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條件”探究實驗對比分析及設計創(chuàng)新例證_第1頁
“燃燒的條件”探究實驗對比分析及設計創(chuàng)新例證_第2頁
“燃燒的條件”探究實驗對比分析及設計創(chuàng)新例證_第3頁
“燃燒的條件”探究實驗對比分析及設計創(chuàng)新例證_第4頁
“燃燒的條件”探究實驗對比分析及設計創(chuàng)新例證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燃燒的條件”探究實驗對比分析及設計創(chuàng)新例證張冰峰 江蘇省如皋市外國語學校 “沒有化學實驗和科學探究的教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化學教學”。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版)提出“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習實際,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組織學生開展化學實驗活動。”還規(guī)定應安排和組織學生至少完成八項基礎實驗,這是新課標在教學實踐層面上的最大變化。學生自己動手實驗,親身經歷、感受實驗和探究過程,這在化學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和價值。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到實驗室去,科學設計活動方案,為學生實驗竭盡全力。一、關于“燃燒的條件探究”實驗的對比分析“燃燒的條件”是八個必做實驗之一。瀏覽義務教育教科書九年級化學人教版、

2、魯教版、滬教版等不同版本的教科書,都安排了此實驗,但放置在課本中的位置有差異,預設的實驗目的也有差別。人教版(2012年版)將此實驗放在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章節(jié)之后,學生已經學習了燃燒的條件,實驗目的是:1.加深對燃燒條件的認識,進一步了解滅火的原理;2.體驗實驗探究的過程。魯教版(2012年版)放在第六單元燃燒與燃料章節(jié)之前,學生還未系統(tǒng)學習燃燒的條件,實驗目的是:1.自行設計并動手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2.通過完成一系列促進燃燒或阻止燃燒反應的過程,初步體會控制化學變化的一般思路。滬教版(2013年版)將此基礎實驗放在第四章認識化學變化章節(jié)之后,學生已經學習了燃燒的條件的知識,實驗目的是:

3、1.通過實驗探究燃燒所需要的條件;2.通過實驗和討論,總結滅火的方法;3.逐步建立安全用火的意識,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滅火方法。通過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版本安排此實驗的意圖不同,有的為了探究學習新知,體會實驗探究思路,有的為了加深理解感悟,體驗探究實驗過程。但都是設計了學生自己實驗,親身經歷、感受過程。三個版本在探究實驗設計上有兩個共同點:一是實驗操作都很簡單,且現(xiàn)象明顯,變量對比清晰,學生動手安全性高。二是選用物質都很常見。除去一些實驗操作必備的儀器用品外,人教版選用的物品是酒精、水、棉花、乒乓球、濾紙、蠟燭等;魯教版選用的物品是木條、紙、火柴、酒精、水、鋼絲棉、一瓶氧氣等;滬教版選用的物品是

4、95%酒精、蒸餾水、棉花球、玻璃棒(或石棉絨)、小蠟燭、小木條、小煤塊等;上述三個版本除魯教版選用的鋼絲絨,一瓶氧氣外,其余都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用常見的物質設計簡單的實驗,讓學生動手,讓學生在熟知的實驗中感受現(xiàn)象,感悟變化,再歸納出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原因,“從身邊學起,從淺處學習”,這種實驗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形成知識,形成能力。為了更好地探究燃燒的條件,或對燃燒有更新的認識,三個版本教材都明確要求學生進一步創(chuàng)新設計探究“燃燒的條件”的實驗。如何選擇材料進行實驗創(chuàng)新設計呢?其實金屬材料就是一類很好的選擇。二、“燃燒的條件探究”實驗中金屬材料運用的創(chuàng)新例證金屬材料是生活中很常見

