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學校八年級古詩文復習_第1頁
前哨學校八年級古詩文復習_第2頁
前哨學校八年級古詩文復習_第3頁
前哨學校八年級古詩文復習_第4頁
前哨學校八年級古詩文復習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年級期末古詩文復習(一)一、古詩閱讀(一)閱讀下列古詩詞,完成下列各題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1、這首詞的整理是 (朝代)著名的愛國詩人 2、“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兩句寫出了 的場面。3、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在括號中用“ ”“x”表示)A.“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描寫了豪壯而頗具邊地特色的軍旅生活。 ( )B.“的盧”代指奔跑迅捷的戰馬。 ( ) C.“可憐白發生”的“可憐”應解釋為“可惜” 。 ( )D這首詞抒發

2、了整理有機會殺敵報國的歡快心情。 ( )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匹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 。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1詞中“關河”是指 ;“胡”是指 ;“天山”是指 。2、下列對這首詞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當年萬里覓封侯”中的“覓”字很傳神,寫出了年輕時詞人的自信和堅定執著。B“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借班超典故,說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負。C這首詞運用鮮明的對比,表達了整理的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精神世界。D“此身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是內心獨白,也是對南宋統治者的強烈不滿。3、下列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2分)A開頭兩句,起筆突兀,抒寫了詞人當年投

3、筆從戎,英勇抗敵的情景。B“夢斷”一句,語勢急轉直下,轉慷慨激昂為傷感悲涼。C、“胡未滅”三句寫盡了詞人的悲憤與痛苦;“誰料”二字更包含了無限感慨。D這首詞表現了詞人抗金殺敵的情景,抒發了壯志難酬的悲憤與感慨。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1、丑奴兒中詞人以“ ”為線索,運用 和 的手法,抒發了整理的復雜的心情。從整首詞來看,整理所說的“愁”絕不是個人的離愁別緒,而是 的報國之仇。3、對比是這首詞的一大特色,請寫出本詞兩對對比的內容。答: 二、文言文閱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一)寫出文中四

4、個通假字并解釋:1.曾( ),增加。2.衡( ),梗塞,不順。3.拂( ),輔佐。4.忍( ),堅韌。(二)句子解釋 1、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人恒過,然后能改 3、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4、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三)常識填空本文選自 ,整理 是繼孔子之后 家學派的又一位大師,他被尊為“ ”,后人也因此把這一學派的思想稱為“ ”之道。孔孟論學一、詞語解釋1、五十而知天命 知:( ) 2、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生:( ) 3、 進,吾往也 進:( ) 4、雖與之俱學 俱:( )5、下列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無或乎王之不智也 B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5、C通國之善弈者也 6、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與“弗若之矣”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無或乎王之不智也 B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C雖與之俱學 D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7、“盡信書”的“信”解釋為 ,與鄒忌諷齊王納諫“ ”一句中的“信”同義。“信”還解釋為“信用”。二、句子解釋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學習就會勞神而無所得。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勤勉好學,不以對下請教為恥,因此給他取謚號為“文”。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一天曬它,十天凍它,也沒有能夠再生長的。4、下列解釋或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弈秋,通

6、國之善弈者也”中的“弈秋”是當時的圍棋高手。“秋”是他的名字,因善下圍棋,所以叫“弈秋”。這是古人稱名的習慣。B文中“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后概括為成語“一暴十寒”。C“吾退而寒之者至”應譯為“我一后退,害怕寒冷的人就會隨之而來”。D“思援弓繳而射之”的意思是,想取弓箭把那天鵝射下來。說明君王應專心聽取正確意見,以成就大智慧。這一教導,對青年學子的求學也頗有教益。三、常識填空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者,被尊為“至圣”孟子論語孟子儒家經典之一,孟子及其子弟萬章等著黃生借書說一、詞語解釋1、為一說,使與書俱 為:( ) 俱:( ) 2、若業為無所有 業:( )3、 非夫人之物而

7、強假焉 假:( ) 4、 家貧難致 難:( )5、 汗牛塞屋 塞:( ) 7、 歸而形諸夢 歸:( )而其歸書也必速 歸:( ) 6、 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 專:( ) 二、句子解釋1、書非借不能讀也。 2、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 3、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 4、然后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 三、內容理解1、為證明“書非借不能讀也”的論點,整理列舉了三個藏書者不讀書的事實:(1)“ ”;(2)“ ”;(3)“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并進而推論其他事物:“ ”。四、 常識填空1、黃生借書說選自 ,整理是 朝的著名學者 ,其號為 ,另有詩歌評論集 等著作。2、與本文中“汗

8、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個成語是 ;這兩個成語都是用來形容 。勉學一、重點注釋參考書中的圈畫部分二、句子翻譯。1.今之學者為人,但能說之也。2.固須早教,勿失機也。3.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猶當晚學,不可自棄。4.老而學者,如秉燭夜行,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5.常使言行有得,亦足為人。6.當博覽機要,以濟功業。三、內容理解。1. 第一段通過古今學者的對比,指出兩者的學習目的不同,然后運用比喻論證,以種樹為喻,闡明學習是為了“( )”;第二段論述的是一個最佳的學習年齡段問題。整理敘述自己七歲時背誦靈光殿賦是舉例論證,目的是強調 ( )。四、文學常識。勉學的“勉”解釋為( ),選自南北朝時北齊文學(

9、) 所著的 ,該書是他對自己一生有關立身、處世、為學的總結。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一、解釋下列加框字 1、最是不濟事( ) 2、眼中了了( )3、方寸無多( ) 4、微言精義( ) 5、不廢困勉下學之功也( ) 6、坡灑然不倦( ) 7、與我何與也( ) 8、迄無佳文( ) 9、老吏史苦之( )10、其齷齪亦耐不得( )11、孰有如孔子者乎( )( ) 12、惟虞世南( ) 14、且過輒成誦( ) 15、悉貯其中( )( ) 16、豈非沒分曉( )17、過目成誦(看過一遍就能背下來。形容記憶力強。)18、韋編三絕(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

10、次。比喻讀書勤奮。)19、雖生知安行之圣(不用學習而懂得道理)二、翻譯句子(1)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2)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3)雖生知安行之圣,不廢困勉下學之功。(4)豈以一過即記,遂了其事乎!(5)且過輒成誦,又有無所不誦之陋。(6)反覆誦觀,可欣可泣,在此數段耳。(7)如破爛廚柜,臭油壞醬悉貯其中,其齷齪亦耐不得!(這樣的人)就像一個破爛的櫥柜,臭油壞醬都儲藏在里面,他的品味低俗也是讓人難以忍受的?(8)千古過目成誦,孰有如孔子者乎?千百年來,過目成誦的人,有誰比得上孔子呢?三、根據課文回答下列問題1、本文選自 ,整理是 (朝代) (人名),他我國著名的書畫家家,文學家家。他以 畫蘭、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