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要求(1) 理解并掌握材料彈性變形、塑性變形與斷裂等基本力學行為的宏觀規律及微觀本質,并進一步了解應力狀態、試樣幾何因素以及環境因素對材料力學行為的影響;(2) 熟悉材料常用力學性能指標的意義、測試原理、影響因素及其應用范圍,具有按照實際工作條件正確選擇試驗方法和指標進行材料測試、評價及選擇材料的能力,并了解材料力學性能的基本方法和途徑。二、內容1. 材料基本力學性能試驗:(1) 掌握靜載拉伸試驗方法與拉伸性能指標的含義及測定,熟悉典型材料拉伸變形斷裂行為與應力應變曲線;曲線分為彈性變形-均勻塑性變形-頸縮-不均勻塑性變形-斷裂幾個階段。P基本的力學狀態參量包括應力和應變。應力包括工程應力
2、和真應力。工程應力s=,F0Dl真應力s = P ,應變包括工程應變d =,真應變e =dll= ln l l 0lòFl0l 0力學狀態參量的變化臨界值為力學性能指標。比例極限、彈性極限、屈服強度、抗拉強度和延伸率,斷面收縮率。比例極限:應力與應變成正比的最大應力;s-e曲線上開始偏離直線的點。彈性極限:不產生塑性變形的最大應力。屈服強度:開始塑性變形的最小應力。抗拉強度:最大載荷對應的工程應力。= lk - l0延伸率: dkl01A0 - Ak斷面收縮率:j =A0處理物理意義,還應了解工程意義。延伸率和斷面收縮率反映了材料斷裂前發生塑性變形的能力。(2) 熟悉壓縮、彎曲、扭轉
3、試驗原理、特點及應用,了解應力狀態對材料力學行為的影響;應力狀態軟性系數aa = t maxs1 - s 32s1 - 2n (s 2 + s 3 )=S maxt= 1 (s - s )第三強度理論,最大切應力引起材料屈服;max132= s1 -n (s 2 + s 3 )S max第二強度理論,最大相當正應力引起材料正向斷裂。應力狀態軟性系數a意義在于此值大,則切應力分量大,產生塑性變形的可能性大。(3) 掌握布氏、洛氏、維氏硬度試驗原理、特點及應用范圍。布氏硬度:壓痕面積上承受的載荷值。壓頭為球形,淬火鋼或硬質合金壓頭。P/D2為定值。用于軟金屬、有色金屬,鑄鐵、調質鋼等硬度不太高的材
4、料。洛氏硬度:用壓痕深度表示。120 度石圓錐壓頭。可測定各種金屬材料。維氏硬度:壓痕面積上承受的載荷值。壓頭為石正四棱錐體,適用材料較廣。2.材料變形行為與變形抗力:(1)掌握彈性變形行為及其物理本質,熟悉材料的彈性常數及其工程意義;彈性變形具有可逆性、單值性、變形量小的特點。符合胡克定律,在彈性狀態小變形范圍內應力應變關系呈線性。物理本質可原子模型進行說明。彈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的物理意義。剛度,構件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Q=EF;具有重要的工程意義。剛度不足,可能造成構件彈性失穩的現象。2名稱加載方式指標應力狀態及分布a斷裂形式及特征應用扭轉彎曲壓縮彈性:材料或構件彈性變形的能力。可用
