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柱梁板平法計算實例_第1頁
G柱梁板平法計算實例_第2頁
G柱梁板平法計算實例_第3頁
G柱梁板平法計算實例_第4頁
G柱梁板平法計算實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以下我將以該工程為例和大家一起探討柱,梁,板的11G101的平法計算例:通過結構總說明,已知該工程的結構為三層框架,框架抗震等級為三級,按8度采取抗震構造措施,結構各部分混凝土強度等級:素混凝土墊層C10其余均采用C25,受力鋼筋混凝土的保護層厚度:基礎底板40;基礎梁35;上部:柱30,梁25,板15.(本圖中所有鋼筋連接方式以焊接為例) 柱的平法配筋(主要看11G101-1中P57、P60、P63)基礎中鋼筋短插筋:=Max(6d,150)+(承臺高-保護層)+Hn(第一層凈高)/3=150+(700-40)+(4870-750)/3=2184長插筋:=短插筋+Max(500,35d)=

2、 2184+875=3059 基礎頂面到4.170KZ1柱配筋圖箍筋長度:=(b-2*BHC)*2+(h-2*BHC)*2+1.9d*2+Max(10d,75)=(450-30*2)*2+(450-2*30)*2+1.9*10+10*10=1679箍筋根數(基礎高度-基礎保護層-50)/間距-1 ,且2根=(700-40)/100-1=6一層鋼筋=1層凈高-1層非連接區(Hn/3)+2層的非連接區(Max(Hn/6,hc(柱截面長邊),500)=4870-(4870-750)/3+Max((3800-750)/6,450,500)=4005由右圖可知一層鋼筋和二層相比,不僅截面積變小,而且鋼筋

3、變少了,這就是變截面,即我們來看11G101-1中P60具體給變截柱的規范,由規范可知,變截面 4.170到7.970KL1柱配筋圖的計算規則。由P57可知又可知下柱鋼筋比上柱多的鋼筋又該怎么計算。1層比2層多的鋼筋長:=第一層凈高-1層非連接區+1.2Lae=(4870-750)-(4870-750)/3+1.2*42*20=3755短:=長插筋-錯開距離Max(500,35d)=3755-Max(500,35*20)=3055中間層=本層層高-本層非連接區Max(Hn/6,hc,500)+上層非連接Max(Hn/6,hc,500)=3800- Max(3800-750)/6,400,500

4、)+ Max(3800-750)/6,400,500)=3800頂層柱鋼筋7.970到11.770KL1柱配筋長:=頂層凈高-頂層非連接區(Hn/6,hc,500)+(梁高-保護層)+12d=3800+(3800-750/6,400,500)+(750-30)+12*16=3444短:=長鋼筋- Max(500,35d)=3444-Max(500,35*16)=2884箍筋長度只要截面不變,即箍筋長度不變=(b-2*BHC)*2+(h-2*BHC)*2+1.9d*2+Max(10d,75)箍筋根數注:一層箍筋計算中只有一層非連接區為Hn/3,其余不變為Max(hc,Hn/6,500)根部根數(

5、加密區長度-50)/加密間距+1梁下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間距+1梁高范圍根數梁高/加密間距非加密區根數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間距-1梁平法配筋在學習梁平法配筋圖之前讓我們來先看一下各個標注的意思,詳見11G101-1 P25-351、 箍筋表示方法: 10100/200(2)表示箍筋為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10100/200(4)表示箍筋為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8200(2)表示箍筋為8,間距為200,雙肢箍。 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一、

6、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 322,320表示上部鋼筋為322, 下部鋼筋為320。 212,318表示上部鋼筋為212,下部鋼筋為318。 425,425表示上部鋼筋為425,下部鋼筋為425。 2、 325,525表示上部鋼筋為325,下部鋼筋為525。 二、 梁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上支座處) 220表示兩根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于雙肢箍。 222+(412)表示222 為通長,4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625 4/2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25,下排為225。 222+ 222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三、 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G212表示梁兩

7、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12。 G414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14。 N222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22。 N4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18。四、 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的下部) 4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25 全部伸入支座內 625 2/4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25,下排筋425。 625 (-2 )/4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25,全部伸入支座 225 + 322(-3)/ 525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根。225伸入支座,3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25,通長布置。五、 標注示例:KL7(3)300700 Y5002501

