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一】西漢中央集權的措施西漢中央集權的措施【二二】唐中期以后中央集權的削弱唐中期以后中央集權的削弱【三三】北宋中央集權的加強北宋中央集權的加強【四四】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漢高祖漢高祖【一一】西漢中央集權的措施西漢中央集權的措施 劉邦死后不過劉邦死后不過1818年,諸侯王就發動了叛亂。年,諸侯王就發動了叛亂。 漢景帝漢景帝 七國之亂七國之亂漢武帝實行漢武帝實行“推恩令推恩令”: 諸侯王死后,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諸侯王死后,除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國的一部分土地成為列侯,他子弟可分割王國的一部分土地成為列侯,由郡守統轄。結果王國越分越小,力量削弱。由郡守統轄。結果王國越分越
2、小,力量削弱。漢武帝劉徹漢武帝劉徹安史安史之亂之亂藩鎮藩鎮割據割據擁兵自重擁兵自重集權削弱集權削弱唐玄宗設藩鎮 長官叫節度長官叫節度使,往往發展使,往往發展為地方割據勢為地方割據勢力力 節度使安祿節度使安祿山、史思明起山、史思明起兵反唐,唐由兵反唐,唐由盛而衰盛而衰 持續一百多年,持續一百多年,嚴重削弱了中央嚴重削弱了中央集權,是五代十集權,是五代十國的禍根國的禍根【二二】唐朝中期以后中央集權的削弱唐朝中期以后中央集權的削弱起初加強地方統治,后期藩鎮起初加強地方統治,后期藩鎮割據割據, ,削弱中央集權削弱中央集權邊鎮兵邊鎮兵4949萬萬中央軍中央軍9 9萬萬:安祿山安祿山“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平
3、定后,星羅棋布的藩平定后,星羅棋布的藩鎮鎮宋太祖趙匡胤【三三】北宋中央集權的加強北宋中央集權的加強太祖問:太祖問: “天下自唐季以來,數十天下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戰斗年間,帝王凡易八姓,戰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宰相趙普宰相趙普回答:回答: “此非他故,此非他故,方鎮太重方鎮太重,君弱臣強,君弱臣強而已。今所以而已。今所以治之,亦無他奇巧,惟稍治之,亦無他奇巧,惟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精兵,則天下自安矣。,則天下自安矣。”宰相趙普宰相趙普【四四】元朝的行省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評價:評價:1、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
4、的統一。、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2、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省制的開端。漢至元加強地方統治的措施漢至元加強地方統治的措施演變特點演變特點(趨勢)(趨勢)西西漢漢唐唐朝朝北北宋宋元元朝朝1 1、郡國二制并行;、郡國二制并行; 2 2、漢武帝頒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布推恩令唐中期以后唐中期以后,設節度使設節度使,形成形成藩鎮割據藩鎮割據1、收兵權,編禁軍、收兵權,編禁軍2、派文、派文臣做地方長官,設通判;臣做地方長官,設通判;3、中央控制地方財政中央控制地方財政1、實行行省制度;、實行行省制度;2、行、行省之下設路、府、
5、州、縣省之下設路、府、州、縣3 、邊遠地區設宣慰司。、邊遠地區設宣慰司。 地方權力地方權力不斷不斷削弱削弱, , 中央權力中央權力不斷不斷加強加強【一一】漢武帝削弱相權:漢武帝削弱相權:“中朝中朝”和和“外外朝朝”【二二】魏晉南北朝至隋唐:三省六部制魏晉南北朝至隋唐:三省六部制【三三】北宋分相權北宋分相權【四四】元朝后期相權大元朝后期相權大(1 1)漢初丞相位高權重。)漢初丞相位高權重。(2 2)漢武帝漢武帝重用侍從、秘書擔任尚書令、侍重用侍從、秘書擔任尚書令、侍中參與軍國大事,以削弱相權,形成中參與軍國大事,以削弱相權,形成中朝中朝和和外朝外朝?!疽灰弧繚h武帝削弱相權:漢武帝削弱相權:“中朝
6、中朝”和和“外朝外朝”漢武帝設漢武帝設“中朝中朝”牽制牽制“外外朝朝”皇皇 帝帝尚尚 書書 令令侍侍 中中常常 侍侍丞丞 相相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太太 尉尉九九 卿卿 中朝中朝外朝外朝決策機構決策機構執行機構執行機構【二二】魏晉南北朝至隋唐:三省六部制魏晉南北朝至隋唐:三省六部制執行執行政令政令皇皇帝帝中書省中書省吏部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官吏的任免和考核禮儀、科舉禮儀、科舉軍政軍政刑獄刑獄國家的工程建設等國家的工程建設等唐朝政府機構示意圖唐朝政府機構示意圖起草起草政令政令審議審議政令政令特點特點(作(作用)用): :尚書省尚書省戶部戶部禮部禮部兵部兵部戶籍、土地、賦稅戶籍、土地、賦稅門下省門下省1
7、、相權一分為三,削弱了相權,保證君權、相權一分為三,削弱了相權,保證君權的獨尊的獨尊;2、各部門分工合作,相互監督牽、各部門分工合作,相互監督牽制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提高了行政效率。刑部刑部工部工部【三三】北宋分相權北宋分相權 宋初設立宋初設立中書門下中書門下為最高行政為最高行政機構,最高長官行使宰相職權。機構,最高長官行使宰相職權。 為制約宰相,后增設為制約宰相,后增設參知政事、參知政事、樞密使和三司使樞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分割宰相的行行政權、軍權和財權政權、軍權和財權?;驶?帝帝參知政事參知政事中書門下中書門下 樞密使樞密使 三司使三司使(行政權)(行政權)(軍權)(軍權)(財權)財
8、權)(相權一分為三)相權一分為三)(總攬大權)(總攬大權)北宋:北宋:元朝:元朝:設中書省替代三省設中書省替代三省, ,為最高行政機關為最高行政機關; ;中書省長官行使相權中書省長官行使相權, ,位高權重。位高權重。 中書省最高長官為中書令,太子充任。元代后期,中書省最高長官為中書令,太子充任。元代后期,宰相有時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繼承。宰相有時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繼承?!舅乃摹吭笃谙鄼啻笤笃谙鄼啻箅A段階段調整、演變情況調整、演變情況特點特點兩漢兩漢魏晉魏晉隋唐隋唐北宋北宋元朝元朝相權相權不斷不斷削弱削弱皇權皇權不斷不斷加強加強漢武帝時,重用侍從、秘書擔任漢武帝時,重用侍從、秘書擔任尚書令
