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司桿菌.ppt_第1頁
布魯司桿菌.ppt_第2頁
布魯司桿菌.ppt_第3頁
布魯司桿菌.ppt_第4頁
布魯司桿菌.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布魯斯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魯斯氏桿菌(簡稱布氏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慢性傳染病。又稱馬耳他熱或波狀熱。其臨床特點為長期發熱、多汗、關節痛及等。在中國,主要傳染源為羊,其次為牛和豬。主要通過接觸病畜感染,牧民接羔為主要傳染途徑。 羊型布氏桿菌為英國軍醫D.布魯斯首先發現并獲得其純培養。1886年,他從馬耳他島一名因流行性發熱而死亡的士兵脾臟中發現了大量細球菌,當時命名為馬耳他細球菌。此后,又有人陸續發現牛流產桿菌和豬流產桿菌,進一步研究發現這些細菌在形態、培養特性上均與馬耳他細球菌相似。1920年,學術界為紀念最初發現人,便倡議用布魯斯命名這些相似的病原體,總稱為布魯斯

2、氏桿菌屬,屬布魯斯氏菌科或假單胞菌科。 布氏桿菌分為6個生物種,18個生物型。布氏桿菌并非真正呈桿狀,常近于球形,故常被描述為球桿菌。革蘭氏染色陰性,無鞭毛,無莢膜,常單獨存在。僅在需氧條件下生長,牛布氏桿菌需510CO方能生長。 布氏桿菌自皮膚粘膜進入人體后,即為吞噬細胞吞噬,帶到附近淋巴結。若人體抗菌能力強,病菌即被消滅。反之,病菌在淋巴結中繁殖而形成感染灶。當病菌增殖到一定程度時,則侵入血循環,形成菌血癥。本菌易在肝、脾、骨髓、淋巴結等中形成多發感染灶。主要寄生于巨噬細胞內,抗菌藥物及抗體不易進入發揮作用,細菌不易消滅,病程易轉成慢性。病灶中的細菌多次進入血流,引起癥狀反復發作,發熱呈波

3、狀型(又稱波狀熱)。本病的發病機理以型遲發變態反應為主,變態反應發生在骨、關節和神經系統,表現為關節炎、骨髓炎和神經炎等。此外,尚可有睪丸炎。 布魯氏菌革蘭氏染色為陰性菌,呈球狀、球桿狀或短桿狀,大小為0.50.7微米0.61.5微米,無運動性,不產生芽孢和莢膜。分6個種19個生物型,即:羊種、牛種、豬種、綿羊附睪種、沙林鼠種、犬種。犬對各種布魯氏菌都有易感染性。 本病臨床表現復雜多變、癥狀各異,輕重不一,呈多器官病變或局限某一局部。根據1977年九月中國北方防治地方病領導小組辦公室頒發的“人布魯氏菌病的診斷和治療效果判定試行標準”,臨床上分型為:多性期;慢性活動型;慢性期相對穩定型。國外按魯

4、德涅夫(HEB)分期法分為:急性期,指患病3個月以內;亞急性期,3個月到1年;慢性期,1年以上。潛伏期為760天,平均兩周。少數患者可長達數月或1年以上。 80%起病緩慢,常出現前驅癥狀,其表現頗似重感冒。全身不適,疲乏無力,食納減少,頭痛肌痛、煩躁或抑郁等。 持續35天。1027%患者急驟起病,以寒戰高熱,多汗,游走性關節痛為主要表現。發熱76.8%以上有發熱.典型病例熱型呈波浪狀,初起體溫逐日升高,達高峰后緩慢下降,熱程約23周,間歇數日至2周,發熱再起,反復數次。但據729例熱型分析,目前呈典型波狀熱僅占15.78%,低熱占42.11%,不規則熱占15.36%,間歇熱為12.76%,其它

5、尚有弛張熱、稽留熱型等。熱前多伴寒戰畏寒。高熱患者意識清晰,部分還可以下床活動,而熱退后反感癥狀惡化,抑郁寡歡,軟弱無力。 慢性期由急性期發展而來,也可缺乏急性病史由無癥狀感染者或輕癥者逐漸變為慢性。慢性期癥狀多不明顯,也有典型,呈多樣表現。 慢性期活動型者,具有急性期的表現,也可長期低熱或無熱,疲乏無力,頭痛,反應遲鈍,精神抑郁,神經痛,關節痛,一般局限某一部位,但重者關節強直,變形。一部分患者自述癥狀很多,缺乏體征,類似神經官能癥;另一部分患者表現多器官和系統損害,如骨骼肌肉持續不定的鈍痛,反反復復,遷延不愈,晚期有的發展成為關節強直,肌肉攣縮,畸形,癱瘓。神經系統表現為神經炎、神經根炎,

