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二首》導學案定稿_第1頁
《古詩二首》導學案定稿_第2頁
《古詩二首》導學案定稿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詩二首教學案教學目標: 一、掌握詩歌中重點字詞的讀音和解釋,理解詩句的內容。 二、體會詩歌的意境,熟讀成誦。理解和感悟詩人豁達的胸襟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樹立正確的情感觀和價值觀。 三、對友人和新生命的至愛深情。四、精巧的構思,新奇的比喻。五、理解詩歌的內容,領悟作者情感,體會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教學時數: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要點:學習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教學過程:一文學常識:王勃,字子安,唐高宗時應舉及第,年僅14歲,尚是一少年,但因才華外露,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初唐四杰”。27歲那年到交趾探望父親,溺水而死,著有王子安集。律詩8句分4聯,分別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二、讀:語速,

2、語調,節奏三、釋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某縣的縣尉。蜀州,在今四川省。四、賞析首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1.輔: 首聯,破題,交待送別的 和 。2.首聯描寫了那些景物?第一句與第二句描寫景物特點上有什么不同? 3.詩的開頭明說離別了嗎?說了些什么?4.詩人站在長安城下能看到千里之外的蜀州嗎?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5.詩人在長安送別朋友,按理他是不可能望到四川的,但是這里詩人卻用“望”字連接這兩個地方?為什么?頷聯: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1.離別意: ;宦游人: 2.頷聯直接提到了“離別”,“同是宦游人”是離別的什么?3.聯系我們生活中的實際,與朋友離

3、別時我們通常會說什么?(無非都是囑咐朋友要保重身體,詢問歸期等等)但是,詩人在這里并沒有對朋友的離開有只言片語的挽留,而是直接到出了離別的原因,這表明詩人是以怎樣的態度面對與朋友的離別的? 頸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名句)1.海內: 比: 2.怎樣理解詩句的意思?表達詩人怎樣的情感?3.這一聯是千古名句,請任選角度賞析。尾聯:“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1.無為: 沾巾: 2. 尾聯中詩人寬慰友人不要哭泣,那言下之意要怎樣呢?那就是說這里除了對友人的寬慰還要?( )表明了詩人怎樣的生活態度?( )五小結:掌握詩歌中字詞的解釋;理解和感悟詩人樂觀豁達、積極進取的情感觀和價值觀。六作

4、業。1.背誦全詩。2.課外收集有關送別的詩句。比較一下它們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有什么同和不同,談談你的看法。七.課堂檢測:(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寫送別的地點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詩句: 。(2)詩中勸慰友人不要哀傷,表達出詩人豁達、爽朗的胸懷的詩句: 。(3)詩中把對朋友的真摯感情升華為哲理,寫出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還是近鄰一樣的親近,說明知心朋友聲息相通的兩句詩: 。(4)唐朝陸龜蒙別離詩中有“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的詩句,由此可聯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兩句詩是: 。(5) 高適別董大中“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與“ ?!币饩诚嗨啤5诙n時教學要點:學習己亥雜詩

5、學習過程:1.作者簡介龔自珍,號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學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當局排擠,48歲那年憤然辭官南歸。他詩、文、詞各體兼長,并精通經學、文字學和史地學。文章奧博縱橫,自成一家。行文獨具風格,于蘊藉中洋溢著激情,于客觀描述中寄托著深意,詩歌瑰麗奇肆,成就尤大。有龔定庵全集。己亥雜詩共315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這一年作者憤然辭官南歸,后又北上接迎眷屬,往返途中將見聞感受寫成三百一十五首雜詩,統名曰己亥雜詩。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鴉片戰爭的前一年。本文選自己亥雜詩的第五篇。2.朗讀這首詩.注重節奏,重音,感情。3.理解詩意。浩蕩: 吟鞭: 落紅: 句:在無邊無際的離愁中

