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之前聯系車輛是看的x-3-31里面的一些記錄以及小顏提_第1頁
出去之前聯系車輛是看的x-3-31里面的一些記錄以及小顏提_第2頁
出去之前聯系車輛是看的x-3-31里面的一些記錄以及小顏提_第3頁
出去之前聯系車輛是看的x-3-31里面的一些記錄以及小顏提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出去之前聯系車輛是看的x-3-31里面的一些記錄以及小顏提供的幾個聯系方式,最后確定是x-3-31-1-5的李師傅。稍微砍了點價最后按70/人,16個人一共1120。0,緣由 1,路線規劃 準備會之后和王偉方、吳沁凡、李國偉商量了好久路線,明白了最困難的路線是劉家峪-實心樓這段;而實心樓-北靈-東靈-下馬威都有人走過了;而且聽大師說他們當時劉家峪-黃草梁還迷路了,更讓我感到此段路的困難(后來才知道大師們迷路之后還是找到了去黃草梁的路,這是后話了)。 因為王偉方還在借GPS,而我又是新手,于是分工為兩人分別作出一個路線來。然后回來就到處查資料查攻略游記,B版、綠野、北大山鷹社、科苑星空Trekk

2、ing版等等,收集了一些資料(見B版暫存:北靈-東靈路線相關資料總結)。研讀了兩個多小時相關文章后,基本上對途中的一些關鍵點有了一定了解。在Google Earth試著走了這段路程,但是因為山區衛星照片分辨率太低,在有些點還是有點不確定。 晚上十一點多時在北大未名和科苑星空找到了GPS航跡,一份是當時山野和山鷹聯合野營時的航跡,一份是kyxk上一個綠野領隊year的航跡,都應該很有參考價值,心中一塊石頭落地,覺得路線應該沒太大問題了。 把資料發給王偉方;我也制訂了一個新手版的路線計劃(見B版五一靈山路線計劃(新手版),事后看來實際的行進比計劃都快樂好多啊:) 2,實際行程 D1,到達劉家峪后,

3、拿到王偉方的路線計劃,立刻看到了差距,他的計劃里對岔路口、行進時間等描述得都很詳細,我還要繼續努力:) 這時又得知大師他們那次從劉家峪走到過黃草梁,于是第一天的路就基本上沒什么意外,我們在兩三個岔路口有遲疑的時候,都是大師及時地告知了我們正確的道路。發現我還是太熱衷GPS了(可能和我第一次戶外用手機的GPS功能有關吧),找上王大臺的路時,雖然已經看到右邊山上有牲畜,知道肯定是那條路,但還是想找到與攻略上的點標完全重合的點,于是一直盯著GPS,沒注意到“兩樹夾一石、其后三棵樹” D2,D3的路線就更順利了,走過的人很多,而且基本是一條路走到底很順利。 3,路線攻略 A,劉家峪村子沿大路走大概2k

4、m(其間有個較大的分岔路口,向上路邊有房子,應選選向下路;再往前走大概5分鐘,有岔口,左邊前方有羊圈,仍然走右邊的大路),路左邊有小道(脫離大路)進峽谷里。前進約15分鐘,抵達3m斷崖(如果一直沒遇到此斷崖的話說明走錯路了)。 B,3m斷崖后很快是10m斷崖,要注意不要多人同時上,會有落石 C,之后沿教明顯的路走,注意右邊上山的路線;上王大臺的路標是兩樹夾一石、其后三棵樹(王偉方有拍照,到時會發出來)。 D,到王大臺后玄穿過村子向上的路,過一片白色石頭;然后找橫切的路線;之后遇到岔口,均選向下的路(海拔是持續上升的),到達羊泉。 E,羊泉往后都是在林子里穿行,注意找明顯的山路。 F,到達鞍部(

5、海拔1620)后,選左上的路,抵達十里坪。 G,沿平臺草甸大路直走,稍微有一點點下降;走山左邊的橫切路線;途中會遇到個岔路口,有個救援標志(推測左下可能是柏峪上來的路線),仍然橫切,很快到黃草梁鞍部,繼續橫切,一條路直走。 H,到達留言壁,路上左側可遠望古長城;過留言壁后右前方可遠望到城樓(是實心樓東邊的那個城樓)。 I,很快能看到空心樓,選右下的路,抵達實心樓。 G,實心樓處往北看到的那兩個最高的峰即為北靈的方峰和衛峰(也稱無名一和無名二)。沿黑色砂石路下坡,中間有岔口,一個直下山脊,一個緩下,箭頭都指向緩下的,但其實兩條路最后合在一起,即為落葉谷埡口。 K,選擇項北靈的向上路線,一直沿大路

