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五年級語文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過關專項練習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課內閱讀。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文中加點的“其”指的是_。“夫子”指的是_。2“此是君家果。”這句話是_說的,他這樣說是因為_。3短文主要通過對人物的_描寫來表現楊氏之子“甚聰惠”的特點。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B.孩子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轉對答,表現了應有的禮貌。C.孩子與孔君平針鋒相對,生硬的態度讓孔君平啞口無言。D
2、.孩子表達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楊梅也不是我家的果”這個意思。5你認為楊氏之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提示:結合他說的話來分析)_2. 閱讀下面的古文,回答問題。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注釋)鬻(yù):賣。陷:刺破。或:有的人。弗:不。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1)吾矛之利 _(2)其人弗能應也 _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_”的句子。_3出自這個故事的成語是_,這個成
3、語的意思是_。3. 課文回放。孔子這才知道顏回并沒有偷吃,心中不由感慨萬分,便對弟子們說:“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實,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們依靠自己的內心,以為內心的判斷一定正確,但內心不一定可靠。你們一定要記住,了解一個人實在不容易啊!”(1)讀一讀,說說你怎么理解畫線句子。 _(2孔子知道錯怪顏回,才有此感嘆,從他的感嘆中,你覺他是一位怎樣的人? _4.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鷸(yù)蚌相爭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
4、: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愿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戰國策)1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1)蚌方出曝( )AbàoBpù(2)強秦之為漁夫也 ( )Awéi Bwèi(3)兩者不肯相舍( )Ash Bshè2判斷正誤,對的打“”,錯的打“×”。(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句中的“雨”作動詞用,是下雨的意思。( )(2)“漁者得
5、而并禽之”句中的“禽”同“擒”,是捕捉、抓住的意思。( )(3)“以弊大眾”中的“弊”意思是問題、毛病。( )(4)“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句中的“恐”意思為害怕、恐慌。()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白話文。(1)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_(2)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_4結合短文內容,仿句填寫。例:鷸蚌相爭,漁翁并擒。_相_,_并_。5蘇代對趙惠王講“鷸蚌相爭”的故事,目的是什么?這樣講有什么好處?_5. 讀下面短文,回答問題。 陳太丘與友期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6、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1“陳太丘與友期行”中“期”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A.期待 B.期望 C.一起 D.約定2“元方入門不顧”中“顧”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A.理睬 B.顧慮 C.回頭看 D.照顧3“待君久不至,已去”的正確翻譯是()A.等你很久都沒來,他已經先去了。B.等了你很久,你都沒到,他已經離開了。C.招待你這么長時間不走,他已經先走了。D.招待你這么長時間不走,他已經離開了。4下面這
7、句話的朗讀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A.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B.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C.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D.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5這則小古文告訴我們的道理。()A.待人有禮貌 B.做人要守信 C.說話要有理 D.知錯要改正6. 課外文言文閱讀。酒以成禮鐘毓兄弟小時,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托寐以觀之。毓拜而后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
8、,不敢不拜。”又問會何以不拜,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注釋)本文節選自世說新語,題目為編者自擬。鐘毓(yù):字稚叔,三國時期魏國太傅鐘繇之子,司徒鐘會之兄。會:鐘會,字士季。三國后期曹魏重要謀臣和書法家。既而:一會兒,不久。何以:即“以何”,為什么。1解釋文中加點的字。(1)寢:_(2)因:_(3)時:_2下面句子翻譯不準確的一項是()A.且托寐以觀之。譯文:父親姑且假裝睡著來看他們(做什么)。B.既而,問毓何以拜。譯文:既然問鐘毓為什么要行禮。C.酒以成禮,不敢不拜。譯文:酒是用來完成禮儀的,不敢不行禮。D.偷本非禮,所以不拜。譯文:偷本來就不是禮儀,所以不行禮。3你認為
9、鐘毓和鐘會兄弟倆哪個更有道理?_7. 讀自相矛盾,回答問題。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眾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先解釋句中加點字,再解釋句子意思。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譽:_ 陷:_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或:_不可同世而立立:_2“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是什么?_3“利”的意思有:好處,利益;鋒利,銳利(跟“鈍”相對);利潤或利息;勝利,指贏的一方;順利,便利。本文中“吾矛之利”的“利”是第_的意思;“出師不利”的
10、“利”是第_的意思;“坐收漁翁之利”的“利”是第_的意思。4請用“自相矛盾”造句。_5假如你是楚國商人,你該怎樣推銷你的矛和盾?_8.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養竹記唐白居易竹似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受者。竹節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樹為庭實焉。(注釋)本:根。建:樹立。倚:偏頗。體道:包含仁德。虛受:虛心接受。砥礪:磨煉。名行:名節操行。1讀文中畫“”的句子,結合下面的譯文,用“/”給此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譯文:竹根深固,根
