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的四輪定位值是保證機動車的操縱穩定性和直線行_第1頁
機動車的四輪定位值是保證機動車的操縱穩定性和直線行_第2頁
機動車的四輪定位值是保證機動車的操縱穩定性和直線行_第3頁
機動車的四輪定位值是保證機動車的操縱穩定性和直線行_第4頁
機動車的四輪定位值是保證機動車的操縱穩定性和直線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前 言機動車的四輪定位值是保證機動車的操縱穩定性和直線行駛穩定性的重要參數。為完善國家的行業標準,規范四輪定位儀的生產市場,健全生產法規,促使交通運輸業快速健康的發展,特制定汽車四輪定位儀產品標準。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提出本標準由交通行業計量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鶴山市黑豹電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吉林大學汽車運輸工程研究所本標準起草人:蘇建 李炎華 張立斌 王建強 潘洪達 戴建國 周茹波 劉玉梅 陳熔 李向陽 何鳳江 武洪澤本標準由交通行業計量技術委員會負責解釋四輪定位儀1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四輪定位儀的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與使用說明書和包裝、運輸、貯存。本

2、標準適用于檢測汽車四輪定位的儀器。2 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 191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eqv ISO 780)GB 5226.1 機械安全 機械電器設備 第1部分 通用技術條件GB 9969.1 工業產品使用說明書 總則GB/T 11606.14 電子儀器環境試驗方法 低溫貯存試驗GB/T 11606.15 電子儀器環境試驗方法 高溫貯存試驗

3、GB/T 11606.16 電子儀器環境試驗方法 跌落試驗GB/T 13384 機電產品包裝 通用技術條件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本標準。3.1 四輪定位儀 Four-wheel alignmenter 用于測量汽車四輪定位參數的儀器。3.2 單輪前束 Individual wheel toe-in每一車輪的旋轉平面相對汽車縱向軸線(幾何中心線)的內夾角稱為單輪前束角(),車輪前端偏向縱向軸線方向為正,反之為負,單輪前束通過公式(1)計算。l= (1)式中:l單輪前束值,單位:mm;D車輪前束測量點所處的直徑,單位:mm;單輪前束角,單位:。3.3 總前束 total wheel to

4、e-in 左、右單輪前束之和。3.4 推力角 Thrust angle車輛在俯視平面內縱向軸線和推力線(是一條假想的線,從后軸中心向前延伸,由兩后輪共同確定的后軸行駛方向線)的夾角。推力線相對縱向軸線向左側偏斜為正,向右側偏斜為負。3.5 軸偏角 Wheel setback angle同一軸上兩車輪中心連線與車輛縱向軸線的垂線之間的夾角。右輪相對于左輪在前為正,反之為負。軸偏角也稱為退縮角。4 產品分類4.1 產品制造四輪定位儀分為:-光學式,代號為G;-電子式,代號為D;-機械式,代號為J;-其它類型,代號自定義。4.2 型號 X X 4 X 產品序號,以1,2,3表示X表示四輪定位儀類型;

5、4表示四輪定位儀表示企業名稱代號(不超過4個英文字母)5 技術要求5.1 工作條件 溫度:040。相對濕度:不大于95。 電源:AC 220(110%)V,50(12%)Hz。環境氣壓:70kPa106kPa。5.2 結構要求結構中不應具有妨礙四輪定位儀發揮正常使用性能的任何缺陷。使之在使用中可以滿足本標準規定的全部要求。5.3 性能要求基本要求儀器應穩定可靠。儀器具備輪輞偏差補償功能,即輪輞的變形不應影響車輪定位檢測精度。 儀器測量精度應不受太陽光或其他燈光照射的影響。儀器具有測量結果打印功能。儀器具有數據通訊功能。四輪定位儀系統響應時間不大于1s。系統應具有調零功能。系統應具有自診斷功能。

6、系統應具有標定功能。夾具是將測量頭安裝于車輪上的裝置。由夾具卡頭形成的平面到頂面(夾具與機頭安裝孔或軸的端面)的高度誤差不大于0.1mm。 夾具應夾持牢固,操作方便,且有安全保護裝置。轉盤是支撐車輪并測量車輪轉角的裝置。5.3.4.2轉盤直徑不小于350mm。轉盤的任意方向平移量不小于40mm。轉盤的轉角測量范圍不小于-45+45。電子式轉盤測量精度為0.1。機械式轉盤測量精度為0.5。電子式轉盤轉角零點誤差不大于0.1。機械式轉盤轉角零點誤差不大于0.5。機械式轉盤指針上刻有一明顯的指示標志線。轉盤刻度應清晰。轉盤應轉動自如,無阻滯、卡死現象。 后輪支撐滑板四輪定位儀應配備左右可移動的兩個支

