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的口腔門診的氣溶膠及防控_第1頁
疫情背景下的口腔門診的氣溶膠及防控_第2頁
疫情背景下的口腔門診的氣溶膠及防控_第3頁
疫情背景下的口腔門診的氣溶膠及防控_第4頁
疫情背景下的口腔門診的氣溶膠及防控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疫情背景下的口腔門診的氣溶膠及防控1口腔科診療的特點口腔診療通常在相對封閉的診室進行,其操作過程會產生大量懸浮在空氣中的固態或液態顆粒,存在氣溶膠的傳播及致病風險。口腔診療過程中的多種操作,例如使用高速手機和超聲潔牙機等均可產生氣溶膠。診療過程中用水用氣、打磨材料、操作中涉及的人體組織,以及患者的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等都是氣溶膠的重要來源。2口腔科與氣溶膠 氣溶膠的粒徑小于50m,可以長時間漂浮在空氣之中并隨著空氣移動,是空氣傳播的重要媒介,而空氣傳播是呼吸道疾病傳播的重要方式,因此氣溶膠被廣泛認為具有致病潛能。氣溶膠的致病性與其顆粒大小密切相關。口腔診療過程會產生大量大小不一的懸浮顆

2、粒,顆粒的粒徑大小不同,其致病性也不同。粒徑大于50m的顆粒稱為飛沫,對呼吸系統穿透性較弱,主要致病途徑為在運動過程中與鼻黏膜、口腔及眼結膜等直接接觸。粒徑為1050um的氣溶膠,穿透能力強于飛沫,進入呼吸道后常吸附于咽和氣管表面,可在黏膜表面纖毛的擺動下與痰液一起排出。粒徑小于10m的氣溶膠,穿透能力更強,可進入細支氣管甚至肺泡,短時間內難以被清除,具有較高的致病性。口腔診療操作中產生的氣溶膠多數粒徑小于05m,提示致病風險較高。3關于口腔科氣溶膠的研究氣溶膠的致病性主要來自于其中的病原體。·2017年一項回顧性分析納入了17項研究,分別探索了牙科診所的微生物組成。這些研究使用培養

3、技術累計鑒定了38種微生物。其中檢出細菌19株(革蘭氏陰性7株,革蘭氏陽性12株),真菌23屬。2006年Rautemaa等認為口腔診室內氣溶膠中的細菌以革蘭氏陽性菌(鏈球菌、葡萄球菌屬)最多見。··2010年Prasanth等認為口腔診室中氣溶膠以假單胞菌、變形桿菌、革蘭氏陽性球菌、需氧芽孢桿菌為主。··2012年Kimmerle等發現口腔診室內氣溶膠含量最高的是藤黃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空氣中的微生物氣溶膠隨時間分布可能沉積在診室物體表面。··2015年的一項研究認為:口腔診室物體表面最常見的為革蘭氏陰性桿菌,如肺炎

4、克雷伯菌、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等,其次為葡萄球菌、需氧芽孢桿菌等。··雖然SARS-CoV-2在氣溶膠中是否存在及其含量至今未見報道,亦未發現COVID-2019患者被確認經氣溶膠傳染,但口腔診療中相對封閉的環境、可能產生大量氣溶膠的事實以及較長的操作時間都會增加COVID-2019氣溶膠傳播的風險。因此,在口腔診療工作中,采取嚴格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常態化疫情防控情況下,口腔門診的感染防控措施如何落實呢,如何減少氣溶膠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呢?·4清潔消毒及防護至關重要1、做好表面清潔消毒,預防接觸傳播含SARSCoV-2的

5、飛沫和氣溶膠可沉降在診室物體表面,尤其是靠近操作區域,有可能造成接觸傳播,因此需對牙科綜合治療臺及周圍環境進行嚴格的表面清潔消毒。已被確認可有效滅活SARS-CoV-2的試劑包括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盡量使用一次性器械,干凈器械應儲存在專門區域有蓋的容器中避免氣溶膠沉降污染,器械使用后遵照標準流程消毒。印模和修復體送至技工室均應消毒。堅持“一患一室”,作好診間消毒。接診患者前在可能污染的物體表面使用一次性避污膜,粘貼部位包括牙椅燈把手、電氣和機械控制閥門、牙椅頭部和扶手、高速手機和超聲器械接口等。牙椅把手和椅旁電腦也是微生物污染的高風險區域。患者離開后,及時用醫用

6、消毒濕巾按照“從清潔至污染”的順序擦拭2遍進行診間消毒。2、做好操作期間的防控措施操作前,在綜合治療臺及高頻接觸區域表面(如口腔綜合治療臺調燈把手、口腔綜合治療臺控制臺板按鍵、光固化燈把手、三用槍頭、牙科治療儀器/設備等)使用一次性避污膜覆蓋,一人一用一棄。在診療前可囑咐患者使用具有消毒殺菌能力的含漱液漱口或沖洗。操作過程中盡可能實施四手操作,并使用強吸設備。使用橡皮障也可以減少患者漱口頻次、減少患者唾液、血液和口腔微生物的濺出,從而降低生物氣溶膠的污染。操作后立即進行用物處置及消毒。3、落實診室終末清潔消毒患者診療結束后,對診室進行清潔消毒處置。使用消毒濕巾、75%酒精對患者接觸的物體表面進

7、行擦拭消毒。沖洗吸唾管道及治療臺水路,清潔痰盂。使用空氣消毒機對診室內空氣進行消毒,消毒結束后開窗通風,完成以上消毒處置后方可接診下一位患者。可使用待人消毒的循環風空氣消毒設備,無人房間可使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每次1h時以上。常用的空氣消毒方式中,紫外線輻照被證明對抑制SARS-CoV-2有效。然而,紫外線強度不足、氣流流動過快、病毒被濕潤顆粒包繞、輻照時長不足均會削弱紫外線消毒效能。除此之外,每天診療工作結束后也可采取其他方式如使用過氧化氫、過氧乙酸或1000mg/L含氯消毒液噴灑消毒,密閉消毒30min后開窗通風,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劑負壓吸引吸唾管道30s,使用1000mg/L以上含氯消毒劑沖洗痰盂下水系統,每天診療開始前、結束后踩腳踏控制板沖洗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