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放空立管地設計說明書_第1頁
天然氣放空立管地設計說明書_第2頁
天然氣放空立管地設計說明書_第3頁
天然氣放空立管地設計說明書_第4頁
天然氣放空立管地設計說明書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用標準文案放空系統設計1輸氣管道的放空a)線路截斷閥上下游均宜設置放空管。放空管應能迅速放空兩截斷閥之間 管段內的氣體,放空閥直徑與放空管直徑應相等。放空立管應設在閥室圍墻內。b)應根據下游用戶最低用氣壓力要求確定管道放空壓力,有壓氣站的管道 應經壓縮機抽氣,將壓力降至壓縮機最低允許壓力后再放空,放空時間宜滿足 12h放完的要求。c)閥室放空立管不設點火設施。d)閥室旁通管線宜采用管卡固定。e)輸氣站放空過程:當站內設備超壓時聯鎖關閉進出站閥門( ESD;安全 閥放空量為站內管道及容器內氣量,按 15min內壓力降至50刈算氣體流量,且 管內流速不超過0.2馬赫數,安全閥背壓不超過10刈算放

2、空管徑。2放空立管的布置2.1防火規范要求”表4.0.4 放空立管距離人員聚集區、相鄰廠礦企業、獨立變電所60米,距鐵路、高速路、架空電力線、一二級通信線40m距其他公路、其他通信線30m”“4.0.8 放空管放空量等于或小于 1.2 X 104m3/h時,距離站場不應小于10m 放空量大于1.2X104/h且等于或小于4X 104m3時,不應小于40m”“5.2.5天然氣密閉隔氧水罐和天然氣放空管排放口與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25m與非防爆廠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 12m”“6.1.1 進站場天然氣管道上的截斷閥前應設泄壓放空閥。”“6.8.6放空管道必須保持暢通,并應符合下

3、列要求:1)高壓、低壓放空管宜分別設置,并應直接與火炬或放空總管連接; (高壓 放空氣量較小或高、低壓放空的壓差不大(例如其壓差為 0.51.0MPsj)時,可 只設一個放空系統,以簡化流程。)2)不同排放壓力的可燃氣體放空管接入同一排放系統時,應確保不同壓力 的放空點能同時安全排放。”注:放空管道不能設切斷閥,對可能存在的積液,及由于高壓氣體放空時壓力驟降或環境溫度變化而形成冰堵,應采取消除措施。高低壓管道同時放空會對低壓管道造成超壓破壞。當高低壓放空管道壓差在(0.51.0MP)時可設一個放空系統,并計算同時泄放各放空點的背壓。在確 定放空管系尺寸時,應使可能同時泄放的各安全閥后的累積回壓

4、限制在該安全閥 定壓的10流右。“6.8.7火炬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火炬的高度,應經輻射熱計算確定,確保火炬下部及周圍人員和設備的安 全。2進入火炬的可燃氣體應經凝液分離罐分離出氣體中直徑大于300仙m的液滴;分離出的凝液應密閉回收或送至焚燒坑焚燒。3應有防止回火的措施。4火炬應有可靠的點火設施。5距火火I筒30m范圍內,嚴禁可燃氣體放空。6液體、低熱值可燃氣體、空氣和惰性氣體,不得排入火炬系統。”“6.8.8 可燃氣體放空應符合下列要求:1可能存在點火源的區域內不應形成爆炸性氣體混合物。2有害物質的濃度及排放量應符合有關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規定。3放空時形成的噪聲應符合有關衛生標準。4連續排放

5、的可燃氣體排氣筒頂或放空管口, 應高出20m范圍內的平臺或建 筑物頂2.0m以上。對位于20m以外的平臺或建筑物頂,應滿足圖6.8.8的要求, 并應高出所在地面5m5間歇排放的可燃氣體排氣筒頂或放空管口, 應高出10m范圍內的平臺或建 筑物頂2.0m以上。對位于10m以外的平臺或建筑物頂,應滿足圖6.8.8的要求, 并應高出所在地面5m”火炬和與石油天然氣站場的防火間距,應經輻射熱計算確定,可能攜帶可燃 液體的高架火炬與外部設施的防火間距要求是:距人口密度大于100人的居民區、村鎮、公共福利設施、相鄰廠礦企業、100人以下散居房屋、35kV及以上獨立變電所120m;距鐵路、高速公路、架空電力線