5、的物質,其許多性質在運用到探究燃燒的條件上具有很特別的作用。如利用金屬鈉與水反應放出熱量使酒精燃燒的性質實驗所做的“滴水點燈”魔術,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究燃燒的愿望;利用金屬鎂條在二氧化碳中繼續(xù)燃燒的奇特實驗,可以幫助學生拓寬對“燃燒”概念的深層理解。下面筆者再例舉幾例。例證實驗一:鐵粉燃燒。探究問題:回憶鐵絲在空氣中、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提問:鐵一定要在純凈氧氣中才能燃燒嗎?實驗用品:酒精燈(或蒸發(fā)皿)、酒精、火柴、鐵粉、藥匙。實驗操作:點燃酒精燈(或在一蒸發(fā)皿中滴一滴管酒精,點燃),將鐵粉從火焰正上方輕輕灑下。實驗現(xiàn)象:在火焰外焰處火星四射。實驗結論:1.鐵粉可以在空氣中燃燒。2.增大物質的接觸面

6、積,有利于物質充分燃燒。例證實驗二:銅塊滅火實驗操作: 點燃蠟燭,將一銅塊從側面靠近蠟燭并緊貼在蠟燭芯的一側,觀察現(xiàn)象。再把銅塊酒精燈加熱后,再緊貼燃燒的蠟燭芯,觀察現(xiàn)象。請你分析產生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實驗現(xiàn)象:蠟燭凝固,火焰熄滅。現(xiàn)象解釋:銅塊吸收熱量,蠟燭凝固成固體,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而熄滅;若將銅塊用酒精燈加熱后,不能將蠟燭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所以不能滅火。例證實驗三:切割火焰實驗用品:酒精燈、火柴、鐵絲網2張。實驗操作與分析: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 現(xiàn)象的解釋點燃酒精燈,將一張鐵絲網從酒精燈火焰的中上部,水平移動切割火焰,從側面觀察現(xiàn)象。如下圖1。火焰被鐵絲網割斷,鐵絲網上無火焰。如下圖2。鐵

7、絲網吸熱,網上的酒精蒸氣達不到著火點,不能燃燒。固定住鐵絲網不動,從側面觀察現(xiàn)象。如下圖2。鐵絲網中心被燒成紅熱狀態(tài),鐵絲網上部有火焰。如圖3。鐵絲網被充分灼熱,使網上面的酒精蒸氣達到著火點,燃燒。保持第一張鐵絲網不動,將第二張鐵絲網從火焰的中下部水平移動切割火焰,從側面觀察瞬時現(xiàn)象。如圖4。兩張鐵絲網之間沒有火焰。如下圖5。下面鐵絲網吸熱,兩張鐵絲網間的酒精蒸氣達不到著火點,不能燃燒。圖1圖2圖3圖5圖4例證實驗4:防爆設計實驗用品:制取氫氣裝置一套,無底的飲料瓶,帶導管的單孔橡皮塞,鋅粒,稀硫酸,火柴等。教師演示氫氣爆炸的實驗(或播放氫氣爆炸實驗的視頻):組裝一套氫氣燃燒爆炸裝置(如圖6)

8、,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在導管上端點燃氫氣。觀察現(xiàn)象。請學生在合作小組內討論,利用老師所給的材料,對上述裝置進行改進,達到“防止氫氣的爆炸發(fā)生”的目的。材料提供:帶導管的橡皮塞(如圖7)、細鐵絲(或細銅絲、鋁箔)改進方法:在玻璃導管中塞入較多的細鐵絲(或細銅絲、鋁箔等),如圖8。圖8圖7圖6實驗操作:用改裝后的帶導管的橡皮塞組裝一套收集氫氣裝置,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在導管上端點燃氫氣。觀察現(xiàn)象。實驗現(xiàn)象:氫氣在導管口安靜燃燒至最后熄滅。原理分析:金屬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較多量的金屬絲能吸收大量的熱量,不能將熱量傳導到瓶內,使集氣瓶內的混合氣體達不到著火點而不能燃燒爆炸,瓶內氫氣上升到導管口時繼續(xù)燃燒。從以上幾個例證實驗可以看出,將金屬的性質運用到物質燃燒的條件探究實驗,將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燃燒的本質以及滅火的實質,引導學生從燃燒的條件三要素這個根源上學會分析,學以致用,達到“到深處用”的目的。其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