5、最大彈性應變或彈性比功表示。彈性后效:在彈性范圍內應變落后于應力的現象。循環韌性:彈性變形中,若施加交變載荷,且加載速度較快,應力應變曲線中正向滯后環與反向滯后環連通,形成一個封閉的滯后環。滯后環的面積代表一次交變應力循環周期中試樣所消耗的能量,為循環韌性。代表材料吸收機械功的能力,即消震能力。(2)熟悉材料塑性變形行為及其微觀機制,了解材料物理屈服現象;塑性變形的特點為外加應力足夠大,不可逆性,應力應變為非線性,組織與性能也發生較大變化,性能指標比較敏感。微觀機制為滑移和孿生。多晶體塑性變形的特點為不同時性和協調性,不均勻性。物理屈服現象及解釋,解釋從兩方面進行。釘扎機制和位錯運制。屈服延伸
6、率的特點是:(1)屈服延伸階段變形時不均勻的,從應力集中部位開始,逐漸到整個試樣。應力到達上屈服點的時候,試樣局部表面開始出現與拉伸方向成 45 度的線條狀痕跡,是開始宏觀屈服的標志,成為 ludes 帶。隨后應力下降到下屈服點,ludes 帶開始沿試樣長度方向擴展,直到整個試樣。(2)屈服變形過程中已屈服的應變并不增加,屈服延伸率是依靠屈服區不斷擴大實現的。一個新的 ludes 帶的產生,對應屈服平臺的一次跳躍。ludes 帶穿越了試樣截面的各個晶粒。(3)了解材料的理論與實際屈服強度、微觀與宏觀屈服應力及宏觀屈服判據;理論屈服強度:相鄰兩層原子相對滑動所需要克服的原子間的最大作用力。Gt=
7、 0.1Gm2p實際屈服強度微為臨界分切應力tc;宏屈服判據為 Tresca 準則和 Mises 準則。為sc。(4)了解材料強化的基本途徑與常用方法。強化的基本途徑包括:(1)提錯運動的阻力:改變鍵合類型,提高派納力;引入大量晶體缺陷;(2)金屬非晶化;(3)無位錯的理想晶體。常用方法有細晶強化;固溶強化;第二相強化;相變強化。33.材料斷裂行為:(1)了解材料常見斷裂形式及其分類方法;按斷裂前是否存在宏觀變形:宏觀塑性變形,宏觀脆性變形;按斷裂機制:切離、微孔型斷裂、解離斷裂、準解離斷裂按斷面與外載方向:正斷與切斷按裂紋擴展路徑:穿晶與沿晶(2)熟悉金屬延性斷裂行為及微觀機制;1 純剪切型
8、斷裂切應力作用下沿滑移面分離;刃型或尖錐狀斷口;2 微孔型:杯錐狀斷口,分區、放射區和剪切唇。微觀上存在韌窩,內部存在第二相質點或其存在的痕跡;微孔萌生(分弱界面結合和強界面結合)和長大(質點周圍塑性變形有關),與第二相質點有關。(3)熟悉解理和沿晶斷裂行為及微觀機制;解離斷裂斷口特征:宏觀結晶狀,閃光,垂直于最大正應力方向。微觀存在河流花樣;斷口表層有塑性變形痕跡,滑移線或形變孿晶。存在舌狀花樣。臨界裂紋形核:通過位錯反應,與局部塑性變形有關。解離裂紋擴展:臺階機制穿越晶界,形成河流花樣。臺階可有二次解離或塑性變形切離形成。沿晶斷裂: 斷口呈結晶狀,無閃光;典型為冰糖塊狀。晶界弱化是基本條件
9、;裂紋可以產生在初始缺陷(氣孔、微裂紋等)處;位錯塞積在晶界形成應力集中。晶界弱化時,直接導致晶界開裂。形成裂紋后延晶界擴展。(4)了解斷裂的宏觀強度理論。1 第一強度理論:最大正應力理論,最大正應力大于正斷抗力,材料正斷。S1 = s1 ³ s f42 第二強度理論:最大正應變理論。最大正應變大于單向拉伸時極限正應變。e1 ³ e f= s1 -n (s 2 + s 3) ³ s bSII4.材料的脆性及脆化因素:(1)了解材料脆性的本質及表現,熟悉微觀脆性與宏觀脆性的與區別;本質脆性:塑性變形不是裂紋擴展的必需條件;半脆性:存在塑性向脆性轉化的過程。脆化因素包