6、走;然后走到一岔路口,右邊是橫切,左邊上去二三十米后又分兩條道。選左邊的路;上去之后還是左邊的路,之后一條路直上。 L,翻過山頭后,有個三岔路,左為橫切,右為翻過山梁下山路,中間是沿山脊向北靈的路。選山脊的路走,此后就一條路直到北靈主峰(無名一和無名二之前分別有個十來分鐘的草甸,可以練練沖鋒)。 M,北靈處往東面看,最近的那個最高峰即為東靈。北靈頂面向實心樓那塊兒,去東靈的路在右手邊,很明顯。 N,一條路走到頭,抵達公路。 O,沿公路向上,經過一些建筑后(廢棄的飯店、商店等,有些供游人騎的馬),在那里可以看到前方的纜車,這時離開公路,向纜車方向進發(有大路可走)。 P,纜車下有臺階,直上東靈頂

7、峰。 Q,東靈到下馬威的路在東靈2303的標志和那堆石頭之間;一條明顯的路走到盡頭便是(期間似乎有幾個小岔口,但都有明顯的指示牌或者絲帶標記)。這段路從海拔2303下降到G109的121km處(V字形),海拔1320,有幾段路挺陡,注意膝蓋。 4,經驗總結 首先檢討一下:開始開準備會的時候,聽說路線要走在隊伍最前面,要經常折返跑,于是就以為路線和大部隊隔得較遠,類似先遣部隊這種,如果覺得前方的路可能不太明朗(比如有岔路之類),需要提前去探路,要保證大部隊到岔路口時已經知道該往哪里走了,于是有幾段離大部隊有點遠后來經過隊長和王偉方的指點,知道路線還應該控制整個隊伍的行進速度,于是后半段有所改進。

8、 其次是關于GPS,這里摘錄一下科苑星空year的話,與大家分享:“GPS在活動中只是取到輔助作用。主要還是靠人的方位感和判斷力。GPS有些缺點,比如會存在漂移,比如航跡可能本身就有問題。用GPS不久的人通常對GPS有依賴心理,這樣會降低判斷力。在活動中,走錯路并不可怕。只要能及時的發現錯誤,并且返回到正確道路上。從這點來看,GPS是很有用的,因為GPS記錄了正確的路線,也記錄了走過的路(可返回)。但是,有的人缺乏判斷力,而有的人即便是發現自己走錯了路,也不愿意返回,而是抱著僥幸心理,將錯就錯往前走。在活動中,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我手機里的GPS沒有地圖、導航功能,只有方位、高度、速度等信

9、息。下到公路后折騰了一會兒王偉方借的GPS,基本會操作了,希望下次再做路線時能熟練利用GPS。 5,致謝 最后感謝各位隊友的支持!感謝王偉方在路線上的獨擋一面:) 希望下次我也能成為一個合格老練的路線:)路線總結: 我在GPS里保存了整條路線的航跡和一些重要的坐標點,以后再去這條路線的可以拿這個GPS,就是有個壞的包裝盒的麥哲倫的探索者。三天GPS共耗費6節5號電池。對講機充一晚上電用三天沒問題,晚上扎營后記得關閉GPS和對講機。 個人感覺東靈北靈的路線還是比較簡單的,可以不完全按照前人路線,掌握好大致方向即可。 第一天(9.29):早上6點半在清華西門集合坐包車出發,大約3小時后到達下馬威入

10、口。往前走一小段到岔路口,可以在此男女分兩邊解決個人問題。走中間比較陡的小路,可能會比較不好找,偏左邊那條大路一些。爬過一段比較陡的上升,之后路就比較平緩了。一路沿紅布條走,路線十分明顯,基本不需要GPS。中午在樹林之間的一片空地上午飯,透過樹葉的縫隙可清楚看到五指山。之后繼續前進,出樹林后風比較大,而且左側比較陡,需要注意小心。到五指山下,從左邊繞著上到埡口,可以適當休息。繼續上升一段,在另一個鞍部即可看到東靈頂峰(瑪尼堆)。頂峰還是挺冷的,可以適當加衣服。休息合影后沿石板路下撤,經過一群馬和一棵迷你“迎客松”,來到索道的上站。可繼續沿石板路下撤,但我覺得石板路走得太惡心,就走左邊的小路了。