7、撐滑板,滑板在空載情況下移動阻力不大于10N,位移量不小于50mm。轉向盤固定器 四輪定位儀應配備轉向盤固定器,且該附件操作輕便,使用可靠。 制動踏板固定器 四輪定位儀應配備制動踏板固定器,且該附件操作輕便,使用可靠。總前束測量范圍:6;精度:在2范圍內精度為4,其余范圍精度為10。 單一車輪前束測量范圍:3;精度:在2范圍內精度為2,其余范圍精度為5。車輪外傾角測量范圍:10;精度:在4范圍內精度為2,其余范圍精度為10。 主銷后傾角測量范圍:15;精度:在12范圍內精度為6,其余范圍精度為10。主銷內傾角測量范圍:20;精度:在0+18范圍內精度為6,其余范圍精度為10。推力角測量范圍:6

8、;精度:在2范圍內精度為2,其余范圍精度為10。 軸偏角 測量范圍:6;精度:在2范圍內精度為2,其余范圍精度為10。5.4 示值要求 示值分辨率角度分辨率為1,其中前束示值用角度表示時分辨率為1或用毫米表示時為0.1mm。 零位漂移零位漂移30min內不大于4。 示值誤差示值誤差4。 示值穩定性示值穩定性10s內為2。5.5 電氣安全性四輪定位儀的保護接地電路、絕緣應符合GB 5226.1的規定。5.6 外觀及其他要求 儀器的機箱應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剛度,各連接件連接緊固可靠。外表面不得有明顯的凹陷、崩缺現象,表面涂層不得有明顯的剝落、劃痕、氣泡、流掛等現象。儀器的操作按鈕應有功能標識,操作

9、靈活可靠。儀器顯示應清晰,不得有影響讀數的缺陷。6試驗方法6.1 試驗條件按5.1的規定。6.2 試驗儀器及工具四輪定位儀零位示值試驗架 參考附錄A的圖A.1所示。 技術要求 結構剛度滿足測量要求;模擬輪距(1.21.8)m,模擬軸距(2.03.5)m。 四輪定位儀的傳感器機頭和試驗架的軸孔配合精度不低于或。用于固定傳感器機頭的四個定位軸(或孔)矩形呈布置,矩形對角線長度誤差小于1mm。其各軸(或孔)中心應在同一平面內且水平,平面度公差為0.2mm。前后軸的平行度公差為1mm。 參考附錄A的圖A.2及A.3所示。技術要求 模擬車輪的圓盤的端面圓跳動量不大于0.05mm,徑向圓跳動量不大于0.0

10、5mm。6.3零值漂移試驗將四個傳感器機頭按實際檢測位置裝在附圖A1所示的軸頭上或插孔內,儀器調整水平,打開被標定四輪定位儀電源,進入儀器標定程序,讀取零點示值,每隔30min讀取零點示值一次,共讀取示值三次,計算三次示值的算術平均值作為零點漂移誤差并記錄在附錄B的表B.1中。試驗結果應符合的要求。6.4 示值誤差試驗6 進行完6.3規定的零位漂移試驗后,調整四輪定位定儀試驗臺的四個圓盤上外傾調整旋鈕(和前束共用),使試驗臺四個圓盤的外傾角各依次為+2、+1、0、-1、-2,從被檢四輪定位儀儀表上讀取外傾角示值并記錄在附錄B的表B.2中。6.、-1、0、+1、+2順序測試。 計算每個測試點的三

11、次算術平均值。 按公式(2)計算外傾示值誤差并記錄在附錄B的表B.2中。試驗結果應符合的要求。 (2)式中:儀器在第i測試點的外傾角示值誤差,; 儀器在第i測試點的三次外傾角示值的算術平均值,i1,2,3;第i測試點的車輪定位角模擬調整機構的外傾角示值,i1,2,3。 進行完試驗后,放松4個傳感器機頭,使其相對于掛軸或插孔處于自由狀態,將4個圓盤向前旋轉90后鎖止,調整4個傳感器機頭處于水平狀態后將其鎖緊。調整前束調整旋鈕(和外傾共用),使試驗臺四個圓盤的前束角各依次為+2、+1、0、-1、-2,從被檢四輪定位儀的儀表上讀取前束示值并記錄在附錄A的表A.2中。6.4.3.3 、-1、0、+1、

