古族”的小朋友來唱歌跳舞,然后以小組合作、自己編導節目為主要手段,組織學生開展音樂會。沒想到的是效果還挺好的,學生編創的節目形式十分豐富:唱歌、舞蹈、打擊樂伴奏等,而且還有綜合表演呢,著實讓我吃驚。雖然這也是一種“玩”,可是這種形式的“玩”不同于“旅游”的玩,而學生表現的情感態度也不一樣。“旅游”是先聽、看別人表演,然后再學,而“音樂會”則完全是自己創編,可以為所欲為,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