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中物理必推二級結論物理概念、規律和課本上的知識是“一級物理知識”,此外,有一些在做題時常常用到的物理關系或者做題的經驗,叫做“二級結論”。這是在一些常見的物理情景中,由基本規律和基本公式導出的推論,或者解決某類習題的經驗,這些知識在做題時出現率非常高,如果能記住這些二級結論,那么在做填空題或者選擇題時就可以直接使用。在做計算題時,雖然必須一步步列方程,不能直接引用二級結論,但是記得二級結論能預知結果,可以簡化計算和提高思維起點,因此也是有用的。一般地講,做的題多了,細心的同學自然會熟悉并記住某些二級結論。如果刻意加以整理、理解和記憶,那么二級結論就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常說內行人“心中有數”,
2、二級結論就是物理內行心中的“數”。運用“二級結論”的風險是出現張冠李戴,提出兩點建議: 1每個“二級結論”都要熟悉它的推導過程,一則可以在做計算題時順利列出有關方程,二則可以在記不清楚時進行推導。 2記憶“二級結論”,要同時記清它的適用條件,避免錯用。一、靜力學 1幾個力平衡,則一個力與其它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共線。 幾個力平衡,僅其中一個力消失,其它力保持不變,則剩余力的合力是消失力的相反力。 幾個力平衡,將這些力的圖示按順序首尾相接,形成閉合多邊形(三個力形成閉合三角形)。 2兩個力的合力: 三個大小相等的共點力平衡,力之間的夾角為120。 3研究對象的選取 整體法分析系統外力;典型模型幾
3、物體相對靜止 隔離法分析系統內力必須用隔離法(外力也可用隔離法) 4重力考慮與否 力學:打擊、碰撞、爆炸類問題中,可不考慮,但緩沖模型及其他必須考慮; 電磁學:基本粒子不考慮,但宏觀帶電體(液滴、小球、金屬棒等)必須考慮重力。 5輕繩、輕桿、輕彈簧彈力(1)輕繩:滑輪模型與結點模型滑輪模型輕繩跨過光滑滑輪(或光滑掛鉤)等,則滑輪兩側的繩子是同一段繩子,而同一段繩中張力處處相等;結點模型幾段繩子栓結于某一點,則這幾段繩子中張力一般不相等。(2)輕桿:鉸鏈模型與杠桿模型鉸鏈模型輕桿,而且只有兩端受力,則桿中彈力只沿桿的方向;杠桿模型輕桿中間也受力,或者重桿(重力作用于重心),則桿中彈力一般不沿桿的
4、方向,桿中彈力方向必須用平衡條件或動力學條件分析。“杠桿模型”有兩個變化,即插入墻中的桿或者被“焊接”在小車上的桿。(3)輕彈簧:彈簧中彈力處處相等,若兩端均被約束,則彈力不能突變;一旦出現自由端,彈力立即消失。 6物體沿斜面勻速下滑,則。 7被動力分析(1)被動力:彈力、靜摩擦力()(2)分析方法:產生條件法先主動力,后被動力;假設法假設這個力存在,然后根據平衡或動力學條件計算:若算得為負,即這個力存在,且方向與假設方向相反;若算得為零,則表示此力不存在。二、運動學 1在描述運動時,在純運動學問題中,可以任意選取參考系; 在處理動力學問題(用運動定律求加速度、求功、算動量)時,只能以地面為參
5、考系。 2勻變速直線運動:用平均速度思考勻變速直線運動問題,總會帶來方便: 3勻變速直線運動:五個參量,知三才能求二。 位移中點的瞬時速度:, 紙帶法求速度、加速度: ,逐差法:在紙帶上標出、,注意計數周期T與打點周期T0的關系 依據,若是連續6段位移,則有:, 三式聯立,得: 4勻變速直線運動,v0 = 0時:時間等分點:各時刻速度比:1:2:3:4:5 各時刻總位移比:1:4:9:16:25 各段時間內位移比:1:3:5:7:9 位移等分點:各點速度比:1 到達各分點時間比:1 通過各段時間比:1()5自由落體: g取10m/s2 n秒末速度(m/s): 10,20,30,40,50 n秒
6、末下落高度(m):5、20、45、80、125 第n秒內下落高度(m):5、15、25、35、45 6上拋運動:對稱性:, 7“剎車陷阱”,應先求滑行至速度為零即停止的時間t0 ,確定了滑行時間t大于t0時,用 或s=v0t0/2,求滑行距離;若t小于t0時 8追及、相遇問題 勻減速追勻速:恰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 v勻=v勻減 v0=0的勻加速追勻速:v勻=v勻加 時,兩物體的間距最大dmax 同時同地出發兩物體相遇:位移相等,時間相等。A與B相距 d,A追上B:xA=xB+d,相向運動相遇時:sA+sB=d。9物體剛好滑到小車(木板)一端的臨界條件是:物體滑到小車(木板)一端時與小車速度相等。
