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引言:高速鐵路對軌道的平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軌道的不平順管理標準要求非常嚴格。路基是鐵路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承受軌道結構重量和列車荷載的基礎,它也是線路工程中最薄弱的環節,路基幾何尺寸的不平順,自然引起軌道的不平順。因此,高速鐵路路基除應具備一般鐵路路基的基本性能之外,還應滿足高速鐵路軌道對基礎的性能要求。不僅要求靜態平順,還要保證動態條件下的平順。一般鐵路路基以強度控制設計,而對于高速鐵路,變行控制是路基設計的主要控制因素。下面我結合實例作進一步闡述。一.設計說明本設計是對某客運專線鐵路路基進行沉降變形監測,總長3.84公里,包括4座大橋,一座特大橋,一座隧道,6段路基,5座混凝土
2、箱涵。管段內軟基處理形式較多,工后沉降不均勻,為確保客運專線無碴軌道的鋪設和控制工后沉降,特制定施工期間的沉降變形動態觀測實施細則。二.沉降變形觀測1 路基沉降變形觀測 DK1713+536.19DK1713+862.94段路基監測斷面設置本段路基設計為深路塹,地質情況為全風化、中風化粉砂質泥巖。全段路基共設置2個A-2型監測斷面,2個C-2型監測斷面,5個E-1型監測斷面 ,2個E-2型監測斷面,2個G型監測斷面,4個I型邊坡位移監測斷面。各監測斷面設置里程為:A-2型里程分別為DK1713+820、+850。C-2型里程分別為DK1713+820、+850。E-1型里程分別為DK1713+
3、650、+690、+730、+760、+790。E-2型里程分別為DK1713+555、+624。G型里程分別為DK1713+537.19、+861.94。I型里程分別為DK1713+645、+690、+730左側,DK1713+730右側。 觀測元件本段路基觀測元件為沉降觀測樁、沉降板、位移監測樁、靜力水準儀、單點沉降計和邊樁,具體數量見表1-1,觀測元件具體形式見附圖一。1.2 .1 DK1714+203.5DK1714+339.71段路基監測斷面設置 本段路基為基床處理路基,地質情況為全風化粉砂質泥巖。監測斷面設置為1個A-2型監測斷面,2個B-1型監測斷面,4個E-1型監測斷面,1個E
4、-2型監測斷面,2個G型監測斷面。各監測斷面設置里程:A-2型里程分別為DK1714+300。B-1型里程分別為DK1714+220、+335。E-1型里程分別為DK1714+210、+230、+320、+330。E-2型里程分別為DK1714+270。G型里程分別為DK1714+204.5、+340.71。 觀測元件本段路基觀測元件為沉降觀測樁、靜力水準儀、單點沉降計和邊樁,具體數量見表1-3,觀測元件具體形式見附圖一。 DK1714+643.99DK1714+917.87段路基監測斷面設置本段路基為邊坡防護路基,地質情況為全風化粉砂質泥巖。監測斷面設置為1個A-1型監測斷面,1個A-2型監
5、測斷面,2個B-4型監測斷面,5個C-1型監測斷面,4個C-2型監測斷面,2個D-1型監測斷面,2個E-1型監測斷面, 6個G型監測斷面,具體斷面型式見附圖。各監測斷面設置里程:A-1型里程分別為DK1714+815。A-2型里程分別為DK1714+735。B-4型里程分別為DK1714+760、+735。C-1型里程分別為DK1714+745、+780、+825、+850、+880。C-2型里程分別為DK1714+655、+840、+790、+900。D-1型里程分別為DK1714+865、+835。E-1型里程分別為DK1714+685、+710。G型里程分別為DK1714+645、+77
6、2.69、+779.31、+870.62、+875.78、+916.87。 觀測元件本段路基觀測元件為沉降觀測樁、沉降板、靜力水準儀、單點沉降計和邊樁,具體數量見表1-4,觀測元件具體形式見附圖一。表1-4路基沉降變形監測元件數量表監測斷面監測斷面數量沉降監測樁靜力水準儀邊樁單點沉降計沉降板A-1型13A-2型13B-4型2624C-1型51510105C-2型412888D-1型26462E-1型22G型612合計224412242419 DK1715+552.75DK1715+979.35段路基監測斷面設置本段路基為深路塹,地質情況為全風化粉砂質泥巖。監測斷面設置為1個A-1型監測斷面,1
