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微小世界》測試卷_第1頁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微小世界》測試卷_第2頁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微小世界》測試卷_第3頁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微小世界》測試卷_第4頁
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微小世界》測試卷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微小世界測試卷一、智慧判斷( 24 分)1、晶體的形狀都是很有規則的,都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2、放大鏡鏡片的特點是透明和中間較厚。凡是和放大鏡片具有同樣特點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 )3、 在使用放大鏡時可以把放大鏡移至眼前, 再移動物體, 直至圖像大而清晰。 ()4、一個放大鏡的放大倍數是無限的。()5、在放大鏡下,我們還能看到蠅的復眼是由許多小眼組成的,每只小眼都是六角形的。()6、直到17 世紀,人們發現用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提高放大倍數,從而發明了顯微鏡。顯微鏡的發明, 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大飛躍, 把人類帶入了一個嶄新的微觀世界。 ()7、調節顯微鏡目鏡和物

2、鏡之間的距離,可以獲得更清晰的物體圖像。()8、 把洋蔥鱗莖切成兩半,掰下其中一塊就可以放到顯微鏡下觀察它的表皮細胞了。 ()9、通過近視眼鏡的鏡片觀察物體,可以看到放大的物體圖像。()10、生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生物細胞的形態都是一樣的。()11、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們的共同特征。( )12、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 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的改善,沒有對人類不利的方面。( )二、快樂選擇(24 分)1、制作濃食鹽溶液,待水份自然蒸發后,在放大鏡下觀察其晶體形狀是( )。A柱狀B、一族族針狀C、立方體2、放大鏡的放大倍數越大,所能觀察到的范圍就()。A越大B、

3、不變 C、越小)有關。3、放大鏡的放大倍數跟鏡片的(B 、材料C 、面積4、下列物品中沒有放大能力的是( )。A老花鏡 B、一滴水珠 C、平玻璃片5、蒼蠅落在豎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還能在上面爬行,這和( )有 關。A身體的構造 B、翅膀的構造 C、腳的構造6、下面全是晶體的一組是()。A白糖、堿面、食鹽 B、水晶、雪花、玻璃 C食鹽、味精、珍珠7、在顯微鏡下移動的方向和從目鏡里看到的方向是()。A相同的 B、相反的 C、不確定8、下列使用顯微鏡的順序正確的是(A、 安放對光放片調焦觀察安放調焦對光放片觀察9、第一架真正的光學顯微鏡是由什么組成的A.兩個凸透鏡 B.兩個凹透鏡)。B、

4、 安放放片對光調焦觀察C、()。C、 一個凹透鏡和一個凸透鏡10、使用顯微鏡時,調節準焦螺旋,降低(),使低倍物鏡恰好在載玻片的上面。A、目鏡B、鏡筒C、物鏡11、在放大鏡下觀察我們發現,不同昆蟲的觸角形狀不同,蝴蝶的觸角是()雄峨的觸角是( )天牛的觸角是()。A羽毛狀 B、棒狀 C、鞭狀12、用圓形的魚缸養魚,從側面觀賞魚缸內的魚,看到的那條魚應該()。A、比實際的魚小B、比實際的魚大 C、沒有變化三、輕松連連看( 4 分)將材料與相應的作用連起來:盛放多余的洋蔥片鑷子滴管夾取實驗材料載玻片吸取少量液體培養皿染色燒杯放置切片標本碘酒吸取多余的水分裁紙刀盛放液體吸水紙切割洋蔥四、生活列舉(

5、5 分)1、列舉細胞的作用( 5 種)2、列舉5 種水中常見的微生物五、輕松解答( 8 分)1、由于觀察工具的不斷改進,人類的觀察范圍在不斷拓展,看到了越來越小的生物和物質結構, 在各個領域的微觀層面取得了許多發明和成果。 請你寫出這些發明和成果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好處?2、描述一下你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洋蔥表皮結構,并畫出洋蔥表皮細胞的簡圖。六、趣味實驗( 5 分)1、實驗學校六年級一班板報小組要布置一期板報,主題為“感恩的心”。為了使板報內容豐富,而又能讓離板報最遠的同學能看清內容。板報小組的同學進行了下面的探究:怎樣使板報內容豐富,又能讓離黑板最遠的同學也能看清字?可能每個字的大小要10X

6、10厘米。在卡片上寫出大小不同的字, 固定在黑板上, 板報小組的同學站在離板報最遠的同學的位置觀察,并不斷更換卡片。分析以上的觀察結果,確定字體的大小。請根據板報小組的研究過程,寫出他們經歷了怎樣的科學探究步驟:(5 分)2、觀察洋蔥表皮細胞實驗。(10分)1、在下圖空格處寫出顯微鏡的結構名稱。2、現有甲乙兩臺顯微鏡(甲:目鏡 10X,物鏡20X;乙;目鏡,5X,物鏡10X),若要 在視野中看到較多的細胞,應選擇 顯微鏡。3、下面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裝片過程正確步驟是 。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清水把載玻片、蓋玻片擦干凈蓋好蓋玻片用鐐子把撕下的洋蔥內表皮放入載玻片的水滴中展平染色答案:一、1、錯2、對3、對4、錯5、對6、對7、錯8、錯9、錯10、錯11、對12、錯二、1、C2、Ca A4 CS C6 A7、B& A9、C1。B11、B A、C12、B四、1、呼吸、消化、排泄、生長、繁殖2、草履蟲、變形蟲、喇叭蟲、眼蟲、團藻五、(一)1、醫藥方面:巴斯德發明了巴氏消毒法、弗萊明發明了青霉素2、食品方面:用微生物制作各種風味獨特的小吃3、農業方面:袁隆平培育雜交水稻4、污水和垃圾處理:利用微生物處理工業污水、垃圾,還可以除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