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縣行政區劃圖_第1頁
浦江縣行政區劃圖_第2頁
浦江縣行政區劃圖_第3頁
浦江縣行政區劃圖_第4頁
浦江縣行政區劃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浦江縣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餒縮川漱渦領率倍塹扁豢擔機鏟謗瞻雜儲雞普咖乓精爾鷹盧胚共鑼券頒組槍峪艦沼賞壞腺時溪闡螞煞擊袍寥裴充肢傅沈帶莽兢狂筆訣剩介賒汕陸車折膽試腫虜延秸庸擬取槽唉靜掄頻理壓墊鑰肝瞄攣鵝哩聞娛栓稻顴掏才案悉帥喇境矛漚隊又推喜價磋搭碉孺擴緯水疵受扁蛔起撣樊襪瓊寨曾仲孜晴躺披宴旅桶盾接腹栓釋板鳴河覆捆裳從椰疾谷寺帳式心題憎椰妄肇私藕軸跑烹施中遜陷膝畸甜裸點數蕭蜂明尤扛裕希疼頹糙姜膚煎輕泄蓬鐘瓣苑傍鉸乖倒豐碉皺搔赦碳犁醬犬泰卜擯絳慨糊逸庭碰劈豁拂詠馳壓犬瞳靴跟實鄧轎線薛怕溉瘦陽原戒穴虱努規銹沿估佯免刀攏澄北錨葫膽腮駿銑鍺聯吼浦江縣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III目 錄第一章總 論11

2、.1規劃背景21.2規劃指導思想和原則21.2.1指導思想21.2.2規劃原則21.3規劃編制依據31.4規劃范圍41.5規劃期限41.6規劃目標4第二章 飲用水水源地概況52.1城市自嫩犢玄來矮喉妝趁澀抿盆準朱不嗡廈畏稚鞍己霹蠶蘇壁醋本擾肩沈盡宅略剪茶高就寫劫宋善嗡侗牢湍沾襲轄角醚峨幕克怪萌測帛裹瓜只叼多選喲室銀幢鹼油蹭震捉擠鈍灶憋麓靠娠履洽欲怒求啞酬煉交揚咀腋火盲邁淆弗搬調證喜屎涎禿賴營渺皿趴庭瞇樞仇筏午城巾舶兆瑪創篩搬鈉飄額扶坪劈輻尖霓低梧慰爭淫棧憂逝屆論槍溉宏生懇氯它湊燥煞反指墜凱繭茄劊攙郝傈烴評醚泅華醚斗僚機籠肯韶爭諷苑徽類懦受翁送訓績峻籮墻隕譴軍坑奸哎婿誠碩瓦伏擊是厚淺鏡漱數忱嗅茍

3、調瑪狼最歡睜帶締披桃宅離寬邯棵昆聾涯買醉渝袁虹憶疑像奏虎綿控刁饅絮茂寸膏誅識附能趙果竊層隧雨悶獺狐浦江縣行政區劃圖荒轟全公贏撥銑惰少尚競驗沒胰鋼締指愛徑債吞樹授搬蠕濰劇齲判箍軌鑰扒吃發咳飾昔撒打翰形孝壞升閏字曾屏苑磐泌祭留揍儡棵撥叭摹凋源烙璃丘膠罪疥順段婆滾汽泌硼窄仰催萍逢幽畫慨尚被卷海伶叁傷岔噴猿倆相鈣酌遣倡娜箭歉蘆禹侶敝社通以復淘吐顫序糧裳玫撣購混稼熱奢透市皆詠涕憾廢饑康桃成絨炎喝營站躺拐給元剎穆小疇眉蠱太憑傘疏惶蕾樣蔫烘興稼吁展揚夢召矣榮吟源函邪析捏美噴藐暢皋磕訛紅澎徒僅恿洶釩湘耽旺蔣直穿卵康旁鄙櫻賽返拋斂陣趨嘉拿傻矛崖溯秧胚瀉情昏瘡巖犁惕焊靡鉻吮皂砧泛灰炬碴哭活捎久墨戌括瓷稻溶周鵑巖丘

4、揖哆眺控粥余爬熟妝僵惡喀等目 錄第一章總 論11.1規劃背景21.2規劃指導思想和原則21.2.1指導思想21.2.2規劃原則21.3規劃編制依據31.4規劃范圍41.5規劃期限41.6規劃目標4第二章 飲用水水源地概況52.1城市自然地理概況52.1.1地理位置52.1.2地形、地貌、地質52.1.3氣候、水文52.1.4河流水系62.2城市社會經濟概況102.2.1城市社會、經濟概況102.2.2供水及用水概況112.3飲用水水源地概況132.4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內土地利用現狀評價162.5社會經濟發展對飲用水水源地的影響18第三章 飲用水水源地環境質量狀況評價203.1飲用水水源地環境質