7、個B-1型監測斷面,3個C-1型監測斷面,7個E-1型監測斷面,4個G型監測斷面,3個I型監測斷面。各監測斷面設置里程:A-1型里程分別為DK1715+760。B-1型里程分別為DK1715+955。C-1型里程分別為DK1714+780、+940、+970。E-1型里程分別為DK1714+580、+610、+650、+690、+830、+870、+910。G型里程分別為DK1715+553.75、+807.95、+812.05、+978.35。I型里程分別為DK1715+600、+630、+660。 觀測元件本段路基觀測元件為沉降觀測樁、沉降板、靜力水準儀、單點沉降計、位移監測樁和邊樁,具體
8、數量見表1-5,觀測元件具體形式見附圖一。 DK1716+319.93DK1716+713.07段路基監測斷面設置本段路基為深路塹,地質情況為全風化粉砂質泥巖。監測斷面設置為1個A-1型監測斷面,1個B-1型監測斷面,1個D-1型監測斷面,5個C-1型監測斷面,6個E-1型監測斷面, 4個G型監測斷面,1個I型監測斷面。各監測斷面設置里程:A-1型里程分別為DK1716+355。B-1型里程分別為DK1716+415。C-1型里程分別為DK1716+426、+450、+475、+510、+530。D-1型里程分別為DK1716+520。E-1型里程分別為DK1716+380、+550、+580
9、、+620、+660、+700。G型里程分別為DK1716+318.93、+492.46、+497.14、+712.07。I型里程分別為DK1716+675。 觀測元件本段路基觀測元件為沉降觀測樁、沉降板、靜力水準儀、單點沉降計、位移監測樁和邊樁,具體數量見表1-6,觀測元件具體形式見附圖一。表1-6路基沉降變形監測元件數量表監測斷面監測斷面數量沉降監測樁靜力水準儀邊樁單點沉降計沉降板位移監測樁A-1型13B-1型1321C-1型51510105D-1型13231E-1型66G型48I型17合計19308141467 DK1716+890.14DK1717+045段路基監測斷面設置本段路基為順
10、層路塹,地質情況為全風化粉砂質泥巖。監測斷面設置為4個A-1型監測斷面, 2個C-1型監測斷面,3個E-1型監測斷面, 2個G型監測斷面,1個I型監測斷面。各監測斷面設置里程:A-1型里程分別為DK1716+900、+915、+985 、DK1717+010。C-1型里程分別為DK1716+975、DK1717+005。E-1型里程分別為DK1716+940、DK1717+020、+045。G型里程分別為DK1716+889.14、DK1717+045。I型里程分別為DK1717+045。 觀測元件本段路基觀測元件為沉降觀測樁、沉降板、靜力水準儀、單點沉降計、位移監測樁和邊樁,具體數量見表1-
11、7,觀測元件具體形式見附圖一。1.7 路基沉降觀測頻次 路基沉降觀測頻次應不低于表1-7的規定,當環境發生變化或數據異常時應及時觀測和加大觀測頻次。1.8 路基沉降監測責任人: 路基沉降監測責任人負責本監測元件的埋設、斷面的監測、測量數據的整理和結果分析。2 橋涵沉降變形觀測2.1謝家塘1#、2#大橋、姚家塘特大橋、大名塘、南沖大橋墩臺基礎沉降觀測 墩臺基礎沉降觀測點的設置墩臺基礎沉降觀測樁在承臺澆注時預埋,埋設在每個承臺頂面的四個角處,墩身澆注完成后在墩頂埋設四個沉降觀測樁,墩臺沉降觀測由承臺移到墩頂。墩臺沉降觀測樁位布置見圖2-1。 橋梁墩臺基礎沉降觀測頻次 橋梁墩臺基礎沉降觀測頻次應不低
12、于表2-1的規定,當環境發生變化或數據異常時應及時觀測和加大觀測頻次。 橋梁墩臺沉降監測責任人:××× 橋梁墩臺沉降監測責任人負責所有監測元件的埋設、監控測量、測量數據的整理和結果分析。圖2-1 橋涵變形觀測點設置圖2.4涵洞沉降變形觀測涵洞沉降變形觀測點的設置 涵洞沉降觀測點設在涵洞邊墻兩側帽石頂上,每側兩個,每個涵洞測點數4個。涵洞洞頂回填土后還應與路基一起進行洞頂填土的沉降觀測,沉降觀測采用路基A-1型沉降監測斷面。沉降觀測樁布置見圖2-1,樁位里程、數量見表2-2。 涵洞沉降觀測頻次 涵洞沉降觀測頻次應不低于表2-3的規定,當環境發生變化或數據異常時應及時