10、括:缺口、沖擊和低溫脆性。(2)熟悉缺口頂端的應力和應變特征,了解缺口試樣拉伸行為及缺口敏感性;存在應力集中、多向應力狀態;應變集中。注意塑性材料,可能存在塑性變形區,使應力應變重新分布。分平面應力或平面應變狀態考慮。PN Fs=缺口抗拉強度bnNNSR = s bn缺強比衡量材料的缺口敏感性。s b脆性材料拉伸行為:缺口頂端最大正應力達到斷裂強度, 缺口表面形成初始裂紋-向心部擴展-斷裂(宏觀脆性)中低塑性材料:缺口頂端產生一定塑性變形-裂紋萌生(微孔)-裂紋向中心擴展-斷裂高塑性材料:不全面屈服,裂紋從試樣中心萌生,向外擴展,形成杯錐狀斷口。5(3)了解沖擊載荷特征與沖擊變形斷裂特點,掌握
11、缺口試樣沖擊試驗與沖擊韌性的意義及應用;沖擊載荷特征; 加載速率高,應變速率大;具有能量載荷的性質(與構件形狀、體積和環境介質有關)沖擊變形的特點:應變速率對彈性變形無影響;使塑性變形滯后,屈服強度增加,變形不均勻,導致脆化。采用沖擊試驗。擺錘彎曲沖擊,計算沖擊功。沖擊韌性一般認為是材料沖擊載荷抗力及韌脆程度的度量。但無明確物理意義。Ak = Ae + Ap + Ad1 + Ad 2(4)了解材料低溫脆性的本質及其評定方法。有關現象:有關低溫脆性的本質:屈服強度隨溫度降低而增加的結果。斷裂強度隨溫度降低變化不大。細化晶粒使臨界溫度下降,減小脆化傾向。采用系列沖擊試驗的方法。6按 Ak 值的變化
12、確定 Tc;包括平均能量法和經驗法(對應某一 Ak 值的 T);按斷口形貌:斷口形貌轉變溫度(FATT)脆性斷口占 50%。5.材料裂紋體的斷裂及其抗力(1)了解材料的理論斷裂強度,掌握 Griffith 強度理論及應用;理論斷裂強度;整體拉斷。假定在斷裂點附近滿足胡克定律,e=ec;s=sc。根據彈性能= ( Eg )1 / 2和表面能的關系。得到:sma0Griffith 強度理論,引入裂紋。頂端應力集中使得裂紋在遠低于sm 的條件下擴展以致斷裂。條件:厚無限,中間存在長度 2a 的穿透性裂紋。無應力區為長徑 4a,寬 2a的橢圓。考慮初始彈性應變能密度,割開裂紋的應變能;割開裂紋新增表面
13、能;系統總2Eg能量變化;求臨界值,s =為脆性裂紋失穩擴展的條件。U 在ac 附近具有極大值,pacc處于不穩定平衡狀態。(2)掌握線彈性斷裂力學的基本概念與基本原理,了解裂紋尖端塑性區及其修正;線彈性力學;裂紋體。裂紋前端存在應力集中和三向應力條件。對于無限大平板 I 型裂紋,在均勻拉應力s 的作用下,裂紋前段任一點的應力分量。7K1s=f (q )xx2prK1s=f (q )yy2prK1t=f (q )xyxy2prKI = s pa , f(q)-方向因子。KI 為應力場強度因子,復合參量 Mpa×m ,力學參量,裂紋1/2前端應力場強弱;KI 達到臨界點時裂紋失穩擴展。
14、這時的 KIC 為斷裂韌性; KIc = s c pacKI 是重要的力學性能指標。反映了材料抵抗裂紋失穩擴展的能力。=2Eg應用:作為判據可以(1)確定構建承載能力;(2)確定臨界裂紋;(3)確定構件的安全性。(3)了解裂紋體的斷裂過程與斷裂韌性的測定及其影響因素。斷裂過程; 初始裂紋(a0)-啟裂-(1)亞臨界擴展(a0+Da£ac)-失穩擴展(a0+Da³ac)(2)脆性固體(a0³ac)-失穩擴展(a0+Da³ac) 斷裂韌性的測定采用三點彎曲試樣或緊湊拉伸試樣,多用前者;(1)試樣滿足小范圍屈服和平面應變條件;(2)保證初始裂紋的性;(3)結果