6、路、國家I、II級架空通信線80m;距其它一般公路、一般架空通信線60m,距離爆破作業場地(如采石場)300m2.2輸氣管道規范“3.4.5 安全閥泄放管直徑要求:安全閥背壓不大于泄放壓力的10%且不小于安全閥出口直徑。連接多個安全閥泄放管直徑:所有安全閥同時泄放,產生的背壓不大于其中 任何一個安全|彳泄放壓力的10%泄放管截面積不小于各安全閥泄放面積之和。”4 6放空的氣體應安全排入大氣。3.4.7輸氣站放空設計應將合下列規定:1輸氣站應設放空立管,需要時還可設放散管;2輸氣站天然氣宜經放空立管集中排放,也可分區排放, 高.低壓放空管線應分別設置,不同排放壓力的天然氣放空管線 匯人同一排放系

7、銃時,應確保不同壓力的放空點能同時暢通排 放,.3當輸氣站設置緊急放空系統時,設計應滿足在15min內 將站內段備及管道內壓力從最初的壓力降到設計壓力的50%;4從放空閥門排氣口至放空設施的接入點之間的放空管線, 用管的規格不應縮徑.“3.4.8輸氣站放空管應設在圍墻外,總高度不應小于10米”“3.4.9,放空豎管滿足最大放空量要求,豎管頂部嚴禁設彎管,埋地管設錨周,豎管設加固措施”放空豎管之間要大于最大放空引管的直徑。2.3 城鎮燃氣規范配14.2設備和管道上的放散管管口高度應符合下列要求:1當放散管直徑大于ISOmm時,放散管管口應高出廠房頂 面、燃氣管道.設備和走臺4m以上。2當放散管直

8、徑小于或等于150mm時.放敝管管口應高出 廠房頂面,燃氣管道,設備和走臺2. 5m以上電2.4 石油化工企業可燃性氣體排放系統設計規范SH3009-20101)廠外居民區、公共福利設施、村莊等公眾人員活動區域,允許熱輻射強 度小于等于1.58kW/m2;2)相鄰同類企業及油庫的人員密集區域、石油化工廠內的行政管理區域, 允許熱輻射強度小于等于2.33kW/m2;3)相鄰同類企業及油庫的人員稀少區域、廠外樹木植被的允許熱輻射強度 小于等于3.0kW/m2;4)石油化工廠內部的各生產裝置的允許熱輻射強度小于等于3.2kW/m2;5)對于分別布置且不同時檢修的火炬塔架頂部平臺的允許熱輻射強度(來

9、自于另一個火炬的熱輻射)應小于等于 4.78kW/m2;6)火炬設施的分液罐、水封罐、泵等布置區域允許熱輻射強度小于等于 9.0kW/m2,當該區域的熱輻射強度大于 6.3 kW/m2時,應設置操作或檢修人員 安全躲避場所2.5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規定了非甲烷總燒(使用溶劑汽油或其他混合姓類物質)的排放限值。最高 允許排放濃度120mg/m3最高允許排放速率10150kg/h ,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周界外濃度最高點)4.0 mg/m3 。2.6 防火規范改進意見2.6.1 放空立管考慮到天然氣密度較空氣輕,經理論分析,在不考慮空氣氣流對放空天然氣 向下作用的影響

10、、放空立管周圍地勢平坦等情況下冷放空時天然氣僅在放空口水 平面以上部分與空氣混合,放空口以下無天然氣聚集,因此可縮短閥室與放空立 管間的距離。放空立管應設置在閥室圍墻內,其高度應高出放空管周圍25m范圍內建(構)筑物高度2m以上。站場放空的特點是持續時間短、放空初期瞬時放空速率很大,是平均值的5 倍左右,但是很快就降下來了,短時的大速率放空,遇到火源引發噴射火或者爆 炸的概率比較小。采用平均放空速率 20 X 104 m 3 /h作為點火界限。建議GB50183修訂為,放空立管與站場內部和外部的間距計算后確定。在某計算條件下,當放空速率為 20 X 104 m 3 /h時,可爆云團半徑3m,甲