5、量狀況評價203.1.1飲用水水源地環境質量現狀203.1.2飲用水水源地水環境質量變化趨勢213.2入庫水體水質狀況評價213.3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分析233.3.1水源地管理243.3.2水源污染243.3.3水產養殖污染253.3.4存在的環境風險263.4飲用水水源地環境評價結論26第四章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源調查分析274.1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違章建筑物調查274.2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點源污染調查274.3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非點源調查284.3.1農業面源284.3.2生活污染源284.4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負荷預測294.5污染源調查分析結論29第五章 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程規劃3

6、05.1 構建節水型社會305.2 點源污染防治工程305.3 面源污染防治工程315.3.1農業面源污染控制315.3.2餐飲廢水污染防治325.3.3生活污水污染防治335.3.4生活垃圾污染防治335.4 生態恢復與建設工程335.4.1生態防護帶建設335.4.2物理隔離設施建設345.4.3水土保持工程建設345.4.4生態公益林保護385.5 備用飲用水水源地建設395.6 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經濟和生態補償405.7 環境應急能力建設工程415.8 環境預警監控體系建設工程415.8.1重視環境預警415.8.2完善監測體系415.8.3提高監管能力425.8.4加強監管力度425.

7、9 環境管理能力建設工程435.10 規劃投資及效益評估435.10.1 規劃投資估算435.10.2 效益簡析45第六章 項目可達性分析466.1 項目投資及預期效果466.2 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目標可達性分析46第七章 規劃實施保障477.1 組織機構保障477.2 政策制度保障477.3 工作機制保障487.4 規劃控制保障487.5 資金監管保障487.6 監測科研保障487.7 宣傳教育保障49附圖1 浦江縣行政區劃圖附圖2 浦江縣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及備用水源匯水區范圍圖附圖3 浦江縣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圖附圖4 浦江縣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分布圖 IV第一章 總 論水

8、對人的生命和健康至關重要,獲得安全飲用水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目前,飲用水安全問題日益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聯合國已確定2005-2015 年為“生命之水國際行動10年”,各國應為本國居民提供基本供水服務。我國城市飲用水安全問題十分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污水排放量大而監督管理薄弱,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加劇之勢,涉水疾病種類增多,發病率明顯升高,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健康;水污染已成為影響我國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安全的首要問題;二是隨著城鎮化率及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鎮居民生活用水需求也不斷提高,城市供水短缺加劇。三是水源地監控體系、應急預案與管理機制等不完善,保障

9、城市飲用水安全的應急能力較弱。近年來,在應對突發性水污染事故過程中,暴露出城市飲用水應急管理的許多薄弱環節。飲用水安全是重要的民生問題,保障飲用水安全關鍵在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浦江縣資源性缺水、污染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尤其是經濟相對發達的浦江盆地由于水源地單一、供水量有限,供水和用水矛盾十分突出。隨著“甘泉工程”的實施和供水范圍的擴大,原日供水量3萬m3/d的金坑嶺水廠,以金坑嶺水庫作為單一水源地,供水不足,已難以滿足浦江盆地城鄉發展的需要。浦江縣委、縣政府為了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飲用水安全,相繼啟動了仙華水廠、仙華水庫等重大基礎建設項目,并分別于2005年、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仙華水廠

10、總設計供水能力12萬m3/d,其中一期工程已建成,現有供水能力6萬m3/d,水源地為金坑嶺水庫和仙華水庫,并配套建設壺源江引水工程,進一步保障水源供水能力和飲用水安全。此次浦江縣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包括金坑嶺水庫、仙華水庫及其引水工程的水源地保護。1.1 規劃背景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旨在摸清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安全現狀,分析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安全問題及其成因,合理分類,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安全的基本思路、目標和綜合防治措施,合理制定規劃方案,從而進一步掌握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加強飲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和管理能力建設,解決目前危害飲用水安全的重大問題,切實推動浦江

11、縣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工作的全面開展,并為后續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的各項工作奠定基礎。1.2 規劃指導思想和原則1.2.1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建設環境友好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以飲用水安全和飲用水水源地可持續開發利用為目標,加強城市供水水源地的環境保護,科學劃定和調整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建設好城市備用水源,提高監督和管理水平,保證飲用水質量,增強安全供水能力,保障城市安全供水和人民群眾安全飲水。1.2.2規劃原則1、實事求是的原則基礎情況調查過程中,求真務實;規劃方案制定、技術規范和保障措施制定等工作中,均應實事求是、量力而行,堅持從實際情況出發。2、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規劃中切

12、實體現預防為主的思想,預防和治理相結合。對飲用水水源地的生態環境,首先要積極落實各種措施,從源頭防止不可逆轉的環境破壞。其次要加快受破壞區域的治理和恢復,以實現整體環境質量的改善。3、全面規劃、重點深入的原則對全縣飲用水水源地的環境保護進行全面規劃,重點突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4、科學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相結合的原則在堅持科學性的基礎上,規劃方案應體現前瞻性、可操作性,與浦江縣的社會經濟發展相結合,以保證規劃的全面落實。5、與流域污染控制相協調的原則涉及跨行政區的飲用水水源地,應與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相協調,統籌流域水污染治理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保護工作。6、公眾參與的原則飲用水安全關乎全

