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應對自然災害的措施那么,你知道應對自然災害的措施有哪些嗎 ?接下來就跟著一起去 看看應對自然災害的措施吧。常見自然災害災害的發生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據此可把災害劃分為自然災害、社會災害、天文災害等類型。天文型災害的損傷根本上是可以忽略的。自然型災害主要包括:洪水,龍卷風,雷電,地震等。社會型災害主要包括:環境污染,交通事故,火災。1、地震地震是由于地球內動力作用引起地殼的現代活動而產生。 我國為世界上地震最嚴重的地區,地處環太平洋構造帶與地中海 喜馬拉雅構造帶交匯部位,地殼現代活動劇烈有關。2、暴雨南方氣候潮濕多雨,梅雨季節雨量尤甚,暴雨影響人們的 出行、活動等。大量的雨水易引起積水,導致水災等
2、。3、雷擊雷電是常見的自然現象,它實質上是天空中雷暴雨云中的 火花放電,放電時產生的光是閃電,閃電使空氣受熱迅速膨脹而發出 的巨大聲響是雷響聲,雷雨天容易遭受雷擊,致人受傷甚至死亡。自然災害的應對措施 一 地震災害 1、如果地震時正在室內活動, 應該迅速采取就地避險措施。假設在教學樓中,可躲避在課桌下、講臺旁,也可到開間小、有管 道支撐的房間里躲避。假設在宿舍樓中,可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墻角處,亦可轉移到承 重墻較多的樓道、開間小的房間暫避一時。 此時,應用雙手護住頭部以減緩墜物的沖擊作用。 決不可亂跑或跳樓, 待主震過后, 有秩序地、迅速地撤離和疏散。 2、如果地震時正在戶外活動,那么應注意
3、避開高大建筑、電網、電 線、煤氣管線等。二 暴雨 1、平時不要將垃圾、雜物等丟入下水道,以防堵塞及暴 雨時積水成災。2、充電器、電器插座等應放離地面 1 米以上的平安地方,及時切 斷電源,防止積水帶電,觸電傷人。3、盡量不要外出,盡可能繞過積水嚴重的地段,在積水中行走要 注意觀察,防止跌入窨井及坑、洞。三 雷擊 1、盡量躲入建筑物內,室內門窗要關好。2、不宜使用無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缺乏的電器及水龍頭。 3、切勿接觸天線、金屬門窗、建筑物外墻,遠離帶電設備。4、減少使用 和手提 。5、切勿從事水上運動,遠離水面以及其他空曠場地。6、切勿站立在山頂、樓頂上或其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7、切勿處理開口容器盛載的易燃物品。8、在曠野時,應遠離樹木和桅桿。9、在空曠場地不宜打傘,不宜把高爾夫球桿扛在肩上。10、不宜開摩托車、騎自行車看過 “應對自然災害的措施的人還看了: 1.自然災害應對措施 2.自 然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煙盒手機攝影課程總結
- 高血壓性心臟病相關知識
- 廈門華天涉外職業技術學院《古代文學(上)》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圖木舒克職業技術學院《NoSQL數據庫系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工業科技學院《版畫(木版、絲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寧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數學分析方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英語創意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中醫內科學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建筑施工勞務分包合同(范本)
- 《順豐速運戰略案例》課件
- 工程造價咨詢服務投標方案(專家團隊版-)
- 小小科學家《物理》模擬試卷A(附答案)
- 幼兒園中班故事《龜兔賽跑》教學課件
- DB65∕4349-2021 棉漿粕和粘膠纖維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 和利時DCS控制系統組態
- 《鐵道概論鐵路車站》PPT課件
- 高一信息技術第六章結構圖
- 豆各莊鄉土地儲備住宅房屋騰退補償安置辦法
- 【課件】第9課 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剪紙課件-高中美術人教版(2019)美術鑒賞
- 煤田勘探鉆孔工程質量標準
- 保溫工三級安全教育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