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說明書_第1頁
鋼筋混凝土說明書_第2頁
鋼筋混凝土說明書_第3頁
鋼筋混凝土說明書_第4頁
鋼筋混凝土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一、設計資料2二、樓面梁格布置和構件截面尺寸3三、板的設計3(一)計算簡圖3(二)荷載計算4(三)內力計算4(四)截面設計5四、次梁設計6(一)計算簡圖6(二)荷載計算6(三)內力計算7(四)截面設計8(五)次梁配筋詳圖9五、主梁設計9(一)計算簡圖9(二)荷載計算10(三)內力計算10(四)截面設計11六、心得體會13七、參考文獻13工程結構課程設計說明書一、設計資料(1)樓層平面布置圖如下圖:主梁橫向布置,間距6000mm,墻體厚度370mm,柱截面采用見標題,板的支撐長度120mm,梁的支撐長度240mm,結構橫向長L1=18m,結構縱向長L2=30m。樓梯位于該層平面的外部,本設

2、計不予考慮。樓蓋采用整體式單向板肋形結構。(2)該建筑位于非地震區(qū)。(3)建筑物安全級別為二級。(4)結構環(huán)境類別為一級。(5)設計狀況為正常運行狀況。(6)建筑材料等級:(7)混凝土等級:梁、板均為C20級。鋼筋:梁中受力筋HRB335,其余為HPB235。(8)荷載:鋼筋混凝土重力密度為25KN/m3.樓面面層為30mm厚現(xiàn)制水磨石,自重為0.65KN/m3,下鋪石灰焦渣70mm,重力密度14 KN/m3,梁板下面為石灰砂漿抹灰20mm,(重力密度為17KN/m3)。樓面活荷載標準值5KN/m2.(9)柱:b×h=350mm×350mm,柱網尺寸:6.0m×6

3、.0m二、樓面梁格布置和構件截面尺寸確定主梁跨度為6.0次梁跨度為6.0m主梁每跨跨內布置兩根次梁,板的跨度為2.0m。估計梁、板截面尺寸:按跨高比條件,要求板厚,對工業(yè)建筑的樓板,要求,取板厚h=80mm。次梁截面尺寸 。取h=450mm,b=200mm。主梁截面尺寸取h=600mm,b=200mm。承重墻厚370mm,柱截面400mm×400mm。三、板的設計(一)計算簡圖板為9跨連續(xù)板,其結構尺寸如圖1(a)所示,計算簡圖按五跨考慮,如圖1(b)所示。 (a) (b)圖1 板的結構尺寸與計算簡圖(a)結構尺寸;(b)計算簡圖次梁截面450mm×200mm,板在墻上支承

4、寬度120mm。板的計算跨度中間跨 (二)荷載計算取寬為1m的板帶計算:恒荷載:板自重 0.08×25×1=2.0KN/m 70mm石灰焦渣 0.07×14×1=0.98 KN/m 30mm抹面 0.03×0.65×1=0.02 20mm抹底 0.02×17×1=0.34 KN/m標準值 設計值 活荷載:標準值 設計值 考慮次梁對板的轉動約束,折算荷載為: (三)內力計算按彈性方法計算,由于邊跨與中間跨相差不到10%,可采用等跨表格計算。查附錄,彎矩計算值為。1、跨中彎矩邊跨 中間跨 2、 支座彎矩 3、 支座邊緣

5、彎矩 (四)截面設計板厚h為80mm,h0=取50mm,混凝土C20,I級鋼筋,;鋼筋砼結構,安全系數(shù)K=1.20,配筋計算簡表1,考慮水電站廠房發(fā)電機組對結構的動力影響,板的配筋采用彎起式。表1 板配筋計算表截 面1B2C3邊板帶中板帶邊板帶中板帶邊板帶中板帶彎矩計算值 2.682.851.811.812.452.452.232.23彎矩計算值3.2163.422.1722.1722.942.942.6762.6760.1340.1430.0910.0910.1230.1230.1120.1120.1440.1550.0960.0960.1320.1320.1190.119329354219

6、219302302272272選用鋼筋mm2邊板帶8/10180(358)8/10180(358)8180(279)8180(279)8180(279)中板帶8/10180(339)8/10180(358)8180(279)8180(279)8180(279)(五)板配筋詳圖在板的配筋詳圖中施工圖中“板配筋詳圖”,除按計算配置受力鋼筋外,尚應設置下列構造鋼筋。1.分布鋼筋:按規(guī)定選用。2.板面附加鋼筋:按規(guī)定選用,設置于主梁頂部和墻邊3.墻角附加鋼筋:按規(guī)定選用,雙向配置于四個墻角的板面。四、次梁設計(一)計算簡圖次梁為5跨連續(xù)梁,其結構尺寸如圖2(a)所示,次梁在磚墻上支承寬度為240mm,