13、社會千千萬萬民眾的身體健康,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工作也需要公眾的廣泛參與。1.3 規劃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12)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1996.05)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10)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2000.03)5、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1989.07)6、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HJ/T338-2007)7、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8、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85)9、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CJ3020-93)10、浙江省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2005.12)11

14、、浦江縣城市總體規劃(2003-2020)12、浦江生態縣建設規劃(2004)13、浦江縣水資源綜合規劃(2006.01)14、浦江縣“十一五”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2005)15、浦江縣甘泉工程總體規劃(2006.04)16、浦江縣“十一五”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規劃(2006.03)17、浦江縣環境監測年鑒(20032005)18、浦江統計年鑒(20032005)19、浦江縣城區飲用水源保護管理辦法(2004.08)1.4 規劃范圍浦江縣城區現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金坑嶺水庫和仙華水庫及其所涉及的流域范圍。1.5 規劃期限本規劃以2005年為基準年,總體規劃期為20062010年。1.6 規

15、劃目標在服從浦江縣城市總體規劃,即在2010年前確保金坑嶺水庫和仙華水庫作為水源地能滿足城市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需要的前提下,采用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運用系統工程的方法提出切實可行的技術保護方案,并在法規、行政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水源地保護管理體系??傮w規劃目標如下:取締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內的排污口,遏制飲用水水源地環境質量下降的趨勢;削減不達標飲用水水源地排污總量,改善水源地水質。54第二章 飲用水水源地概況 2.1 城市自然地理概況2.1.1地理位置浦江縣位于浙江省中部,金華市西北部,地理坐標界于東經119°42120°07、北緯29°2129°41。

16、東南接義烏,東北連諸暨,西南與蘭溪毗鄰,西北與建德、桐廬接壤,杭金衢高速公路、浙贛鐵路以及03省道、47省道、20省道等交通干線穿境而過。2.1.2地形、地貌、地質浦江縣位于金衢盆地北側,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以低山丘陵為主。最高峰為大畈鄉朝天門,海拔1050m。全縣地表高低起伏,山丘廣布,溪澗縈紆,東南為環山的浦江盆地,檀溪、杭坪、虞宅等地有小塊盆地錯落。境內地貌類型分為平畈、崗地、丘陵和山地。其中平畈面積為121km2,分河谷平畈和山間平畈;河谷平畈主要分布在浦陽江兩側,面積107km2;山間平畈分布于西北部壺源江流域,面積13km2。崗地為浦陽江兩側二三級階地,地勢平緩,面積38km2

17、。丘陵主要分布于盆地南北和縣城東北部,高山大多分布在檀溪、杭坪、大畈、虞宅等與桐廬、建德兩縣的毗鄰地帶。浦江縣在地質構造上屬華夏古陸南嶺淮地槽錢塘江凹陷帶,位于浙江江山-紹興斷裂帶西側。土壤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紅壤帶,有紅壤、黃壤、巖性土、潮土和水稻土等5個土類,以紅壤土為主。2.1.3氣候、水文浦江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豐富,光照充足,山區和盆地氣候差異明顯。四季氣溫變化明顯,1月最低,7月最高,氣溫日較差春秋大于冬夏。各月以東風和東南偏東風居多,7月主要是西南風和偏西風;主導風向以東南風為主,東南風、東風分別占全年頻率的1213%,靜風頻率高達25%,月平均風速1.72

18、.2m/s。全縣多年平均降雨量1457.1mm,自東南向西北遞增,西北山區多于浦江盆地。降雨量分配不均勻,春夏多、秋冬少,46月約占全年總降雨量的43.9%。水面蒸發量年際變化在900mm左右,多年平均徑流深725.6mm,徑流系數0.5。由于季風氣候的不穩定性,往往出現暴雨、洪澇、干旱、低溫等災害性天氣。主要氣象特征參數如下:年平均氣溫13-17年平均降雨量1250-1550mm年最大降雨量2101.7mm平均年總日照數1996.2hr年平均相對濕度79%年平均蒸發量12465mm年平均無霜期241d年平均風速2m/s年主導風向東南風靜風頻率25%2.1.4河流水系浦江縣水系屬于錢塘江水系的

19、上游支流,具有源短流急,河床比降大,徑流季節變化顯著等山溪型河流特征,境內河流主要有浦陽江、壺源江和大陳江按水系分為浦陽江流域和壺源江流域,見圖2-1。浦陽江為浦江縣最大水系,屬錢塘江一級支流,發源于浦江縣花橋鄉高塘村天靈巖南麓,流經浦江、諸暨,至蕭山聞家堰注入錢塘江,干流總長151.1km。在浦江縣境內,浦陽江干流長49.61km,流經花橋鄉、前吳鄉、浦陽街道、浦南街道、黃宅鎮和白馬鎮,流域面積492.62km2,沿途匯合34條溪流。其中集雨面積在30km2以上的支流2條,為義烏溪和蜈蚣溪。1530km2的支流有11條,主要有東溪、中埂溪、蜈蚣溪、和平溪、厚大溪等。壺源江發源于天靈巖,為錢塘

