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飽和度監測在四肢血管損傷中的應用_第1頁
血氧飽和度監測在四肢血管損傷中的應用_第2頁
血氧飽和度監測在四肢血管損傷中的應用_第3頁
血氧飽和度監測在四肢血管損傷中的應用_第4頁
血氧飽和度監測在四肢血管損傷中的應用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血氧飽和度監測在四肢血管損傷中的應用                作者:任龍韜 朱慧輝 郭志堅 魏杰   【關鍵詞】  四肢血管損傷【摘要】 目的 探討血氧飽和度監測在四肢血管損傷中的臨床應用。方法 應用瑞士產多功能床旁監護儀對2000年6月2004年2月對38例因外傷引起的四肢血管損傷病人的患肢連續的血氧飽和度監測,同時采用與健側肢體的血氧飽和度做對比的方法以及與采用傳統的觀察方法做比較進行臨床觀察。結果 多功能床旁監護儀

2、所監測的血氧飽和度反應靈敏、準確,與健側對照可動態觀察到損傷血管血液流動的情況及血管恢復的程度。與傳統方法比較,更能早期有效地發現血管危象的發生。結論 血氧飽和度的監測是一種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無創傷、無痛苦的監測方法,是輔助評價血管損傷后修復效果的良好參數指標,連續的觀察有助于早期發現血管危象的發生及預測修復血管的轉歸。關鍵詞 血氧飽和度 監測 四肢血管損傷 應用The practical reseach on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monitor in  the patients with limb blood vessel trauma &#

3、160;【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clinic application of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monitor in the cases with limb blood vessel trauma.Methods From June2000to February2004,injured limbs of38cases with limb blood vessel trauma were continuously inspected through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monitor,w

4、hich were measured by multifunction bedside monitor instrument made in Switzerland.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healthy side limb and traditional means.Results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inspected by multifunction bedside monitor instrument were sensitiveand exact,at the same time blood flow in the i

5、njured blood vessel can be observed dymically.In comparison with the traditional ways blood vessel crisis could be found early.Conclusion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monitor is a useful monitor means,which is convinious,operated simply,no trauma and no pain.It is effective parameter that can be used to

6、evaluate blood vessel restoration effect.If continuous observation is done,it can help to discover blood vessel crisis and forecast result of repaired blood vessel.Key words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monitor limb blood vessel trauma application   四肢血管損傷后一般采用觀察皮溫、顏色、毛細血管充盈試驗等傳統方法觀察。應用經皮測定血氧飽和

7、度(SpO 2 )的監測手段來觀察血管危象的發生國內目前尚未見報道。筆者采用多功能床旁監護儀對38例血管損傷的患肢進行連續的SpO 2 監測,對血管修復術后血管危象的發生、早期發現及其轉歸進行了觀察、分析和總結,獲得了較滿意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2 結果   2.1 與健側比較 經觀察比較發現,在血管損傷早期SpO 2 值和曲線波幅都低于健側的有33例,說明損傷早期血管患肢血流和攜氧能力受到影響。術后早期兩側SpO 2 相同,但曲線波幅低于健側的25例,說明受損血管血流及血管痙攣或搏動情況低于健側、但攜氧能力正常。術后3d患側恢復到健側水平,兩側S

8、pO 2 值及曲線波幅相同的15例,說明受損血管恢復良好,未發生血管危象,血流及血管搏動正常。術后8d恢復到兩側SpO 2 值及曲線波幅相同的8例。術后15d恢復到兩側相同的1例,術后35d恢復到兩側相同的1例。斷指再植早期在監測過程中發現指夾夾于患指上可對局部血管及組織造成一定壓力,影響血液循環并加重損傷,同時還影響傳統方法的觀察,而監測鄰指的SpO 2 與監測做對比臨床意義不大,故放棄使用SpO 2 的監測,單純使用傳統方法進行觀察。2.2 與傳統觀察方式比較 經比較發現,SpO 2 在90%95%時,肉眼觀察均無血管危象發生;SpO 2 在80%90%之間肉眼觀察到血管危象的有4例,皮溫

