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改革開放以來的財政貨幣政策第一階段是從1979年到1992年。這一階段的中國經濟在高速增長的同時,也呈現出有效供給不足的特征,資金需求一直有較大缺口,因此財政貨幣政策配合更多著眼于影響總供給,并且以“松”為主的擴張性政策搭配出現更多。具體來看,從1979年到1980年,主要表現為兩大政策“雙松”配合;1981年是財政政策緊,而貨幣政策松;1982年到1984年,表現為兩大政策“雙松”配合;1985年則是兩大政策“雙緊”配合;1986年到1988年,仍表現為兩大政策的“雙松”配合;1989年到1991年,是兩大政策的“雙緊”配合;1992年到1993年上半年,再次出現“雙松”配合。該階段的財政貨
2、幣政策配合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由于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還處于起步階段,政策協調的外部環境尚不完善,表現為政策作用的微觀主體多是國有企業,并且通常運用行政性手段來完成政策實施。二是在長期短缺經濟環境影響下,政府還缺乏市場經濟調控機制應用的經驗,表現在兩大政策協調方面,一直以直接調控為主,很少用財政和金融中間變量來間接影響經濟主體,而且“同松同緊”情況居多,沒有更多的多元化政策搭配,這也造成了政策協調的效果不佳,“一放就亂,一抓就死”成為常態。第二階段是從1993年到1996年。該階段中國經濟的市場化程度開始迅速提高,經濟總量不斷擴大,微觀經濟主體的活躍程度也在提高。但與此同時,在有效供給不足的背景下
3、,經濟過熱也導致了通貨膨脹的風險積累。從1993年下半年到1996年,財政貨幣政策一直采取“雙緊”配合,政策協調目標就是通過緊縮性政策,來控制赤字、減少發債、壓縮政府開支、控制貨幣總投放量等。與此同時,兩大政策配合也逐漸獲得制度改革方面的基礎,其中1994年的稅制和分稅制改革逐漸奠定了公共財政的基礎,而1995年通過的中國人民銀行法也使得貨幣政策制定進一步得以獨立。應該說這期間兩大政策的協調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包括調控手段多樣化配合、調控技巧改善、駕馭宏觀經濟能力有所提高,這對于實現經濟“軟著陸”起到了較大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始于1994年的外匯體制改革,不僅使得貨幣政策開始考慮開放經濟條件下
4、的新問題,而且也引發了未來兩大政策配合的新層面。第三階段是從1997年到2002年。1997年開始,由于增長基礎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中國經濟發展逐漸從資源約束過渡到需求約束,有效需求不足成為經濟調控的新問題。而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進一步促使中國經濟的周期性低谷來臨,物價走低、投資低迷、失業增加等通貨緊縮跡象開始令人擔憂。面對這種情況,1997年以后,財政貨幣政策由適度從緊快速轉為“雙松”配合。其中以擴張性為實質的“積極”財政政策,其主要手段是通過增發長期國債,籌集資金用于社會基礎設施建設。而在此期間“穩健”貨幣政策的實質則是通過多次降低存貸款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不斷增加貨幣供應量,并在1998年
5、初取消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規模限制。此間,兩大政策協調的一個重點,是集中在為建設項目和企業共同提供流動性和信用支持方面,試圖通過刺激微觀主體的活力,來帶動有效需求的提高。這一階段,政府首次面臨現代意義上的經濟周期低谷,并且處于有效需求不足與結構性供給不足的兩難境地,因此給財政貨幣政策協調不僅提供了創新的背景,也帶來了眾多新的難題。第四階段是從2003年至今。2003年開始,中國經濟形勢再次發生變化,出現了通貨膨脹壓力加大、信貸和投資增長過快、外資流入偏多等問題。在這一背景下,政府從2004年逐步調整財政政策的作用方向和力度,適當調整長期建設國債規模和優化國債項目資金使用結構,向社會傳遞出政府合理
6、控制投資的政策信號,并在2005年宣布財政政策再次轉型,實施以“控制赤字、調整結構、推進改革、增收節支”為特征的穩健的財政政策。與之相配合,從2003年起,穩健貨幣政策的內涵也發生了變化,主要是適當回收流動性,最終確定“穩中適度從緊”的政策思路。五年來央行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同時提高利率,這些都是緊縮銀根的措施,旨在控制貨幣供應量。進入2007年,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成為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問題,而中央政府也把2008年的宏觀調控思路,定為“從緊貨幣政策”與“穩健財政政策的協調”,這也體現了政府對較大通脹壓力的擔憂。應該說,在此階段,財政貨幣政策協調開始出現向“雙緊”過渡的趨勢。兩大政策協調的一