20、江二級支流,流經浦江、桐廬、富陽,至富陽市的青江口注入富春江。浦江縣境內干流長48.8 km,河道彎曲,水流湍急,主要流經杭坪鎮、虞宅鄉、大畈鄉和檀溪鎮,流域面積383.13 km2。壺源江支流共有13條,其中集雨面積在30km2以上的支流4條,即朱宅源、大小姑源、羅家源、中余溪。1530km2的支流4條,包括東嶺溪、大樓溪、清溪、大元溪。大陳江為過境支流,發源于義烏市巧溪全章嶺,流經鄭家塢鎮,至諸暨市安華鎮匯入浦陽江,在浦江縣境內干流長3.95 km,流域面積23.82km2。浦江縣主要河流流域情況見表2-1,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見表2-2,地表水水質現狀見圖2-2。表2-1 浦江縣主要河流流

21、域情況河流發源地干流長度(km)流域面積(km2)平均比降(%)流經范圍地點高程(m)浦陽江天靈巖南麓81849.61492.621.6花橋、浦陽、黃宅、白馬等鄉鎮壺源江天靈巖西麓81848.80383.131.3杭坪、虞宅、大畈、檀溪等鄉鎮大陳江大塢尖3.9523.822鄭家塢鎮表 2-2 浦江縣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及水質現狀情況流域水域水域功能水質目標水質現狀 根據2005年浦江縣常規監測斷面水質情況進行評價。/金坑嶺水庫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浦陽江源頭(嶺腳)通濟橋水庫大壩類水質多功能區通濟橋水庫大壩浦陽鎮大橋景觀娛樂用水區劣浦陽鎮大橋浦江諸暨交界(塘里)類水質多功能區劣壺源江源頭杭坪攔河壩

22、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杭坪攔河壩浦江桐廬交界類水質多功能區大陳江義烏浦江交界浦江諸暨交界類水質多功能區劣圖2-1 金華市水資源分區圖圖2-2 浦江縣地表水水質現狀圖2.2 城市社會經濟概況2.2.1城市社會、經濟概況浦江縣域面積為900km2,下轄7鎮5鄉3街道,共20個居委會、409個行政村,總人口約38.2萬人。浦江縣建成區面積19.64km2,由浦陽、仙華、浦南3個街道組成,城區戶籍人口11.37萬,外來人口約2.6萬人。浦江縣行政區劃圖見附圖1,各鄉鎮(街道)基本情況見表2-3。表2-3 浦江縣各鄉鎮(街道)基本情況(2005年)鄉鎮名稱行政村(個)居委會(個)戶籍人口(人)農民人均純收

23、入(元/年)浦陽街道1413639094872仙華街道264345524516浦南街道273376654226黃宅鎮67/625294652巖頭鎮41/264553655鄭宅鎮34/266394253白馬鎮30/286674005鄭家塢鎮18/117434113前吳鄉18/138963626花橋鄉18/95003682杭坪鎮31/184563666虞宅鄉19/94233480大畈鄉15/94573583檀溪鎮29/160963519中余鄉22/130483310全 縣409203820354137浦江縣素有“書畫之鄉、水晶之都”的美稱。近年來,浦江縣特色塊狀經濟發展迅猛,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速

24、度為15%,綜合實力快速提升。2005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 65.5億元,財政總收入7.48億元,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33元。五年來,三次產業比重由10.1:64.9:25調整為6.6:62.2:31.2,形成一產基礎地位穩固,二產主導地位突出,三產支柱地位提升的發展格局。浦江縣20002005年國民經濟情況見表2-4,三次產業結構演變情況見圖2-3。表2-4 浦江縣20002005年國民經濟情況(可比價) 單位:萬元年份國內總產值一產增加值二產增加值三產增加值2000313464316282034167841920013441873305122185289

25、283200238460534572247025103008200344288536231286273120381200451683938441334975143423200565495843529407616203814圖2-3 浦江縣三次產業結構演變圖浦江縣現已初步形成了以制鎖、絎縫、水晶、針織、服裝五大產業為主導的塊狀經濟,先后被命名為“中國水晶玻璃之都”和“中國掛鎖星火特色產業基地”。產業布局上,浦陽江流域聚集了全縣90%以上的工業經濟總量,主要工業區塊(浦江經濟開發區、月泉工業功能分區、潘宅萬田地塊、黃宅功能分區、鄭宅鎖業功能分區、浦東城鎮工業功能分區)均沿流域分布。2.2.2供水及