15、需要校核。影響因素包括表面能和塑性變形功。6.材料的疲勞(1)熟悉高周、低周疲勞行為,s-N 與e-N 疲勞曲線及其經驗規律,掌握疲勞抗力的意義及表征;對于高周疲勞行為,smax<ss,彈性變形,Nf 高,應力疲勞;疲勞極限和疲勞;對于低周疲勞,塑性變形,Nf 低,應變疲勞8(2)了解疲勞斷裂過程、特征及微觀機制;疲勞斷裂特征:低應力破壞;宏觀脆性斷裂;長期的過程;對表面敏感;具有統計性。斷口特征:從宏存在疲勞源、疲勞裂紋擴展區和瞬時斷裂區,存在疲勞線(海灘花樣、貝紋線);微,存在疲勞條紋(與應力循環)相對應。疲勞裂紋萌生:一般源于零件表面,與局部往復塑性變形有關,產生駐留滑移帶和滑移帶
16、擠入和擠出現象。裂紋擴展:塑性材料鈍化-銳化機制。脆性材料裂紋擴展為解離面劈開方式進行。(3)掌握疲勞裂紋擴展的斷裂力學處理思路與 Paris 方程;DK= K max - K min應力強度因子幅。9acda= ò dn = ò c(DK )nNa 0(4)了解材料疲勞抗力的影響因素。高周:次載鍛煉和過載損傷;表面狀態(粗糙度,表面壓應力);組織結構(晶粒度、夾雜);材料性能(對高周疲勞,高強度是有利的);低周疲勞:材料具有高塑性是有利的。7.材料高溫力學性能(1)了解高溫下材料力學性能特點;產生蠕變和應力松弛現象;組織變化;環境介質作用。應力松弛是應力不斷減小的蠕變過程
17、。松弛穩定性指抗應力松弛的能力。恒溫恒應變條件下的應力-應變曲線為應力松弛曲線。(2)熟悉高溫蠕變行為、斷裂過程及其微觀機制;持續載荷作用下隨時間延長發生的緩慢而連續的塑性變形作用。一般分為蠕變階段、恒速蠕變和蠕變。變形機制包括(1)熱激活和應力作用下的位錯運動;(2)晶界粘滯運動;(3)擴散蠕變;斷裂特征包括:(1)隨應力降低,溫度升高,從穿晶斷裂轉變為沿晶斷裂,高溫蠕變變為沿晶脆斷。斷裂過程包成(1)裂紋形核:斷口附近發現沿晶裂紋與晶界滑動;裂紋形成包括楔形裂紋和晶界空洞兩種情況。(2)斷裂過程包括形核、分散長大、橫向裂紋的形成,曲折裂紋段的形成,曲折裂紋的連接乃至斷裂的過程。(3)掌握蠕變極限與持久強度指標的含義、評價方法及影響因素。蠕變極限是高溫持續載荷作用下的塑性變形抗力。s T為給定溫度下產生一定蠕變速率de dt的應力值。s T 為給定溫度下一定時間內產生一定蠕變延伸率的應力值,用于高溫下長期服d / t役要求限制變形的構件。持久強度: d T 給定溫度下經過規定時間后產生斷裂的最大應力,是高溫持續載荷下的t斷裂抗力。(4)影響高溫性能的主要因素10基體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跨國公司全球戰略-全面剖析
- 包裝印刷工藝改進-全面剖析
- 社會融合與殘疾人就業支持-全面剖析
- 綠色環保鞋材研究-全面剖析
- 數字化時代領導力轉型策略-全面剖析
- 職業培訓課程單元教學設計心得體會
- 虛擬現實在電商測試應用-全面剖析
- 維護成本控制優化-全面剖析
- 動態拓撲性能評估-全面剖析
- 在線展覽互動體驗優化-全面剖析
- NBT47013渦流檢測通用工藝規程
- 2024年陸上石油天然氣開采安全管理考試題庫附答案
- 學校宿舍家具采購投標方案技術標
- 北師大版 數學 二年級下冊 單元測試卷
- 提姆與莎蘭的小木屋
- 工會會計賬務處理智能系統
- 低代碼行業供需現狀與發展戰略規劃ppt
- 居家養老服務方案(投標方案)
- 差異表達基因分析5趨勢性上調和下調基因分析6基因集功
- ISO9001:2015版體系部門職能分配表
- DB31T+1339-2021醫院多學科診療管理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