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五分類血液分析儀_第1頁
全自動五分類血液分析儀_第2頁
全自動五分類血液分析儀_第3頁
全自動五分類血液分析儀_第4頁
全自動五分類血液分析儀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全自動五分類血液分析儀全自動血液分析儀,臨床又稱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或全自動血球分析儀。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是醫(yī)院臨床檢驗應用非常廣泛的儀器之一,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血細胞分析的技術也從幾年前的三分類轉向現(xiàn)在的五分類,從二維空間進而轉向三維空間,同時現(xiàn)代血細胞分析儀的五分類技術許多采用了先進的技術,如鞘流技術、激光技術等。下面就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器的檢測方法及其應用加以說明。1. 采用阻抗、激光散射和熒光染色技術檢測法直流電阻抗法(DC用于測量細胞體積大小。激光散射產(chǎn)生的前向散射光、側向散射光和側向熒光可用于探測白細胞體積大小、細胞內(nèi)含物的情況(細胞核以及顆粒情況,側向熒光則可以反映細胞內(nèi)脫

2、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含量,特有的嗜酸性粒細胞檢測溶血劑Str-matolyzer-EO可將除了嗜酸細胞以外的所有細胞溶解或萎縮,含有完整嗜酸細胞的液體通過小孔可以按照電阻法計數(shù)技術進行計數(shù)。在嗜堿細胞通道中,使用特殊溶血劑Strmatolyzer-BA可將除了嗜堿細胞以外的所有細胞溶解或萎縮,含有完整嗜堿細胞的液體通過小孔可以按照電阻法計數(shù)技術進行計數(shù)。幼稚細胞檢查通道(IMI可以根據(jù)幼稚細胞膜比成熟細胞膜表面含有脂質(zhì)較少的現(xiàn)象,在細胞稀釋懸液中加入硫化氨基酸,由于占位不同,結合在幼稚細胞表面的氨基酸較多,對溶血劑有抵抗作用,當加入溶血劑后成熟細胞易被溶解,而幼稚細胞不易被破

3、壞,可通過電阻法檢測出來。綜合各個測量方法,得到白細胞五分類的圖形和數(shù)據(jù)。這種技術主要應用在Sysmex研制和開發(fā)的SE-9000、SE-9500、XE-2100、XT-1800等系列血液分析儀中,中儀康輝(北京國際貿(mào)易有限公司為該系列產(chǎn)品國內(nèi)部分區(qū)域分銷商。2 .電阻抗和射頻電導聯(lián)合檢測法這種方法是分別采用四個檢測系統(tǒng)來檢測不同類型的細胞:(1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檢測系統(tǒng):在細胞懸浮液中加入溶血劑使紅細胞溶解,而使白細胞保持完整,細胞漿及核形態(tài)近似于生理狀態(tài),當這些細胞通過檢測系統(tǒng)時,對白細胞進行電阻抗法(測量細胞體積和射頻電導法(檢測細胞核和顆粒密度的聯(lián)合檢測,結果將細胞分成淋巴

4、細胞、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三個群體。(2嗜酸性細胞和嗜堿性細胞兩種檢測系統(tǒng):在細胞懸浮液中加入特殊的溶血劑,除嗜酸性細胞和嗜堿性細胞外,其他細胞均被溶解或萎縮,再對保持完整的嗜酸性細胞或嗜堿性細胞進行計數(shù)。(3幼稚細胞檢測系統(tǒng):在細胞懸浮液中加入硫化氨基酸,由于占位不同,結合在幼稚細胞的氨基酸比成熟細胞多,且對溶血劑有抵抗作用,當加入溶血劑時,成熟細胞被溶解,只保留著可能存在的幼稚細胞用來計數(shù)。目前Sysmex公司的SE9000血細胞分析儀就是采用這種方法進行五分類的。3. 多角度激光偏振光散射檢測法采用這種技術的儀器使用鞘流液將標本血稀釋,稀釋后白細胞的內(nèi)部結構近似于自然狀態(tài),只有嗜堿性細胞

5、由于其吸濕的特性而使細胞結構有輕微改變。紅細胞內(nèi)的血紅蛋白在高滲透壓的作用下,從細胞中分離出來。而鞘流的水份則進入紅細胞內(nèi),使細胞膜結構仍然完整,它與鞘流的折光系數(shù)相同,不影響白細胞的檢測。儀器同時從四個角度來檢測通過激光束的細胞所產(chǎn)生的散射光,0前角散射光用來測定細胞的體積,10狹角散射光用來測定細胞結構,90垂直散射光對細胞內(nèi)部顆粒及細胞質(zhì)進行測量, 90消偏振光散射將嗜酸性細胞從中性粒細胞和其它細胞中分離出來。利用上述方法進行五分類的儀器,最終結果均呈現(xiàn)在高分辨率的白細胞分布圖上。運用計算機圖像技術,以各種彩色像素代表一定的細胞濃度,使細胞亞群和異常情況易于識別,可以從三維空間的不同方位