12、+2順序測試。 計算每個測試點的三次算術平均值。 (3)式中:儀器在第i測試點的前束角示值誤差,; 儀器在第i測試點的三次前束角示值的算術平均值,i1,2,3;第i測試點的四輪定位試驗臺的前束角示值,i1,2,3。以單側車輪為例,將模擬圓盤定位值的外傾角和前束角調整到零點,再調整主銷后傾角和內傾角各依次為3、6、9、12、15(同時調整或分別調整),通過回轉臺,帶動傳感器從車輪直行位置向左、右兩個方向擺動相等的角度(角度大小根據被檢儀器規定),按四輪定位儀說明書中規定的主銷后傾角和內傾角的測量方法進行測量,將儀表示值記錄在附錄B的表B.2中。6.4.3.2 、12、9、6、3順序測試。 計算每

13、個測試點的三次算術平均值。 按公式(4)計算主銷內傾角和主銷后傾角示值誤差并記錄在附錄B的表B.2中。試驗結果應符合的要求。 (4)式中:儀器在第i測試點的主銷內傾角(或主銷后傾角)誤差,; 儀器在第i測試點的三次主銷內傾角(或主銷后傾角)的算術平均值,i1,2,3;第i測試點的四輪定位儀試驗臺的主銷內傾角(或主銷后傾角),i1,2,3。6.5 示值穩定性試驗 按方法試驗,對外傾角為+2的測試點,每隔10s讀一次四輪定位儀儀表示值,共讀取六組數據。計算所讀取數據的標準差作為示值穩定性誤差,并記錄在附錄B的表B.3中。試驗結果應符合的要求。 前束外傾角示值穩定性試驗 按方法試驗,對前束角為+1的

14、測試點,每隔10s讀一次儀表示值,共讀取六組數據。 計算所讀取數據的標準差作為示值穩定性誤差,并記錄在附錄B的表B.3中。試驗結果應符合的要求。 按方法試驗,對主銷內傾角和主銷后傾角分別為+9的測試點,每隔10s讀一次儀表示值,共讀取六組數據。計算方法試驗,所讀取數據的標準差作為示值穩定性誤差,并記錄在附錄B的表B.3中。試驗結果應符合的要求。6.6 電氣性能試驗應按GB 5226.1的有關規定進行保護接地電路的連續性、絕緣電阻檢驗、耐壓試驗。6.7 外觀檢驗通過目測與手感檢查,外觀質量應符合5.6規定。6.8 運輸和運輸貯存試驗本試驗在儀器處于完整包裝的狀態下進行。高溫貯存試驗與低溫貯存試驗

15、之間,應在前項試驗完成后,將儀器放置在工作條件下24h以上,才能進行后項試驗。按GB/T 11606.14的規定進行。按GB/T 11606.15的規定進行。按GB/T 11606.16的規定進行。跌落方式:自由跌落;跌落高度:400mm;跌落次數:四次;跌落地面性質:水泥地面,試驗后應符合本標準技術性能。7 檢驗規則7.1 檢驗類別產品檢驗分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7.2 出廠檢驗 每臺產品必須按出廠檢驗項目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才能出廠,并附有產品合格證。每臺產品按6章試驗方法檢驗,應符合5章技術要求,檢驗的比例為100。判定規則:出廠檢驗如有一項不合格則判定為不合格。7.3 型式檢驗有下列情況

16、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新產品或老產品轉廠生產的試制定型鑒定;正式生產后如結構、材料、工藝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正常生產時,定期或累積一定產量后,應周期性進行一次檢驗;產品停產一年后,恢復生產時;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例行檢驗有較大差異時;國家質量監督機構提出型式檢驗的要求時。型式檢驗的樣機數量按每批5%進行檢驗,若小數點后不足一臺按一臺處理,但每批不得少于兩臺。 型式檢驗項目,試驗方法按本標準第5部分所有項目進行。 型式檢驗中如發現一臺不合格時,可以對該批產品10%抽樣,對不合格項目及相關項目進行復檢,如仍有一臺不合格者則此批產品判為不合格。8 標志、使用說明書 8.1 標志 儀器應在

17、機箱上明顯位置裝有標牌,標牌應包含下列內容:產品名稱及型號;制造廠名和商標;產品編號;生產日期;制造計量器具許可證編號及標志;產品標準編號;額定電源電壓及頻率。儀器的外包裝上有包裝儲運標志,標志應包括下列內容:產品名稱及型號;制造廠名及地址;包裝箱的外形尺寸:長寬高,;總重量,kg;運輸、貯存作業圖示標志:“小心輕放”、“防潮”、“不準倒置”等,圖示標志應符合GB/T191的有關規定。8.2 使用說明書儀器應附有使用說明書,使用說明書的內容應符合GB 9969.1的要求。9包裝、運輸、貯存9.1 包裝包裝前應進行防銹防潮處理。儀器應按產品包裝技術圖樣的要求包裝,包裝箱內應有下列文件: 產品合格

