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統復習資料_第1頁
操作系統復習資料_第2頁
操作系統復習資料_第3頁
操作系統復習資料_第4頁
操作系統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2 作業有哪幾部分組成,這幾部分各有什么功能?答:作業由三部分組成:程序,數據和作業說明書。程序和數據完成用戶所要求的業務處理工作;作業說明書則體現了用戶的控制意圖*2.9 為什么說分時系統沒有作業的概念?答:因為分時系統中,每個用戶得到的時間片有限,用戶的程序和數據信息直接輸入到內存工作區中和其它程序一起搶占系統資源投入執行,而不必進入外存輸入井等待作業調度程序選擇。因此,分時系統沒有作業控制表,也沒有作業調度程序。3.1 PCB表(運行隊列只有一個)3.2 一個概念 可再入程序(純代碼,執行過程中自身不改變)3.3 如果系統中有N個進程,運行的進程最多幾個,最少幾個;就緒進程最多幾個最

2、少幾個;等待進程最多幾個,最少幾個?答:在單處理系統中,處于運行態的進程最多為1個,最少0個;就緒進程最多N-1個,最少0個;處于阻塞的進程最多N個,最少0個。3.4 有沒有這樣的狀態轉換,為什么? 等待運行; 就緒等待答:沒有等待到運行,只能等待à就緒;也沒有就緒到等待,只能運行>等待3.5 一個狀態轉換的發生,是否一定導致另一個轉換發生,列出所有的可能答:就緒到運行3.6 司機與售票員之間的關系3.7 生產者消費者問題3.8 讀者寫著問題3.9 已知一個求值公式(A2+3B)/(B+4A),若A、B已賦值,試畫出該公式求值過程的前趨圖。說明它們之間的關系,并用P、V操作描述

3、它。3.10 在單處理機的分時系統中,分配給進程P的時間片用完后,系統進行切換,結果調度到的仍然是P。有可能出現上述情形嗎?如果可能請說明理由。答:有可能。例如,若在進程P時間片用完后,被迫回到就緒隊列時,就緒隊列為空,這樣進程P就是就緒隊列中唯一的一個進程,于是調度程序選中的進程必定是P。又如在按優先級調度的程序中,就緒對列按進程的優先級排列,在進程P時間片用完之后回到就緒隊列時,若其優先級高于當前就緒隊列中的其他進程,那么再次被調度。3.11 設有一個發送者進程和一個接收者進程,其流程圖如圖所示。S是用于實現進程同步的信號量,mutex是用于實現進程互斥的信號量。試問流程圖中的A、B、C、

4、D四個框中應填寫什么?假定緩沖區有無限多個,s和mutex的初值應為多少?A:P(mutex) B:V(mutex) C:P(s) D:P(mutex) s=0,mutex=1發送者進程接收者進程3.12 在生產者-消費者問題中,如果對調生產者進程中的兩個P操作和兩個V操作,則可能發生什么情況?答:會發生死鎖。當兩個P操作放在一起時,通常,把用于同步的P操作放在前,用于互斥的P操作放在后。V操作的次序則無關緊要。3.13 為什么說采用有序資源分配法不會產生死鎖?(m種資源,n個進程)答:如有m種資源,則列出R1<R2<<Rm。若進程Pi保持了資源Ri,則它只能申請比Ri級別更

5、高的資源Rj(Ri<Rj)。釋放資源時必須是Rj先于Ri被釋放,從而避免環路的產生。3.14 在銀行家算法中,若出現下述在已分配情況:試問(1)該狀態是否安全?(2) 如果進程P2提出請求Request2 (1,2,2,2)后,系統能否將資源分配給它? 3.15 有相同類型的5個資源被4個進程所共享,且每個進程最多需要2個這樣的資源就可以運行完畢。試問該系統是否會由于對這種資源的競爭而產生死鎖。3.16 一臺計算機有8臺磁帶機。它們由N個進程競爭使用,每個進程可能需要3臺磁帶機。請問N為多少時系統沒有死鎖危險,并說明原因。3.17 假設就緒隊列中有10個進程,系統將時間片設為200ms,

6、CPU進行進程切換要花費10ms,試問系統開銷所占的比率為多少?答:10/(10+200)4.1 假設在單道批處理環境下有四個作業,已知它們進入系統的時間、估計運行時間應用先來先服務、最短作業優先和最高響應比優先作業調度算法,分別計算出作業的平均周轉時間和帶權的平均周轉時間先來先服務短作業優先最高響應比優先:(周轉時間/執行時間)4.2 在兩道環境下有四個作業已知它們進入系統的時間、估計運行時間系統采用短作業優先作業調度算法,作業被調度運行后不再退出當一新作業投入運行后,可按照作業運行時間長短調整作業執行的次序請給出這四個作業的執行時間序列,并計算出平均周轉時間及帶權平均周轉時間四個作業的執行