6、觀察分離的白細胞亞群。通過某種操作,使三維軸旋轉,就可展示不同方位的細胞分布情況。4 .采用圖像分析的單純細胞檢測法該技術采用圖像分析法,將血片染色,用含有掃描鏡頭的顯微鏡掃描每個視野,將獲取的細胞圖像與儀器內(nèi)存儲的標準圖像進行對照分析,判斷該細胞的類型。此類儀器需要大型的計算機系統(tǒng)支持,由于在當時電子計算機圖形識別和分析技術還不很發(fā)達,因此該類設備發(fā)展收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分析速度慢,在細胞判斷的準確性上也不盡人意,沒有流行起來.五分類就是將血液中的白細胞分成五個類別中性桿狀核粒細胞1%5%,(0.040.50109 /L;中性分葉核粒細胞50%70%,(2.007.00109/L;嗜酸性粒細

7、胞0.5%5%,(0.02 0.50109/L;嗜堿性粒細胞0%1%,(00.10109/L;淋巴細胞20%40%,(0.80 4.00109/L;單核細胞3%8%,(0.120.70109/L,各細胞的臨床意義如下:1粒細胞中性粒細胞有趨化作用和調(diào)節(jié)作用、變形性和粘附作用、吞噬作用和殺菌作用。由于中性粒細胞占白細胞總數(shù)的50%70%,其增高和減低直接影響白細胞總數(shù)的變化。在臨床的具體應用中單純的白細胞總數(shù)檢測意義不大,其數(shù)量變化必須參考白細胞分類的變化值。中性粒細胞病理性增多急性化膿性感染時,中性粒細胞增高程度取決于感染微生物的種類、感染灶的范圍、感染的嚴重程度、患者的反應能力。如感染很局限

8、且輕微,白細胞總數(shù)仍可正常,但分類檢查時可見分葉核百分率有所增高;中度感染時,白細胞總數(shù)增高大于10109/L,并伴有輕度核象左移;嚴重感染時總數(shù)常明顯增高,可達20109/L以上,且伴有明顯核象左移;在脾破裂或宮外孕輸卵管破裂后,白細胞迅速增高,常達(20 30109/L。其增多的細胞主要是中性分葉核粒細胞。這可能與應激狀態(tài)、內(nèi)出血而一過性缺氧等有關;化學藥物如安眠藥、敵敵畏等中毒時,常見白細胞數(shù)增高,甚至可達20109 /L或更高。代謝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及慢性腎炎尿毒癥時,也常見白細胞增多。均以中性分葉核粒細胞為主。白細胞呈長期持續(xù)性增多,最常見于粒細胞性白血病,其次也可見于各種惡性

9、腫瘤的晚期,此時不但總數(shù)常達(1020109/L或更多,且可有較明顯的核象左移現(xiàn)象,而呈所謂類白血病反應。中性粒細胞減少某些感染,如傷寒、副傷寒、瘧疾、流感等可引起白細胞減少;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時,呈“三少”表現(xiàn);電離輻射(如X線等、長期服用氯霉素后,可因抑制骨髓細胞的有絲分裂而致白細胞減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由于自身免疫性抗核抗體導致白細胞破壞而減少;各種原因所致的脾腫大均可見白細胞減少。2淋巴細胞淋巴細胞的主要功能是參與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和分泌淋巴因子。淋巴細胞增多見于見于急、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某些感染:如病毒感染性疾病、細菌性感染(如百日咳、結核感染恢復期等。

10、腎移植術后如發(fā)生排異反應時,于排異前期,淋巴細胞的絕對值即增高。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白血性淋巴肉瘤前者如系慢性型,以白血病性成熟淋巴細胞為主,如系急性型則以原幼淋巴細胞為主,均可致白細胞總數(shù)增高;后者多以原、幼淋巴細胞為主。初生嬰兒、兒童屬生理性增多。淋巴細胞減少主要見于長期接觸放射線及應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或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治療后人群。嚴重化膿性感染時,由于中性粒細胞顯著增加,導致淋巴細胞相對減低。3 單核細胞正常兒童外周血中的單核細胞較成人稍多,平均9%,出生后2周的嬰兒可呈生理性單核細胞增多,可達15%以上。病理性增多見于某些感染。如亞急性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瘧疾、黑熱病等;急性感染的恢復期也可見

11、單核細胞增多;在活動性肺結核如嚴重的浸潤性和粟粒性結核時,可致血中單核細胞明顯增多。粒細胞缺乏癥的恢復期,常見單核細胞一過性增多、惡性組織細胞病,淋巴瘤時可見幼稚單核細胞增多,成熟型亦見增多。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時除貧血,白細胞減少等之外,白細胞分類時常見核細胞增多。4 嗜酸性粒細胞有吞噬作用和趨化作用,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反應性增高見于支氣管哮喘、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食物過敏、精神病時均可見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腸寄生蟲抗原與腸壁內(nèi)結合IgE的肥大細胞接觸時,使后者脫顆粒而釋放組胺,導致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手術和燒傷病人的預后及測定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腫瘤性增高見于淋巴系統(tǒng)惡性疾患、血液病、慢性白血病等。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嗜酸性粒細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