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性痛經現(xiàn)代針灸腧穴譜_第1頁
原發(fā)性痛經現(xiàn)代針灸腧穴譜_第2頁
原發(fā)性痛經現(xiàn)代針灸腧穴譜_第3頁
原發(fā)性痛經現(xiàn)代針灸腧穴譜_第4頁
原發(fā)性痛經現(xiàn)代針灸腧穴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針灸與經絡 ·原發(fā)性痛經現(xiàn)代針灸腧穴譜卜彥青 1, 陳少宗 1, 杜廣中2(1. 山東省中醫(yī)藥研究院 , 山東 濟南 250014; 2. 湖北中醫(yī)學院 , 湖北 武漢 430061摘 要 :目的 :通過考察近 10余年來期刊文獻 , 探討現(xiàn)代針灸防治原發(fā)性痛經的腧穴譜 。 方法 :在中國知識網醫(yī)藥衛(wèi)生 CHKD 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中 ,分 3次檢索記錄原發(fā)性痛經文獻量 、 針灸療法應用的文章數(shù)目及所有 361經穴和 40經 外奇穴的使用頻次 , 并用手檢方法查找針灸治療原發(fā)性痛經的臨床文獻 , 對比分析得出針灸防治原發(fā)性痛經的常用腧 穴 、 少用腧穴和未采用穴 。 結果 :

2、近 15年來 , 有 122篇有關針灸防治原發(fā)性痛經的針灸臨床醫(yī)學期刊文獻 , 涉及到的穴 位共有 72個 , 文獻使用頻次在 5%以上的常用腧穴 , 有三陰交 、 關元 、 足三里 、 氣海 、 中極 、 地機 、 太沖 、 次髎 、 腎俞 、 血海 、 水 道 、 肝俞 、 合谷 、 脾俞 、 命門 、 歸來 、 陰陵泉 、 太溪 、 照海 、 內關 、 十七椎 、 子宮 、 陽陵泉 、 中脘 , 共計 24穴 。 文獻使用頻次在 5% >1%的少用腧穴 , 有天樞 、 膈俞 、 至陰等 26個腧穴 。 結論 :推薦針灸防治原發(fā)性痛經的常用腧穴有關元 、 次髎 、 十七椎下 、地機

3、、 三陰交 、 太沖等 6個 。 關鍵詞 :原發(fā)性痛經 ; 期刊 ; 針灸療法 ; 腧穴 中圖分類號 :R271. 11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1719(2010 06111003The Modern Acupoint-spectrum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BU Yan-qing 1, CHEN Shao-zong 1, DU Guang-zhong 2(1. Chinese Medicine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 Jinan 250014, China ;2. HuBei University 0f Ch

4、inese Medicine , Wuhan 43006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by mean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periodical literature in recent 10years , a study on modern acupoint-spec-trum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with acupuncture. Methods :Search record the literature quantity at first , and then article amountwith ac

5、upuncture-moxibustion , using frequency of 361meridian-acupoint and 40extra-meridian points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inthe database of periodical literature of www. cnki. net /oldindex.htm. And then do the acupuncture medical literature of that dis-ease with hand retrieval. Obtain the common used acu

6、points , less used and no used acupoints in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primary dysmenorrhea with acupuncture. Results :The 122articals record that primary dysmenorrhea were treated by acupuncturein recent 15years ,72acupoints were used , the common used acupoints with 5%using frequency are as f

7、ollows , LR3、 RN4、 ST36、 RN6、 RN3、 SP8、 LR3、 BL32、 BL23、 SP10、 ST28、 BL18、 LI4、 BL20、 DU4、 ST29、 SP9、 KI3、 KI6、 PC6、 EX B8、 EX CA1、 GB34、 RN12. Conclusion :The common used acupoints RN4、 BL32、 EX B8、 SP8、 SP6、 LR3are recmmended for primary dysmenorrhea.Key words :Primary dysmenorrhea ; Periodical li

8、terature ;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cupoint 收稿日期 :20090903基金 項 目 :“ 十 一 五 ” 國 家 科 技 支 撐 計 劃 中 醫(yī) 藥 領 域 項 目(2006BAI12B06作者簡介 :卜彥青 (1968 , 女 , 山東昌樂人 , 副主任醫(yī)師 , 學士 , 研究方向 :腧穴理論 、 文獻及臨床應用 。通訊作者 :杜廣中 (1967 , 男 , 山東人 , 副主任醫(yī)師 , 博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頸椎相關疾病與任脈實質研究 , E mail :byqdgzys 126. com 。原發(fā)性痛經為針灸常見適應癥 , 其療效與安全性

