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綜合布線工程案例_課件_第1頁
網絡綜合布線工程案例_課件_第2頁
網絡綜合布線工程案例_課件_第3頁
網絡綜合布線工程案例_課件_第4頁
網絡綜合布線工程案例_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綜綜合布合布線線技技術與術與工程工程網絡綜網絡綜合布合布線線工程案例工程案例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10.1 大廈綜合布線系統方案10.2 校園網絡綜合布線系統方案 10.1 大廈綜合布線系統方案10.1.1 設計概述n工程概況 某政府機關辦公大樓共10層,樓長70 m,14樓寬45 m,510樓寬30 m,樓層高3 m。綜合布線系統的管槽路由已安裝到位。傳輸的信號種類為數據和語音。每個信息點的功能要求在必要時能夠進行語音、數據通信的互換使用。 n設計范圍及分工本設計包含網絡和電話的綜合布線部分的設計及施工。 由各個樓層配線間至各個信息點的室內超5類雙絞線的布放。 各個樓層配線間至主設備間的光纜、大

2、對數電纜的布放,標準24口光纜配線架、標準24口模塊式配線架、110配線架和機柜等設備的安裝。 中心機房設在大廈1層靠近電梯處的一個房間 10.1 大廈綜合布線系統方案10.1.2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n需求分析 表10-1 大廈的信息點分布配線間位置樓 層數據信息點語音信息點小 計電梯附近小房間1層272754弱電井2層272754弱電井3層272754弱電井4層272754弱電井5層242448弱電井6層242448弱電井7層242448弱電井8層242448弱電井9層242448弱電井10層242448總計25225250410.1 大廈綜合布線系統方案10.1.2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n系統設

3、計 語音及數據的插座模塊、水平線纜均選擇超5類產品。 面板采用雙孔86墻上型面板。 語音主干線纜選擇5類大對數非屏蔽雙絞線,并預留50%的余量。數據主干線纜選擇8芯多模光纖,每個管理間配置1條,2芯滿足目前的應用,6芯備用。 管理間語音水平子系統配線架選擇110型交叉連接配線架,數據水平子系統配線架選擇超5類24口模塊式配線架。語音垂直子系統配線架選擇110型交叉連接配線架,數據垂直子系統采用19in 24口光纖配線架。 管理間及設備間的配線架均采用19in24口落地/壁掛機柜安裝方式。 語音總配線架采用交叉連接配線架(110型配線架),連接來自各管理間的語音垂直干纜,并預留足夠端子用于連接來

4、自程控交換機配線架的語音線纜。數據總配線架采用19in24口光纖配線架,連接來自各管理間的垂直光纖,采用42 U 19in落地式機柜安裝。10.1 大廈綜合布線系統方案10.1.2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n工作區子系統 本工程的工作區按照信息點進行劃分,兩個信息點為一個標準工作區,信息端口底盒均安裝在離地面高30 cm處。n水平子系統數據及語音信息點的水平數據線纜采用Vcom室內超5類非屏蔽雙絞線系列。 maxmin1.162LL504305S水平線纜計算方法為:(米/箱)10.1 大廈綜合布線系統方案10.1.2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n管理子系統1管理子系統和涉及的器件管理子系統由交連或互連配線架、信

5、息插座式配線架以及相關跳線組成。 通過卡接或插接式跳線,交叉連接可以將端接在配線架一端的通信線路與端接于另一端配線架上的線路相連。插入線為重新安排線路提供一種簡易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安裝跨接線時使用的專用工具。 互連完成交連的相同目的,只是使用帶插頭的跳線、插座和適配器。互連和交連適用于光纜。光纜交連要求使用光纜跳線 10.1 大廈綜合布線系統方案10.1.2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n管理子系統(1)管理子系統和涉及的器件本系統中包括: 100對110型交叉連接配線架支持語音傳輸。 超5類24口模塊式配線架支持數據傳輸。 24口機柜式光纖配線架支持數據傳輸。 語音跳線為卡接式跳線,用于管理間與設備間的

6、語音點跳接。 高速數據跳線用于管理間和工作區數據點跳接,系統中暫不 配置數據跳線。 ST-SC光纖跳線用于管理間與設備間連接垂直光纖和網絡設備,系統中暫不配置。 10.1 大廈綜合布線系統方案10.1.2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n管理子系統(2) 配線間(電信間)設計 樓層配線架(FD)安裝在各樓層弱電豎井內的19in機柜中,并盡量靠近進線口。 GCS色標標記方案系統、科學地規定了怎樣根據參數和識別步驟查清交連場的線路和設備端接點 配線間應盡量保持室內無塵土,通風良好,室內照明不低于150 lx,應符合有關消防規范并配置有關消防系統。每個電源插座的容量不小于300 W。 10.1 大廈綜合布線系統方

