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重點知識總結_第1頁
流行病學重點知識總結_第2頁
流行病學重點知識總結_第3頁
流行病學重點知識總結_第4頁
流行病學重點知識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流行病學重點第一章緒論1. 流行病學的定義: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狀態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響因素,借以制訂和評價預防、控制和消滅疾病及促進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學2. 流行病學的基本內涵:1) 研究對象是人群,不只是個體2) 研究內容包括疾病外,還包括傷害、健康狀態及其它相關的衛生事件3) 研究的起點是疾病和健康狀態的分布,重點是疾病和健康狀態的影響因素4) 研究的最終目的是為預防、控制和消滅疾病及促進健康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3. 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1) 觀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隊列研究、病例對照研究)2) 實驗性研究:臨床試驗、現場試驗、社區干預和整群隨機試驗

2、、類試驗3) 理論性研究4. 流行病學的重要觀點:群體的觀點、對比的觀點、概率論的觀點、社會醫學的觀點、多病因論的觀點5. 流行病學的應用:a) 描述疾病與健康狀態分布特點;即“三間分布”。人群疾病與健康規律 b) 探討病因與影響流行的因素。如“少女陰道腺癌”與己烯雌酚。c) 疾病預防與控制以及促進健康的策略與措施的制定及評價。d) 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e) 完整揭示疾病自然史f) 用于醫療、衛生、保健服務的決策和評價第一章疾病的分布1. 疾病分布:指疾病的人群表現、人群現象,也即以疾病的頻率為指標,描述疾病在不同地區、不同人群和不同時間的發病、死亡和患病水平等。2. 發病指標的應用:1) 發病

3、率 :表示在一定期間內,可能發生某病的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發病例出現的頻率。應用:常用來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討發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設和評價防疫措施效果。2) 罹患率:表示在較短的疾病流行期間,暴露人群中新病例發生的頻率應用:能夠根據特定人群的暴露水平較精確地測量發病概率,常用于食物中毒、職業中毒及傳染病的爆發流行調查。3) 患病率:某特定時間內,特定人群中,某病的現患(新、舊)病例數所占比例(與同期平均人口數之比)。應用:描述病程長的慢性病的發生和流行情況,可通過橫斷面調查進行。研究疾病的流行因素,監測慢性病的控制效果。估計某病對居民健康危害的嚴重程度,為衛生規劃與資源配置提供依據。 患病率與發病率

4、的區別:分子患病率:調查人群中新舊病例數發病率:暴露人群中新發病例數指標來源及意義患病率:橫斷面調查獲得,衡量疾病存在或流行發病率:發病報告或隊列研究獲得,衡量疾病的出現情況4) 感染率:指在調查時所檢查的樣本人群中某病現有感染者人數所占的比例。 應用:多應用在具有較多隱性感染的疾病調查中,如結核病、乙型肝炎等。5) 續發率: 指一定觀察期內某種傳染病在家庭易感接觸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應用:用于家庭、集體宿舍或幼兒園的班組發生傳染病時的流行病學調查。分析比較不同傳染病傳染力的大小,分析流行因素,評價防疫措施。3. 散發(名解):指某病在一定地區的發病率呈歷年來一般水平?;蛘吣巢“l病

5、人數不多,病例間無明顯的相互傳播關系。一般適用于較大范圍的地區。4. 爆發(名解):指一個局部地區或集體單位的人群中,短時間內突然發生許多臨床癥狀相似的病人。5. 流行(名解):指一個地區某病在某時間發病率顯著超過歷年的散發發病率水平。6. 疾病的地方性(名解):由于自然環境和社會因素的影響而使一些疾病,包括傳染病和非傳染病,常在某一地區呈現發病率提高或只在該地區存在,這種狀況稱為地方性。7. 移民流行病學:觀察某種疾病在移民人群、移居國當地人群及原居住地人群中發病率、死亡率的差別,以探索該病的發生與遺傳和環境因素關系的一種研究方法。第三章 病因和病因推斷1. 病因的定義:病因就是使人群發病概

6、率增加的因素2. 病因模型:三角模型、輪狀模型、病因網模型3. 因果關聯的推斷標準:時間順序是最重要的第四章描述性研究1. 描述性研究定義:又稱描述流行病學,指利用已有的資料或對特殊調查的資料包括實驗室檢查結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狀態在不同地區、不同時間及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特點,為進一步開展分析流行病學研究提供病因或流行因素的線索,即提出假設。2. 描述性研究應用:1) 描述疾病或健康狀況的三間分布及發生發展的規律2) 提出或初步檢驗病因學假設3. 現況調查的概念:按照事先設計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應用普查或抽樣調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時間內疾病或健康狀況及有關變量的資料,以描述該疾病或健康狀態的分布及與疾病