7、時間序列為:JOB1:10:0010:05,10:4011:05JOB2:10:0510:25JOB3:10:2510:30JOB4:10:3010:404.3 p100 4.65.1 設一個3頁長的進程具有頁號0,1,2,其對應的內存塊號則為2,3,8。設每個頁面大小為1KB,求虛地址2500對應的物理地址為多少?那03ABh的物理地址呢?答:用十進制方法來解P=2500/1024=2 W=2500%1024=452查頁表可知,頁號為2的頁面對應的內存塊號為8。則,物理地址=8×1024+452=86445.2 計算缺頁次數 某程序在內存中分配三個頁面,初始為空,頁面走向為4,3,

8、2,1,4,3,5,4,3,2,1,5,試用FIFO、LRU和OPT頁面淘汰算法,求出其缺頁中斷率。5.3 計算缺頁次數某程序在內存中分配m頁初始為空,頁面走向為1,2,3,4,1,2,5,1,2,3,4,5。當m=3,m=4時缺頁中斷分別為多少?用FIFO算法計算其缺頁次數。5.4 在一個頁式存儲管理系統中,頁表內容如下圖所示:5.5 在一個請求分頁系統中,假定系統分配給一個作業的物理塊數為3,并且此作業的頁面走向為2、3、2、1、5、2、4、5、3、2、5、2。試用FIFO和LRU兩種算法分別計算出程序訪問過程中所發生的缺頁次數。存儲器管理習題3、動態重定位技術依賴于_B_。A、重定位裝入

9、程序 B、重定位寄存器C、地址機構 D、目標程序4、虛擬存儲器的最大容量_B_。A、為內外存容量之和 B、由計算機的地址結構決定C、是任意的 D、有作業的地址空間決定5、在虛擬存儲系統中,若進程在內存中占3塊(開始時為空),采用先進先出頁面淘汰算法,但執行訪問頁號序列為1、2、3、4、1、2、5、1、2、3、4、5、6時,將產生_D_次缺頁中斷。A、7 B、8 C、9 D、106、設內存的分配情況如下圖所示。若要申請一塊40K字節的內存空間,若采用最佳適應算法,則所得到的分區首址為_C_。A、100K B、190K C、330K D、410K512K-17、很好地解決了“零頭”問題的存儲管理方

10、法是_A_。A、頁式存儲管理 B、段式存儲管理C、多重分區管理 D、可變分區管理8、系統“抖動”現象的發生是由_A_引起的。A、置換算法選擇不當 B、交換的信息量過大C、內存容量不足 D、請求頁式管理方案9、在可變式分區存儲管理中的拼接技術可以_A_。 A、集中空閑區 B、增加主存容量C、縮短訪問周期 D、加速地址轉換10、分區管理中采用“最佳適應”分配算法時,宜把空閑區按_A_次序等記在空閑區表中。A、長度遞增 B、長度遞減C、地址遞增 D、地址遞減11、在固定分區分配中,每個分區的大小是_C_。A、相同 B、可以不同但根據作業長度固定C、可以不同但預先固定 D、所作業長度變化12、實現虛擬

11、存儲器的目的是_D_。A、實現存儲保護 B、實現程序浮動C、擴充輔存容量 D、擴充主存容量13、采用段式存儲管理的系統中,若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號,則允許每段的最大長度是_B_。A、224 B、216 (2的16次方) C、28 D、23214、作業在執行中發生了缺頁中斷,經操作系統處理后,應讓其執行_B_指令。A、被中斷的前一條 B、被中斷的C、被中斷的后一條 D、啟動時的第一條15、把作業地址空間中使用的邏輯地址變成內存中的物理地址的過程稱為_A_。A、重定位 B、物理化C、邏輯化 D、加載16、首次適應算法的空閑區是_A_。A、按地址遞增順序連在一起 B、始端指針表指向最大空

12、閑區C、按大小遞增順序連在一起D、尋找從最大空閑區開始17、在分頁系統環境下,程序員編制的程序,其地址空間是連續的,分頁是由_D_。A、程序員 B、編譯地址C、用戶 D、系統18、在請求分頁存儲管理中,若采用FIFO頁面淘汰算法,則當分配的頁面數增加時,缺頁中斷的次數 _D_。A、減少 B、增加C、無影響 D、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少19、在段頁式存儲管理系統中,內存等分成A ,程序按邏輯模塊化分成若干 D 。A、塊 B、基址 C、分區D、段 E、頁號 D、段長20、虛擬存儲管理系統的基礎是程序的_A_理論。A、局部性 B、全局性C、動態性 D、虛擬性21、下述_A_頁面淘汰算法會產生Belady現

