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聲在頸動脈粥樣硬化診斷中的應用_第1頁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頸動脈粥樣硬化診斷中的應用_第2頁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頸動脈粥樣硬化診斷中的應用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頸動脈粥樣硬化診斷中的應用            作者:王瑩,張玉潔,朱亦儉時間:2007-11-22 14:48:00                     【關鍵詞】  彩色多普勒 

2、0;  心腦血管疾病是我國當前中老年人群的常見病、多發病,嚴重者引起腦卒中,危及生命。而動脈粥樣硬化是引起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組資料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對高血壓、冠心病及腦梗死患者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粥樣斑塊大小、位置及頸動脈內血流情況進行檢測,研究其在頸動脈粥樣硬化診斷中的價值,探討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心腦血管疾病之間的關系。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資料來源20022006年在我院內科住院及門診患者120例,其中42例患者經超聲檢查有頸動脈粥樣

3、硬化表現。男27例,女15例;年齡4882歲,平均64歲。全部病例臨床診斷為高血壓、冠心病和(或)腦梗死。    1.2  儀器與方法  (1)儀器:采用美國GE公司產LOGIQ-500 PRO型彩色超聲診斷儀,頻率69MHz,寬頻探頭。(2)檢查方法:患者取仰臥位,充分暴露頸部。頸后墊枕,頭后仰并偏向對側。自頸動脈近心端開始,逐漸至遠心端依次掃查頸總動脈(CCA)、頸內動脈(ICA)及頸外動脈(ECA)。(3)測量參數:CCA、ICA、ECA內徑,觀察有無狹窄,兩側是否對稱;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即IMT。選擇頸動脈近膨大處及膨大處后壁測量;粥

4、樣斑塊位置、大小、內部回聲。以IMT1.2 mm作為診斷斑塊的標準1;血流情況:觀察血流充盈情況及顏色,測量頸總及頸內動脈的峰值流速(cm/s)、阻力指數(RI)、搏動指數(PI)、狹窄處的最大流速并記錄頻譜形態變化。    2  結果    2.1  二維超聲  正常頸動脈雙側對稱,管壁光滑。管腔內為無回聲,透聲好、有搏動感。本組資料42例均有頸動脈內膜中層的增厚(正常IMT1.0 mm)呈彌漫性增厚(30例)或局限性增厚(12例),IMT1.0 mm,最厚者達1.9 mm(圖1)。內膜面毛糙、高低不平

5、。內膜面可見局限性或彌漫性分布的強回聲點及斑點。一處或多處斑塊形成共21例,其中弱回聲及等回聲斑塊3例,強回聲斑塊18例。位于頸總動脈及分叉處14例,占67%;位于頸內動脈及起始段7例,占33%。雙側14例,單側7例。    2.2  彩色多普勒  輕度頸動脈粥樣硬化未形成斑塊21例中9例血流為正常層流,充滿整個管腔;另11例血流顏色偏暗淡。斑塊形成21例中斑塊處局部均出現充盈缺損(圖2),其中5例血流束在狹窄處明顯變細,狹窄處及狹窄后呈現五彩鑲嵌的花色血流。本組資料未出現無血流信號病例。    2.3 

6、 頻譜多普勒  本組資料中8例頻譜形態正常,峰值流速無明顯變化;13例狹窄處頻帶輕度增寬,峰值流速輕微加快;16例血流速度偏低,收縮期峰值后移,波峰圓鈍;5例狹窄處頻譜充填,峰值于舒張末期流速加快,遠端頻譜低平,峰值流速減低,加速時間延長,對側頸動脈流速輕度升高。而嚴重狹窄或閉塞引不出多普勒頻譜,甚至出現反向波的現象,本組病例未出現。    3  討論    心腦血管疾病日益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和生命,據報道已達我國中年以上人群的63%。隨著我國人口日益老齡化,此問題日趨嚴峻。而其基本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近年來隨

7、著彩色多普勒應用,能夠清晰顯示頸動脈顱外段管壁結構、血流情況,對管壁內膜中層微小病變(1 mm的斑塊)較為敏感,可辨別不同回聲斑塊,彩色血流(CDFI)可觀察管腔內血流情況,對弱回聲或無回聲斑塊,二維超聲不易發現,CDFI可顯示斑塊處血流出現充盈缺損,頻譜可顯示狹窄處血流收縮期峰值增高,能及早檢測出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斑塊形成并確定其性質。    本組資料表明頸動脈粥樣硬化多發生在頸總動脈分叉處,其次是頸內動脈起始段,往往雙側同時受累,左側發病略多于右側,而頸外動脈較少見。這是由于頸總動脈分叉處血管膨大,局部血流形成渦流區域,血流速度降低,使血液中的脂質、

8、復合碳水化合物和血液有形成分易沉積在此處所致2。    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過程中,病變首先表現在內膜增厚、粗糙、逐漸形成斑塊。當斑塊突入管腔內,由于富含脂質或管壁應力增大,斑塊可發生破裂,暴露的脂質和膠原纖維激活血小板,啟動凝血反應形成血栓3。血栓脫落、斑塊的破裂、出血均可引起大片腦梗死或腔隙性腦梗死。根據斑塊的回聲密度將其分為軟斑、硬斑、混合斑。軟斑指形態不規則,內部結構呈弱回聲或等回聲;硬斑指斑塊纖維化、鈣化,內部回聲增強,管壁呈不均勻增厚,增厚的局部有粥樣硬化斑塊,團塊回聲增強,后方伴聲影;混合斑介于軟、硬斑兩者之間。新鮮血栓具有低回聲特性,陳舊血栓伴發

9、局部出血鈣化合并新鮮血栓形成在超聲上顯示為混合回聲。研究結果提示這種低回聲和混合回聲性質的血栓脫落或發展容易引起腦梗死4。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頸動脈,及早發現斑塊,確定其性質,及時進行相關干預,可降低腦梗死的發生率,減少死亡和致殘率。    高血壓是腦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早期引起動脈痙攣,繼而使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通透性升高,脂質進入動脈壁且使一些中膜平滑肌細胞移入內膜并與內膜平滑肌細胞一起繼續增生,加上增生的纖維結締組織,共同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基本病變。可見內膜增厚是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最早期表現,以往對動脈粥樣硬化的診斷主要依靠血管造影,但它只能反應粥樣

10、斑塊形成后血管的狹窄情況,而不能反應早期的內膜增厚。彩色多普勒技術,特別是高頻探頭的應用能清晰顯示動脈管壁內、中、外三層結構。可清楚、直觀、準確的測量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目前尚沒有僅用于測量內膜厚度的方法),間接判斷內膜厚度,是診斷早期動脈粥樣硬化的良好影像學方法。    大量研究證實增厚的頸動脈IMT可作為動脈粥樣硬化的代名詞,與冠狀動脈狹窄及腦梗死的相關性好,頸動脈粥樣硬化可作為反映高血壓、冠心病及腦梗死的一個窗口。頸動脈位置表淺、干擾小。彩色多普勒特別是高頻探頭應用于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檢測,可直接顯示內膜、粥樣斑塊及管腔狹窄程度,具有無創、定位準確、直觀、可重復性好的特點。不僅可以對心腦血管病變的患者提供診斷和治療依據,而且能對此類疾病高危人群作出預報,從而及時有效的控制各種危險因素。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