7、案10.1.2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n垂直干線子系統 (1)垂直干線子系統和涉及的器件 由垂直大對數銅纜或光纜組成。它的一端端接于設備機房的建筑特配線架上,另一端端接在樓層電信間的樓層配線架上。本設計中采用Vcom 5類50對UTP作為語音主干,采用8芯室內多模光纜作為數據主干,連接設備間BD和各樓層的FD。 (2)干纜用量每層垂直線纜長度(m)=(距BD的樓層數層高電纜井至BD距離端接容限(光纖10 m,雙絞線6 m)每層需要根數總垂直干線線纜長度等于各樓層垂直線纜長度之和 (3)垂直線纜布線方式采用電纜孔方法10.1 大廈綜合布線系統方案10.1.2 綜合布線系統設計n設備間子系統 (1)設備

8、間子系統和涉及的器件 大樓的數據及語音的機房均設在1層總機房,包括: 100對110型交叉連接配線架支持語音傳輸。 24口19in機柜式光纖配線架支持數據傳輸。 (2)設備間設計建議 配置了1個42 U機柜用于語音,1個42 U機柜用于數據。總配線架的安裝位置應盡量靠近入線口 設備間子系統是整個配線系統的中心單元,它的布放、選型及環境條件的考慮是否適當都直接影響到將來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及維護和使用的靈活性。 10.1 大廈綜合布線系統方案10.1.3 主要工程量表序 號名 稱單 位數 量備 注1超5類模塊端接個504.002布放4芯室內光纜m360.003布放5類50對室內大對數電纜m288.

9、004布放室內超5類非屏蔽雙絞線電纜100 m183.005光纖熔接點144.006安裝100對110型配線架(水平用)個12.007安裝100對110型配線架(主干用)個9.008安裝24口光纜配線架個11.009安裝24口模塊式配線架個14.0010安裝12 U壁掛式機柜(帶4座排插)個9.0011安裝42 U壁掛式機柜(帶5座排插)個2.0010.1 大廈綜合布線系統方案10.1.4 預算序 號名 稱單 位數 量備 注1超5類信息模塊個504.002雙口面板個252.0034芯室內光纜m360.0045類50對室內大對數電纜m288.005室內超5類非屏蔽雙絞線電纜箱(305 m)60.

10、006ST耦合器個144.007ST多模光纖尾纖(1.5 m)個144008100對110型配線架(水平用)個12.009100對110型配線架(主干用)個9.001024口光纜配線架個11.001124口模塊式配線架個14.001212 U壁掛式機柜(帶4座排插)個9.001342 U壁掛式機柜(帶5座排插)個2.0010.1 大廈綜合布線系統方案10.1.5 圖紙10.1 大廈綜合布線系統方案10.1.5 圖紙10.1 大廈綜合布線系統方案10.1.5 圖紙10.2 校園網絡綜合布線系統方案10.2.1 設計概述10.2 校園網絡綜合布線系統方案10.2.2 工程概況n本方案是對一座6層高

11、宿舍樓的綜合布線系統設計,該宿舍樓是5號宿舍樓群(有A、B、C三座樓)的中間一座,在1、2層有2個房間位置的通道,1、2、6層17間房,3、4、5層19間房,每間房住6人。根據用戶需求,按一人一個信息插座的要求配置綜合布線系統。工程名稱:某學院學生宿舍5號樓B座綜合布線工程地理位置:學生宿舍區建筑物數量:6層建筑物1棟 10.2.3 綜合布線系統概念10.2.4 設計原則與目標10.2 校園網絡綜合布線系統方案4.2.5 布線系統設計、施工、驗收遵循的規范和標準n網絡應用標準:1)100BASE-TX 基于超5類雙絞線的100Mbps以太網標準。2)1000BASE-T 基于超5類雙絞線的10

12、00Mbps以太網標準。3)1000BASE-LX 基于1310nm的8.3m/125m單模光纖的1000Mbps以太網標準n2、布線標準:1)ISO/IEC 11801 2002 (信息技術用戶通用布線系統)2)ANSI/EIA/TIA 568 B 商務建筑物建筑布線標準3)GB 50311-2007建筑及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4)GB 50312-2007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10.2 校園網絡綜合布線系統方案4.2.5 布線系統設計、施工、驗收遵循的規范和標準n網絡應用標準:1)100BASE-TX 基于超5類雙絞線的100Mbps以太網標準。2)1000BASE-