7、分布有關的因素,又稱橫斷面研究。4. 現況調查的特點:a) 常用的流行病學調查方法一般不設立對照組,對于暴露和疾病同時進行調查,資料處理和分析時再分組b) 時序上屬于橫斷面研究特定時點或期間,探討某一時點研究對象的狀況或不同變量間的關系c) 確定因果聯系受限疾病與相關因素同時存在,無法判斷其先后,只能做相關分析d) 病程短的患者難以納入研究病程短的疾病,患者可能發生死亡或痊愈,難以反映疾病全貌。e) 所涉及因素最好持續不變。如性別、血型。1. 普查的概念:是指為了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狀況,在特定時間范圍內,對一定范圍的人群中每一成員進行的調查或檢查。2. 普查的目的:早期發現、診斷和治療病人

8、。了解疾病或健康狀況的分布。3. 普查的優缺點: 優點 能發現普查人群中全部病例,并給予及時的治療 能對該地區某病的全貌有一個了解 通過普查可進行一次廣泛的醫學科普宣傳局限性 不適于患病率低和檢查方法復雜的疾病調查 普查對象多,難免漏診、誤診 工作量大,很難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4. 抽樣調查的概念:指在特定時點、特定范圍內某人群總體中,按照一定方法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個體組成樣本進行調查分析,以此推論該人群總體某種疾病的患病率及某些特征的一種調查?;驹恚捍硇?取決于隨機化樣本大小5. 抽樣方法:單純隨機抽樣、系統抽樣、分層抽樣(誤差最小)、整群抽樣、多級抽樣6. 現況調查的估計樣本含量:1

9、) 總體疾病患病率越小,所需的樣本含量越大,反之,則可小些。2) 調查要求的精確度“容許誤差”,即實際值和預期值差異的大小,d 來表示,d越小,所需樣本就越大,反之亦然。3) 顯著性水準,由來表示,越小,樣本量越大。通常取0.05或0.017. 在現況調查中,選擇偏椅和信息偏椅分別發生于什么情況?書本P508. 生態學研究是以群體為基本單位收集和分析資料的。9. 生態學謬誤是生態學最主要的缺點。第五章隊列研究1. 隊列研究:選擇暴露于及非暴露于某因素的兩組人群,隨訪觀察一定時間,比較兩組人群某種疾病的結局(發病率、死亡率)從而判斷該因素與發病或死亡有無關聯及關聯的大小。2. 暴露:研究對象接觸

10、某些因素,或具備某些特征,或處于某種狀態,這些因素、特征或狀態即稱之為暴露;如,吸煙、性別等。3. 隊列研究的特點:(1)在疾病發生前開始的,要經一段時間觀察才能發現病例;(2)研究對象按暴露與否分組;(3)人群的暴露及其變化是由研究者調查并記錄;(4)從因果關系看,由因及果6. 隊列研究的用途1.  檢驗病因假設 由于隊列研究檢驗病因假設的能力較強,因此深入檢驗病因假設是隊列研究的主要用途和目的。2.  評價預防效果 有些暴露有預防某結局發生的效應,即出現預防效果。如大量的蔬菜攝入可預防腸癌的發生,戒煙可減少吸煙者肺癌發生的危險等3.  研究疾病自然史暴露之后疾

11、病發生發展的過程,以及多種因素(自然或社會)的影響7. 隊列研究的類型:前瞻性隊列研究、歷史性隊列研究、歷史前瞻隊列研究8. 影響樣本量的因素: 1) 非暴露人群所研究疾病的發病或死亡率(P0);2) 暴露人群疾病的發病或死亡率(P1),或相對危險度(RR)估計值;RR越大,樣本越??;P1=RR*P03) 顯著性水平:第一類錯誤概率 ( =0.05 or =0.01) ;4) 把握度(1-):為第二類錯誤概率,一般取0.10。9. 累計發病率和發病密度的用途 書本P6410. 相對危險度(RR):也稱率比,是暴露組某病發病率(或死亡率)與非暴露組該病發病率(或死亡率)之比。是反映暴露因素和疾病