9、降低的2例,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的3例,動脈搏動未能觸及的2例;SpO 2 在80%以下或檢測不到的用傳統方法觀察都發生血管危象。3 討論   3.1 SpO 2 的監測原理 SpO 2 監護儀通常是將一個探測器放置在身體的某個半透明部位(如手指、足趾、耳垂),探測器的一邊是一個二極管,它向對側發射光譜,對側有一個光譜探測器,當血中含氧量較低時顏色偏藍,血氧儀就通過測量這種藍色的成分來確定含氧量。血氧儀的測定還有賴于脈搏跳動的存在,因為動脈血在心臟收縮時是增加的,這一微小的變化可被血氧儀上的微探測器捕捉到,這樣可以避免其它因素對光吸收性的影響,而且脈搏血流的長度可以被波形掃

10、描儀監測到,這些波形僅僅反映血液的流動情況,與血壓無關 1  。3.2 健、患側SpO 2 對比的意義 SpO 2 測定有賴于脈搏血流的產生,SpO 2 的下降提示血攜氧能力的下降或血流的減少,而隨后損傷血管有發生栓塞的可能。血管損傷早期可由于損傷或疼痛等刺激引起血管痙攣導致血流不暢,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險,同時也增加動脈血流的阻力,影響肢體遠端的血供 2  ,使脈搏較健側細弱無力,而血流情況早期的變化通過一般的觀察方法很難準確發現,利用SpO 2 監測患肢SpO 2 曲線波幅的變化并與健側對比,可以早期發現這一改變。我們通過監測并分析本組病例的結果可發現血管損傷及術后早期Sp

11、O 2 曲線波幅較健側低平,隨著受損血管的修復及血流通暢度的改善,SpO 2 曲線波幅越來越接近最后等同于健側。此法尤其適用于動脈損傷及動脈吻合術后的觀察,可早期預測動脈危象發生的可能及預后,及早采取治療措施。在靜脈發生危象時,由于靜脈血的淤積可間接影響動脈的搏動,使SpO 2 值及其曲線波幅低于健側。經過觀察筆者發現,只要血管吻合口有血流通過,儀器就可探測到SpO 2 的數值和波形,當吻合口狹窄到一定程度時首先出現 波形的變化,然后出現數值的變化;只要有血流通過,就可探測到SpO 2 數值和波形;當無血流通過時(血管痙攣或血管栓塞)SpO 2 數值測不到且波形為直線。3.3 SpO 2 監測

12、與傳統觀察方法對比的意義 當靜脈回流受阻時,血液往往易淤積在末梢血管中,使末梢血液中含氧量下降,膚色由紅潤轉為紫紅或暗紅色,早期皮溫升高,隨后逐漸降低,毛細血管反應時間縮短。這些變化的早期傳統觀察方法的結果往往受觀察者的主觀意識、工作經驗、責任心及光照條件下的不同影響導致觀察結果的誤差,當臨床癥狀明顯后靜脈危象已很嚴重。SpO 2 監測對低氧反應迅速、靈敏、準確。SpO 2 值下降可早期提示有靜脈危象發生的可能,對預防和治療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當SpO 2 低于90%時即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并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在動脈危象發生的早期,動脈仍有血流通過但明顯減少,SpO 2 值可下降亦可無明顯變化

13、,但其曲線波幅即出現明顯降低,說明即將或已經發生動脈危象。3.4 本法的優點 能方便、迅速、準確地顯示結果,最大的優點是可進行連續的無創監測,對治療效果的評價、血管損傷后組織存活與否及其預后有很大的幫助,大大減輕了醫護工作的強度,能夠及早發現異常進而積極尋找原因并做出相應的處理。3.5 本法的缺點 長期持續的使用血氧儀,由于指套夾對患肢末梢有一定的壓力,可能對局部血供造成影響及組織造成損害,對斷指再植者不宜使用。長期持續的監測可影響患者的生活和休息。尤其重要的是SpO 2 是評估病情的重要指標,是現代醫療護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監測項目,連續的SpO 2 監測在血管損傷修復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