11、 烷濃度2.5%的半徑為7.5m。因此,當站場平均放空速率0 20X 104 m 3 /h時, 建議設獨立放空立管,設置獨立放空區域,放空立管與站場內部、外部防火間距 計算后確定。放空立管與站內其它設施的防火間距,宜按高濃度氣體擴散模型進行計算, 擴散區邊界空氣中的可燃氣體濃度不應超過其爆炸下限的50%。站場放空立管距離要求主要是考慮噪聲影響。實際運行中幾家管道運營公司均是直接放空,但放空立管距設備、廠房距離較遠(30m左右)。典型姓類泄放氣流被稀釋到可燃極限下限(質量含量約3%)的距離,出現在沿尾管軸線距離排出管末端的約 120倍管直徑處。一般工業上恰當的做法是 使安全泄壓閥排氣的放空管,至

12、少要比放空排出點高的所有結構物和設備有相距 約15m (50ft ,水平距離)的間隔。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樣做將足以防止可燃氣 體達到高結構物。對于這些噴射泄放,無須擔心在放空管的泄放高度以下位置存 在可燃蒸氣云團或可燃條件。根據美國石油協會標準,可燃氣體直接排入大氣時,當排放口速度大于 150m/s時,可燃氣體與空氣迅速混合并稀釋至可燃氣體爆炸下限是安全的。2.6.2 放空火炬站場放空一般做法:1)壓氣站均設置帶固定點火裝置的火炬;2)分輸站、清管站等其余站場大多數設帶點火裝置的放空管;3)設點火裝置的放空立管與站場間距按輻射熱計算,放空立管與站場的問 距多在80m以上,放空管高度多為25m。

13、4)設火炬的按照熱輻射計算后確定內部、外部防火間距。5)火炬直徑應按氣體排入大氣的最大允許流速 (等于80m/s,但不能大于 0.3馬赫數)加以確定。火炬高度應根據 50 m距離上(火炬圍欄線上)允許的熱 流表面密度通過計算確定。3放空操作說明在需要將某段管道內的天然氣放空時若簡單地將前后截斷閥關閉、打開放空閥放空是既不環保也不節能的, 在管道的設計、運行中應充分考慮減少放空量的 措施。通常的做法是盡量降低管道內天然氣壓力,在下游有壓氣站時利用管道上的壓縮機進行抽氣,在下游無壓氣站時可讓用戶盡量用氣, 在無法繼續降低壓力 的情況下再進行放空。根據我國輸氣管道維搶修現狀,在通過各種方法對管內天然

14、氣實施降壓完成 后,一般要求在12h內從開始放空到放空結束。輸氣站場,每個排放系統在同一事故中的最大排放量,按排放量最大裝置排放量的100%f其余裝置排放量的30刈算(體積流量)。應根據下游用戶最低用氣壓力要求確定管道開始放空初始壓力, 放空管管徑 一般取主管管徑的1/21/3。旁通管管徑應與放空管管徑一致。具體應根據工程 情況進行選用。表B.1閥室放空管徑設置表序號主管公稱直徑(mm旁通管公稱直徑(mm放空管公稱直徑(mrm1300400100、 150100、1502450500150、 200:150、2003550600200、 250200、2504700800250、 300250

15、、30059001000350350611001200400400表B.2站場放空管徑設置表序號放空氣量(m3/h (SQ)放空管公稱直徑(mm1工 187510021876375015033751 562520045626750025057501120003004放空立管安裝要求在部分工程中曾出現閥室管道由于僅設置了垂直支撐、 無管卡固定造成干線 放空時產生較大振動的情況,故要求設計時對旁通管道應考慮管卡固定。4.1 放空立管a)宜選用自立式放空立管。b)自立式放空立管的計算應綜合考慮地震載荷、風載荷、放空流速等,并 參照JB/T4710鋼制塔式容器。c)放空立管的材質選擇應考慮環境溫度和節

16、流后氣體溫降的影響。d)放空立管底部宜設置DN50排液口。4.2 放空閥a)放空閥應選用具有節流截止功能的閥門。b)公稱直徑DN300的放空用閥宜采用旋塞閥,公稱直徑0 DN250的放空 用閥宜采用節流截止放空閥。c)閥門選型應考慮在啟/閉全壓差條件下穩定操作,操作扭矩小,耐氣流 沖刷,耐磨損。5埋地放空管道敷設要求:壓力在1.6MPa的管道,距建筑物外墻不小于 13.5m;壁厚不小于9.5mm時,距建筑物外墻不小于 6.5m;壁厚不小于11.9mm時,距建筑物外墻不小于 3m6.4 12三級地區地下燃氣管道與建筑物之間的水平凈距不應小于表6.412的規定。表6.4.12三級地區地下燃氣管道與