7、主梁截面為200mm×600mm,次梁的跨長如圖2(b)所示。取計算跨度為:邊跨 中間跨(a)(b)圖2 次梁的結構尺寸與計算簡圖(a)結構尺寸;(b)計算簡圖(二)荷載計算恒荷載:由板傳來 次梁自重 次梁粉刷 標準值 設計值 活荷載:標準值 設計值 考慮主梁對次梁的轉動約束,折算荷載為 (三)內力計算按彈性體系計算,采用等跨度表格計算,查附錄六中表4,可得系數(shù)彎矩計算值 剪力計算值 1、 彎矩跨中彎矩: 支座彎矩 支座邊緣彎矩2、剪力計算跨度取凈跨度: 邊跨,中間跨1、正截面承載力計算:跨中按T形截面計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計算。截面高h=450mm,肋寬b=200mm,翼緣計算厚度h

8、f=80mm,截面有效高度取420mm。混凝土C20,受力鋼筋,安全系數(shù)。跨中T形截面類型判別:翼緣寬度 屬第一類T形截面。表2 正截面配筋計算表截 面1B2C3彎矩計算值62.3878.3840.0664.3548.03彎矩設計值74.8694.0648.0777.2257.64338733933873393387或0.0270.3330.0170.2730.020.0270.4220.0170.3260.02或7261134457876538選用鋼筋mm116+218(710) 616(1206)116+214(509) 416(804)116+214(509)注:2、斜截面承載力計算:截

9、面尺寸驗算 = >=故截面尺寸滿足要求。 =64.7KN>故除支座A外,其它支座需要進行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橫向鋼筋計算:設箍筋選用雙肢箍配箍率0.12%,滿足級鋼筋配箍率的規(guī)定。(五)次梁配筋詳圖次梁的配筋及構造見施工圖中“次梁配筋詳圖”,跨中受力鋼筋按構造要求選用3根,其中,兩根設于梁角作為架立筋,一根在支座附近作為負彎矩鋼筋并增強斜截面的受剪承載力,支座負彎矩鋼筋的截位置參照有關規(guī)定處理。五、主梁設計(一)計算簡圖主梁共三跨,其尺寸結構如圖3(a)所示。梁兩端支承在墻上,支承長度為240mm,中間支承在400mm×400mm的柱上,計算簡圖如圖3(b)所示。計算跨

10、度 取較小值 (a)圖3 主梁的結構尺寸與計算簡圖(a)結構尺寸;(b)計算簡圖(二)荷載計算為簡化計算,將主梁2m長的自重按集中荷載考慮。1、 恒荷載:次梁傳來的集中荷載 主梁自重 主梁粉刷 標準值 設計值 G=2、 活荷載:標準值 設計值 (三)內力計算按彈性方法計算。彎矩計算值為 剪力計算值為 1、彎矩計算最不利位置彎矩 支座彎矩 支座邊緣彎矩2 剪力計算 彎矩包絡圖 剪力包絡圖(四)截面設計1、正截面承載力計算受力鋼筋為級,混凝土C20,受力鋼筋,安全系數(shù)。跨中按T形截面計算,鋼筋按兩排布置,翼緣寬度:取較小者,屬第一類T形截面。支座按矩形截面計算,肋寬b=200mm. 鋼筋按兩排布置

11、,則 主梁正截面配筋計算見表3表3 主梁正截面配筋計算截 面1B2彎矩計算值 209.6194.01123.03彎矩設計值251.52232.8147.64或51055395105或0.0490.4320.0290.050.4680.029或16051587931選用鋼筋420+216(1658)420+216(1658)414+216(1017)1、 斜截面承載力計算截面尺寸驗算 = >=故截面尺寸符合要求。 <<故支座需要按計算配置腹筋。設箍筋選用雙肢箍配箍率>,滿足要求。 =134117N=134.12KN>VA= 123.48KN<VBl=204.5

12、6KN支座AB需要設置彎起鋼筋。設跨中鋼筋一排彎起,314,,彎起角=45o,則 =134117+K=204.56KN故滿足要求。次梁兩側附加腹筋計算:次梁傳來集中力F=(G+Q)=1.2(50.924+60)=150.56KN在梁集中荷載位置設附加吊筋,彎起角,則:選225,實配=982mm2選也可在次梁兩側設置附加箍筋。箍筋采用級鋼筋(=210N/mm2),直徑為8(n=2,=50.3mm2),則在次梁兩側各附加4道雙肢8箍筋。主梁配筋詳圖。主梁的配筋及構造施工圖中“主梁配筋詳圖”。縱向受力鋼筋的彎起和截斷位置,根據(jù)彎矩和剪力包絡圖及材料圖形來確定。六、心得體會在本次課程設計中,有以下幾點感受:1、通過課程設計,對工鋼筋混凝土結構學的專業(yè)知識有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