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溪博物館:徽派園林的建筑印記_第1頁
績溪博物館:徽派園林的建筑印記_第2頁
績溪博物館:徽派園林的建筑印記_第3頁
績溪博物館:徽派園林的建筑印記_第4頁
績溪博物館:徽派園林的建筑印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績溪博物館徽派園林的建筑印記 績溪縣博物館于2010年動工建設,2013年11月正式開館。其設計者是我國著名的建筑設計大師李興鋼。李興鋼以設計中國首個博物館小鎮安仁古鎮和主持設計了2008北京奧運場館鳥巢而聞名國內外建筑界。 績溪博物館坐落于縣城華陽鎮良安路,緊鄰百年名校績溪中學。館址為老縣政府舊址,同時還是明清兩代老縣衙的遺址。其占地面積952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3平方米。其中,展陳面積3500平方米。由序言、山水績溪、人文績溪、商道績溪、風土績溪、徽韻績溪、徽味績溪7大展廳組成。館藏內容囊括了眾多名人字畫、歷史文獻、宗族譜牒及績溪三雕、容像、陶瓷、徽墨、古籍等文物珍品。 績溪博物館的

2、設計基于對績溪地理環境的理解、名稱由來及對徽派建筑與聚落的表現特征與周邊的山形水系相融合之理念。是“北有乳溪,與徽溪相去一里并流,離而復合,有如績焉”的“績溪之形”的充分演繹和展現。 為盡可能保留用地內的現狀樹木(特別是用地西北部一株700年樹齡的古槐),建筑的整體布局中設置了多個庭院、天井和街巷。既營造出舒適宜人的室內外空間環境,也是徽派建筑空間布局的重釋。使建筑和庭院本身成為一件最直觀的展品,讓參觀者宛若置身在古老的徽州古鎮之中。 績溪博物館的展陳由山水之形、人文之神、商道之氣、菜肴之味、藝術之韻與民俗之風六個方面組成,點面結合、由表及里的向人們展示了績溪悠久的山水自然之沉淀和歷史文化之魂魄。是一個融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