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節:自然界中的水循環【教學目的】 一、知識目標1使學生了解地球上有著豐富的水及水圈的概念、特點和水的重要性; 2了解陸地水體類型及其相互關系3了解自然界水循環的概念主要環節及其類型及意義;二、能力目標1通過教材P54圖3.2,使學生能夠分析出河流的補給類型和特點,思考徑流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及其原因;2學生運用圖解方法正確表示出水循環的全過程三、情感目標1認識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水體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理解水循環和水平衡對淡水資源更新的重要意義,牢固建立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的思想。2通過自然界水循環的學習,樹立事物之間普遍聯系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學重難點】水循環的分類
2、及過程、意義圖析【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課型】綜合課【教具】無【課時安排】1課時【講授過程】【組織教學】同學們,我們開始上課了。【新課導入】在講新課之前我想先問同學們一個問題:有沒有同學知道前年發生在無錫太湖的藍藻事件呢?有沒有同學可以來給我們講一講關于當時藍藻事件的一些情況啊?【學生回答】太湖藍藻于2019年5月29日集中爆發,導致無錫部分地區自來水發臭,無法飲用,出現了水荒。【老師總結】同學們講的非常好,看來大家都很關心身邊的環境問題。無錫藍藻事件使一些地區的自來水不再是清澈的水,而是綠色的,像加了綠色顏料的水。這些地區的飲水成了一個大問題。大家都只能去市場買水,使得市場礦泉
3、水(純凈水)供應緊張,水價抬升,整個無錫籠罩在飲水危機巨大陰影之中。小小的藍藻攪得無錫市近200萬人口生活不得安寧。這樣的生態教訓是極其深刻的,無錫太湖流域爆發藍藻盡管有天氣,位置,水位等客觀原因,但這其中已經釋放出一個強烈的信號,水資源一旦受污染將大大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們必須珍惜我們的水資源。【引導過渡】水為生命之源,保護水資源就是在拯救生命。本節課讓我們一起來關注人類的“生命之源”水,了解水體的循環運動。【板書】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節 自然界的水循環【提問】同學們水有哪些物理化學性質?【學生回答】固液氣三態變化、比熱、脹縮、溶劑等。【提問】那么,地球上的水都存在哪里呢?【學生回答】海洋、
4、河流、湖泊、地下、冰川、沼澤、大氣、生物體等【老師總結】水在地理環境中以氣態、固態和液態三種形式相互轉化,形成各種水體,共同構成了一個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這實際上就是水圈。【板書】一、相互聯系的水體(一)、水圈1、定義:水在地理環境中以氣態、固態和液態三種形式相互轉化,形成各種水體,共同構成了一個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在水的三態中,氣態水數量最少但分布最廣;液態水數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態水僅在高緯、高山或特殊條件下才能存在。【引導提問】現在請同學們看教材第58頁圖3.1水圈的構成圖。回答在地球上的各種水體中,主要包括哪些類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種類型?占總水量的多少?【板書】2、水圈的構成: 大氣
5、水:占0.001%;海洋水:最主要的水體,占96.53%;陸地水:約占3.5%;【學生回答】地球上的水體包括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儲量的9653。【引導】分布在陸地上的各種水體有哪些?【學生回答】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澤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引導】在地球淡水中,主體是什么?約占淡水總量的比重?【學生回答】冰川、23。【引導】淡水中我們較常能利用到的淡水有哪些?【學生回答】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淡水、土壤水、生物水、沼澤水。【引導過渡】通過以上我們對水圈構成圖的了解、分析,我們該怎么理解水圈是一個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呢?學生討論,回答。【老師總
6、結】 自然界的水體是不斷運動的,在物質上和能量上都在不斷發生著變化,一條河流被污染可以造成一片土地被污染,同樣可以造成海水的污染。大氣水被污染同樣值得我們重視,我們所說的酸雨的形成就是大氣水被污染的結果。同時,我們也應該放眼全世界,比如一條河流如果流經多個國家,處于上游的國家如果污染了河水,下游的國家就會遭殃。既然水體構成了一個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那么陸地水之間有著什么關系呢?【板書】(二)、陸地水的相互關系:【引導】現在我們看教材第54頁 圖3.2陸地上的水體及其相互關系圖。結合陸地上的水體及其相互關系圖思考教材第54頁的讀圖思考題。【學生回答】問題一:大氣降水、冰川降水、湖泊水、地下水。