7、個新特點,是除了共同作用于傳統的經濟總量目標之外,在更多的領域有了配合的實踐,例如以應對流動性問題、推進外匯儲備管理改革為目的而發行特別國債的行為,以及調低利息稅以引導儲蓄資金流向等政策。綜合我國財政貨幣政策協調的實踐,可以得出幾個基本結論。第一,財政貨幣政策逐漸向市場化調控轉型,為發展新型的兩大政策協調機制奠定基礎。進入21世紀,財政政策在發展公共財政的總體框架下,從注重用政府投資性支出影響經濟,逐漸過渡到稅收、公債、轉移性支出等多項工具的綜合運用。而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推進,貨幣政策也逐漸具有了市場經濟國家的特征,而不僅是傳統的信貸控制。第二,從兩大政策的作用效果看,財政政策從強到弱,貨幣政
8、策從弱到強。改革開放之初,財政政策居于主導地位,貨幣政策的作用幾乎沒有。1985年之后,隨著金融體系的發展,通過控制信貸規模而影響貨幣供應量,成為貨幣政策的核心模式。1994年分稅制改革也弱化了中央政府財政政策的實施空間,使貨幣政策成為兩大政策協調的主導方。1998年以后,由于貨幣政策作用不理想,擴張性財政政策才再次走上前臺,但這并沒有削弱政府對貨幣政策作用的期望。事實上,在2004年積極財政政策淡出前后,貨幣政策仍是政策協調的主要一方。進入2007年,開放經濟環境下貨幣政策面臨了更多的困境,使政府開始意識到財政政策應在宏觀調控中擔負更多的職責,這對兩大政策協調提出了全新的挑戰。第三,迄今為止
9、的財政貨幣政策協調,主要通過關注總需求管理,致力于實行經濟總量穩定。我們知道,在凱恩斯主義政策理念影響下,財政與金融的協作問題,主要研究在封閉體系的自由利率條件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是如何通過有效配合來促進總需求水平的穩定。對于健全的市場經濟國家來說,這樣的政策選擇是相對有效的。然而對中國這樣面臨發展與轉軌雙重任務的經濟體來說,則顯得過于單一。長遠來看,兩大政策協調,還必須關注結構調整性的供給管理、開放條件下的金融制度優化等層面,這也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下篇:財政貨幣政策配合的未來展望第一,基于經濟總量均衡目標的政策協調。作為傳統的政策協調目標,為了促使經濟總量平衡,兩大政策往往致力于“
10、松”“緊”結合的需求管理政策。將來這方面的政策創新,首先應注意嘗試更多的“松”“緊”搭配方式,其次是注意理順政策傳導機制,對“松”“緊”的程度從模糊目標到逐漸量化。此外,雖然經濟均衡條件的表達式有所區別,但都是儲蓄等于投資這一基本形式的演變。財政與貨幣政策協調,要圍繞兩大政策對國民收入恒等式中不同變量的影響,而有序地展開,才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路,因此,這也要求同樣重視兩大政策協調對需求和供給管理的作用。尤其是在經濟面臨“滯漲”風險的情況下,更需要兩大政策的協調作用。當然,在追求宏觀經濟均衡的過程中,也要注重發揮政策協調作用,促進局部市場或經濟領域的效率與均衡。當前經濟中,需要政府加強調控的領域
11、非常多,而兩大政策也有很多具體領域可以加強協調。例如,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既需要政府財政稅收政策的引導,也需要金融創新工具的支持。再比如,在政府備受困擾的房地產領域,單一的政策工具難以解決房價過高、供求失衡、金融泡沫等風險,在創新中全面展開兩大政策的協調,將對完善房地產和房地產金融市場大有裨益。第二,基于經濟結構優化目標的政策協調。經濟結構調整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面臨的根本問題,而由于種種原因,財政貨幣政策協調一直沒能在此方面發揮作用。在這方面兩大政策有充分的功能可以發掘。對于實體經濟結構,有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區域結構、城鄉結構等領域;對金融結構,則有金融機構、金融產品、金融市場等眾多熱點。對
12、實體經濟結構問題,應該是財政政策為主,貨幣政策為輔;對金融結構問題,則是貨幣政策為主,財政政策為輔。當然也有二者并重的,例如,國內儲蓄投資結構失衡下的流動性過剩問題,就是兩大政策協調都可以大有用武之地的領域。第三,基于開放經濟下實現內外均衡目標的政策協調。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宏觀政策選擇面臨更多外部約束,也有了更多可協調的領域。例如,在浮動匯率條件下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作用要大于財政政策,隨著人民幣匯率逐漸走向浮動,貨幣政策卻受到制度約束而產生內外平衡的困境。在此情況下,無論如何,都要充分考慮財政與貨幣政策在內外均衡中的協調,建立有效的配合與分工機制。在實踐中,成立中投公司和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就