11、最終到達偏北的一個小院子附近,找了個風比較小的溝里扎營,第一天的行程到此結束。 第二天(9.30):早上6點半起床,8點拔營出發。沿比較寬的土路一直到達公路,中間要過一次鐵絲網(斷開的地方)。之后沿公路一直走,直到看到路的右手邊有一塊碑和一條紅磚鋪的路(十分明顯)。沿紅磚路開始上升,路還是比較好走的。到一個鞍部休息,可以看到遠處的北靈。繼續前進,一段時間后可到達一個大平臺(特別大),沿前方的路開始下撤,到路線不明顯時拐向右后方向,走一小段可進入林間路。之后一路風景特別好,一直到北靈山腳。沖頂時會經過一個埡口,登頂之后吃過午飯,回到這個埡口開始比較陡的下撤。之后下撤時陡時緩,但路線都十分明顯,只

12、要按照方向走就不會走錯。路線逐漸變寬,經過一個“之”字形上升后,再走一小段即可到達實心樓。走實心樓左邊的路,在樹林中前進一段,之后會再遇鐵絲網,沿著鐵絲網走就沒問題。中間會經過空心樓(就是個廢棄的長城烽火臺),接著沿鐵絲網走十分鐘左右,在路的右邊上去一些有一個不錯的營地,適合扎營。扎營后時間還早,就帶著一部分人去空心樓看看景拍拍照。 第三天(10.1)出發時間同第二天,繼續沿鐵絲網前進,半個小時左右到達留言壁。仍然是一路平緩的到達一個好幾條岔路的地方,由于之前我錯認了黃草梁,大家表示對黃草梁沒什么大的興趣,于是直接選擇有紅布條的路下撤。之后一直在林間走很明顯的下撤路,還是比較high的。經過一

13、個幽靜的還有小松鼠的山谷,就到達有護欄的景區路了。經過象鼻山、從黃草梁過來的岔路,到一個開闊的地方即可看到右手邊的柏峪停車場。右轉沒多久即可到達。再沿著大路走一段時間到達公路,由于今天聯系包車較晚所以等了一會兒包車才來,建議以后可以在前一天晚上或者當天出發前就開始聯系。 這貌似是我第一次當路線,也是第一次真正使用GPS。第一次準備會后我把GPS拿回宿舍玩到半夜1點多才算大致掌握使用方法,把一些重要的坐標點輸了進去。之前對當路線還是比較有壓力的,畢竟是三天的路線。不過其實這條路線還是比較簡單的,一路上也沒怎么走錯路,感覺挺不錯的。 注:圖上所標點的描述不完全準確,僅參考路線即可。這回去西靈東靈對

14、穿,第一次做路線,同時也是第一次登頂東西靈。 B隊共11人,從西靈到東靈。除了隊長去過一次東西靈對穿之外,其他人還是第一次,作為路線,感覺責任重大,有些誠惶誠恐,生怕迷路。 走之前,和另外一位路線田天共同研究了路線計劃,從前人的路線總結和攻略上零零總總的總結出一條還算比較通順的路線,感覺應該問題不大。 4.30早晨6點,坐車從十食堂出發,10點左右到鮑家口(G002),10:20在大木場(G003)下車。10:45出發,不到200米,遇到護林人員設卡收費,最后收了200,象征性的給了兩張門票。 一下車,就發現GPS數據有出入。我在大木場打的點和前人攻略上所說大木場的點相差大約10公里。后來整個

15、西靈東靈走下來,發現西靈這邊的點誤差極大,基本只能依靠攻略的文字描述作為參考。幸好東靈這邊的點符合的比較好,否則后果難以想象。 過了收費點,選擇左向的大路,向西靈山腳下進發。11:46進入林區,進入林區,出現岔路( G005),兩條路都較明顯,左側路有“封山育林”碑。之后越過一條小溪,在其右邊行走。此后在山溝里就一直沿河的右側走,路一直是比較明顯的。繼續前行,直到道路消失(G006 ),前方是一片樹林,右邊地勢抬高一米左右。按照前人攻略,向右上升約50m,果然有明顯路。按照前人記錄,10分鐘左右后應該到到石塔(或者稱為神龕)。但是走了約20分鐘,依然沒有發現石塔,中間倒是在路中間看到兩座較新的

16、墳包。12點半左右吃午飯。 吃完飯后,沿小路一直上升。13:14上到一條橫切的小路(G007),選擇向左切。先有10米左右的下降,然后上升。向左上走一段以后,道路進入白樺林,路上多積葉,踩下去下面有水,鞋子容易弄濕。然后路逐漸不明顯,直接選擇從白樺林向上爬,這是可以看見右邊有一個山峰,就是西靈山頂峰。14:30左右到達西靈山(右)和石城(左)中間的鞍部(G008),為扎營地,比計劃提前1.5小時。 稍作休整,14:43,隊長決定背包沖頂西靈山頂峰。從鞍部到西靈山頂路一直明顯。 15:21,先頭部隊到達西靈山頂峰(G0010)。15:50,隊伍全部到達頂峰。在山頂稍作休憩,16:15下撤。16:

17、50,路線先行到達鞍部。路線向東北方向石城探路,順便打探是否有更好的扎營地點。17:35,路線返回,決定在原來的鞍部扎營。晚上風大,有幾次帳篷頂幾乎壓倒臉上。 GPS數據: G002 2009.4.30 10:06 N 40.08732 E 115.36343 1099M(鮑家口) G003 2009.4.30 10:32 N 40.06356 E 115.35462 1227M(大木場下車處) G004 2009.4.30 11:24 N 40.04838 E 115.33514 1445M(進山林) G005 2009.4.30 11:46 N 40.04240 E 115.33310 1

18、587M(封山育林) G006 2009.4.30 12:44 N 40.03841 E 115.32569 1735M G007 2009.4.30 13:14 N 40.03598 E 115.31932 1970M(左切) G008 2009.4.30 14:43 N 40.03015 E 115.31780 2232M(鞍部扎營處) G009 2009.4.30 15:13 N 40.03531 E 115.31084 2402M(西靈山左側峰) G010 2009.4.30 15:21 N 40.03612 E 115.30986 2404M(西靈山主峰) 5.1早上7:20出發,霧

19、大,目視距離8米左右。7:56到達石城頂峰(G011),摸索著沿山脊東北向小草路下切,山脊風大霧大。8:20左右遇到一隊原是山鷹的登山隊伍,確定小路可以下山。8:33,小草路分兩支(G012),左下和右下,直接看下面是灌木叢。選擇向左下切,進入一坡度較大的山溝,左右都是灌木。9:15沿溝底向下進入白樺林(G013),出現石頭小路。繼續向下,9:32下到大馬路,松了一口氣。又遇到一隊登山的人,沿大路繼續向前說要從礦屋上山。回想起來當時選擇草路的時候,應該向右,就可以到達礦場小屋(采石場)的傳統路線。沿著大路一直走,11:35到達防風護林出口(G014)。 出來以后,向右沿大路100米左右,馬路邊

20、上小息,然后沿大土路進山。沿大路一直向前,始終有路。在(N 40.0342222, E 115. 3949444)處,大路分兩條,選擇直走。之后向前路逐漸變窄,進入到兩山脊的底部。山脊相交的溝底有路,走一會后上左上山坡,繼續向前,兩山脊最終環形相交,相交處為一鞍部,在此吃午飯,12:32(G015)。 鞍部可以直接眺望東靈。向下看有一條明顯的路向右前方延伸。13:00出發,13:58下到柏油馬路(G017)。直接向左前方穿越一片草地,繞上一條進山的大土路。穿越的時候,左邊有一圍墻包圍的黃色建筑。此時,我們面向東靈山(向東),道班在我們的右邊(向南)1.5公里處。 此后,路非常明顯。從土路上山脊

21、。山脊有兩條,最后相交于一條,再往上就是東靈山頂峰。沿著山脊一直向上,沿途小息了兩三回,并且時不時的下雨。兩山脊的相交處是一個草坪。上這個平臺,我們是從山脊的左邊白樺林切上去的。到達草坪(G018)的十件是16:24,海拔1812米,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東靈主峰。16:40,隊伍全部到齊。草坪為扎營的理想地方,較平坦,風小,但是馬糞較多。 GPS數據: G011 2009.5.1 07:56 N 40.02650 E 115.32405 2405M 石城 G012 2009.5.1 08:33 N 40.02910 E 115.33305 坡上小路左切 G013 2009.5.1 09:15 N

22、 40.02848 E 115.33688 向下進入白樺林 G014 2009.5.1 09:32 N 40.02711 E 115.33833 1915M(下到大路) G015 2009.5.1 11:35 N 40.03061 E 115.39234 1168M(防風護林出口) G016 2009.5.1 12:32 N 40.04290 E 115.40277 1423M(山脊上吃午飯) G017 2009.5.1 13:58 N 40.03543 E 115.41446 1246M (下撤到大路,進入東靈山山脊) G018 2009.5.1 16:24 N 40.03792 E 115.44131 1812M(扎營的地點,兩山脊相交處) 5.2早上6點起床,7:30出發,沿著山脊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