7、問題二:河流水與湖泊水之間的補給關系,取決于兩者之間的水位差,當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時,由河流補給湖泊,反之則由湖泊補給河流,因而湖泊可以起到“削峰補枯”的作用【教師總結講解】陸地水的相互關系,是指它們之間的運動轉化,及其水源補給關系。從陸地水體的水源補給看,大氣降水是最主要的補給。我國大多數河流主要靠降水補給,河流流量變化與降水量變化相一致,具有明顯的季節和年際變化。在我國西北地區的一些河流,受冰川融水補給作用明顯,河流徑流量變化與氣溫變化有密切的關系。此外,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間,依據水位、流量的動態變化,具有水源互相補給的關系。湖泊對河流徑流還起著調蓄作用,修建水庫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攔
8、蓄洪水,并按人們的需要來調節河川徑流變化的作用。【問題情景】民諺說“井水不犯河水”,“井水”真的不犯“河水”嗎?【學生討論回答】不對,井水是地下水的表現形式,它與河流水之間存在相互補給關系。【教師總結講解】同學們回答的非常對。【引導過渡】在地球上的淡水資源中,占主體的冰川及永凍土底冰是目前人類尚不能利用的。另外,在地下淡水中,由于它們非常分散,而且絕大部分埋藏很深,因此,只有很少一部分淺層水可供人類利用。既然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這么有限,那么,隨著人類對淡水的利用越來越多,地球上的淡水資源豈不是很快就枯竭了嗎?淡水是不是越來越少了呢?【學生討論回答】不是。【總結點出主題】自然界的水資源是不會
9、枯竭的,因為,水在地球上是循環運動的,在這種循環運動中,水資源得以不斷更新。下面,我們就來分析分析自然界中水的循環運動。【板書】二、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一) 水循環的類型和過程1、 水循環的定義:水循環就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氣圈、巖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層中通過各個環節連續運動的過程。【引導過渡】請同學們看課本,讀一下水循環的定義。面對滔滔黃河水,李白曾嘆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但如果真水不復回的話,黃河早就干涸了。那么,黃河水是怎樣更新的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學習水循環的過程,待會我將請同學來回答這個問題。【板圖】(教材第55頁水循環示意圖)邊畫板圖邊講解:A 水汽輸送降水
10、地表徑流下滲河水是怎樣更新的呢?滲蒸騰蒸發降水地下徑流 蒸發水循環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時時刻刻都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著。在水循環中,蒸發是初始的環節。海陸表面包括海洋、陸地、植物、礦物甚至人的皮膚中的水分,都會因為太陽輻射而蒸發進入大氣。其中海洋水體的蒸發占了主體。海洋水體被蒸發后進入大氣形成水汽,其中一部分水汽被輸送到陸地上空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降落到陸地上的水,一部分沿地表流動,形成了地表徑流;一部分滲到地下,形成地下徑流。二者經過江河匯集,最后又回到海洋。這種海陸間的水分交換稱為海陸間循環。 海水蒸發后形成的水汽,大部分在適宜的條件下,凝結形成降水,降落在海洋中,形成海洋與海洋上空大氣之
11、間的水分交換,這種水分交換被稱為海上內循環。陸地上的水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分通過陸地、水面蒸發和植物蒸騰形成水汽,被氣流帶到上空,冷卻凝結形成降水,仍降落到陸地上,這種陸地與陸地上空大氣之間的水分交換稱為陸地內循環。【提問】剛才我們說水循環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氣圈、巖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層中通過各個環節連續運動的過程。那么黃河水是怎樣更新的呢?現在我們就請同學來解答。【學生討論回答】海水蒸發形成水汽上升,一部分被輸送到陸地,在適當條件下,形成大氣降水。【教師總結講解】同學回答是很好。海洋中的水蒸發成水汽,風將水汽送到陸地上,形成大氣降水,從而為河水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水源。【引導】通過這個示意圖,我
12、們可以得出水循環的類型。有沒有同學可以幫我們總結出來?【學生回答】從這個水循環的示意圖我們可以得出,水循環有三個類型,那就是海陸間循環、海上內循環、內陸循環。【板書】2、類型1)海陸間循環2)海上內循環3)陸地內循環【教師總結講解】同學們回答的非常好,地理環境上的水循環主要發生的領域就在海洋與陸地之間、陸地與陸地之間、海洋與海洋之間,這三個領域也構成了水循環的三個類型。【提問】從示意圖中,我們可以總結出海陸間循環的主要環節。有沒有同學可以幫我們總結出來?【板書】3、水循環的過程(五個環節)【學生回答】海陸間循環的主要有海水蒸發、水汽輸送、降水、下滲、徑流(地表、地下徑流)。【知識補充】從水循環