17、建筑物之間的水平凈跑(m)燃氣音道公稱直位和壁厚6 (mm)地下燃氣管道壓力(MPa)L611工S。4.00A所有徑H9.51玄5|15.0I17.0B 所有管徑"6.5工5泉0C所有管徑821193.0SwO&0注:1當對燃氣管道采取看敗的保護指*時,5mm的燃氣管道也可采用衰 中B行的水平凈度.2水平凈航是指管道外餐到修筑物由地面處外墻面的鹿離.建筑物是指平常 有人的建筑物O3當燃氣管道壓力與表中數不相同時,可采用戌方程內插法確定水平 凈距口6. 43 高壓地下燃氣管道與構筑物或相鄰管道之間的水平和垂 直凈距,不應小于表6.3. 和6.3.3:次高壓A的規定日但高 壓A和

18、高壓B地下燃氣管道與鐵路路堤坡腳的水平凈距分別不 應小于8m和6m;與有軌電車鋼軌的水平凈距分別不應小于4m 和3m口注:當達不到本條序距要求時,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后,凈距可適當 縮小。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6放空計算:6.1 線路截斷閥(室)起始泄放壓力:一般情況下,在放空之前會通過下游壓縮機抽氣或者向下游低壓天然氣用戶 供氣等方式盡可能降低管道內的壓力至設定值,再關閉上下游截斷閥、打開放空 閥放空。多數情況下,起始泄放壓力為設計壓力的一半左右。6.2 爆炸下限:甲烷的爆炸下限為5% ( V),爆炸上限為16.5% ( V),即空氣中天然氣 濃度為5%16.5%寸可能引起爆炸。6.3 放空時間

19、T 2 T0J27 5 AP D (; Lt ;d式中t 放空時間/min ;F一選擇系數:理想孔F = 1.0 ,直通閘閥F = 1.6 ,普通閘閥F = 1.8 ,涂潤滑脂旋 塞閥F = 2.0 。P一管道放空初始壓力/MPa;D管道內徑/mmG-天然氣相對密度;L截斷閥的I可距/km;d放空管內徑/mm6.4放空管徑1)放空管管徑一般為干線直徑的1/3 1/2 。2)為了確保管內流速不超過0.5馬赫,放空總管管徑不應小于火炬筒出口最低允許直徑 (即計算直徑)3)參考SH 3009-2005石油化工企業燃料氣系統和可燃性氣體排放系統設計規范附錄A的放空管道壓力降計算公式反算放空管管徑。7

20、放空或火炬位置7.1 站場放空的習慣做法:壓氣站均設置火炬,未設長明燈;分輸站、清管站等站場大多數設火炬,火 炬與站場間距按熱輻射計算,間距多在 80m以上,火炬管高度多為25ml放空管 距離線路截斷閥(室)原則上不低于 40m,放空立管高度多為15m以上。部分 閥室的放空立管與閥室合并在一個圍墻內,放空立管距離閥室圍墻距離為12m7.2 宜設置獨立放空區。7.3 火炬與站場距離:空-+ y 41rgUJ式中R受熱點至火炬筒的水平距離/m;T輻射系數;F氣體擴散焰輻射率;Q火炬釋放的總熱量/kW;q允許熱輻射強度/ (kW/m2;H火炬筒高度/m;Yc火焰中心至火炬筒頂的垂直距離/m;h受熱點

21、至火炬筒下地面的垂直高差/m;Xc火焰中心至火炬筒頂的水平距離/m。任意給定一個D (火焰中心至受熱點的距離)值,根據輻射系數的計算公式,有:I - K 4 IUJ ZJ 占 / J rM J1 F JP fk 用 1 J d1>161/16洌皿|里|式中r大氣相對濕度/%;D火焰中心至受熱點的距離/m。7.4 放空過程:天然氣放空時先向上再向下風側擴散,放空初期采取限流泄放限制放空量, 后期再全開放空閥門。放空影響范圍:放空后的天然氣濃度在2.5%時全部位于放空管口上方,擴散范圍在 26.8m 以內。采取點火放空,4.73kW/m2的范圍可達203m,影響范圍大。放空速率26X 104