12、關聯強度的一個指標。RR說明暴露組發病(死亡)的危險性是非暴露組 的多少倍。11. RR=1,表明暴露與疾病無關聯;RR<1,表明存在負關聯;RR>1時,表明兩者存在正關聯。12. 歸因危險度:也叫特異危險度、超額危險度或率差。是暴露組的發?。ㄋ劳觯┞?與非暴露組的發?。ㄋ劳觯┞手畹慕^對值。意義-AR表示暴露組中完全由暴露因素所致的發?。ㄋ劳觯┞剩布从捎诒┞对黾踊驕p少的率的大小。說明暴露的生物學效應。13. 優缺點:優點:1. 資料可靠,一般不存在回憶偏倚。2. 可以直接獲得暴露組和對照組人群的發病或死亡 率,可計算出RR和AR等反映疾病危險關聯的指標,可以充分而直接地分析暴露

13、的病因作用。3. 檢驗病因假說的能力較強。4. 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5.有時還可能獲得多種預期以外的疾病的結局資料,分析一因與多種疾病的關系。缺點:1.不適于發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2.對象不易保持依從性,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失訪偏倚。3.研究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較多,其組織與后勤工作亦相當艱巨。4.由于消耗太大,故對研究設計的要求更嚴密,資料的收集和分析也增加了一定的難度。第六章病例對照研究1. 概念:現在確診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為病例,以不患有該病的人作為對照,收集既往某個或某些危險因素的暴露情況,并比較兩組調查對象各因素的暴露比例是否有差異。 病例對照研究是從某種要研

14、究的疾病出發,去探討可能的病因,從時間上是回顧性的,所以又稱為回顧性研究。2. 基本原理:書本P703. 特點:設立對照論證強度回顧性研究;由果及因4. 用途:1) 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險因素2) 檢驗病因假說3) 研究健康狀態等事件發生的影響因素4) 疾病預后因素的研究5) 臨床療效影像響因素的研究5. 類型:非匹配病例對照研究和匹配病例對照研究6. 匹配定義:又稱配比,即要求對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與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對兩組進行比較時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擾。7. 樣本大小影響因素:1) 病例組和對照組的暴露比例P1,P0。比例 樣本量2) 假定暴露造成的相對危險度(RR)或OR ??赏ㄟ^既往研究或

15、查閱文獻獲得。OR 樣本量3) 要求的顯著性水平,即第一類錯誤。 樣本量4) 要求的把握度,即1-。1- 樣本量。8. 回憶偏倚:病例對照研究主要是調查研究對象既往的暴露情況,由于被調查者記憶失真或不完整造成結論的系統誤差。原因: 與調查時間和事件發生的時間間隔、事件的重要性、被調查者的構成以及詢問技術有關控制:􀂙 選擇不易為人們所忘記的重要指標做調查􀂙 重視問卷的提問方式和調查技術9. 調查偏倚來源:調查對象調查者原因: 病例與對照的調查環境與條件不同調查技術、調查質量不高或差錯以及儀器設備的問題控制:采用客觀指征認真做好調查技術培訓采取復查等方法做好質量

16、控制檢查條件盡量一致使用的檢查儀器應精良10. 混雜偏椅特點:不易識別,不易確定,需認真細致地去解決控制:在設計時利用限制和配比的方法;資料分析階 段采用分層分析或多因素分析模型處理,可適當控制混雜偏倚。11. 優缺點:優點:1、特別適用于罕見病的研究。2、省力、省錢、省時間,易于組織實施。3、同時調查多個暴露因素與疾病的關系4、不僅可用于病因探討,而且可廣泛用于其它方面。缺點:1、不適于研究人群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2、選擇研究對象時,難以避免選擇性偏倚。3、暴露和疾病的時間先后常難以判斷。4、獲取既往信息時,難以避免信息偏倚。5、不能計算發病率和相對危險度。第七章實驗流行病學研究1. 實驗流行病學研究概念:將來自同一總體的研究人群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研究者對實驗組人群施加某種干預措施后,隨訪并比較兩組人群的發病(死亡)情況或健康狀況有無差別及差別大小,從而判斷干預措施效果的一種前瞻性、實驗性研究方法。2. 實驗流行病學研究基本特點:屬于前瞻性研究、隨機分組、具有均衡可比的對照組、有人為施加的干預措施3. 臨床試驗的概念:以已確診患病人為研究對象,以臨床治療措施為研究內容,通過觀察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