9、已得到肯定 。 但其規(guī)范的選穴處方在學術界尚無共 識 。 為此 , 筆者機檢和手檢了針灸治療原發(fā)性痛經的 1994 2009年的期刊臨床文獻的腧穴選用情況 , 并與 古文獻對比分析 , 其腧穴譜如下 。 1研究對象 1. 1 針灸學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五 ” 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 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yī)藥院校規(guī)劃教材 , 即第 7版 1。 1. 2中國知識網醫(yī)藥衛(wèi)生 CHKD 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時間 :1994年 1月 2009年 7月 ; 檢索項 :篇名或關鍵詞或摘要 , 檢索詞 :原發(fā)性痛經 ; 二次檢索檢索項 :篇名或關鍵詞或摘要 , 檢索詞 :針灸 ; 三次檢索檢索項 :全文 , 檢索詞 :腧

10、穴名稱 。 2研究方法 2. 1機檢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1994 2009年 , 檢索項 :篇名或關鍵詞或摘要 , 檢索詞 :原發(fā)性痛經 , 根據(jù)教材 的疾病名稱目錄 , 按以上方法查得該疾病從 1994年至 今的所有醫(yī)學文獻條數(shù) ; 然后在所查得醫(yī)學文獻的基 礎上進行二次檢索 , 檢索項 :篇名或關鍵詞或摘要 , 檢 索詞 :針灸或含針刺 ; 在二次檢索的基礎上再進行三次 檢索檢索項 :全文 , 檢索詞 :腧穴名稱 。 2. 2手檢下載所有針灸治療原發(fā)性痛經的文獻 , 逐篇查閱 , 剔除綜述類 、 試驗類文獻 , 及與原發(fā)性痛經無關的文獻 (如 治療偏頭痛經驗 , 再逐條檢索腧穴的使用 頻

11、次 。·0111·20103762. 3判定標準2. 3. 1常用腧穴 把文獻使用頻次在 5%以上者確 定為常用腧穴 。2. 3. 2少用腧穴 把文獻使用頻次在 5% >1%者 , 值得臨床推薦 。2. 3. 3未用腧穴 把文獻使用頻次在 1%者 , 確定 為未用腧穴 。3研究結果3. 1檢索結果期刊中原發(fā)性痛經文獻基本概況 :按以上方法查 得原發(fā)性痛經從 1994年至今的所有醫(yī)學文獻條數(shù)為 1402; 然后查得針灸醫(yī)學臨床文獻條數(shù)至少為 122, 計 8. 70%。3. 2期刊中原發(fā)性痛經針灸腧穴應用基本概況 據(jù) 針灸學 第 7版教材 , 在總計 401個腧穴中 (

12、361經穴和 40經外奇穴 , 近 15年來 , 這些文獻涉及 到的穴位共有 72個 (6784例次 , 占 17. 96% , 對穴位 的使用頻次進行統(tǒng)計 , 前 10位依次是三陰交 (4368例 /86篇 、 關元 (4192例 /67篇 、 足三里 (3268例 /51篇 、 氣海 (3019例 /48篇 、 中極 (2905例 /44篇 、 地 機 (2369例 /42篇 、 太沖 (2203例 /40篇 、 次髎 (1954例 /37篇 、 腎 俞 (2043例 /33篇 、 血 海 (1524例 /30篇 。 其中任脈 3個 , 脾經 3個 , 膀胱經 2個 , 胃經 1個 , 肝

13、經 1個 。在 122篇臨床報道中用于治療原發(fā)性痛經的穴位 多達 72個 (見表 1 , 其中 34個穴位在出現(xiàn)的總穴位 中不足 0. 2%, 超過 10%的穴位有 15個 , 超過 5%的穴 位有 25個 。 見表 1。表 172個穴位的頻次出現(xiàn)頻次(次 40 86 20 39 10 19 6 9 3 5 1 2穴位名稱 三 陰交 、 關元 、 足三 里 、氣 海 、中 極 、地 機 、太沖次 髎 、腎 俞 、血 海 、水道肝 俞 、合 谷 、脾 俞 、命 門 、歸 來 、陰 陵泉 、 太溪 、 照海內 關 、十 七椎 、 子宮 、 陽陵 泉 、中 脘 、天樞 、膈俞 、 至陰 、中髎 、