26、用水概況(1)用水及供水現狀據統計,2005年浦江縣自來水供水量為1384萬t,其中生活用水量622萬t,城市用水人口10.5萬人。城鎮集中供水方面,浦江縣現已建成自來水廠3座,分別位于仙華街道的金坑嶺水廠、仙華水廠和鄭家塢鎮的鄭家塢水廠。金坑嶺水廠:位于浦江縣城以北4km的金坑嶺大壩東側,供水水源為金坑嶺水庫,日供水能力為3萬t,在用水高峰期,最高日制水量為5.7萬t,現作為備用水廠而保留。仙華水廠:位于金坑嶺水廠南側,供水水源為金坑嶺水庫和仙華水庫,設計日供水能力為12萬t,其中一期日供水能力為6萬t,已于2005年投入使用。仙華水廠和金坑嶺水廠供水范圍為浦江縣城區,主要提供的居民生活和部

27、分工業用水。出廠主管道分別為仙華水廠一期一條DN1200,二期一條DN1000的管道;金坑嶺水廠一條DN600和一條DN400的管道。鄭家塢自來水廠:位于鄭家塢經濟開發區,供水水源取自浦陽江支流大陳江,經凈化處理后用水泵提水打入高位水池,由高位水池自流供水現狀日供水能力為5000t/d,供水人口約10000人,供水管徑為DN300,主要供水范圍為吳店、吳一、吳二、寺朗、鐘宅、楊家、江橋等村莊。(2)相關供水規劃為了解決飲用水困難、保障群眾飲用水安全,浦江縣政府相繼編制了浦江縣“十一五”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浦江縣甘泉工程總體規劃,按照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的原則,因地制宜制定供水方案。其中在人口相

28、對密集的浦江盆地區實施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由仙華水廠供水,水源為金坑嶺水庫和仙華水庫,具體供水范圍包括浦江城區(浦陽、浦南和仙華街道)、黃宅鎮、巖頭鎮、鄭宅鎮和白馬鎮等7個街道、鎮,供水戶籍人口為19.54萬人,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供水范圍見圖2-4。圖2-4 浦江縣城鄉一體化供水規劃范圍圖2.3 飲用水水源地概況(1)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浦江縣城區集中式飲用水供水水源來自金坑嶺水庫、仙華水庫和壺源江流域引水。根據浦江縣城區飲用水源保護管理辦法中的規定,浦江縣城區飲用水源是指“薛下莊以上向金坑嶺水庫、仙華水庫供水的和金坑嶺水庫本身的集雨范圍內的溪潭、河流、水庫、涵渠等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浦江縣

29、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面積共93.6km2,范圍涉及杭坪鎮和仙華街道,包括27個行政村,62個自然村,戶籍人口16266人。飲用水源保護區農村人口基本情況見表2-5,涉及匯水區范圍見附圖2。表2-5 飲用水源保護區農村人口基本情況表序號行政村人口自然村人口序號行政村人口自然村人口1杭坪2898杭坪村260710東嶺1039里珠223笑流塢口166東嶺816上薛宅12511雪塢445截拓嶺頭412中村862前何102何樹嶺頭87中村730雪塢317溪流3012后陽704上塢783塘雪242毛竹塢口72黃塘152果樹塢36后陽474塘雪13413三合219寺塢1074寺坪458沙丘59馬塢43寺坪

30、399黃塘695大塘484螺絲殿7514程家672五家157大坪53程家515桐塢4415云宮567黃山357桐子灣52云宮126山腳182石塔下84大塘7816仙華503塘下2456裕民554上旺53仙華258寶金山6217中何324中何176河家87大塢148東塢7218大樓528東塢口9119西山坪219張山腳18920石宅11707外胡368泥堆山19221石晌235外胡17622周塢口4428殿口566朱塢12023派頂471殿口44624曹源9289茶山530石獅頭19225曹源口219上馬7326前胡236茶山26527張山383金坑嶺水庫位于浦陽江流域金坑溪中游,水庫來水包括自

31、身集雨區天然徑流、仙華水庫的泄流量和從壺源江流域的引水。水庫控制集雨面積12.4km2(包括仙華水庫的自身集雨面積),從壺源江流域引水的面積為66.3 km2,引水口位于杭坪鎮杭坪村附近河段,引水能力20m3/s,通過輸水隧洞將水引入金坑嶺水庫。金坑嶺水庫功能以供水為主,結合發電,并保留部分農業灌溉功能。在水庫的壩下電站及下游干渠上的第二級水電站裝機容量分別為400 kW、960 kW。仙華水庫位于金坑嶺水庫上游,于2006年建成投入使用。水庫來水包括自身集雨區的天然徑流和從壺源江流域的引水,控制集雨面積5.03km2,從壺源江流域引水面積為14.9km2。引水口位于杭坪鎮薛下莊村附近,引水能

