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物質循環導學案_第1頁
53物質循環導學案_第2頁
53物質循環導學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5章生態系統及其穩態第3節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預習案)【學習目標】1. 通過自主預習,識記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概念;2.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以碳循環為例,理解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3. 通過對比能量流動和物質循壞,小組合作分析二者之間的關系。4. 關注碳循環平衡失調與溫室效應的關系。【學習重點】分析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學習難點】說明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關系【基礎知識梳理】預習內容問題導引一、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概念1?組成生物體的,都不斷進行著從至U,又從到的循環過程,這就是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2.農田中的DDT,在南極的企鵝體內也有,這說明了物質循環具有 。所以,物質循環又叫做。這里的生態系統

2、是指什么,物質又是什么?二、碳循環1.無機環境中的碳以的形式通過 進入生物群落以的形式存在,生物群落中的碳通過以C02進入無機環境,碳在無機環境和生物群落之間以的形式循環。在碳循環過程中,聯系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的兩個重要的生理活動是。2.因為導致產生溫室效應,而溫室效應將會,進而對生物圈和人類造成威脅。1. 碳循環的形式;2. 碳進入生物體的 途徑;3. 碳在生物體之間 傳遞途徑;4. 碳進入大氣的途徑;二、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關系1.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具有不同的特點。在物質循環過程中,無機環境中的物質可以被生物群落,能量流動則不同,能量在流經生態系統各營養級時,是的,而且是的流動

3、,而不是流動。2. 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是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質作為,使能量沿著食物鏈(網)1. 物質循環的特點是什么?2. 能量流動的特點是什么?3. 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什么?流動;能量作為,使物質能夠不斷地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預習檢測題】1. 生態系統中,C元素進入生物群落開始于()A. C01在生物體內的擴散作用;B.綠色植物固定 CO?勺光合作用C.各種動物對有機物的同化作用;D.生物分解有機物的呼吸作用2. 碳在生物群落內部傳遞的形式是()A.碳酸鹽B. C0 2 C.含碳有機物D.游離碳3.在生物體內與自然界的碳循壞關系最密切的兩種細胞器是(

4、)A線粒體和染色體B.葉綠體和線粒體C.葉綠體和核糖體D. 線粒體和內質網4.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A綠色植物和動物C.動物和微生物對物質轉化必不可少的生物因素是(B.綠色植物和微生物D.綠色植物或微生物5.如圖所示生態系統的循環,請據圖回答(1) 碳元素從B流向A、C和從A流向C是以形式進行的(2)圖中B為 ; A為;C為 ;C的作用是 ,其代謝類型為o(3) B的作用是和 oB、A、C均可通過作用將 分解成 進而返回大氣中(5) 若B為綠色植物,則 a進行的場所主要是 ,反應式為,b進行的場所是 ,反應式為 0(探究案)【重難點闡釋】一、碳循環過程無機環境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川 j.彩狡中的

5、CO?'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燃料燃燒門丿時爪1. 碳循環的形式:主要是 co”2. 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C01和碳酸鹽3. 碳在生物體內的存在形式:含碳有機物;4. 碳進入生物體的途徑: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5. 碳在生物體之間傳遞途徑:食物鏈(網)6.碳進入大氣的途徑:生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燒二、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的關系項目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形式以有機物形式流動因不同元素而異,如碳以C02形式循環特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物質被反復利用,即具有循環性;全球性范圍各生態系統的各營養級牛:物圈內,具全球性聯系 兩者同時進彳丁,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如下圖co,能雖散失(

6、圖中:一代農物質循環, 代農能瞅洗動) 能量流動不能離開物質循環而單獨進行,能量的固定、儲存、轉移和釋放,離不開物質的合成和分解; 物質是能量的載體,使能量沿著食物鏈(網)流動;能量作為動力,使物質能不斷地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循環往返; 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組成成分一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正是通過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才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問題問題一:下圖是自然界碳循壞的簡圖,圖中的A、B、C、D各代表在生態系統各成分中何種問題二:下圖為生態系統碳循壞示意圖,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態系統中的二種成分化石燃料大氣中C6庫C6C02COi甲;乙:丙:I it請據圖回

7、答:(1) 生態系統的碳循環是指碳元素在 之間不斷循環的過程。(2)甲代表 , 乙代表 , 丙代表 (3 X與甲中圖示生物類群的能量來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為 (4丙成分除了有圖中所示生物外,還有 和等生物。Y的細胞結構與丙中圖示生物不同,Y的細胞結構最主要的特點是 (5) 大氣中的CO:在甲中圖示的_ (在a? d中選擇)合成有機物;含碳有機物在甲中圖示的處(在a? d中選擇)可以分解為 C。(6) 除化學燃料燃燒外,還可以通過 途徑產生CO【小結】無機環境光合?作川、化能合成作川、碳循環過程中的co呼吸作用、微生物分解、燃料燃燒二、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的關系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是生態系統的主要功

8、能, 二者是同時進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物質作為能量的載體,使能量沿著食物鏈(網)流動;能量作為動力,使物質能夠不斷 地在生物 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練習案)1. 在碳循環中,使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生理作用是(反硝化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攝食作用化能合成作用硝化作用A.B. C.D.2. 如圖所示是自然界碳循壞的簡圖,圖中的甲、乙、丙各代表()A 甲為生產者B. 甲為消費者C. 甲為分解者D. 甲為生產者,乙為分解者,丙為消費者 乙為分解者,丙為生產者 乙為生產者,丙為消費者 乙為消費者,丙為分解者3. 在水藻一小魚一大魚組成的食物鏈中,小魚不會吃大魚,但大魚可以吃小魚,該食物鏈

9、的不可逆性,說明在一個生態系統中()A物質循環是單向的B.能量流動是單向的C.碳循壞是單向的D.水循壞是單向的4. 生態系統的碳循環與生物群落的哪些活動有關()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A B. C. D.5. 隨著環境污染的不斷加劇,可能引起海洋表面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從而進一步加劇溫室效應。這是因為浮游植物死亡會()A.使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B.使大氣中臭氧增加C.使海洋表層無機物增加D.使海洋表層含氧量減少6. 這是生態系統中碳循壞的簡明示意圖,如圖所示,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匚二I,大氣中的G0慮BC1D9 帕色杭櫛I1i-功柚櫥逋體和涉出物如石n(5)生態系統的四種成分通過和7. (2009 ?廣州高二檢測)如圖A為碳循環不意圖請據圖回答:(1)碳從無機環境進入生物群落的途徑是一落中的碳進入無機壞境中的途徑有圖中的 編號)等過程。中能量流動的特點是 (2)所不生態系統的成分還應該有 (1)圖中缺少的一個重要箭頭是 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