9、、侍中,形成中朝和外朝尚書令、侍中,形成中朝和外朝三省六部制形成、完善三省六部制形成、完善設中書門下設中書門下,增設參知政事、三司使、增設參知政事、三司使、樞密使分割相權,形成二府三司。樞密使分割相權,形成二府三司。設中書省替代三省設中書省替代三省,為最高行政機關為最高行政機關;中書省長官行使相權中書省長官行使相權,位高權重。位高權重。中國古代選官制度演進:中國古代選官制度演進:1、夏商周:世官制、夏商周:世官制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 將官職限定在貴族范圍內,由貴胄子弟世將官職限定在貴族范圍內,由貴胄子弟世代繼承祖上職位。代繼承祖上職位。世官制 遵照嫡長子繼承原則代遵照嫡長子繼承
10、原則代代相傳,占有封地代相傳,占有封地世官制世官制宗法制宗法制分封制分封制嫡長子繼承制嫡長子繼承制2 2、漢朝:察舉制、漢朝:察舉制(1 1)含義:含義:(2 2)目的:)目的:廣泛搜羅、管理人才廣泛搜羅、管理人才(3 3)標準:)標準:孝、廉孝、廉 是由官吏查訪合適的人才向中央推薦,最是由官吏查訪合適的人才向中央推薦,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選官制度。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選官制度。察訪察訪薦用薦用任用任用察舉制察舉制常舉常舉(歲舉)(歲舉)非常科非??疲ㄌ嘏e)(特舉)孝廉科孝廉科貌才科賢良方正科賢良方正科明經科明經科明法科明法科至孝科至孝科童子科童子科3 3、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魏晉南北朝:九
11、品中正制(1 1)含義:含義:由品評官評定人才優劣,然后授由品評官評定人才優劣,然后授官的制度。官的制度。(2 2)標準:標準:門第門第形成了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世家子弟依靠門第即可步入仕途,所世家子弟依靠門第即可步入仕途,所以他們往往不注重提高才學;而真正有以他們往往不注重提高才學;而真正有才學、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難到中央和才學、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難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地方出任高官。完善:完善:唐太宗增加考試科目,其中以進士、明經唐太宗增加考試科目,其中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兩科為主;武則天武則天增加取士
12、人數,首創增加取士人數,首創武舉武舉和和殿試殿試;北宋采用北宋采用糊名法糊名法,防止作弊;,防止作弊;4、科舉制、科舉制(2 2)創立和完善)創立和完善創立:創立: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吏;隋文帝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吏;隋煬帝始設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形成。隋煬帝始設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形成。(1 1)隋唐時期為什么實行科舉制?科舉制是怎樣演變隋唐時期為什么實行科舉制?科舉制是怎樣演變發展?有何影響?發展?有何影響?隋朝統一后,由于世家大族沒落,依靠門隋朝統一后,由于世家大族沒落,依靠門第選官的九品中正制已經無法繼續下去第選官的九品中正制已經無法繼續下去(3 3)標準:)標準: 才能才能(4 4)特點:)特點: 公開、公平、公正公開、公平、公正(5 5)評價:)評價:把讀書、考試與做官緊密聯系,把讀書、考試與做官緊密聯系,有利于打破有利于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人才來源,提高官員文化素質素質??婆e取士,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科舉取士,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從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從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強加強了中央集權了中央集權。 時間時間 先秦時期先秦時期漢朝漢朝魏晉南北朝魏晉南北朝隋唐至明清隋唐至明清制度制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癮安全教育
- 株洲師范高等??茖W?!洞髷祿嵺`》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職業大學《生物課程標準與教材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導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建筑大學《旅行社管理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能源學院《英語視聽說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商品與貨幣交換演變》課件
- 人工清理田面施工方案
- 漳州職業技術學院《消化與呼吸系統醫學教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家用空氣清新器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撰寫課題申請書的五個關鍵(課堂PPT)
- 檸檬茶項目財務數據分析(參考范文)
- 預制渡槽吊裝施工方案_圖文
- 國家開放大學《會計學概論》章節測試參考答案
- sq1魔方還原教程
- 小升初個人簡歷表
- 集中空調衛生檔案目錄
- 錐套國際標準基本參數表
- 績效管理體系優化方案
- DIN5480-10-1991中文版
- 支撐臺鑄造工藝設計剖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