6、腦脊髓膜炎。泌尿生殖系統,可有睪丸炎、附睪炎、卵巢炎、子宮內膜炎等。心血管系統可有支氣管炎或支氣管肺炎。另外尚有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視網膜血栓性靜脈炎,視神經炎;乳突炎及聽神經損傷等。慢性期相對穩定型者,癥狀、體征較固定,功能障礙僅因氣候變化,勞累過度才加重。但久病后體力衰竭、營養不良、貧血。 牛種型病例易表現為慢性,羊種型和豬種型病例病情較重,并發癥較多。近年來本病有逐漸輕化的趨勢,可能與預防接種及抗生素的普遍應用有關。 患病后復發率610%,常在3個月以內發生。可能是細菌為細胞內寄生,不易為抗生素殺滅或者與療程不夠有關。 近年來不典型病例明顯增多,其特點是病程短、癥狀輕,淋巴結、肝脾腫大

7、骨關節變形強直者明顯減少,而代之以長期低熱、乏力、關節痛、多神經痛及多神經炎等。血像:白細胞計數正?;蚱土馨图毎鄬υ龆?。細菌學檢查:血骨髓尿均可作培養早期血骨髓培養陽性可達70%80%。血清學檢查:血清凝集試驗病程2周以上可陽性效價在1 100以上兩次測定效價成倍上升有助診斷補體結合試驗效價在1 10以上為陽性抗人球蛋白試驗效價1 80為陽性皮內試驗將布氏桿菌素0.1ml注入前臂皮內2448小時局部腫塊超過2.52.5cm以上為陽性熒光抗體測定也可應用。 (一)流行病學資料是否有流行地區居留史與病畜接觸史,進食未嚴格消毒的乳制品及未煮熟的畜肉史。(二)臨床表現反復發作的發熱,伴有多汗、游走

8、性關節痛。查體發現肝脾及淋巴結腫大。如有睪丸腫大疼痛,神經痛,則基本可確診。(三)實驗室檢查1血象白細胞半數正常或輕度減少,淋巴細胞相對或絕對增多,分類可達60%以上。血沉在各期均增速。久病者有輕或中度貧血。2細菌學檢查患者血液、骨髓、乳汁、子宮分泌物均可做細菌培養,急性期陽性率高,慢性期低。(1)血清凝集試驗(Wright試驗)試管法較靈敏?;颊叨嘣诘诙艹霈F陽性反應,1:100以上有診斷價值。病程中效價遞增4倍及以上意義更大。正常人可有低滴度的凝集素;某些傳染病的假陽性率可達30%以上,如兔熱病該凝集效價升高;注射霍亂疫苗的人90%可呈假陽性;接種布魯氏菌活菌苗者,凝集效價也增高。診斷時要

9、注意分析。另外由于抗體IgA、IgG、IgM量的比例不同,如IgA含量高則可出現患者血清低稀釋度為陰性,高稀釋度反為陽性的所謂前帶現象。因此做該實驗時應增大患者血清稀釋范圍。(2)補體結合試驗補體結合抗體主要為IgG,出現較遲,持續較久,一般1:16以上即為陽性。對慢性患者有較高特異性。(3)抗人球蛋白試驗(Coombstist)用于測定血清中的不完全抗體。不全抗體可阻斷完全抗體與抗原的凝集反應,使凝集試驗呈假陰性。Coombs試驗是使不完全抗體與不可見抗原結合的復合物通過抗人球蛋白血清結合成塊,直接可見。故凝集試驗陰性者可作此檢查。1:160以上為陽性。 主要與傷寒、副傷寒、風濕熱,肺結核,

10、瘧疾等相鑒別。鑒別時注意體會本病特征性表現,如發熱伴出汗、關節痛、神經痛、全身軟弱;游走性關節痛;高熱但神志精神尚可,很少有譫妄。再結合流行病學和實驗室檢查可以做出正確診斷。(一)治療原則早治療。診斷一經確立,立即給予治療,以防疾病向慢性發展;聯合用藥,劑量足,療程夠。一般聯合兩種抗菌藥,連用23個療程;中醫結合。中醫包括蒙醫、藏醫和漢醫;綜合治療。以藥為主,佐以支持療法,以提高患者抵抗力;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鏈霉素基礎治療和對癥治療休息。急性期發熱患者應臥床休息,除上廁所外,一般不宜下床活動;間歇期可在室內活動,也不宜過多。飲食。應增加營養,給高熱量、多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并給足夠水分及電