13、象。A、先進先出 B、最近最少使用C、最不經常使用 D、最佳22、如果一個程序為多個進程所共享,那么該程序的代碼在執行的過程中不能被修改,及程序應該是_B_。A、可執行碼 B、可重入碼C、可改變碼 D、可再現碼二、填空題1、將作業地址空間中的邏輯地址轉換為主存中的物理地址的過程稱為_地址重定位_。2、分區分配中的存儲保護通常采用_界限寄存器和存儲保護鍵 _方法。3、在請求頁式管理中,頁面置換算法常用的是_先進先出_和_最近最少使用_。4、在頁式和段式管理中,指令的地址部分結構形式分別為_頁號以及頁內位移_和_段號以及段內位移_。5、段表表目的主要內容包括_段號、段長度和段在內存中的起始地址 _

14、。6、假設某程序的頁面訪問序列為1、2、3、4、5、2、3、1、2、3、4、5、1、2、3、4且開始執行時主存中沒有頁面,則在分配給該程序的物理塊是3且采用FIFO方式時,缺頁次數是_13_;在分配給該程序的物理塊是4且采用FIFO方式時,缺頁次數是_14_。在分配給該程序的物理塊是3且采用LRU方式時,缺頁次數是_14_;在分配給該程序的物理塊是4且采用LRU方式時,缺頁次數是_12_。7、重定位的方式有_靜態重定位_和_動態重定位_兩種。8、分區管理中采用“首次適應”分配算法時,應將空閑區按_地址遞增_次序等記在空閑區表中。9、頁表表目的主要內容包括_頁號和塊號_。10、主存中一系列物理存

15、儲單元的集合稱為_存儲空間_。11、靜態重定位在_程序裝入內存_時進行;而動態重定位在_程序執行_時進行。12、在虛存管理中,虛擬地址空間是指邏輯地址空間,實地址空間是指_物理地址空間_;前者的大小受 機器地址長度 _限制,而后者的大小受_物理內存大小限制 _。13、在段式虛擬存儲管理中,程序所使用的最大段數以及段的最大長度是由_邏輯地址結構_來決定的。14、在段頁式存儲管理系統中,每道程序都有一個_段_表和一組_頁_表。15、若選用_置換_算法不合適,可能會出現抖動現象。16、在頁式存儲管理系統中,常用的頁面淘汰算法有:_理想淘汰算法_選擇淘汰不再使用或最遠的將來才使用的頁;_先進先出_,選

16、擇淘汰在主存駐留時間最長的頁;_最近最少使用_,選擇淘汰離當前時刻最近的一段時間內使用的最少的頁。17、對下圖所示的內存分配情況,若要申請30K的存儲空間,使首地址最大的分配策略是_最壞適應_。18、在虛擬段式存儲管理中,若邏輯地址的段內地址大于段表中該段的段長,則發生_地址越界中斷_。三、應用題1、下表給出了某系統中的空閑分區表,系統采用可變分區存儲管理策略。現有以下作業序列:96K、20K、200K。若用首次使用算法和最佳適應算法來處理這些作業序列,試問哪一種算法可以滿足該作業序列的請求,為什么?2、設有一頁式存儲管理系統,向用戶提供的邏輯地址空間最大為16頁,每頁2048字節,內存中共有

17、8個存儲塊,試問邏輯地址至少應為多少位?內存空間有多大?答:(15)(8*2048=16K)3、某操縱系統采用可變分區分配存儲管理方法,用戶區為512K且始址為0,用空閑分區表管理空閑分區。若分配是采用分配空閑區低地址部分的方案,且初始時用戶區的512K空間空閑,對下述申請序列:申請300K,申請100K,釋放300K,申請150K,申請30K,申請40K,申請60K,釋放30K。回答下列問題:(1)采用首次適應算法,空閑分區中有哪些空塊(給出始址、大小)?(2)采用最佳適應算法,空閑分區中有哪些空塊(給出始址、大小)?(3)如再申請100K,針對(1)和(2)各有什么結果?4、有一頁式系統,

18、其頁表存放在主存中。(1)如果對主存的一次存取需要1.5微秒,試問實現一次頁面訪問的存取時間是多少?(2)如果系統加有快表,平均命中率為85%,當頁表現在快表中時,其查找時間忽略為0,試問此時的存取時間為多少?答:(1)3微秒(因為第一次訪問頁表,找到對應的物理地址,第二次利用物理地址來訪問實際的內存頁面)(2)1.5微秒(如果頁表項在快表中,那么只需從快表中查詢物理地址,只需要訪問一次主存即可)5、若在一個頁式存儲管理系統中,頁表內容如下所示。已知頁面大小為1024字節,試將邏輯地址1011,2148,3000,4000,5012轉化為相應的物理地址。6、在一分頁存儲管理系統中,邏輯地址長度

