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_第1頁
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_第2頁
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_第3頁
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_第4頁
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目錄1 前言.12 模型的建立與分析.1 (一)模型的初步設定.2 (二)模型的參數估計.3 (三)模型的檢驗.4 1.經濟原理的檢驗.4 2.計量經濟學的檢驗.4 (1)多重共線性的診斷與修正.4 (2)異方差的檢驗與修正.5 (3)自相關的檢驗.7 (四)模型的確認.9 (五)模型的評價.9 1.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9 2.模型中存在的不足.103 結論.104 參考文獻.10 專心-專注-專業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摘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突飛猛進,農村經濟也得到很大發展,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也在不斷增加。本論文將運用計量經濟學所學到的多元線性回

2、歸法的方法,對1978至2003農村居民收入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分析了播種面積、價格指數、從事農業的人口比重、國家從財政對農業的投入以及農業稅構對其的影響,構造模型分析相關變量之間的關系,并檢驗。關鍵詞 多元線性回歸;人均收入;播種面積;價格指數;農業稅 一、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農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農村人均收入不斷增加,但盡管如此,我國城鄉居民的收入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的發展,貧富差距繼續擴大,極有可能導致社會不穩定,因此,找到最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民人均收入提高的因素迫在眉睫。影響農村居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是他們起到的作用的程度很

3、顯然是不可能相同的,為此,我采用經濟計量學課程中學到的辦法,對各項原因進行回歸分析,希望能夠找到對農村居民收入增長起關鍵作用的因素,為農村的進一步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意見與建議。二、模型的建立與分析(一)模型的初步設定 通過我對農民居民收入的影響因素的分析,我認為有五個因素對農民收入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其中包括:農作物的播種面積(X2)、農產品的生產價格指數(X3)、從事農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比重(X4)、國家財政對農業的投入(X5)以及農業稅的繳納情況(X6)。 影響農民收入不可能只是簡單地農業內的因素或者農業外因素,所以我在選擇變量的時候既摘取了農村外的相關因素例如國家財政對農業的投入也摘取了

4、農業本身的因素例如農作物的播種面積來綜合進行分析,把這些單個因素和農民的收入作簡單線性回歸,得到以下線性五元方程: Y=C1+C2X2+C3X3+C4X4+C5X5+C6X6+U 通過訪問國家統計局,我得到以下數據資料: 年份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千公頃)(X2)農產品生產價格指數(上年=100)(X3)從事農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比重(X4)國家財政對農業的投入(X5)農業稅的繳納情況(X6)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純收入(元)(y)1978.07103.90.150.66108.07133.61979.87122.10.174.3394.6160.21980.53107.10.149.9589.13

5、191.31981.07105.90.110.2190.65223.41982.6102.20.120.4993.42270.11983.47104.40.132.87104.16309.81984.331040.141.29109.66355.31985.87108.60.153.6298.22397.61986106.40.184.2103.94423.81987.531120.195.72107.69462.61988.931230.214.07112.43544.91989.931150.265.94102.17601.51990.2797.40.307.84107.75686.319

6、91.8980.347.57100.24708.61992.1103.40.376.02105.097841993.7113.40.440.45105.01921.61994.6139.90.532.98105.5312211995.3119.90.574.931101577.71996.6104.20.700.43108.981926.11997.295.50.766.39108.872090.11998.7920.1154.76110.9921621999.8187.80.1085.76162.442210.32000.8596.40.51231.54123.122253.42001.86

7、103.10.51456.73124.12366.42002.5199.70.51580.76249.52475.62003.96104.40.1754.45268.352622.2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Y: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單位:元)X2:農作物的播種面積(單位:千公頃)X3:農產品的生產價格指數(單位:%)X4:從事農業人口占就業總人口的比重(單位:%)X5:國家財政對農業的投入(單位:億元)X6:農業稅的繳納情況(單位:億元)(二)模型的參數估計 得到如上的統計數據后,我用EWIEWS軟件對模型進行回歸并得到模型的參數估計值。如下:圖一由圖一可得本模型的參數估計結果為:Y=-980.0

8、080+0.X2-1.X3-5170.440X4+0.X5-1.X6(三)模型的檢驗1. 經濟原理的檢驗 從圖一可以看出農作物的播種面積、農產品的生產價格指數、從事農業的人數比重、國家財政對農業的投入、農民繳納的稅收每增加一個單位,農民的人均收入就會相應的增加0.03個單位、減少1.61個單位、減少5170個單位、增加0.78個單位、減少1.13個單位。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x2、x4、x5、x6 的符號是正確的,但是x3的符號與經濟學意義相悖,所以我們可能要把把x3排除在模型之外。2.計量經濟學的檢驗(1) 多重共線性的診斷與修正 a.由圖一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該模型的整體擬合效果比較好,R2

9、=0.983 F=236.3>F(5,20) =4.10(顯著性水平=0.05),模型從整體上看被解釋變量與解釋變量之間有明顯的線性關系。但是x3的t值為0.59,x6的t值為0.109,在5%的睡水平下,自由度為20的t的臨界值為1.712 ,x3 、x6的t值不顯著,可能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我用EVIEWS計算解釋變量之間的簡單相關系數得到: 圖二由圖二可以看到x2 x4 x5之間存在高度的線性相關關系,其相關系數都超過了0.5達到了0.7甚至0.8。 b.下面將用逐步回歸的方法來減少本模型當中多重共線性的嚴重程度。1 利用OLS方法分別求Y對各解釋變量x2、 x3、 x4、 x5

