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整體性與差異性_第1頁
第三章 整體性與差異性_第2頁
第三章 整體性與差異性_第3頁
第三章 整體性與差異性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讀“北非五國綠色工程示意圖”,回答12題。1影響圖中“綠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 ( )A熱量B水分 C地形 D洋流2該項工程建設所遵循的地域分異規律是 ( )A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規律C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D非地帶性規律入滲率指水分自地表滲入土壤中的強度,以每小時若干毫米表示。在某種情況下,降雨 滲入土壤時的最大入滲率,叫“入滲容量”。讀圖2回答3_4題。3. 若圖中曲線表示干濕狀況不同的沙壤土和粘壤土在其他條件相同時的入滲率變化情 況,則下列組合正確的是 ( )A.濕粘壤土  

2、; B.濕沙壤土     C.干沙壤土   D.干粘壤土4 關于入滲率和入滲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若其他條件相同,降水時間越長,土壤的入滲率越大B. 若其他條件相同,降水量越大,土壤的入滲率越大C. 在降雨量滿足時,入滲容量出現在入滲初期D. 在降雨量滿足時,入滲容量出現在降雨后期某地儲水變化量為該地水量收入與支出之差。下圖為4個不同流域多年平均儲水變化量圖。據此回答5-6題。5圖中地的植被主要為 ( )A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B溫帶草原 C亞寒帶針葉林 D

3、熱帶季雨林6塑造圖中地區域地形地貌的主要力量來自 ()A流水 B風力 C冰川 D海浪讀“35°S附近某地區的相關數據圖”,其中處為海洋,處為陸地,135°、155°為當地經度,回答797.處所屬的大洋與板塊的名稱分別是 ()A.太平洋、太平洋板塊 B.太平洋、南極洲板塊C.印度洋、印度洋板塊 D.大西洋、美洲板塊8.從處向北,自然帶的更替主要反映了 ()A.垂直地帶性 B.干濕度地帶性C.緯度地帶性 D.地方性分異9.處的自然植被類型可能是 () A.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B.溫帶荒漠草原C.溫帶針葉闊葉混交林 D.溫帶落葉闊葉林讀圖“某山地位置及其植被一土壤垂直分布

4、示意”回答10-12題。10該山地分布在: ( )A高原山地氣候區 B溫帶季風氣候區 C溫帶沙漠氣候區   D溫帶大陸氣候區11北坡比南坡: ( ) A光照強 B坡度陡  C水分多 D林地少12圖中公路: ( )A直達運輸為主  B沿線多喀斯特地貌 C為青藏公路的一部分 D沿線盛產甘蔗圖3示意北半球某森林帶分布上限海拔高度與經緯度的關系。據圖霹答13_14題。13該森林帶分布 ( )( ) A最南界線為25°S B最北界線為60°N C上限海拔隨緯度升高而降低 D上限海拔最高可達5000米以上14自沿海向內陸,引起該森林帶分布上限海拔

5、高度逐漸變化的最主要影響因素是 ( ) A熱量 B地形 C水分 D土壤15.沙塵暴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華北地區沙塵暴的降塵會 A導致氣候變暖 B引發草場退化 ()C引起地表水體酸化 D增加土壤肥力圖7是“植被類型與溫度、降水量的關系示意圖”,圖中植被類型分別為草原、苔原、荒漠、闊葉林、針葉林、熱帶雨林。讀圖完成1617題。16關于各代號所表示植被類型的判斷,正確的有: ()甲為荒漠丙為熱帶雨林 丁為針葉林戊為闊葉林A B C D17根據圖示信息判斷,正確的敘述有: ()丙在非洲廣泛分布甲分布區域的氣溫日較差大 乙分布區域的降水集中在夏半年 戊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氣候區A B C D18下圖

6、表示的是陸地環境各要素相互關系,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此圖反映出陸地環境具有_特點,箭頭反映出陸地環境各要素的關系是_和_。各要素間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的循環名稱是:_、_、_、_。(2)圖中A箭頭可表示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這反映了地理環境整體性的_特點。(3)圖中A、B、C、D箭頭中,表示形成黃土高原千溝萬壑地質作用的是_,表示不同溫度帶生長植物不同的是_,表示綠地對城市空氣凈化作用的是_,表示植被破壞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_。(4)我國西北地區陸地環境的形成主要是由_要素決定的。19讀圖文資料,回答問題。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小說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講述了英國公爵根據漂流瓶

7、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鄧肯號”,率領探險隊沿著南緯37°一帶,搜救格蘭特船長的故事。(1)“鄧肯號”于1864年8月25日離開英國格拉斯哥,經過40多天航行,繞過麥哲倫海峽于10月6日到達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氣候類型是_氣候,所屬的自然帶是_帶。(2)探險隊在南美大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搜救活動,途經甲、乙、丙、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災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凍害威脅的是_地;途中遇到干涸鹽湖,經受缺水煎熬的是_地。(3)在圖上甲、乙、丙、丁四地區中,垂直地帶性最明顯的是_地,丙地所處的自然帶是_帶,丁地所處的自然帶是_帶。從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環境的變化反映了_的地帶性差異。造成四地地理

8、環境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答案(1)地中海亞熱帶常綠硬葉林(2)乙丙(3)乙溫帶荒漠溫帶草原從沿海到內陸(4)地形海陸位置17.(1)整體性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大氣循環水循環生物循環巖石圈物質循環(2)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新功能(3)CABD(4)氣候18.(18分)下圖為“安第斯山某段的植被垂直帶示意圖”,讀圖回答。(1)與圖示安第斯山地段距離最近的地形區可能是(2分) ()A.巴西高原 B.亞馬孫平原C.墨西哥平原 D.拉普拉塔平原(2)垂直帶譜包括起始帶基帶(山地下部第一自然帶)、樹線(森林上限,通常與最熱月平均氣溫10的等溫線相吻合)、雪線(永久積雪冰川的下界)、頂帶(山地垂直自然帶中最高的自然帶)。請分別說出圖中安第斯山脈東坡的基帶和頂帶的名稱,樹線和雪線的高度,并計算山麓地帶的氣溫。(6分)(3)圖中垂直自然帶的界線并不與地面平行,而且缺失高山針葉林帶,請分析其原因。(5分)(4)簡述山地植被垂直變化的原因。(5分)18 答案:(1)B(2)基帶為熱帶雨林帶,頂帶為永久積雪和冰川帶。樹線的高度為3 100米,雪線的高度為4 800米。山麓地帶的氣溫為28.6(據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氣溫降低6計算得出)。(3)安第斯山脈北段東坡大多數自然帶分布的上限比西坡相應自然帶分布的上限高,主要原因是東坡降水條件優于西坡。東坡永久積雪和冰川帶比西坡低,主要原因也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