13、T 基于超5類雙絞線的1000Mbps以太網標準。3)1000BASE-LX 基于1310nm的8.3m/125m單模光纖的1000Mbps以太網標準n2、布線標準:1)ISO/IEC 11801 2002 (信息技術用戶通用布線系統)2)ANSI/EIA/TIA 568 B 商務建筑物建筑布線標準3)GB 50311-2007建筑及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4)GB 50312-2007建筑與建筑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10.2 校園網絡綜合布線系統方案4.2.6 用戶需求 n按所住學生人數,每人分配一個信息點,共108間房,其中B414房作為設備間,安裝107*6=642人信息點,宿

14、舍值班室1個信息點,其它服務部信息點4個,共安裝信息點647個,其分布如表10-4所示。10.2 校園網絡綜合布線系統方案4.2.7 綜合布線系統結構設計n學生宿舍5號樓B座規模不大,若將設備間選擇在宿舍樓的中心位置,設備間到各信息點的距離都在非屏蔽雙絞線的90M有效傳輸距離內。為方便管理,減少對宿舍房間的占用,綜合布線系統不專設樓層配線間,采用BD/FD合二為一的方式,即樓層配線間與設備間合二為一,水平布線垂直布線合為一條鏈路。對于建筑物子系統,則用一條光纜與學生社區網絡中心相連的,因此綜合布線系統合并成以下四個子系統;1)工作區子系統;2)水平/垂直子系統;3)設備間/管理子系統4)建筑群

15、子系統10.2 校園網絡綜合布線系統方案4.2.8 綜合布線子系統設計 1、水平子系統n管線設計由于本工程的對象是舊建筑物,原設計沒有預留任何管線,因此綜合布線系統還包括管線系統的設計與施工。設備間放置在B414房。a)垂直主干管線 b)水平主干管線c)房間內墻面PVC線槽d) 由于走廊上已吊裝電力線纜管線,安裝的橋架與該電力線纜管線相隔的距離必須符合GB/T 50311-2007。e) 對槽、管大小的選擇采用以下簡易方式: 槽(管)截面積=(n線纜截面積)/(7 0 %(4 05 0 )10.2 校園網絡綜合布線系統方案4.2.8 綜合布線子系統設計 1、水平子系統n水平電纜 水平布線系統均

16、采用星形拓樸結構,它以設備間B414為主節點,形成向工作區輻射的星型線路狀態。從B414到達樓內任一信息點的距離都不超過90米, 采用超五類非屏蔽雙絞線,與其相應的跳線、信息插座模塊和配線架等接插件也采用超5類產品,滿足當前傳輸100Mbps的要求和將來升級到1000Mbps的需要。 電纜用量計算:A(平均長度)(最短長度最長長度)0.55DD是端接余量,常用數據是615米,根據工程實際取定。本設計中取D為6米。水平電纜的箱數信息點數* A(平均長度)/305+110.2 校園網絡綜合布線系統方案4.2.8 綜合布線子系統設計 2、工作區子系統n每間宿舍為一個工作區,每間宿舍住6位學生,每間宿

17、舍都是按上面床位下面寫字桌安排,分兩邊每邊三人布局。在寫字桌桌面上方30厘米高的地方都已安裝一個電源插座,因此信息插座就安裝與電源插座等高、相距20厘米的地方,全部是明裝。 10.2 校園網絡綜合布線系統方案4.2.8 綜合布線子系統設計3、設備間n由于從設備間到樓內各信息點的距離不超過90M,另一方面為了管理方便和節省配線間對空間的占用,將設備間設置在該學生宿舍的中心位置B414房間,所有的配線管理全部在設備間 n根據配線架、光纖終端盒和網絡設備的數量情況,設備間配置3臺標準42U機柜(600*600),設備間采用高架防靜電地板,繼續將200*120的槽式橋架敷設在高架地板下,將線纜通過高架地板從機柜底部敷設進機柜。n布線管理。對全部信息點進行編號。編號方式:信息點類別+樓棟號+樓層號+房間號+信息點位置號。由于本次工程只有網絡信息點,編號中信息點類別可省略。如3層11號房第5個信息點的編號為:5B3125。10.2 校園網絡綜合布線系統方案4.2.8 綜合布線子系統設計 4、建筑群子系統設計n建筑群子系統設計比較簡單,該學院學生宿舍之間已敷設有地下通信管道,電纜敷設時直接利用原有管道系統,由于5號樓B座到學生社區網絡中心的距離為600米,且該設備間同時為B、C樓服務,因此選用一條單模八芯室外光纜。 10.2 校園網絡綜合布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