14、,它可在無創傷狀態下動態地監測血管修復過程并及早發現及預防血管危象的發生,有利于病情變化時迅速制定治療方案。當SpO 2 值降低到70%以下時其可信度也隨之下降 3  ,此時應結合臨床考慮病情的變化。值得注意的是SpO 2 的監測不能代替傳統的觀測方法,不管血氧儀是怎樣的方便和先進,它也只能是完善和補充我們的觀察手段,而不能完全代替傳統的臨床觀察方法。參考文獻         2.2 與傳統觀察方式比較 經比較發現,SpO 2 在90%95%時,肉眼觀察均無血管危象發生;SpO 2 在80%90%之間肉眼

15、觀察到血管危象的有4例,皮溫降低的2例,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的3例,動脈搏動未能觸及的2例;SpO 2 在80%以下或檢測不到的用傳統方法觀察都發生血管危象。3 討論   3.1 SpO 2 的監測原理 SpO 2 監護儀通常是將一個探測器放置在身體的某個半透明部位(如手指、足趾、耳垂),探測器的一邊是一個二極管,它向對側發射光譜,對側有一個光譜探測器,當血中含氧量較低時顏色偏藍,血氧儀就通過測量這種藍色的成分來確定含氧量。血氧儀的測定還有賴于脈搏跳動的存在,因為動脈血在心臟收縮時是增加的,這一微小的變化可被血氧儀上的微探測器捕捉到,這樣可以避免其它因素對光吸收性的影響,而

16、且脈搏血流的長度可以被波形掃描儀監測到,這些波形僅僅反映血液的流動情況,與血壓無關 1  。3.2 健、患側SpO 2 對比的意義 SpO 2 測定有賴于脈搏血流的產生,SpO 2 的下降提示血攜氧能力的下降或血流的減少,而隨后損傷血管有發生栓塞的可能。血管損傷早期可由于損傷或疼痛等刺激引起血管痙攣導致血流不暢,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險,同時也增加動脈血流的阻力,影響肢體遠端的血供 2  ,使脈搏較健側細弱無力,而血流情況早期的變化通過一般的觀察方法很難準確發現,利用SpO 2 監測患肢SpO 2 曲線波幅的變化并與健側對比,可以早期發現這一改變。我們通過監測并分析本組病例的結果

17、可發現血管損傷及術后早期SpO 2 曲線波幅較健側低平,隨著受損血管的修復及血流通暢度的改善,SpO 2 曲線波幅越來越接近最后等同于健側。此法尤其適用于動脈損傷及動脈吻合術后的觀察,可早期預測動脈危象發生的可能及預后,及早采取治療措施。在靜脈發生危象時,由于靜脈血的淤積可間接影響動脈的搏動,使SpO 2 值及其曲線波幅低于健側。經過觀察筆者發現,只要血管吻合口有血流通過,儀器就可探測到SpO 2 的數值和波形,當吻合口狹窄到一定程度時首先出現 波形的變化,然后出現數值的變化;只要有血流通過,就可探測到SpO 2 數值和波形;當無血流通過時(血管痙攣或血管栓塞)SpO 2 數值測不到且波形為直

18、線。3.3 SpO 2 監測與傳統觀察方法對比的意義 當靜脈回流受阻時,血液往往易淤積在末梢血管中,使末梢血液中含氧量下降,膚色由紅潤轉為紫紅或暗紅色,早期皮溫升高,隨后逐漸降低,毛細血管反應時間縮短。這些變化的早期傳統觀察方法的結果往往受觀察者的主觀意識、工作經驗、責任心及光照條件下的不同影響導致觀察結果的誤差,當臨床癥狀明顯后靜脈危象已很嚴重。SpO 2 監測對低氧反應迅速、靈敏、準確。SpO 2 值下降可早期提示有靜脈危象發生的可能,對預防和治療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當SpO 2 低于90%時即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并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在動脈危象發生的早期,動脈仍有血流通過但明顯減少,SpO 2 值可下降亦可無明顯變化,但其曲線波幅即出現明顯降低,說明即將或已經發生動脈危象。3.4 本法的優點 能方便、迅速、準確地顯示結果,最大的優點是可進行連續的無創監測,對治療效果的評價、血管損傷后組織存活與否及其預后有很大的幫助,大大減輕了醫護工作的強度,能夠及早發現異常進而積極尋找原因并做出相應的處理。3.5 本法的缺點 長期持續的使用血氧儀,由于指套夾對患肢末梢有一定的壓力,可能對局部血供造成影響及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