7、 10繩(桿)連接:沿繩方向分速度相等將兩個物體的實際速度沿繩、垂直繩方向分解。 11小船過河: 當船速大于水速時 船頭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時,所用時間最短, 合速度垂直于河岸時,航程s最短 s=d d為河寬當船速小于水速時 船頭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時,所用時間最短, dv船v合v水 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最短航程 12平拋物體的運動:(1)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其加速度恒定為g,將不同時刻的瞬時速度起點移至同一點,則速度矢量的末端在同一豎直線上。(2)平拋運動的速度偏轉角與位移偏轉角滿足:tan=2tan.該結論有兩個推論:末速度反向延長線過該過程水平位移的中點;位移延長線過末速度
8、豎直分量的中點。(3)平拋運動時間決定因素:豎直下落高度確定,則由豎直高度確定: 水平位移確定,則由水平初速度確定: 13斜拋運動:(1)上升至最高點時,豎直分速度減為0,水平分速度等于初速度水平分量;(2)上升與下降過程對稱,到最高點前運動可視為反向平拋運動,過最高點后運動可視為平拋運動;(3)拋射角為45時,水平射程最大。三、牛頓運動定律 1系統的牛頓第二定律:, (整體法求系統外力) 2沿粗糙水平面滑行的物體: ag 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體: agsin 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體 ag(sin-cos) 3沿如圖光滑斜面下滑的物體:垂直于斜面豎直沿角平分線滑下最快當=45時所用時間最短小球下落
9、時間相等 小球下落時間相等4 一起加速運動的物體系,若力是作用于上,則和的相互作用力為FF 有無摩擦都一樣,平面,斜面,豎直方向都一樣 Fm1Fm1 6下面幾種物理模型,在臨界情況下,a=gtanaaaaa光滑,相對靜止 彈力為零 相對靜止 光滑,彈力為零Fa7如圖示物理模型,剛好脫離時。彈力為零,此時速度相等,加速度相等,之前整體分析,之后隔離分析aFg 最高點分離 在力F 作用下勻加速運動 在力F 作用下勻加速運動 B 8下列各模型中,速度最大時合力為零,速度為零時,加速度最大FBF 9超重:ay向上;(勻加速上升,勻減速下降、豎直平面圓周運動最低點) 失重:ay向下;(勻減速上升,勻加速
10、下降、豎直平面圓周運動最高點)四、圓周運動 萬有引力1向心力公式: 2變速圓周運動動力學:沿半徑方向外力改變速度方向,沿切線方向外力改變速度大小。3豎直平面內的圓運動 (1)“繩”類:最高點最小速度,最低點最小速度, 要通過頂點,最小下滑高度2.5R. 最高點與最低點的拉力差6mg.(2)繩端系小球,從水平位置無初速下擺到最低點:彈力3mg,向心加速度2g (3)“桿”:最高點最小速度0,最低點最小速度.對最高點(v臨 = )v v臨,桿對小球為拉力v = v臨,桿對小球的作用力為零v 0,即AB0,則AB;若UAB0,即AB0,則A I2Rt此時電功只能用WUIt計算,電熱只能用QI2Rt計
11、算注:WUIt算電功,QI2Rt算電熱,適合任何電路,但WQ只適合于純電阻電路。8安培力做功與能量轉化E rR(1)電磁感應現象的實質是不同形式能量轉化的過程,產生和維持感應電流存在的過程就是其它形式的能量轉化為感應電流電能的過程.(2)電動機模型:安培力做正功的過程是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能量(動能、焦耳熱等)的過程,安培力做多少正功,就有多少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能量。(3)發電機模型:因為多數情況下,安培力在電磁感應現象中是以阻力的形式出現的。所以,感應電流所受到的安培力在電磁感應現象中做負功。安培力做負功的過程是其它形式能量轉化為電能的過程,克服安培力做多少功,就有多少其它形式能量轉化為電能.