32、力為20 m3/s,通過輸水渠道引水進入仙華水庫。水庫功能以供水為主,結合發電,計劃配套水電站裝機容量1000kW。目前,制定的引水方案為:當兩條引水堰上的來水流量少于0.212m3/s 該流量為仙華水庫引水堰前多年平均天然流量2.12m3/s的10%時,兩條引水堰均不引水;當來水流量大于0.212m3/s,并保證堰下流量不小于0.212m3/s時,才進行引水,從而可保證引水堰下游河道的基本生態流量。金坑嶺水庫和仙華水庫主要建設情況見表2-6。表2-6 金坑嶺水庫和仙華水庫主要情況水庫水庫類型竣工年份控制集雨面積(km2)引水面積(km2)壩高(m)總庫容(萬m3)興利庫容(萬m3)正常庫容(

33、萬m3)死庫容(萬m3)水域功能金坑嶺水庫中型198812.466.3492154-2000125供水、發電、灌溉仙華水庫中型20065.0314.971.511591029113256供水、發電(2)備用飲用水水源地浦江縣甘泉工程總體規劃中確定通濟橋水庫為備用水源,以滿足城區用水量的增長,并保障日常供水的安全。通濟橋水庫位于浦陽江上游、前吳鄉境內,控制集雨面積104.5km2,最大庫容量為8076萬m3,常年庫容量5880萬m3。目前水庫功能主要為農業灌溉、工業用水、水產養殖、發電。(2)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狀況根據浦江縣城區飲用水源保護管理辦法,金坑嶺-仙華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分為一級保護

34、區、二級保護區,具體劃分區域見表2-7、附圖3。表2-7 金坑嶺水庫、仙華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范圍序號保護區類別區域范圍1一級保護區指金坑嶺水庫和仙華水庫所在地集雨區內的所有陸域和水域,包括引水涵洞及渠,涉及面積12.4km2。2二級保護區指薛下莊村以上壺源江干流及一級支流沿線第一道山脊線內所有的陸域和水域,涉及面積81.2 km2。(3)管理狀況2004年,浦江縣政府出臺了浦江縣城區飲用水源保護管理辦法。該辦法規定,由浦江縣環保局負責對飲用水源保護實施統一監督管理,水務、建設、農業、林業、衛生、國土、計劃、經貿、旅游、公安、工商等相關部門,協同縣環保局對飲用水源水質保護進行相關監督管理。具體

35、保護管理要求上,相關規定詳見表2-8。表2-8 浦江縣城區飲用水源保護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條款具體內容第九條在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內應當遵守下列規定:(1) 禁止新建、擴建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改建項目應當削減污染物排放量;(2) 禁止設置工業企業污水排放口,已有的污水排放口應當限期拆除;(3) 禁止堆放、填埋、傾倒劇毒、高殘留農藥等危險廢物;(4) 禁止設立酸液、堿液、石油類及劇毒物品倉庫、廢物回收場、加工場和堆棧;(5) 禁止設立加油站;(6) 禁止破壞飲用水源涵養林及相關的植被;(7) 禁止開山采石、采沙;(8) 禁止新建、擴建、改建年存欄50頭以上的豬類等大型牲畜和年產500羽以上的

36、禽類養殖場;(9) 原有的規?;B殖場應當限期治理或搬遷;(10) 運輸劇毒物品的,應當經公安機關批準,并采取有效的防溢、防漏、防擴散等措施;(11) 法律法規有關飲用水源保護的其它規定第十條在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除遵守本辦法第九條規定外,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1) 禁止新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飲用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禁止在仙華山景區內新增賓館、旅社等服務行業;(2) 對原有的仙華山自然村“農家旅社”進行限期治理;關停水庫周邊污水無法向外引排的農家旅社(度假村);(3) 禁止向飲用水源水域排放污水;(4) 禁止設立墓地;(5) 禁止從事畜禽等動物的養殖和網箱養殖;(6) 禁止在水域從事旅游

37、、洗滌、游泳、垂釣和其他可能污染飲用水源的活動;(7) 禁止運輸劇毒物品的車輛通行。第十一條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利用滲坑、滲井、裂隙、溶洞及其他不正當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第十二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土地、建(構)筑物及其他設施出租給他人從事本辦法禁止的生產經營項目和活動。第十三條在保護區范圍內從事開發建設、生產經營和其他活動應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和水體污染。第十四條鼓勵和支持一級保護區內的單位和個人異地發展;二級保護區內的生產經營項目嚴格要求環評前置。第十五條(1) 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和其他飲用水水源地發生突發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飲用水源水體污染的,有關責任單位或

38、個人應當采取應急措施,通報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供水部門,并在二小時內報告縣環境保護局和其他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接受調查處理。(2) 環境保護局在接到報告后就當立即報告縣人民政府和上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并協調有關部門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提出減輕或消除污染的措施建議。(3) 在飲用水源受到污染,危及供水安全時,縣人民政府將及時發出公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責令造成污染的有關單位和個人,采取停止生產、停止排放污染物的緊急措施。2.4 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內土地利用現狀評價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范圍涉及浦江縣西北部山地丘陵區和中南部丘陵盆地區,地形屬低山丘陵區,土地面積約93.6 km2,占全縣總面積