18、證; 裝箱清單; 保修卡; 產品使用說明書。 產品出廠包裝技術要求應符合GB/T 13384的規定。9.2 運輸儀器在包裝狀態下運輸,運輸中應小心輕放,防止劇烈的振動和撞擊,嚴禁拋擲。不得淋雨及長期受潮,不得與腐蝕性物質一起運輸。9.3 貯存儀器應貯存在干燥、通風及無腐蝕性氣體侵蝕的倉庫里,貯存溫度為-40 55。附錄A(資料性附錄)四輪定位儀試驗用儀器A1四輪定位低儀零位示值試驗架(見圖A。1)2314圖A1 四輪定位儀零點試驗架結構簡圖書館 1、傳感器機頭固定圓孔(或固定軸);2、調平螺絲;3、支承軸;4、支承架。A 2圖 A2 四輪定位儀實驗臺1、車輪定位角模擬調整機構(附圖A.3);2

19、、支承框架;21四輪定位儀試驗臺(見圖A。2)A.3 車輪定位角模擬機構結構特征:車輪定位模擬機構由四部分組成參見面A.3:第一部分是車輪外傾和前束調整機構,分別由圓盤1、外傾和前束調整機構支撐板2、圓盤傾角調整轉軸3、圓盤支撐板4、圓盤回轉軸5、帶豁口鎖止盤6、圓盤鎖銷7、外傾和前束調整螺釘(手柄)8、張緊彈簧9、外傾與前束刻度定標10、外傾與前束刻度游標11等組成;第二部分是主銷內傾調整機構,主要由主銷內傾角調整弧形齒輪(定標)12、主銷內傾角調整齒輪13、主銷內傾角調整手柄14、主銷內傾角刻度游標15、主銷內傾角調整鎖板16等組成;第三部分為主銷后傾調整機構,主要由主銷后傾角刻度游標17

20、、主銷后傾角調整弧形齒輪(刻度定標)18、主銷后傾角調整鎖緊螺栓19、主銷后傾角調整手柄20、主銷后傾角調整齒輪21、主銷軸22、主銷軸外套筒23、主銷后傾角游標轉軸24、主銷支撐轉軸25、支承架26等部分組成;第四部分是由機床用回轉臺27、導向槽28、導向長板29、轉向折板30、回轉角度調整手柄31部分等組成。車輪定位模擬機構各部分的結構關系是:整個機構固定在支承架26上。主銷內傾角調整弧形齒輪(定標)12通過支承桿固定在支承架26上,主銷內傾角刻度游標15通過支承桿固定在主銷支承轉軸25上,游標15和定標12的曲率中心均在轉軸25的軸心上。定標12的內圓面是弧形齒條,游標15通過主銷內傾角

21、調整旋鈕14旋動齒輪13可使得游標15相對定標12運動,其移動角度通過刻度讀知。在游標15的垂向上是主銷后傾角刻度定標18,主銷后傾角刻度游標17通過主銷軸22可繞轉軸24轉動,游標17和定標18的曲率中心均在轉軸24的軸心上。主銷軸22通過軸承或軸套套有可轉動的圓筒23,圓筒23固聯著圓盤1的回轉軸5,回轉軸5的另一端是外傾和前束調整機構,其具體結構是:支承板2的一端通過轉軸3和圓盤1上的支撐板4相聯,另一端通過調整螺釘8和圓盤1相聯,圓盤1和支承板2之間是張緊彈簧9,在圓盤1和支承板2上分別固定有弧形定標10和弧形游標11,兩者的曲率中心均在轉軸3的軸心上。在回轉軸5上掛有三節可折疊的撥板

22、30,撥板的下端是一滑板29,滑板29可通過回轉角度調整手柄31在回轉臺27上的滑槽28內滑動。9876541718122322212019101126252416151432113B2730283129圖A.3 車輪定位角模擬機構1、 圓盤;2、外傾和前束調整機構支撐板;3、圓盤傾角調整轉軸;4、圓盤支撐板; 5、圓盤回轉軸;6、帶豁口鎖止盤;7、圓盤鎖銷;8、外傾和前束調整螺釘(旋鈕);9、張緊彈簧10、外傾與前束刻度定標;11、外傾與前束刻度游標; 12、主銷內傾角調整弧形齒輪(定標);13、主銷內傾角調整齒輪;14、主銷內傾角調整旋鈕; 15、主銷內傾角刻度游標;16、主銷內傾角調整鎖板;17、主銷后傾角刻度游標;18、主銷后傾角調整弧形齒輪(刻度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