14、大赫 、行間 、 豐隆 、胃俞 、 上髎 、期門 、 腰 陽關 、 百會 、 曲骨 、 神闕孔最 、 列缺 、 曲池 、 內庭 、 太白 、 委中 、 承山 、 中沖 、 大椎 、 承漿 、 膝眼 、 阿是 穴 、 乳根 、 大巨 、 腹結 、 風門 、 肺俞 、 關 元俞 、 下髎 、 合陽 、 水泉 、 筑賓 、 陰谷 、 四滿 、 陽池 、 外關 、 支溝 、 帶脈 、 懸鐘 、 丘墟 、 蠡溝 、 章門 、 膻中 、 提托穴位個數(shù) 74861334臨床上多用多穴處方 , 其主穴的重要性無容置疑 , 72個穴位中有 60個腧穴為針灸配方的主穴 , 其頻次 見表 2。主穴選用頻率從高到低依

15、次為 :三陰交 、 關元 、 中 極 、 氣海 、 次髎 、 地機 、 足三里 、 血海 、 腎俞 、 太沖 。 其歸 經分別是 :任脈 3個 , 脾經 3個 , 膀胱經 2個 , 胃經 1個 , 肝經 1個 。3. 3期刊中原發(fā)性痛經針灸腧穴的歸經概況有關原發(fā)性痛經針灸腧穴的歸經 。 按照被采用腧 穴在該經脈腧穴總數(shù)所占比例的高低 , 排列如下 :肝經 5(35. 71% 、 任脈 8(33. 33% 、 脾經 6(28. 57% 、 腎 經 7(25. 93% 、 膀 胱 經 16(23. 88% 、 心 包 經 2 (22. 22% 、 肺經 2(18. 18% 、 胃經 8(17. 7

16、8% 、 沖脈 2(14. 29% 、 督脈 4(14. 29% 、 三焦經 3(13. 04% 、 奇穴 5(12. 5% 、 大腸經 2(10% 、 膽經 4(9. 09% 、 心經 0、 小腸經 0。表 260個主穴出現(xiàn)頻次主穴出現(xiàn)頻次 (次 40 79 20 39 10 19 5 9 3 4 1 2穴位名稱三 陰交 、 關元中 極 、氣 海 、次 髎 、地 機 、足三里血 海 、腎 俞 、太 沖 、水 道 、肝 俞 、合谷歸 來 、子 宮 、十 七椎 、 脾俞 、 照海 、 命門 、 太溪 、 至陰陽陵 泉 、 天樞 、 膈俞 、 中髎 、 胃俞 、 上髎 、 腰陽關 、神闕陰陵泉 、

17、 內關 、 中脘 、 大赫 、 曲 骨 、 列缺 、 委中 、 承山 、 中沖 、 大 椎 、 承漿 、 膝眼 、 阿是穴 、 行間 、 豐隆 、 百會 、 孔最 、 曲池 、 內庭 、 大巨 、 關元俞 、 下髎 、 合陽 、 水 泉 、 筑賓 、 四滿 、 帶脈 、 懸鐘 、 蠡 溝 、 膻中 、 提托穴位個數(shù) 2568831按照被采用腧穴的絕對數(shù) , 排列如下 :膀胱經 16, 任脈 8, 胃經 8, 腎經 7, 脾經 6, 肝經 5, 奇穴 5, 督脈 4, 膽經 4, 三焦經 3, 心包經 2, 肺經 2, 大腸經 2, 心經 0、 小腸經 0。3. 4原發(fā)性痛經針灸防治常用腧穴目錄

18、 (>6條者 , 按第三次檢索文獻條數(shù)從大到小排列 三陰交 (86 、 關元 (67 、 足三里 (51 、 氣海 (48 、 中極 (44 、 地 機 (42 、 太 沖 (40 、 次 髎 (37 、 腎 俞 (33 、 血海 (30 、 水道 (21 、 肝俞 (19 、 合谷 (16 、 脾 俞 (15 、 命 門 (13 、 歸 來 (11 、 陰 陵 泉 (11 、 太 溪 (11 、 照海 (11 、 內關 (9 、 十七椎 (9 、 子宮 (9 、 陽陵 泉 (7 、 中脘 (7 。 共計 24穴 。3. 5原發(fā)性痛經針灸防治少用腧穴目錄 (>1 6條者 , 按文獻

