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滬教版第十二課《我的祖國》課堂教學活動及反思_第1頁
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滬教版第十二課《我的祖國》課堂教學活動及反思_第2頁
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上滬教版第十二課《我的祖國》課堂教學活動及反思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快樂,就在探究活動中我的祖國課堂教學活動反思濟源市濟水一中 周天祥一 我的祖國一課主要對應新課程標準“自我認識”中的內容:“認識到自己是祖國的一員,自己的成長與祖國的發展緊密相連。”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祖國中國。 本課的特點是記憶性的知識點多,還有諸如“領土、主權、專屬經濟區”等概念,理解難度較大,在組織教學時很容易陷入傳統的“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之中。 二 下午上課時,學生問我學習什么?,我說:“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美術,好嗎?”學生一臉的驚異和不解。當我告訴他們打開課本我的祖國看到“活動區”時,學生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集中到“描畫中國疆域輪廓圖”上來。從學生歡呼雀躍的神情中,我知道他們已經喜歡

2、上這堂課了。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頓時也精神大振。活動分三步進行: 1、臨摹比賽:描畫中國疆域輪廓圖,看誰又快又好。 2、填圖大比拼:看誰能夠把中國疆域四至、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準確、快速的填注在對應的位置。 3、“我當導游員”:讓學生模擬導游員,運用自己畫的地圖向來我國旅游的旅客介紹我國疆域四至、陸上鄰國、隔海相望的國家以及我國的領土、領陸、領海、領空和島嶼、海洋專屬經濟區等情況。比一比哪一組設計新穎,內容詳實,語言流利優美。 第一、二步活動目的是使學生在動手過程中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對基本的知識和重點、難點有一個全面清晰的認識;第三步通過活動,使學生主動運用自己學習的知識,

3、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既鞏固了剛剛學習的知識,又能夠使學生在這樣一種活動中激發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學生油然產生一種自豪感,以“我是中國人”為榮,以生活在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疆域遼闊、人民勤勞勇敢的大家庭為榮。 下午的課比我想象的還要成功。本來是要求學生描畫中國的輪廓圖,很多學生卻自己徒手畫了起來。令我感動的是,有一位同學在黑板上幫助我畫了一幅“中國輪廓圖”。他的畫法熟練,方法獨特,先確定“四至點”的位置,然后又選定幾個“特殊點”,再用曲線一一連接,一幅“中國輪廓圖”便栩栩如生的呈現在眼前了。 三 下后課,看著同學們自己制作的精美的“美術作品”-“中國輪廓圖”,一種從未有過的成就感籠罩著我,

4、我很幸福,也很滿足! 課后,我及時反思,總結了以下幾點不太成熟的看法:一、新課堂需“先學后教” 首先,歷史與社會是綜合了歷史、地理、政治和社會等學科知識的綜合性課程。因此,教師需要通過學習,廣泛汲取多方面的養分,具備多學科的知識,才能吃透教材,備好課、開展好教學活動;其次,要在備課和上課前,認真鉆研新課程標準,準確把握新課改精神,并使其體現在備課、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上。第三,要不斷對教案、教學設計進行完善或調整,從實踐中學習新知,及時調整課堂策略。 以本課為例,剛開始是按照教材的安排,先向學生介紹“領土、領陸、領水、領空”等概念,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理解概念,而且陷入了教師講,學生聽

5、的老路。如果先把前面面的內容全部講一遍,最后再讓學生活動,那么,所有學生都是被“牽著鼻子走”,這堂課頂多是“穿新鞋、走老路”,依然沒有很好體現新課改精神。但是,按照現在的設計,“講解課”變成了“活動課”,原本“死記硬背”的課 氣氛,在這里卻成了師生共同參與、教學相長的舞臺,課堂完全變成了一片新天地,教得輕松,學得也快樂。這一切都因為學習讓我懂得了“新課程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可以自主發揮的廣闊的舞臺。” 二、活動由師生共同“導”“演” 打開歷史與社會教材,每一課幾乎都設計了“讀與思”、“大家談”、“知識窗”、“故事角”和“活動區”五大活動板塊。因此,新的課堂教學,應該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參與和體驗

6、中生成新知,深化情感。如何運用“活動板塊”開展好課堂活動,是改變教學方式的有效途徑。這也有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但是,教學活動不是教師一人導演,也不是教師一人唱“獨角戲”,而是教師引導,師生互動,共同完成“導”“演”的。本課的設計打破了教材原有的設計程序,以活動導入,并且以為主線,以活動為載體,把教學內容與“活動板塊”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完全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在我看來,如果第一、二步活動教師是策劃導演,學生是演員,那么第三步“我當導游員”,學生既是導演又是演員;因此,教師并沒有完全退出“舞臺”,而是參與學生中間,成為學生的朋友,為他們出謀劃策,為他們創造一個學習與交流的平臺。三、探究過程需開放互

7、動 在本課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對“專屬經濟區、領土、領陸、領水、領海、領空”等概念的理解以及對中國周邊的國家及其位置等的掌握是教學的難點。單純的文字講解,學生或許能夠聽懂,但是,離開了課本,學生很快就會模糊混淆。因此,讓學生運用自己繪制的“中國輪廓圖”,說出自己對這些概念的理解,不僅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而且使學生思維、探究的過程更加開放;例如有的學生對照地圖講解什么是“領海”、“領陸”“藍色國土”,調動了大家的聽覺和視覺,讓人一目了然。有的學生“模擬導游”,帶領大家興致勃勃的游覽了祖國的“藍色國土”(領海和專屬經濟區),還訪問了周邊的友好鄰邦,不僅感受了祖國的廣袤與遼闊,而且增進了對“睦鄰友好”的理解。雖然有的表達還不準確,但是,在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