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干皮上劃痕人用布氏菌病活菌苗制造及檢定規(guī)程_第1頁
凍干皮上劃痕人用布氏菌病活菌苗制造及檢定規(guī)程_第2頁
凍干皮上劃痕人用布氏菌病活菌苗制造及檢定規(guī)程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凍干皮上劃痕人用布氏菌病活菌苗制造及檢定規(guī)程本品系采用布氏菌弱毒菌株,經培育后凍干制成。用于預防 布氏菌病。1菌種1.1 用弱毒牛型104M菌種。菌種應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 定所分發(fā)或經同意。1.2 菌種應經凍干,保存于28C,并指定專人負責保管。1.3 禁止使用通過動物后再分離培育出之菌株制造菌苗。1.4 菌種的免疫力試驗每 3年至少檢定一次。1.5 菌種檢定1.5.1 培養(yǎng)特性在含有1 : 50000堿性復紅培養(yǎng)基上應生長,但在含有同樣 濃度的硫堇培養(yǎng)基上不應生長(亦可用紙片法檢查),在肝瓊脂 斜面培養(yǎng)基上產生微量硫化氫。涂片鏡檢應為革蘭氏陰性球桿 菌。1.5.2 變異檢查菌懸液,置90C

2、水浴中30分鐘,不應出現(xiàn)凝集現(xiàn)象。用同樣濃 度的菌懸液,與1 : 1000三勝黃素水溶液等量混合,于37C放24小時,不應出現(xiàn)凝集現(xiàn)象。用結晶紫菌落染色法檢查,菌落 變異率不得超過3%1.5.3 噬菌體裂解試驗將菌種接種于肝瓊脂平皿上,滴加布氏菌Tb噬菌體1滴,于37C培育4448小時,在噬菌體流過的地方應無本菌生長。1.5.4 血清學試驗用生理鹽水將新鮮培養(yǎng)物制成含菌數(shù)為 50億/ml的菌懸液, 與已知效價的布氏菌診斷血清作凝集反應, 其凝集價應達到血清 原效價。1.5.5 殘余毒力檢查用生理鹽水將37 C培育4448小時之肝瓊脂斜面新鮮培養(yǎng) 物制成菌懸液,并稀釋成 15億/ml、30億/m

3、l、60億/ml、120 億/ml和240億/ml等5個濃度的菌懸液。取體重 1820g小白 鼠25只分為5組,各組分別用不同濃度的菌懸液腹腔注射,每 只0.5ml,觀察7天,計算LD5Q其值應為1020億菌。1.5.6 免疫力試驗用生理鹽水將菌種1代新鮮培養(yǎng)物制成濃度為 2億/ml的菌 懸液。取體重300350g豚鼠10只。每只皮下注射1ml,經25 30天后,每只豚鼠皮下攻擊羊型強毒布氏菌10個或20個感染量(MID)。同時取3組健康豚鼠作對照,每組 3只,分別于各 組豚鼠皮下注射0.5、1及2個MID。免疫及對照豚鼠于注射毒 菌懸液后均觀察2530天后解剖,取出鼠蹊部淋巴結、腹主動 脈旁

4、淋巴結、肝及脾分別接種肝瓊脂中管斜面培養(yǎng)基,于37C培育10天。如免疫動物組織之培養(yǎng)物有布氏菌生長,應用硫堇 染科培養(yǎng)基(亦可用紙片法)和硫化氫反應做菌型鑒別試驗。注 射1個MID的3只對照豚鼠都必須發(fā)生全身感染,即肝臟或脾臟應分離出羊型毒菌。免疫組攻擊 10個MID時,10只豚鼠中不 應有2只以上分離出羊型毒菌;攻擊 20個MID時,10只豚鼠中 不應有3只以上分離出羊型毒菌。2菌苗制造2.1 制造菌苗的工作室應專用,不得與其他細菌工作混用。 生產中應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非制造菌苗用的其他布氏菌不得帶 到生產工作室內。2.2 制造菌苗可用pH6.67.2的肝浸液瓊脂或其他適宜 培養(yǎng)基。2.3