19、條數(shù)排列 天樞 (6 、 膈俞 (5 、 至陰 (5 、 中髎 (4 、 大赫 (4 、 行間 (4 、 豐隆 (3 、 胃俞 (3 、 上髎 (3 、 期門 (3 、 腰陽 關 (3 、 百會 (3 、 曲骨 (3 、 神闕 (3 、 孔最 (2 、 列缺 (2 、 曲池 (2 、 內 庭 (2 、 太 白 (2 、 委 中 (2 、 承 山 (2 、 中沖 (2 、 大椎 (2 、 承漿 (2 、 膝眼 (2 、 阿是穴 (2 。 共計 10經脈 , 26腧穴 。3. 6原發(fā)性痛經針灸防治常用和少用腧穴分部 (>1條者 , 按手檢文獻條數(shù) 剖析3. 6. 1下腹部 關元 (67 、

20、氣海 (48 、 中極 (44 、 水 道 (21 、 歸來 (11 、 子宮 (9 、 天樞 (7 、 大赫 (4 、 曲骨 (3 、 神闕 (3 。 共計 3經脈 、 10腧穴 , 計 20%被采用 。 3. 6. 2下 肢 部 三 陰 交 (86 、 足 三 里 (51 、 地 機 (42 、 太沖 (40 、 血海 (30 、 陰陵泉 (11 、 太溪 (11 、 照海 (11 、 陽陵泉 (7 、 至陰 (5 、 行間 (4 、 豐隆 (3 、 內庭 (2 、 太白 (2 、 委中 (2 、 承山 (2 、 膝眼 (2 。 共 計 6經脈 、 17腧穴 , 計 34%被采用 。 其中

21、大腿部腧穴2穴 , 小腿部腧穴 8穴 , 足部腧穴 7穴 。3. 6. 3腰 骶 背 項 部 次 髎 (37 、 腎 俞 (33 、 肝 俞 (19 、 脾俞 (15 、 命門 (13 、 十七椎 (9 、 膈俞 (5 、 中 髎 (4 、 胃俞 (3 、 上髎 (3 、 腰陽關 (3 、 大椎 (2 。 共 計 2經脈 、 12腧穴 , 計 24%被采用 。 其中腰骶部腧穴 7穴 , 背部腧穴 4穴 , 項部腧穴 1穴 。3. 6. 4上肢部 合谷 (16 、 內關 (9 、 孔最 (2 、 列缺 (2 、 曲池 (2 、 中沖 (2 。 共計 3經脈 、 6腧穴 , 計 12%·

22、1111·2010376被采用 。3. 6. 5其他部位 中脘 (7 、 期門 (3 、 百會 (3 、 承漿 (2 、 阿是穴 (2 。 共計 3經脈 、 5腧穴 , 計 10%被采 用 。4討 論4. 1原發(fā)性痛經針灸的辨證歸經原發(fā)性痛經 , 中醫(yī)學稱之為 “ 痛經 ” 、 “ 經行腹痛 ” 。 認為其發(fā)病與沖 、 任二脈以及胞宮的周期生理變化密 切相關 , 與肝 、 脾 、 腎三臟也有關聯(lián) 。 如若經期前后沖 任二脈氣血不和 , 脈絡受阻 , 導致胞宮的氣血運行不 暢 , “ 不通則痛 ” ; 或胞宮失于濡養(yǎng) , “ 不容則痛 ” 。 此 外 , 情志不調 、 肝氣郁結 、 血

23、行受阻 ; 寒濕之邪客于胞 宮 , 氣血運行不暢 ; 氣血虛弱 , 肝腎不足均可使胞脈不 通 、 胞宮失養(yǎng)而引起痛經 。 由此 , 痛經的病位在胞宮 , 胞宮位于小腹部 , 其經絡分野主要與任脈 、 督脈 、 沖脈 和足太陰經 、 足厥陰經 、 足少陰經有關 。 素問 ·骨空論篇 :“ 任脈者 , 起于中極之下 循腹里 ” 。 靈樞 ·經脈 :“ 任脈之別 散于腹 實則 腹皮痛 ” 。 素問 ·骨空論篇 :“ 督脈者 , 起于少腹 ” 。 靈樞 ·五 音 五 味 :“ 沖 脈 、 任 脈 皆 起 于 胞 中 ” 。 靈樞 ·經脈 :“ 脾足太陰