12、如圖所示,導體棒在恒力F作用由靜止開始運動。導體在達到穩定狀態之前,外力移動導體所做的功,一部分用于克服安培力做功,轉化為產生感應電流的電能或最后轉化為焦耳熱;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導體的動能.導體在達到穩定狀態之后,外力移動導體所做的功,全部用于克服安培力做功,轉化為產生感應電流的電能并最后轉化為焦耳熱.六、靜電場1電勢能的變化與電場力的功對應,電場力的功等于電勢能增量的負值:。2金屬導體中的載流子是電子(負電荷),不是正電荷。3討論電荷在電場里移動過程中電場力的功、電勢能變化相關問題的基本方法: 定性用電場線(把電荷放在起點處,分析功的正負,標出位移方向和電場力的方向,判斷電場方向、電勢高低等)
13、; 定量計算用公式。4只有電場力對質點做功時,其動能與電勢能之和不變。 只有重力和電場力對質點做功時,其機械能與電勢能之和不變。5電容器接在電源上,電壓不變; 斷開電源時,電容器電量不變;改變兩板距離,故場強不變。6電容器充電電流,流入正極、流出負極;電容器放電電流,流出正極,流入負極。七、磁場1 安培力方向一定垂直通電導線與磁場方向決定的平面,即同時有FAl,FAB。2 帶電粒子垂直進入磁場做勻速圓周運動:,(周期與速度無關)。3 在有界磁場中,粒子通過一段圓弧,則圓心一定在這段弧兩端點連線的中垂線上。4 半徑垂直速度方向,即可找到圓心,半徑大小由幾何關系來求。5 帶電粒子在圓形磁場中做圓周
14、運動,沿著半徑進入的一定沿著半徑方向離開;直線邊界入射角度和出射角度相等。6 粒子沿直線通過正交電、磁場(離子速度選擇器),。與粒子的帶電性質和帶電量多少無關,與進入的方向有關。八、恒定電流1串連電路:總電阻大于任一分電阻;,;,2并聯電路:總電阻小于任一分電阻;3 和為定值的兩個電阻,阻值相等時并聯值最大4 右圖中,兩側電阻相等時總電阻最大5. 路端電壓:純電阻時,隨外電阻的增大而增大。6. 并聯電路中的一個電阻發生變化,電流有“此消彼長”關系:一個電阻增大,它本身的電流變小,與它并聯的電阻上電流變大:一個電阻減小,它本身的電流變大,與它并聯的電阻上電流變小。7. 外電路任一處的一個電阻增大
15、,總電阻增大,總電流減小,路端電壓增大。 外電路任一處的一個電阻減小,總電阻減小,總電流增大,路端電壓減小。8.,分別接同一電源:當時,輸出功率。串聯或并聯接同一電源:。9.含電容電路中,電容器是斷路,電容不是電路的組成部分,僅借用與之并聯部分的電壓。穩定時,與它串聯的電阻是虛設,如導線。在電路變化時電容器有充、放電電流。九、電磁感應1楞次定律:“阻礙”的方式是“增反、減同”楞次定律的本質是能量守恒,發電必須付出代價,楞次定律表現為“阻礙原因”。2運用楞次定律的若干經驗: (1)內外環電路或者同軸線圈中的電流方向:“增反減同” (2)導線或者線圈旁的線框在電流變化時:電流增加則相斥、遠離,電流
16、減小時相吸、靠近。 (3)“增加”與“減少”,感應電流方向一樣,反之亦然。 (4)單向磁場磁通量增大時,回路面積有收縮趨勢,磁通量減小時,回路面積有膨脹趨勢。 通電螺線管外的線環則相反。3直線電流i旁導體框:最大時(,)或為零時(,)框均不受力。4楞次定律的逆命題:雙解,加速向左減速向右5兩次感應問題:先因后果,或先果后因,結合安培定則和楞次定律依次判定。6感應電流通過導線橫截面的電量: 7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求出的是平均電動勢,在產生正弦交流電情況下只能用來求感生電量,不能用來算功和能量。8一個含有自感線圈的電路與電源接通或斷開時,由于自感線圈的“電慣性”,電流只能漸變而不能突變(前提是有閉合
17、回路); 當電流達到穩定值時,沒有感應電動勢產生,此時自感線圈就是普通導線。利用這一特點可以快速解答相關問題。十、交變電流1交流電四種值的運用峰值的運用:計算電容器的擊穿電壓。瞬時值的運用:計算安培力的瞬時值、氖泡發光、電功率瞬時值、通斷電時間。平均值的運用:計算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有效值的運用:計算與電流熱效應有關的量(如電功、電功率等)、保險絲的熔斷電流、電機的銘牌上所標的值、交流電表的示數。2正弦交流電的產生: 中性面垂直磁場方向,線圈平面平行于磁場方向時電動勢最大。 最大電動勢: 與e此消彼長,一個最大時,另一個為零。3以中性面為計時起點,瞬時值表達式為; 以平行面為計時起點,瞬時值