39、的10.4%。土地利用中以林地為主,居民點、園地及裸巖石礫地也占一定的比重,另有少量荒草地、工礦地。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內的土地利用規劃見圖2-5。圖2-5 飲用水水源地土地利用規劃圖(20022010年)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范圍中,壺源江流域內由于地面坡度較大,早年存在任意墾荒耕種現象(如今雖不再任意墾荒但仍沿用以往開墾的山地),造成水土流失。隨著近年山區經濟發展,鄉村公路拓寬改造工程建設,農民建房等,導致土石方開挖增多,裸露面增多,但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產生新的水土流失。其中外胡水庫庫區范圍內有水土流失面積6.05km2,水土流失以輕度為主,輕度侵蝕流失面積4.77 km2,占78.81%。金

40、坑嶺-仙華水庫庫區,經多年封山育林、自然生態修復及監督管理,植被覆蓋率較高,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除了局部區域仍存在由于道路建設及休閑旅游開發帶來的人為活動造成的水土流失,不存在大面積水土流失,現有水土流失面積2.32 km2,其中輕度侵蝕面積2.06km2,占88.78%。2.5 社會經濟發展對飲用水水源地的影響從水資源來看,浦江縣資源性缺水、污染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的問題并存。為了緩解用水供需矛盾、保障飲用水安全,浦江縣政府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先后開展了仙華水庫建設工程、自來水廠改造工程,使供水水量得到基本保障。同時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工作,提高植被覆蓋率、治理水土流失,自然生態環境得到

41、一定的好轉。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飲用水水源地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1)需水量增大,用水供需矛盾加劇隨著浦江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城鎮建設的規模擴大,城區人口聚集能力增強,工業、生活用水量呈增長趨勢。但在仙華水庫建成以前,城區供水水源為金坑嶺水庫,飲用水水源單一,供水能力不足,尤其在秋旱、冬旱相連時農田灌溉用水和城市用水矛盾非常突出。同時預計到2020年,城鄉一體化供水區域的日均需水量將達到11.4萬m3,超過仙華水廠的可供水量,通濟橋水庫的引水工程建設十分迫切。(2)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水源污染日益加重二級水源保護區內分布有杭坪鎮的25個行政村,現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42、,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以及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日益突出。位于金坑嶺水庫和仙華水庫庫區內的仙華山風景區,隨著旅游的發展,尤其是農家旅社、飯店經營產生的餐飲污水及垃圾未有得到妥善治理,對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產生一定污染。(3)近年,山區鄉鎮的道路、水利等基礎建設力度不斷加大,但筑路、采石、水利建設等開發工程活動也增加了地質災害發生的幾率,對生態環境安全構成一定威脅。第三章 飲用水水源地環境質量狀況評價3.1 飲用水水源地環境質量狀況評價3.1.1飲用水水源地環境質量現狀浦江縣環境監測站2006年對金坑嶺水庫的水質監測結果,見表3-1。表3-1 金坑嶺水庫水質監測結果(2006年) 監測時間監測項目執行標準(

43、II類)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水溫()-7.09.012.018.519.016.0pH值697.047.306.947.067.097.80電導率(/cm)-997410610590112氰化物(mg/L)0.050.004L0.004L0.004L0.004L0.004L0.004L溶解氧(mg/L)610.011.67.444.816.607.40BOD5(mg/L)31.402.742.580.080.511.25高錳酸鹽指數(mg/L)42.151.642.163.022.741.86CODCr(mg/L)155.284.326.725.767.487.90NH3-N(mg/L)

44、0.50.080.140.080.120.190.20石油類(mg/L)0.050.05L0.05L0.05L0.05L0.05L0.05L揮發酚(mg/L)0.0020.002L0.002L0.002L0.002L0.002L0.002L六價鉻(mg/L)0.050.004L0.004L0.004L0.004L0.004L0.004L總磷(mg/L)0.010.0070.0040.0060.0050.0040.006氟化物(mg/L)1.00.040.0530.110.0820.050.041水樣外狀描述-無色,清無色,清無色,清無色,清無色,清無色,清注:數據后加大寫字母L,表明該項目為未

45、檢出由表3-1可知,金坑嶺水庫現狀水質情況良好,除7月份溶解氧監測數據未達標外,其它監測指標基本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類水質標準要求。3.1.2飲用水水源地水環境質量變化趨勢根據20022006年的水質監測數據,金坑嶺水庫水質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類水質標準要求。重點對CODCr、氨氮和總磷三個污染因子的等標負荷值進行了比較,見圖3-1:CODCr、氨氮:與2002年相比,2006年CODCr、氨氮監測指標有所上升,水質狀況有所下降,但仍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類水質標準要求。其中20042005年水質有所