13、觀測和加大觀測頻次。涵洞沉降沉降監測責任人:××× 涵洞沉降監測責任人負責本管段內五座涵洞的所有監測元件的埋設、監控測量、測量數據的整理和結果分析。3 隧道基礎沉降變形觀測3. 1隧道基礎沉降變形觀測點的設置 隧道基礎沉降觀測點的布設為,仰拱填充完成后在仰拱頂面布設兩個基礎沉降觀測樁,隧底工程完成后,在同觀測斷面兩側邊墻處布設一對沉降觀測樁,觀測點的埋設見圖2-1,埋設數量、里程見表3-1。3.2 隧道基礎沉降觀測頻次 隧道基礎沉降觀測頻次應不低于表3-2的規定,當環境發生變化或數據異常時應及時觀測和加大觀測頻次。3.3 隧道基礎沉降監測責任人:×
14、15;× 隧道基礎沉降監測責任人負責何家皂隧道所有監測元件的埋設、監控量測、測量數據的整理和結果分析。4 過渡段沉降變形觀測4. 1過渡段沉降變形觀測點的設置 路橋、路涵、路隧過渡段觀測斷面同路基沉降觀測斷面,涵洞軸線路基面觀測斷面同涵洞洞頂填土沉降觀測斷面。路堤和路塹過渡段在分界處設路基面觀測樁,每個觀測斷面設3個沉降觀測樁,埋設里程、數量見表4-1。4.2 過渡段沉降觀測頻次 涵洞沉降觀測頻次應不低于表1-2的規定,當環境發生變化或數據異常時應及時觀測和加大觀測頻次。4.3 過渡段沉降觀測責任人 過渡段沉降變形觀測由負責此段路基的沉降變形責任人員負責所有監測元件的埋設、監控量測、
15、測量數據的整理和結果分析。三.沉降變形評定方法和判定標準 評估工作應根據下列資料綜合分析:1. 路基沉降觀測資料。2. 路基地段的線路設計縱斷面圖、工程地質縱橫斷面圖、設計圖紙和說明書、陳將計算報告(包括不同階段的設計沉降值與時間關系曲線)等相關設計資料。3. 施工過程、施工檢查以及填料、級配和壓實檢驗情況等施工資料。4. 施工質量控制過程和抽檢情況等監理資料。5. 路基沉降預測應采用曲線回歸法,并滿足下列要求(1) 根據路基填筑完成或推載預壓后不少于3個月的實際觀測數據作多種曲線的回歸分析,確定沉降變化的趨勢,曲線回歸的相關系數不應低于0.92(2) 沉降預測的可靠性應經過驗證,間隔不少于3
16、個月的兩次預測最終沉降的差值不應大于8mm。(3) 路基填筑完成或推載預壓后,最終的沉降預測時間應滿足下列條件:S(t)/S(t)75式中S(t)表示預測時的沉降值S(t)表示預測的最終沉降值 (4)設計預測總沉降量與通過實測資料預測的總沉降量之差值不應大于10mm。路基沉降的評估應結合路基各觀測斷面以及相鄰橋涵隧的沉降預測情況經行,預測的路基工后沉降值不應大于15mm。四.沉降變形處理路基、橋涵、隧道、過渡段的沉降觀測,斷面的監控量測,路基的I型邊坡地表位移監測,資料整理要求:1. 所有測量原始數據應真實、可靠,并有可追溯性;記錄必須清晰,不得擦改,測試、記錄人員必須簽名以示責任。2. 人工測試數據應當天及時輸入電腦,核對無誤后在計算機內保存。沉降觀測資料及時輸入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美容師崗位職業技能資格知識考試題庫與答案
- 2025春季學期國開河南電大本科補修課《財務管理#》一平臺無紙化考試(作業練習+我要考試)試題及答案
- 地鐵公司內部培訓體系構建
- 職業健康檢查培訓
- 員工安全職責培訓
- 幼兒教師職責培訓
- 帶教老師培訓課件
- 轉運老人協議書范本
- 運營服務類合同協議
- 迎合作協議書范本
- 小學校本課程-海洋教育海洋是個聚寶盆教學課件設計
- 提高預應力錨索在圓礫層中一次性成孔合格率
- 業主物業糾紛 上訴狀 空白
- 小小科學家《生物》模擬試卷C(附答案)
- 橋式起重機司機(中級)職業技能鑒定考試題庫(職校培訓)
- 磁場療法課件完整版
- 項目管理工具Project詳細講解課件
- NCCN成人癌痛指南解讀
- GB/T 3478.4-1995圓柱直齒漸開線花鍵45°壓力角尺寸表
- GB/T 2260-200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代碼
- 《食物中毒》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