10、、 x6進行一元回歸。依據調整后可決系數R2最大原則,選取x5作為進入回歸模型的第一個解釋變量,形成一元回歸模型。2 將剩余解釋變量分別加入模型,進行逐步回歸。根據逐步回歸的思想,我們結合回歸分析的結果來看,新加入變量x4的二元歸方程的R2最大,且x4的符號也符合經濟學的意義,因此保留變量x4。3 如此方法進行逐步分析。在x5 x4 x2的基礎上,加入變量x3以后R2沒有明顯的變化,同時x3的參數符號為負,不符合經濟學的意義;在加入變量x6以后R2不僅沒有增加反而還變小了,并且x6的t值也不顯著。這說明x3 x6易引起多重共線性應該予以剔除。所以最后保留的變量時x5 x4 x2,其相應的回歸結

11、果為:Y=-1747.731+0.X5-5105.793X4+0.03616X2其中R2=0.98 F=425.5(2) 異方差的檢驗與修正a. 利用White檢驗法來檢驗異方差,White檢驗的估計結果如下:由上圖可得:R2=0. nR2=19.33842 White 統計量 該值在大于5%顯著性水平下自由度為3的分布的相應臨界值 0.05 (3) =7.8147,因此拒絕同方差性的原假設。b.利用加權最小二乘法對異方差進行修正 通過eviews中加權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模型結果為:Y=-1048.5+0.03x2-5027.232x4+0.799x5其中R2=0.997 D.W.=1.081

12、F=3912.9 而且相關系數項的t統計量都有明顯的增加。下面檢驗經過加權的模型是否還存在異方差的問題,懷特檢驗的結果如下: 圖四由圖四中的數據,得到White統計量 nR2=25.05449,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其對應的臨界值為7.8147,7.8147*3=23.4441<25.05449所以不能拒絕同方差的假設。(3) 自相關的檢驗在排除x3、x6以后得到的回歸模型結果如下圖所示: 圖五其中R2=0. D.W.=0.6103 F=425.5,該回歸方程的可決系數較高,回歸系數顯著。對樣本容量為26、三個解析變量的模型、5%的顯著性水平,查D.W.統計表可知dL=1.143 dU=1

13、.652 D.W.<dL,顯然模型中存在正自相關。這一點從殘差圖也可以看出: 圖六在圖六的殘差圖中,殘差的變動有系統模式,連續為正或者連續為負,表明殘差存在一階正自相關。由于所學的只是范圍有限此時雖然模型中存在自相關的問題,但是不能找到較好的方法來修正。(四)模型的確認 在經過經濟學理論上的檢驗和計量經濟學兩個方面的檢驗后,模型盡量避免了多重共線性和異方差問題,并且在解決異方差問題后模型解釋變量的各個系數的t統計量的顯著性都有相應的增強,此時也不存在與經濟理論不符的問題,所以最后得到的模型的結果為: Y=-1048.5+0.03X2-5027.232X4+0.799X5 (五)對模型的評

14、價1. 模型具有一定合理性 a.在最初的模型假定階段,我考慮了五個因素,但是到最后模型確定時最后只保留了三個因素,由于我考慮的主要是在改革開放以后的情況,所以很明顯的看出在改革開放以后農業人口占勞動總人口的比重以及國家的財政支持對農村居民收入的影響是比較顯著的。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重視農業發展的同時加快了城市化進程,很多農民進入城市發展,這使得從事農業人口的比重占就業人口的比重迅速降低,農村居民的收入也變得多樣化,農村居民的收入也增加明顯;國家財政對農業的支持包括了農業科技的研發投入,對農業的補助,農村基本設施的新建與改造等多方面,這對農民收入的增加影響可以說是根本性的;另外就是一個較為普遍的因

15、素,農村播種面積與收入顯然是成正相關的。 b.雖然在最后的模型確定階段,我之前所考慮的農業稅的繳納和農產品的生產價格指數被排除在模型之外,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是從長期來看他們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可能并不是那么明顯。從農產品的價格來說,我們知道,農產品的價格一般是比較穩定的,價格彈性是有限的,不可能會有很高的,因此依靠提高農產品價格來促進農民增收是有一定困難的。從農業稅的角度來說,國家征收的農業稅一直都不太高,即使在2003年后免征農業稅對農民收入的提高也是沒有多大影響。2. 模型中存在的不足 a.忽略了其他的影響因素的影響,因為我們所研究的是農村居民的收入影響因素,而不是研究某一個方面,所以難免會有些

16、因素沒被考慮到,有些甚至是一些十分重要的因素。如天氣、災害等因素對農業、農民收入的影響就是十分顯著的。而這些因素是難以統計的。 b.在論文最終確定的時候由于我沒有進行自相關問題的修正,所以最后確定的模型可能仍然存在嚴重的自相關問題,影響到最后的估計結果,這個問題是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并且克服的。三、結論 到目前為止我國仍然是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仍然是我國政府關注的首要問題,通過本次模型的分析,我們清楚地了解了對農民收入起重要作用的幾個因素,雖然模型在考慮時仍然存在一些瑕疵和漏洞,但是本次模型的估計結果從整體上來看還是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的。同時我認為為了更好地促進農民收入的增長還應該做到以下幾點:加強現階段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勞動的轉移才是現在或者將來的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辦法,政府應該更加注重農村勞動力轉移對農民收入的巨大作用和潛力。發展二、三產業是促進農村城鎮化的根本途徑。一定程度上,農村城鎮化的水平主要取決于二三產業的繁榮程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