13、中的主要環節中,我們還可以推導出水循環的動因,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尋找它的原因。【板書】4、水循環的原因【學生討論回答】從海水蒸發環節中,我們可以看出太陽輻射對水的影響。從降水環節中,我們可以看出水的重力對水循環的影響。【教師總結講解】同學們分析的非常有道理。水循環的原因可分為內因和外因:水在常溫和才常壓條件下的三態變化是水循環的內因。太陽輻射和水的重力構成了水循環的能量和動力條件,為水循環的外因。【板書】內因:水在常溫和常壓條件下的三態變化是水循環的內因。 外因:太陽輻射和水的重力構成了水循環的能量和動力條件,為水循環的外因。【提問】(1) 同學們課本上說這三種形式的水循環中,海陸間的水循環是
14、最重要,為什么?(2) 水循環對于整個地球的自然環境來說,有什么意義?【學生討論回答】(l)三種循環類型中,海陸間循環最為重要,因為正是它形成了陸地上淡水資源得以更新。(2)水循環促進了水資源的更新、全球范圍內的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意義極大。【過渡提問】水循環對于整個地球的自然環境的意義還有哪些呢?請大家閱讀教材第60頁教材內容進行總結。【板書】(二)、水循環的地理意義【學生回答】1、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即從總體來看,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不會增多,也不會減少。2、對地表太陽輻射能起著吸收、轉化和傳輸的作用,緩解了不同緯度熱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通過陸地徑流源源不斷地向海洋輸送大量的泥沙、
15、有機物和無機鹽類。4、自然界最富動力作用的循環運動,不斷塑造著地表形態。【教師總結板書】1)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2)緩解了不同緯度熱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通過陸地徑流源源不斷地向海洋輸送大量的泥沙、有機物和無機鹽類。4)不斷塑造著地表形態。【問題情景】人類從古到今一直夢想可以風調雨順,那么這個夢想我們實現了嗎?水循環的哪些環節目前人類有能力影響和改造?【學生回答】人類可以通過人工降雨和人工消雨來影響降水和水汽輸送環節。可以通過植樹造林,建設水泥路面,修建水庫等來影響蒸發,植樹蒸騰,下滲等環節;還可以通過跨流域調水,修建水庫來改變地表徑流。人類對水循環的影響越來越大,目前影響最大的還是對地表
16、徑流的影響。在影響,利用,改造水循環時,應充分考慮水循環,水平衡的一般規律,充分考慮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特征,避免可能對地理環境帶來不良影響。【總結全節】在這一節中,我們了解了水循環定義,它的類型、過程以及它形成的原因,最后我們還學習了它的意義。整節書中,我們主要掌握水循環的類型,主要環節,以及它的意義。【作業】回去后請同學們完成課本p55頁的活動題。【板書設計】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第一節 自然界的水循環一、相互聯系的水體(一)、水圈1、定義:水在地理環境中以氣態、固態和液態三種形式相互轉化,形成各種水體,共同構成了一個連續但不規則的圈層。2、水圈的構成:大氣水:占0.001%;海洋水:最主要的水體,占96.53%;陸地水:約占3.5%;(二)、陸地水的相互關系:二、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一)、水循環的類型和過程1、水循環的定義:水循環就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南江縣黃金新城建筑施工勞務分包合同
- 四川航天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書寫技能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旅游職業學院《中醫康復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大同別墅糾偏施工方案
- 2025至2031年中國圖書架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魚鉤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陶瓷藝術襯線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硅膠發泡板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眉山石紋隔墻施工方案
- 石碣山上除雜草施工方案
- 微風發電項目可行報告
- 醫院防雷電安全應急預案
- 2025年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知識競賽考試題(附答案)
- 2024年初級會計實務考試真題及答案(5套)
- 2025年4月自考00152組織行為學押題及答案
- 2025【英文合同】授權代理合同英文范本
- 2024年東莞市寮步鎮招聘特聘材料員筆試真題
- 北師大版2025二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考試綜合檢測
- 湖南2025屆新高考教學教研聯盟(長郡二十校)高三第二次預熱演練數學試題(含答案)
- 2025年注會合同法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礦區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