6、,眼看夕陽又西下了。 句:自己離開京師回南方,馬鞭東指,從此便同朝廷遠隔了。 兩句:落紅并不是無情的東西,它懷戀大自然,即使委落塵埃,也要化作春泥,護有新花生長,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為國家和社會竭盡余力的懷抱。4.賞析詩歌。此詩前兩句寫景。望著夕陽西下,牽動了作者廣闊無邊的離愁別恨,這離別之愁,不僅是離別家眷,更是離別朝廷。詩人的馬鞭所指,東即天涯海角,可見辭官的決心之大。但辭官不等于放棄理想,亦未割斷自己與朝廷的感情牽連。這兩句抒寫辭官離京時的心境。離開京城,離開官場,意味著政治生涯的結束,胸中的憂慮,怨恨以及失落感當然不會少。抬頭看天,已是夕陽西下,黃昏將至,更添一種日暮窮途

7、的感覺。在他看來,這次離開北京,也許永遠也不會回來了,出了城門,就如同人在天涯一般。詩后兩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愛民之心的形象體現。 后兩句抒情。落紅并不是無情的東西,它懷戀大自然,即使委落塵埃,也要化作春泥,護育新花生長。作者以落紅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命運。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后兩句一新奇的比喻表現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奥浼t不是無情物”,移情于物,一是勝人一籌,“化著春泥更護花”則是新生命的贊歌,表達了詩人對理想和信念的執著追求。(1).這首詩中你讀出了作者哪些感情? (2).你覺得哪種感情更占上風?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3).任選角度,對這兩句進行賞析

8、。5.課堂小結。課堂訓練:(一)讀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做題1.王勃, 代詩人,字 ,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并稱“王楊盧駱”,亦稱“ ”。2. 此詩是一首 詩,全詩表達了與知己的 ,抒發了對朋友遠行的 ,體現出作者 。3.“風煙”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 ,上任路途的 ?!?”字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 聯系起來。4.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一句中,“無為”的意思是,詩句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感情是。5.頸聯蘊含了 的哲理,真正的友誼是不受 的,既是永恒的,也是無所不在的。這一句成為 的不朽名句。6.請從煉字的角度,賞析首聯中的“輔”或“望”字。7、頸聯是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名句,請加以賞析。8.這首詩

9、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9、對詩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望”字將送別的地點與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聯系起來了。 B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表現了依依不舍的傷感之情。 C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富于哲理,隱含好男兒志在四方的意思。 D 這首詩,通過送別友人,表現了詩人寬闊的胸襟、真摯的情意和對友人的深情慰勉。10、對本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被稱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 第一句點出了送別的地點,第二句則把讀者的視線引向杜少府即將赴任之地。 C 頷聯是說,詩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 尾聯緊承頸聯而來,詩人勸慰杜少府,不要在臨別之

10、時像小兒女一般哭鼻子,抺眼淚。(二)讀己亥雜詩做題1.本詩開頭兩句,以“ ”修飾離愁,以“ ”襯托離愁,這種表現手法和馬致遠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有異曲同工之妙。2.這首詩寫詩人離京的感受,將 和 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 合,抒發了詩人復雜的感情。3.作者拿自況,表達了 。4.本詩中詩人從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規律中得到啟發,富有哲理的句是: , 。這一句,運用 ,表明詩人的心志:雖然辭了官,仍然會 ;為培育人才來維護自己崇高理想而 的情懷。后人也常用此來比喻 5. .詩歌中流露出了詩人的兩種情感:舍和不舍。詩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6、詩人以落紅化春泥為喻,寄托了自己怎樣

11、的情懷?7.任選角度,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著春泥更護花”進行賞析。8.對這首詩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詩的第一、二句真實地反映了詩人當日復雜的心境:離別的愁緒和回歸的喜悅相互交織。 B詩的第三、四句從落花到春泥展開聯想,將詩人的時代使命感移情落花,從而把離 愁升華為崇高的獻身精神。 C詩中用冷色調的“白日斜”烘托離愁,用“落紅”一句作為情感的轉析,使整首詩從 離愁中解脫出來。 D全詩表達的思想和陶淵明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所表達的官場決裂、歸隱田 園的遁世思想相同。9、對這首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概。B 用“浩蕩”修飾離愁,寫離愁之苦;用“天涯”映襯離愁,寫離愁之多。C 詩的后兩句以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議論。D “化作春泥更護花”一句現常用來贊美老一輩對下一代的關心、愛10.選出這首詩詞句理解不當的一項( ) A、“浩蕩離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