11、本深固是為了培養德操;君子看到它的根本,就想到善于樹立德操、堅貞不拔的人。A.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B.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C.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D.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2把文中畫“”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正確的一項是( )。A.竹子是空心的,空心包含仁德;君子見到竹心,就會想到虛心B.竹心虛空,內心虛空用來實踐天地正道;君子看到它的內心,就會想到適應需要虛心接受意見的人C.竹心虛空,內心虛空;包含仁德,君子見到,就會虛心接受意見3文中“竹似賢”表現在哪些方面?請
12、簡要概括。_9. 古文閱讀。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1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是()A.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譯文:荔枝的特點大致如上所說,它實際上比我介紹的還要好。B.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譯文:如果離開了樹的枝干,一天就會變顏色。C.樹形團團如帷蓋。譯文:它的樹形呈圓的形狀,很像古代用來遮蔽東西的“帷蓋”。D.葉如桂,冬青;華如橘,春榮。譯文:葉子像桂樹,冬天青翠;華麗像橘樹,春天一片繁榮
13、。2下列對本段層次的分析正確的是()A.CB.D3填空題(1)文章寫樹從_、_、_再寫到_。寫果實是由_寫到_、_、_。(2)文章大量運用_,連用十個“如”字從_、_、_、_各個方面加以描述。4文段中作者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十種物體作比,依次進行具體生動地說明,請你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_10. 閱讀理解。疑神疑鬼夏首之南有人焉,日涓蜀梁。其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霄行,俯見其影,以為伏鬼也,仰視其發,以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氣而死。注釋: 夏首:古時地名。在今湖北省夏水;焉,語氣助詞,無實在的意思。夏首的南邊有一個人。涓蜀梁:人名。善畏:容易害怕,膽子小。在一個明月高掛的夜晚出門去。
14、伏鬼:趴在地上的鬼。仰頭看到自己的頭發。立魅:站著的鬼怪。背:轉身。背轉身就跑。比:等到。等到跑回家里。1寫出文中的一對意思相反的字:_。2讀文填空。 文中這個人名叫_,他是一個既_又_的人。在月光下他疑神疑鬼,把自己的_當作_,把自己的_當作_,結果,_。3在橫線上摘錄此人疑神疑鬼的句子。_11. 古文閱讀。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_,_, _。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_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1按原文內容填空。2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謂:_漫浪:_3作者在三到中,強調了心到的重要,這是因為(
15、用文中原句回答)_12. 閱讀文章,回答問題。歐陽苦讀歐陽公四歲而孤?,家貧無資。太夫人以荻(dí)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l)里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晝夜忘寢食,唯讀書是務。自幼所作詩賦文字,下筆已如成人。(注釋)歐陽公:指歐陽修,北宋時期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孤:幼年喪父。荻:蘆葦稈。閭里:鄉里。士人:讀書人。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注釋)
16、衡:西漢經學家。不逮:指燭光照不到。穿壁:在墻上打洞。邑人:同縣的人。大姓:富戶,大戶人家。傭作:被雇傭勞作。償:酬報。資給:資助。遂:終于。大學:有學識的人。1比較閱讀兩則故事,填寫下表。人物內容歐陽修匡衡家境_勤學而無燭讀書遇到的困難_鄰居有燭而不逮解決無書可讀的方法_成就_ 2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及其/稍長,而家無書讀,就/閭里/士人家/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B.國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C.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3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不正確的打“×”。(1)歐陽修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家長的善于教育,嚴格要求。(_)(2)鑿壁偷光中主人借書給匡衡是因為匡衡無償當他的雇工,他很感動。(_)(3)兩則故事都告訴我們條件再艱苦也不能成為讀書的障礙,只要肯下功夫,必有所成。(_)(4)“以獲畫地”與“以書映光”中的“以”都是“用,把”的意思。(_)4你還知道哪些古代人物苦學的故事?_13. 小古文閱讀。草書大王張丞相好書而不工。當時流輩皆譏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筆疾書,滿紙龍蛇飛動。使侄錄之。當波險處,侄罔然而止。執所書問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視久之,亦不自識。詬其侄曰:“汝胡不早問,致余忘之。”(注)流輩: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新能源汽車行業技術考察發展趨勢試題及答案
- 農業電商在數字經濟中的角色研究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提升競爭力商務英語試題及答案
- 互動職業測試題及答案
- 樂理隨堂測試題及答案
- 一年級競賽試卷及答案
- 家具設計中的用戶參與與市場反饋互動關系研究試題及答案
- 化學與生物交叉學科探索試題及答案
- 建筑施工中安全突破的創新思維試題及答案
- 天津立體幾何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聚丙烯三元共聚物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年上半年蘇州太倉臨港投資發展集團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光伏發電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
- 心理健康案例分析試題
- 銅螺母標準相關參考內容
- 第十二講 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PPT習概論2023優化版教學課件
- 2023年梅毒診療指南
- 挖掘機人員安全教育
- 非煤露天礦山安全確認牌
- GB/T 1470-2005鉛及鉛銻合金板
- 完美日記營銷體系策略深度解析(深度解析完美日記崛起的驅動力)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