5、啟開凍干菌種,接種在肝瓊脂斜面或其他適宜的培養(yǎng)基上,放37C培育4448小時為第1代。第1代菌須進行1 :500 三勝黃素玻片凝集試驗,只有光滑型菌方可用于制造菌苗。第1代菌種斜面于28C可保存15日。2.4 將第1代菌種接種到肝瓊脂或其他適宜培養(yǎng)基上,放 37C培育4448小時為第2代菌種。經肉眼純菌檢查合格后, 棄去凝固水,用無菌生理鹽水制成菌懸液。2.5 將第2代菌種接種到瓊脂或其他適宜培養(yǎng)基上,放37C培育4448小時,肉眼逐瓶檢查,有雜菌者廢棄。2.6 用含有蔗糖、明膠、硫脲和味精組成的保護液或其他適宜的保護液洗下菌苔或刮取菌苔,放入保護液內。每數(shù)瓶培養(yǎng)物可采入或刮入1瓶(或1大管)

6、保護液內,此為菌苗原液,置 28C保存。每瓶(或大管)原液均按生物制品無菌試驗規(guī)程 進行純菌試驗。2.7 將純菌試驗合格的原液合并,如每安瓿凍干菌苗為10人份,裝量0.5ml原液,則應合并后的原液稀釋成每 ml含菌1800 億2000億,使每1人份菌苗含90億100億。由原液采集到 冷凍干燥之間隔不得超過 7天。稀釋后的原液經純菌試驗合格后 即可分裝安瓿凍干。2.8 同一日采集的原液同一次凍干者為1批。如1批有數(shù)瓶,應分為亞批。3冷凍干燥菌苗原液分裝安瓿完畢后應立即在 -30 C以下進行冷凍。干 燥時間可根據水分含量及活菌數(shù)來決定。干燥完畢后進行真空封 口。亦可用充氮封口。4成品檢定4.1 物

7、理化學檢查凍干菌苗應為乳白色疏松體, 加入生理鹽水后,應于1分鐘 內溶解成均勻懸液。用真空測定器檢查安瓿應為真空。 水分含量 不得超過3%4.2 菌型檢查每亞批菌苗應用硫堇培養(yǎng)基或紙片法及硫化氫反應做菌型鑒別檢查,應呈牛型布氏菌的培養(yǎng)特性。4.3 純菌試驗每亞批菌苗抽樣按生物制品無菌試驗規(guī)程進行。4.4 活菌計數(shù)及菌落變異檢查每亞批取3支安瓿,加生理鹽水溶解混勻后比濁。將菌液濃度稀釋為含菌10億/ml,再用生理鹽水做10倍系列稀釋至10-6, 取10-6或其他適宜的稀釋度之菌液接種5個平皿,每個平皿接種0.1ml。用涂菌棒涂勻后放 37C培育45天,計算活菌數(shù)。凍 干后活菌率不得少于50%如不

8、合格可復試,經復試仍低于 50% 者則該批菌苗廢棄。同時用結晶此菌落染色法檢查,菌落變異率 不得超過10%4.5 濃度測定菌苗經溶解后,按中國細菌濁度標準測定濃度,每人份含菌數(shù)應為90億100億。4.6 安全試驗每亞批取3支安瓿,用生理鹽水溶解后混勻。用體重 18 20g小白鼠5只,每只皮下注射10億菌/ml的菌懸液0.5ml。觀 察7日不應有死亡,如有死亡應復試一次,仍有死亡,則該批菌 苗廢棄。4.7 免疫力試驗10批以下者至少抽1批進行免疫力試驗,10批以上者,每 10批抽1批。用滅菌生理鹽水溶解凍干菌苗,并稀釋成 5億菌 /ml菌懸液。取體重300350g豚鼠10只,每只皮下注射1ml。 經2530日后,每只豚鼠皮下攻擊羊型線毒布氏菌 10個或20 個MID。同時用3組健康豚鼠作對照,每組 3只,各組豚鼠分別 于皮下注射0.5、1和2MIDb各組不能自拔于注射毒菌懸液后 25 30日解剖,取鼠蹊部淋巴結、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肝及脾,分別接種肝瓊脂中管斜面培養(yǎng)基,于 37C培育10天。如免疫動物 組織之培養(yǎng)物有布氏菌生長,需用硫堇培養(yǎng)基(亦可用紙片法) 和硫化氫反應做菌型鑒別試驗。 注射1個MI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