24、之脈 入腹 ” 。 靈樞 ·經筋 :“ 足太陰之筋 上腹 , 結于臍 , 循腹里 ” 。 靈樞 ·經脈 :“ 肝足厥陰之脈 抵小腹 ” 。 帛書經脈 :“ 足少陰脈 入腹 ” 。足厥陰經 “ 是動則病 ” 見有 : 靈樞 ·經脈 “ 腰痛 不可以俯仰 婦人少腹腫 ” 。崔秀瓊 2檢索國內現(xiàn)存的針灸專書及中醫(yī)叢書中 有關針灸內容的古醫(yī)籍 205部 , 將這些文獻中治療痛 經的針灸處方進行統(tǒng)計 , 結果顯示 :古代針灸醫(yī)家針灸 治療痛經 , 多取用的穴位主要集中在任脈和脾經上 , 依 次為 :任脈 、 脾經 、 胃經 、 腎經 、 肝經 、 督脈 、 膀胱經 、 大腸

25、 經 、 膽經 、 心包經 、 三焦經 、 肺經 、 心經 。 此與我們檢索 結果大同小異 。 在可比較的前五條經脈中 , 按照被采 用腧穴在該經脈腧穴總數(shù)中所占比例 , 古今均取足六 經與任脈腧穴 , 而足厥陰肝經最被常用 , 任脈 、 脾經居 于其后 。 但如果按主穴選用頻率前十位從高到低依次 歸經分別是 :任脈 、 脾經 、 膀胱經 、 胃經 、 肝經 。上述可知 , 古今有關腧穴應用 , 似乎均認可任脈和 足六經七條經脈 , 不認可小腸經 。 然而手太陰 、 手陽明 和足少陽似乎不被經絡學說所認可 , 值得研究 。 而且 , 沖脈的交會腧穴現(xiàn)代文獻中只有大赫 、 四滿二穴 , 古代 文

26、獻中只有陰交 , 且均屬使用頻率較少的穴位 , 這似乎 與痛經 “ 沖任不和 ” 的病機不符 , 此現(xiàn)象值得思考 。 4. 2原發(fā)性痛經現(xiàn)代針灸腧穴譜的分部選穴4. 2. 1多取下肢部腧穴 其中 , 又以小腿部腧穴為 主 , 尤其是膝踝關節(jié)部腧穴 , 特別是三陰交更為古今針 灸臨床所推崇 , 其他如血海 、 地機等也較常選用 , 但大 腿部選用腧穴較少 。4. 2. 2常取下腹部腧穴 此為局部取穴法 , 尤其關 元 、 氣海 、 中極 、 水道 、 歸來 、 子宮更多被采用 。 而上腹 部腧穴偶爾選用 。4. 2. 3較常選取腰骶部腧穴 尤其次髎 、 腎俞 、 命門 、 十七椎腰骶部腧穴更多被

27、采用 , 相比肝俞 、 脾俞 、 膈俞 、 胃俞等背部腧穴選用較少 , 項部腧穴偶爾選用 。4. 2. 4其他部位腧穴 臨床選用較少 , 且多用為配 穴 。4. 3原發(fā)性痛經現(xiàn)代針灸腧穴譜與古典文獻的比較 上述的文獻調查表明 , 三陰交 、 關元 、 足三里 、 氣 海 、 中極 、 地機 、 太沖 、 次髎 、 腎俞 、 血海 、 水道 、 肝俞 、 合 谷 、 脾俞 、 命門 、 歸來 、 陰陵泉 、 太溪 、 照海 、 內關 、 十七 椎 、 子宮 、 陽陵泉 、 中脘 , 計 24個腧穴 , 在針灸治療原發(fā) 性痛經臨床工作中使用頻繁 。 與古代治療痛經的常用 穴位 2三陰交 、 關元 、 中極 、 氣海 、 血海 、 腎俞 、 合谷 、 照 海 、 水道 、 陰交 、 太沖 、 天樞 、 石門相比較 , 具有以下特 點 :在前 13穴中有三陰交 、 關元 、 中極 、 氣海 、 血海 、 腎 俞 、 合谷 、 水道 、 太沖 9個腧穴相同 , 且多為任脈和脾經 腧穴 。在所有 24個腧穴中有三陰交 、 關元 、 中極 、 氣海 、 血海 、 腎俞 、 合谷 、 照海 、 水道 、 太沖 10個腧穴相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