11、解質。出汗要及時擦干,避免風吹。每日溫水擦浴并更換衣褲一次。高熱者可用物理方法降溫,持續不退者也可用退熱劑;中毒癥狀重、睪丸腫痛者可用皮質激素;關節痛嚴重者可用510%硫酸鎂濕敷;頭痛失眠者用阿斯匹林、苯巴比妥等。醫護人員應安慰病人,做好患者思想工作,以樹立信心。抗菌治療急性期要以抗菌治療為主。常用抗生素有鏈霉素、四環素族藥物、磺胺類及TMP,另外氯霉素、利福平、氨芐青霉素也可試用。通常采用:鏈霉素加四環素族藥物或氯霉素。鏈霉素12g/日,分兩次肌注;四環素族類的四環素2g/日,分四次服;強力霉素較四環素強,僅需0.10.2g/日;氯霉素2g/日,分次服。第二為TMP加磺胺類藥或加四環素族藥。

12、如復方新諾明(每片含TMP80mg,SMZ400mg),46片/日,分兩次服。為了減少復發,上述方案的療程均需36周,且可交替使用上述方案23個療程。療程間間歇57天。利福平為脂溶性,可透過細胞壁,抗菌譜較廣,值得試用菌苗療法適用于慢性期患者,治療機理是使敏感性增高的機體脫敏,減輕變態反應的發生。方法有靜脈、肌肉、皮下及皮內注射,視患者身體情況,接受程度而守。每次注射劑量依次為40萬、60萬、80萬、200萬、350萬、1050萬、2550萬、6050萬菌體,每天、隔日或間隔35日注射一次。以710次有效注射量為一療程。菌苗療法可引起劇烈全身反應,如發冷、發熱、原有癥狀加重,部分患者出現休克、

13、呼吸困難。故肝腎功能不全者,有心血管疾病、肺結核者以及孕婦忌用。菌苗療法也宜與抗菌藥物同時應用。中醫中藥療法祖國醫學認為急性期系外感濕熱病邪為患,慢性期因久病正氣耗傷,風、寒、濕三氣雜合,表現為虛證、血瘀、痹證和濕熱等。治療應辨證施治。急性期給予清熱、利濕、解毒方劑,如三仁湯,獨活寄生湯等。慢性期根據證型分別用益氣陰煎,細辛牡蠣湯,復方馬錢子散,逐瘀湯,化瘀丸,三黃一見喜湯,晰蜴散,穿山龍制劑等。中國科學院流研所應用白瓜丸(白芷、川草、木瓜、牛夕、防風、地骨皮、雙花、乳香、當歸、全蟲、肉桂、生地、白芍、麥冬、甘草、連翹、青陳皮、黃連)治療190例,總有效率達93.68%對疼痛改善尤為顯著。針炙

14、也有一定療效。其它療法腎上腺皮質激素對中毒癥狀重者,伴有睪丸炎者,伴頑固性關節痛者可應用。免疫增強劑及免疫調節劑,如左旋米唑、轉移因子等對調節機體免疫力可能有益。物理療法對癥治療也可應用。慢性期的并發癥治療可隨癥使用抗生素及對癥措施。應用單一抗生素時復發很常見,故常給予抗生素聯合治療。多西環素或四環素加每日注射鏈霉素可降低復發的危險。小于8歲的兒童可給予復方磺胺甲基異唑加鏈霉素或利福平,因為四環素可以損害兒童的牙齒。嚴重病例可給予皮質類固醇如強的松。有嚴重肌痛的患者可能需要一種強力的鎮痛劑,如可待因。 本病預后良好,病死率很低,多數患者于3至6個月內可恢復健康,即使無抗菌藥物治療,也只有10至

15、15病人的病程超過6個月。 布魯氏菌病是由家畜傳染給人的疾病,只要家畜中沒有這種病,人就不會受到傳染。但要完全清除家畜中的布魯氏菌病也是很難辦到的,所以預防布魯氏菌病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接觸有病家畜,不吃生肉,不喝生奶。但牧民、農民、獸醫畜產品加工人員、養鹿場工人每天都與家畜或病畜及其產品接觸,所以最有效的預防辦法就是加強個人防護。屠宰或接羔時要戴膠皮手套,牛羊流產后對被污染的草地要用石灰水或漂白粉消毒,流產胎兒、胎盤、胎衣要深埋或焚燒,清除畜圈糞便要帶口罩,工作結束要及時洗臉洗手。獸醫和皮毛、肉制品加工人員應按要求做好個人衛生。對繁殖用的犬群應定期采血檢驗,發現布魯氏菌攜帶犬應淘汰并無害化處理。種公犬在配種前應做血清學化驗,確定是否健康。犬舍應經常消毒,流產的胎兒及污染物應無害化處理。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