18、表達式為4非正弦交流電的有效值的求法:I2RT一個周期內產生的總焦耳熱。5理想變壓器原副線之間相同的量:P, ,T ,f, 6遠距離輸電計算的思維模式:十一、選修3-5(一)碰撞與動量守恒1、動量守恒是矢量守恒 (1)總動量的方向保持不變。 (2)矢量方程:注意規定好正方向,各動量代入正負號計算。2、人船模型解決這種問題的前提條件是要兩物體的初動量為零(或某方向上初動量為零),畫出兩物體的運動示意圖有利于發現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特別提醒要注意各物體的位移是相對于地面的位移(或該方向上相對于地面的位移)。3、碰撞模型(1)彈性碰撞要熟悉解方程的方法:移項,變形,將二次方程組化為一次方程組:則此時
19、只需將兩式聯立,即可解得的值:v1v2物體A以速度v1碰撞靜止的物體B,則有3類典型情況:若mA=mB,則碰撞后兩個物體互換速度:v10,v2v1;若mAmB,則碰撞后A速度不變,B速度為A速度的兩倍:v1v1,v22v1,比如汽車運動中撞上乒乓球;若mAmB,碰撞后A速度方向不變;mAmB。(2)完全非彈性碰撞,從運動學特點(二者結為一體,)歸類,特別提醒要注意完全非彈性碰撞過程存在機械能損失,在處理包含完全非彈性碰撞的問題時,不能全程使用機械能守恒。(3)對于一般碰撞,若判斷其可能性,則要按順序從三個方面入手檢驗: 動量守恒; 現實可能性碰前追得上,碰后不對穿; 能量:。由“現實可能性”的
20、判據可知,碰撞過程各物體動量變化最小的情況應是二者具有共同速度(即完全非彈性碰撞);而由“能量守恒”判據可知,碰撞過程各物體動量變化最大的情況應是彈性碰撞。也就是說,碰撞實際上只可能發生在完全非彈性碰撞和彈性碰撞之間的情況。4、彈簧模型當彈簧連接的兩個物體速度相等時,彈簧壓縮最短或拉升最長,此時彈性勢能達到最大。5、子彈打木塊模型存在兩種情況,其一是子彈未穿過木塊,二者最終具有共同速度,其二是子彈穿出了木塊(相對位移等于木塊厚度),子彈速度大于木塊速度。一般來說,子彈打木塊模型都涉及相對位移的計“滑塊模型”與“子彈打木塊模型”可歸為一個模型,滑塊沒有滑離小車,相當于子彈留在木塊中,而滑塊從小車
21、上滑下,相當于子彈擊穿了木塊,其處理方法完全相同。下圖中所列的這些模型,均可歸為碰撞模型,不過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碰撞是劇烈的相互作用,而下列模型則是較為柔和的“碰撞”。 mM 圖1 圖2 圖3完全非彈性碰撞:圖1中m最終停在M上時,圖2中彈簧壓縮最短時,圖3中小球上升至最高點時,兩個物體均達到共同速度,系統動能損失最大,分別轉化為內能、彈性勢能和重力勢能。彈性碰撞:圖2中當彈簧恢復原長時,圖3中小球從小車上滑下時,勢能又轉化為系統的動能,最初狀態和此時,系統總動能相等,相當于彈性碰撞。(二)近代物理初步1、光電效應 (1)基本概念和規律的理解 光電效應方程: 理解:能量守恒 截止頻率: 理解:,入射光子能量大于逸出功才可能打出電子 遏止電壓: 理解:使最有可能到達陽極的光電子剛好不能到達陽極的反向電壓 (2)光電效應實驗的圖象 飽和光電流將所有光電子收集起來形成的電流; 橫截距遏止電壓:光電流消失時的反向電壓。2、玻爾理論其一,要準確理解頻率條件:只有能量等于兩個能級之差的光子才能被吸收!稍大也不行,除非能把原子電離,電離后電子能級是連續的。其二,要會畫能級躍遷圖。大量處于量子數為n 的能級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其可能輻射出的光子有種,因為大量處于量子數為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體育與保健實踐課教學設計
- 大學生暑假電視臺實踐總結(4篇)
- 臨床藥師進修培訓總結(3篇)
- 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6 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第3課時教學設計
- 2025-2026年安康和意外保險的智能化轉型與發展
- 家長評語高中(5篇)
- 借款合同書匯編(20篇)
- 《電壓電流轉換電路》課件
- 2025年湖北貨運從業考試試題題庫答案
- 新房地產銷售月工作總結(6篇)
- 2025年文化產業投資入股保密協議模板3篇
- 《公司財務決算報表》課件
- 2025年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軍戀對象申請書表
- 2025年山東省港口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木材干燥學的課程設計
- 2025屆河北省部分重點高中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英語試卷含解析
- 社區關愛老人志愿服務活動
- 泰坦尼克號Titanic(中英對白)
- 安全生產警示教育
- 人民醫院病房樓裝修改造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