22、m/h ,只會閃火不會爆炸。站場放空速率大于20 X 104n3/h 時考慮點火放空。在某計算條件下, 當放空速率為20X 104m/h時,可爆云團 半徑3m,甲烷濃度2.5%的半徑為7.5m。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8放仝流程示例加 0MX1W3bspgoi精彩文檔M0t4XtB5evatBXHV2l-§ -KSDMIM口 6 4七35BE齷fffHXF *TEG 34X5PN4.0MPq DN1K*IT46R力桂口g-t.QV-1.W3 口 159 后翎就PN4.0MPO DNt50PN4aMp口 DH1MjfflgPN4.0MFJ DN150*5檢觸*.的PN4.QM% 0NI50

23、v-1PN4.0tf M2QQOH9Xt.O #-<表1天然氣放空規范對比表序 號規范名稱主要內容備注1石油天然氣工 程設計防火規 范GB50183-20041)第4.0.8 條,火炬和放空管宜也置在場外地勢較同處。放空管與石油天然氣站場的間距: 放空管放空量w 1.2x104m3/h 時,不應小于 10m; >1.2x104m3/h 且W4x104m3/h 時,不應 小于40m。2)放空管與外部設施的防火間距按照可能攜帶可燃液體的火 炬間距減少50%。3)經熱輻射計算確定火炬與石油天然氣站場的防火間距。4) 6.8.8 條,連續排放的可燃氣體排氣筒頂或放空管口, 應高出20m范圍

24、內的平臺或建筑物頂2.0m以上。間歇排放的,局出10m范圍內的平臺或建筑物定 2.0m以上。有間 距要 求、 高度 要求2石油化工企業 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2008第4.1.9 條,高架火炬的防火間距應根據人或設備允許的熱 輻射強度計算確定。對可能攜帶可燃液體的高架火炬,規定 了外部和內部間距。3城鎮燃氣設計 規范GB50028-2006規定了門站設集中放散管,設在站內,并規定了與站內、站 外相關設施的防火間距有間 距要 求4輸氣管道工程 設計規范GB50251-20031)第3.4.6 條,放空氣體應經放空豎管排入大氣,并應符合環境保護和安全防火要求。2)第3.4.7 條,輸氣干線放

25、空豎管應設置在/、致發生火災 危險和危害居民健康的地方,具高度應比附近建(構)筑物 局出2m以上,且總局度不應小于 10m。3)第3.4.8 條,輸氣站放空立管應設置在圍墻外,與站場 及其他建構筑物距離符合GB50183的規定,高度比附近建構筑物圖出2m 以上,且總局度不小于 10m。要求 集 中、 后身 度要 求5泄壓和減壓系 統指南SY/T10043-2002API RP521 1997 版1)如果環境允許,壓力泄放所產生的蒸汽流可以直接安全地 排放到大氣中。2)氣體排放流速越高越有利于可燃氣體在空氣中擴散。3)對于流速30m/s以上的噴射泄放,無需擔心放空管泄放 高度以下位置存在可燃氣體

26、云團或可燃條件。無集 中、 間距 要求6石油化工氣液 燃料氣系統和可 燃性氣體排放系 統設計規范SH3009-2001第4章可燃性氣體排放系統工程設計, 規定了排放量計算、 火炬選擇、火炬工2計算等。7大氣污染物綜 合排放標GB16297-1996該標準適用于正常工業生產中大氣污染物的排放,不論是連 續排放還是間歇排放,對于特殊工況需要排放的大氣污染物, 不執行該標準。不適 用8石油和天然氣 工業-管道輸送 系統ISO13623-20091)向大氣排放的管線應延長到可以安全排放的位置。2)對與放空和火炬系統,宜考慮的危險及約束條件有:被放 空氣體的窒息效應;氣體被雜散電流、靜電或其他潛在點火

27、源點燃著火的危險性;噪聲水平極限;對飛行器運動的危害,特別是近海;水合物的形成;閥門凍結;對鋼管的脆性斷裂 效應。排放 地點表2 站場的火炬、放空管設置位置序 號規范名稱主要要求1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183-2004火炬和放空管宜布置在場外地勢較高處。最小風頻的上風側。2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251-2003輸氣站放空立管應設置在圍墻外。3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2006規定門站和儲配站的集中放散裝置宜設置在站內 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4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2008全廠性的高架火炬宜位于生產區全年最小頻率風 向的上風側。未明確站內還是站外。表