13、具有多重政策協調意義。一方面可以作為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增加有效的調控工具,另一方面還可以分離央行對沖職能,有利于央行當前更好地執行“從緊”的貨幣調控政策,使貨幣政策不再屈從于匯率政策。第四,基于金融穩定與發展目標的政策協調。一方面,在調節貨幣供應量方面,兩大政策有很多協調空間。例如在同一個財政年度內,財政收支不會平穩地流入和流出國庫單一賬戶,往往在某段時期出現較大的收入或支出凈額。在大量發行國債或稅收高峰期,國庫就會有巨額的凈收款,商業銀行的存款和儲備就會相應減少,從而引起貨幣供應量的乘數遞減。反之,在財政支出的高峰期,國庫會有巨額凈付款,商業銀行存款和儲備就會相應增加,從而引起貨幣供應量的乘數
14、遞增。另一方面,金融市場的規范化、現代化發展,也要依靠政府債務政策的協調。如國債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最主要對象,是其貫徹實施貨幣政策的主要渠道和場所,也是構建市場化利率曲線與核心金融市場的前提,在這方面的兩大政策協調迫切需要改進。第五,基于財政目標的政策協調。貨幣政策對財政政策的沖擊也常常出現。例如,在財政部發行國債的過程中,如果短期內央行緊縮貨幣政策的力度迅速增加,就會強烈沖擊債券市場,導致國債發行成本上升,甚至會流標。再比如,由于我國仍由央行代理國庫,財政當局的國庫現金管理改革,就必須有央行的主動配合,否則寸步難行。而由于財政存款事實上起到貨幣緊縮作用,因此可以理解當前貨幣當局配合改革的動力有限。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強化兩大政策的協調與平衡來加以解決。第六,基于制度優化目標的政策協調。健全的制度是兩大政策協調的必要條件,由于沒有真正建立財政與貨幣當局自身的協調機制,也使兩大政策配合的效果經常大打折扣。從國外前沿的經濟學理論來看,對于兩大政策配合,一種重要的思路,是利用博弈論來分析財政與貨幣當局的協調問題。原因在于,由于政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重慶三峽職業學院《大學職業生涯規劃》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市級名校2024-2025學年中考適應性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益陽職業技術學院《人類的雙面書架高黎貢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洛陽市重點中學2025年初三年級調研測試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微積分EI》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曲靖市沾益區大坡鄉重點達標名校2025屆初三下期中質量檢測試題生物試題含解析
- 內蒙古美術職業學院《大學體育-劍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協作體2025年高三年級下學期第一次統練英語試題含解析
- 棗強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英語試題
- 教育知識與能力
-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石嘴山市2025屆高三二模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2024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數學試卷【含解析】
- 生態學中的種間關系解析試題及答案
-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試題
- 2025-2030中國生物酶制劑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耳部刮痧治療失眠
- 現代物流校考題目及答案
- 2025年投資專員面試試題及答案
- 訂單處理優化流程計劃
- 4.23世界讀書日以書為友書香活動書香潤童心閱讀伴成長課件
- DB3713-T 255-2022 大棚黃瓜農機農藝融合栽培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