8、0100/200(2) 225 N418 (-0.100)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斷面寬300,高700。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寬500,高250。N4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鋼筋。10100/200(2) 2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0.100表示梁上皮標高。N是受扭筋的意思,G是構造筋的意思! 解:由框架抗震等級為3級和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為C25可查11G101-1圖集P53頁可知抗震受拉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為多少:La=a*Lab*10*40dLaE=aE*La=1.05*40d=42d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以上上部貫通筋、下部鋼筋、端支座負筋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

9、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支座寬)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1、上部通長筋=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14000-225-100+42*18*2=151872、支座負筋:端支座負筋:第一排=Ln/3+左(右)錨固第二排=Ln/4+左(右)錨固第一跨左:(7000-300-225)/3+42*16=2831第二跨右:(7000-200-225)/3+42*20=2948中間支座: 第一排= Ln/3*2+支座寬

10、第二排=Ln/4*2+支座寬第二跨左:(7000-200-225)/3*2+400=4784 3、下部筋=本跨凈跨+左錨固+右錨固第一跨:7000-300-200+42*20=7340第二跨:7000-225-200+42*18=73314、 腰筋 (本例中為N) 構造(G)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N)鋼筋:凈跨長左右端支座錨固值 =7000-300-200+42*12+42*12=7508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沒有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通過新圖集11G101-1P87可知,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么拉筋的根

11、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11.9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第一跨見11G101-1P85加密區長度=Max(1.5Hb,500)=Max(1.5*750,500)=1125加密區根數=加密區長度/間距+1=(1125-50*2)/100+1=13非加密區=(浄跨-加密區長度*2)/間距-1=(7000-300-200-1125*2)/200-1=21附加箍筋(一般在主次梁相交的地方,每邊3根):6根箍筋長度=(b-2BHC)*2+(h-2BHC)*2+1.9d*2+2*Max(10d,75)=(

12、250-2*25)*2+(750-2*25)*2+1.9*8*2+2*Max(10d,75)=1991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懸挑梁(詳見圖集11G101-1)第一排 L4hb(梁高),可不將鋼筋彎下L=20004*650可知第一排鋼筋不用彎下 1、上部通長筋(兩根角筋)=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9000-300-100+42*18+12*18=95722、支座負筋AB軸左支座負筋=(7000-300-225)/3+42*16=2831懸挑部位的支座負筋第一排=懸挑端長度+支座寬度+跨內延伸長

13、度(Ln/3)=(7000-300-225)/3+400+2000-25=4534第二排彎下=跨內延伸長度(Ln/3)+支座寬度+懸挑端下平直段長度(0.75L)+彎下部位斜長+10d(7000-300-225/3+400+0.75*2000+(750-25-8-20-25-25-20)/sin45度=49453、下部鋼筋(錨固12d )長度=凈長+錨固(12d)=2000-10*2+12*14=2148構造筋=凈跨長215d第一跨=7000-125*2+2*15*14=7170第二跨=2000-100*2+2*15*14=2220箍筋 長度 懸挑遠端變截面時按平均高度計算 根數 與邊梁垂直相

14、交時,布置至邊梁邊(箍筋距梁邊有50mm的起步距離) 第一跨見11G101-1P85加密區長度=Max(1.5Hb,500)=Max(1.5*750,500)=1125加密區根數=加密區長度/間距+1=(1125-50*2)/100+1=13非加密區=(浄跨-加密區長度*2)/間距-1=(7000-300*2-1125*2)/200-1=20第二跨箍筋根數=(2000-100*2-50*2)/100+1=18 箍筋長度=(b-2BHC)*2+(h-2BHC)*2+1.9d*2+2*Max(10d,75)=(250-2*25)*2+(750-2*25)*2+1.9*8*2+2*Max(10d,75)=1991板中鋼筋(詳見G101-1P92)板中鋼筋底筋2=凈跨+左伸入長度(Max(5d,至少到梁中線)+右伸入長度(Max(5d,至少到梁中線)=7000-125-150+125+125=6975負筋5=凈跨+(梁寬-BHC+15d)*2=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