19、為16位,頁面大小為4096,現有一邏輯地址為2F6AH,且第0、1、2頁依次存放在物理塊5、10、11中,問相應的物理地址為多少?(要求畫出地址變換圖)6.1 在Unix system V 中,如果一個盤塊的大小為1KB,每個盤塊號占4個字節,那么一個進程要訪問偏移量為263168字節處的數據時,需要經過幾次間接?答:間接時 1k/4=256塊。263168/1024=257塊 前十塊直接放了,還剩247塊,只需要一次間接。6.2 在Unix系統中運行下面程序,最多可產生多少個進程?畫出進程家族樹。fork() ; fork();fork();6.3Unix的i節點是文件內容的一部分,對嗎?

20、說明理由。答:unix的i結點是一種數據結構,不是文件內容的一部分。6.4 下圖給出了四個進程合作完成某一任務的前趨圖,試說明這四個進程間的同步關系,并用p、v操作描述它。設備管理習題一、選擇題1、緩沖技術中的緩沖池在_A_中。A、主存 B、外存 C、ROM D、寄存器2、引入緩沖的主要目的是_A_ 。A、改善CPU和I/O設備間速度不匹配的情況B、節省內存 C、提高CPU的利用D、提高I/O設備的效率3、CPU輸出數據的速度遠遠高于打印機速度,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可采用_C_。A、并行技術 B、通道技術C、緩沖技術 D、虛存技術4、為了使多個進程能有效地同時處理輸入和輸出,最好使用_A_結構的

21、緩沖技術。A、緩沖池 B、閉緩沖區環C、單緩沖區 D、雙緩沖區5、通過硬件和軟件的功能擴充,把原來獨立的設備改造成能為若干用戶共享的設備,這種設備稱為_D_。A、存儲設備 B、系統設備C、用戶設備 D、虛擬設備6、如果I/O設備與存儲設備進行數據交換不經過CPU來完成,這種數據交換方式是_C_。A、程序查詢 B、中斷方式C、DMA方式 D、無條件存取方式7、中斷發生后,應保留_B_。A、緩沖區指針 B、關鍵寄存器內容C、被中斷的程序 D、頁表8、在中斷處理中,輸入/輸出中斷是指_C_。、設備出錯 、數據傳輸結果A、 B、 C、和 D、都不是9、如果有多個中斷同時發生,系統將根據中斷優先級響應優

22、先級最高的中斷請求。若要調整中斷事件的響應次序,可以利用_A_。A、中斷向量 B、中斷嵌套C、中斷響應 D、中斷屏蔽 10、設備管理程序對設備的管理是借助一些數據結構來進行的,下面的_A_不屬于設備管理數據結構。A、JCB B、DCT C、COCT D、CHCT11、大多數低速設備都屬于_A_設備。A、獨占 B、共享 C、虛擬 D、Spool12、_C_ 用于連接大量的低速或中速I/O設備。A、數據選擇通道 B、字節多路通道C、數組多路通道13、以下敘述中正確的為_B_。A、在現代計算機中,只有I/O設備才是有效的中斷源B、在中斷處理過程中必須屏蔽中斷C、同一用戶所使用的I/O設備也可能并行工

23、作D、SPOOLING是脫機I/O系統14、_A_是操作系統中采用的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技術。A、SPOOLING B、虛擬存儲技術C、覆蓋與交換技術 D、通道技術15、SPOOLING系統提高了_A_利用率。A、獨占設備 B、共享設備C、文件 D、主存儲器16、在操作系統中,_A_指的是一種硬件機制。A、通道技術 B、緩沖池C、 SPOOLING技術、內存覆蓋技術17、在操作系統中,用戶在使用I/O設備時,通常采用_B_。A、物理設備名 B、邏輯設備名C、虛擬設備名 D、設備牌號18、采用假脫機技術,將磁盤的一部分作為公共緩沖區以代替打印機,用戶對打印機的操作實際上是對磁盤的存儲操作,用以代替打印機的部分是_C_。A、獨占設備 B、共享設備C、虛擬設備 D、一般物力設備19、按_D_ 分類可將設備分為塊設備和字符設備。A、從屬關系 B、操作特性C、共享屬性 D、信息交換單位20、_C_算法是設備分配常用的一種算法。A、短作業優先 B、最佳適應C、先來先服務 D、首次適應21、利用虛擬設備達到I/O要求的技術是指_C_。A、利用外存作緩沖,將作業與外存交換信息和外存與物力設備交換信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