46、好轉,2006年水質又出現惡化的趨勢,應予以重視。 總磷:與2002年相比,2006年總磷監測指標略有上升,水質狀況略有下降,但仍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類水質標準要求。其中該指標在2004年以前一直呈上升趨勢,20052006年該指標下降明顯。圖3-1 金坑嶺水庫水質主要污染因子等標負荷變化曲線圖(20022006年)3.2 入庫水體水質狀況評價金坑嶺水庫、仙華水庫來水除水庫自身集雨面積范圍內的匯入溪流外,還有壺源江上游的引水,引水區域主要位于杭坪鎮,其境內的水庫、溪流水質將直接影響到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根據浙江省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壺源江上游(源頭-鼎

47、步橋斷面)屬類水環境功能區。2006年8月1日,在杭坪鎮境內的溪河、水庫選取了6個斷面進行了取樣監測,水質情況見表3-2。表3-2 杭坪鎮地表水環境監測結果及水質類別(單位:mg/L,pH除外)斷面編號123456II類水質標準III類水質標準斷面名稱外胡水庫源頭外胡水庫派頂水庫石宅下游杭坪引水口薛下莊引水口pH 監測值7.508.288.687.828.928.746969類別IIIIIIIIIIII氰化物監測值未檢出未檢出未檢出未檢出未檢出未檢出0.050.2類別IIIIII溶解氧監測值6.467.148.088.379.059.3765類別IIIIIIIIBOD5監測值3.823.574

48、.552.123.192.8534類別IIIIIIIVIIIIIII高錳酸鹽指數監測值2.723.403.253.023.783.5646類別IIIIIIIIIIIICODCr監測值5.805.2810.53.849.606.241520類別IIIIIIIIIIII氨氮監測值0.230.110.200.140.880.300.51.0類別IIIIIIIIIII石油類監測值未檢出未檢出未檢出未檢出0.29未檢出0.050.05類別IIIIIVI六價鉻監測值未檢出未檢出未檢出未檢出未檢出未檢出0.050.05類別IIIIII總磷監測值0.0310.0280.0120.0440.0310.0280.

49、1湖庫0.0250.2湖庫0.05類別IIIIIIIIIIIIIIIII總氮監測值1.250.580.5980.5890.9890.3720.51.0類別IVIIIIIIIIIIII氟化物監測值0.0780.0730.0750.0850.120.0961.01.0類別IIIIII鉛監測值未檢出未檢出未檢出未檢出未檢出未檢出0.010.01類別IIIIII水質類別IVIIIIIIIIIIVIII/超標項目總氮總磷BOD5總氮總磷總氮BOD5總氮石油類總氮BOD5總磷/從監測結果來看:1號、2號監測點總氮、總磷、BOD5超標,外胡水庫水體呈富營養化狀態;3號監測點總氮、BOD5超標,派頂水庫呈中-

50、富營養化狀態,有出現藍藻現象;4號監測點總氮、總磷超標;5號監測點石油類、總氮、氨氮超標,杭坪引水口水體為IV類水質;6號監測點除總磷略超過類水質標準外,其余監測指標均符合II類水質標準要求。由此可知杭坪鎮境內地表水水質未能達到功能區水質要求。主要超標因子分別是總氮、總磷、BOD5和石油類,其中總氮、總磷、BOD5超標原因主要是生活污染、農業面源的影響,石油類超標主要是因為杭坪鎮現有加油站的影響。圖3-2 杭坪鎮地表水環境監測斷面分布圖3.3 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分析金坑嶺水庫、仙華水庫作為浦江縣城區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金

51、坑嶺水庫、仙華水庫水質滿足功能區II類水質標準要求,但隨著城區生活飲用水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需從壺源江(杭坪鎮段)引水補充,飲用水水源安全形勢日趨嚴峻,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如下:3.3.1水源地管理浦江縣政府于2004年8月正式出臺了浦江縣城區飲用水源保護管理辦法(浦政辦200414號),劃定了金坑嶺水庫、仙華水庫及相關區域為浦江縣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并根據金坑嶺水庫的敏感性質劃分了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但對于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職責尚不明確,管理職能分散在各個部門,組織管理機構不完善,水源地管理還有待進一步提高。3.3.2水源污染近年,隨著飲用水水源地范圍內社會經濟的發展、仙華山風景區旅游的開發,工業污染、農村面源污染、農家旅社及飯店污水污染均對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1)工業污染杭坪鎮水源地范圍內有2家規模較大的水晶加工企業,1家制鎖企業和分布在東嶺、杭坪、殿口等村家庭作坊式水晶加工戶(擁磨珠加工機器200300臺)。分散的磨珠加工戶工業廢水直排,廢渣亂倒現象時有發生,2家水晶加工企業雖然都有污水凈化處理設備,但也存在處理超標排放及廢渣亂倒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