28、3是否點火放空序 號規范名稱主要要求1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183-2004未規定什么條件下點火放空、 放空速率4 X 104m3/h時,放空管與站場的防火間距。2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2008受工藝條件或介質特性所限,無法排入火炬或裝置 處理排放系統的可燃氣體,通過排氣筒、放空管直 接向大氣排放。3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251-2003放空氣體應經放空豎管排入大氣,并應符合環境保 護和安全防火要求。無點火要求。4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2006門站和儲配站設集中放散裝置。無點火要求5泄壓和減壓系統指南SY/T10043-2002如果環境允許,壓力泄

29、放所產生的蒸汽流可以直接安全地排放到大氣中。無點火要求實用標準文案表4火炬防火間距序 號標準名稱與周邊設施與站場內部設施其他1石油天然氣工程設 計防火規范 GB50183-2004火炬與周圍居住區、相鄰廠礦企業等外 部間距,經熱輻射計算確定。可能攜帶 可燃液體火炬的外部間距按照表4.0.4確定,距人口密度大于100人的居民區、村鎮、公共福利設施、相鄰廠礦企 業、100人以卜散居房屋、35kV及以上 獨立變電所120m;距鐵路、高速公路、 架空電力線路、國家I、n級架空通信 線80m ;距其它一般公路、一般架空通 信線60m,距離爆破作業場地(如采石 場)300nl。一、二、三、四級石油天然氣站

30、場內總平 面布置,火炬的防火間距應經輻射熱計算 確定,對可能攜帶可燃液體的高架火炬還 應滿足表5.2.1的規定,與甲乙類廠房密 閉工藝裝置、甲乙類儲罐、全廠性重要設 施、輔助生產設施間距 90m。6.8.7.2 進入火炬的可燃氣體應經凝液分離罐分離出氣體中直徑大于300科m的液滴;分離出的凝液應密閉回收或送 全焚燒坑焚燒。6.8.7.5距火炬筒30m范圍內,嚴禁可燃氣體放空。2石油化工企業設計 防火規范GB50160-2008高架火炬區域布置的防火間距應根據人 或設備允許的熱輻射強度計算確定。可 能攜帶可燃液體的高架火炬的外部防火 間距按照表4.1.9 確定,與居民區、相 鄰工廠的間距為 12

31、0nl可能攜帶可燃液 體的高架火炬的內部防火間距按照表 4.2.12 確定,與工藝裝置、全廠重要設 施、地上可燃液體儲罐的間距為90m。高架火炬的防火間距應根據人或設備允許的安全輻射熱強度計算確定,對可能攜 帶可燃液體的高架火炬的防火間距不應 小于表4.2.12 規定,與工2裝置、全廠 重要設施、地上可燃液體儲罐的間距為90nl3泄壓和減壓系統指 南SY/T10043-2002第4.4節,火炬處理中,詳細規定了火 炬的相關計算方法和計算參數。4泄壓和減壓系統指 南API/ANSITD 521-2007詳細規定了火炬的相關計算方法和計算 參數。精彩文檔表5放空管、放散管的外部、內部防火間距,管口

32、高度序 號規范名稱站外防火間距與站內防火間距立管高度其他1石油天然氣 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183-2004表4.0.4 放空立管距離人 員聚集區、相鄰廠礦企業、 獨立變電所60米,距鐵路、 高速路、架空電力線、一二 級通信線40m,距其他公路、 其他通信線30m4.0.8放空管放空量等于或小于1.2 X 104m3/h時,距離站場不應 小于10m;放空量大于 1.2 x 104/h 且等于或小于 4X 104m3時,小應 小于40mb5.2.5天然氣密閉隔氧水罐和天 然氣放空管排放口與明火或散發 火花地點的防火間距/、應小于 25m,與非防爆廠房之間的防火間 距/、應小于12m6.1.1進站場天然氣管道上的截斷閥前應設泄壓放空閥。6.8.6 放空管道必須保持暢通,并應符合卜列要求:1)高壓、低壓放空管宜分別設置, 并應直接與火炬或放空總管連接;2) /、同排放壓力的可燃氣體放空 管接入同一排放系統時,應確保不 同壓力的放空點能同時安全排 放。”6.8.8.4 連續排放的可燃氣體排氣筒頂或放空管口,應高出20m范圍內的平臺或建筑物頂2.0m以上。對位于 20m以外的平臺或建 筑物頂,應滿足圖 6.8.8的要求, 并應圖出所在地面 5s6.8.8.5 間歇排放的可燃氣體排氣筒頂或放空管口,應高出10m范圍內的平臺或建筑物頂2.0m以上。對位于10m以外的平臺或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