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電學特征_第1頁
被動電學特征_第2頁
被動電學特征_第3頁
被動電學特征_第4頁
被動電學特征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神經元作為電導體的特性神經肌肉細胞膜的被動電學性質1. 神經肌肉纖維作為電纜1. 神經元的被動電學特征(passive electrical property),就是指可興奮細胞膜的電阻和電容,以及胞質電阻,在信號傳遞過程中的作用。2. 被動電學特征是,假定在無再生性動作電位時可興奮細胞膜是被動的,即研究在動作電位閾值下的可興奮細胞膜的電學特征,不激活任何電壓敏感的,或者改變膜電阻的膜離子通道。3. 神經纖維可以類似電纜,即有核心電導體和包繞的絕緣鞘。但是,神經纖維信號擴布不遠,是因為核心的胞質是低電導的。有絕緣不良的細胞膜,造成電流外泄漏。2. 神經肌肉纖維膜的等效電路1. 細胞膜的電阻在于

2、離子通道,細胞膜的低電阻就是細胞膜的離子電導高。細胞膜的離子通道具有半通透性,離子集中在細胞膜的兩側,因而,電荷的分隔,意味著細胞膜有電容的特性。2. 可興奮細胞膜的等效電路:膜電阻rm,膜電容cm和胞質電阻ri。細胞質外電阻不計,設定為電阻為零。3. 歐姆定律:電流流過電阻會產生電壓降,V=ir3. 輸入電阻與空間常數1. 根據上述的模擬電路,對于神經纖維膜電阻rm的尺度是歐姆厘米(cm),是因為電流沿著細胞膜有泄漏。對于神經纖維胞質電阻ri的尺度是歐姆/厘米(/cm)2. 輸入電阻(input resistance)rinput是指注入的電流流經軸漿和細胞膜至胞外的平均電阻,則峰值電位V0

3、=irinput 。3. 電流注入點與兩邊任一距離x的電壓Vx=V0e-x/,空間常數(length constant)是電壓降為最大值的1/e(37%)的距離。4. 比電阻與纖維直徑對電纜特性的影響1. 神經纖維的空間常數依賴于rm和ri的,=(rm/ri)1/2,輸入電阻,rinput=0.5(rm.ri)1/2,通過實驗可以測量rinput和的值,由此得到:rm=2rinput,ri=2rinput/。0.5因子的產生在于軸突的電流注入點向兩個方向流動,每半段輸入電阻為(rm.ri)1/2。2. rm和ri的值表征了1cm長度的圓柱形軸突的電阻特性,但是,沒有提供細胞膜和軸漿的電阻特性的

4、細節,因而,細胞膜的比電阻,Rm=2rm,即1cm2的膜電阻,單位cm2,意義在于與幾何形狀無關,這樣兩個細胞的膜就可以比較了。Rm主要是由靜息時膜對鉀離子和氯離子的通透性所決定。3. 軸漿的比電阻,即1cm2的截面積,長度1cm的軸突,軸向電阻,與幾何形狀無關,是對離子通過胞內空間自由度的一種度量。Ri=ri2,單位是cm,即膜的比電阻除以軸突的截面積,軸突的中心電阻隨著截面積的增大而減小。4. 如果給定軸漿的比電阻Ri和膜的比電阻Rm,神經纖維的直徑是如何?rinput=0.5(rm.ri)1/2=0.5(RmRi/223)1/2,即隨著神經纖維半徑的增加,輸入電阻減小。=(rm/ri)1

5、/2=(Rm/2Ri)1/2,即空間常數隨著神經纖維半徑的平方根增加而增加。5. 如果假定細胞膜的比電阻是2000cm2,直徑1mm的槍烏賊神經纖維,空間常數為13mm;直徑50m的蛙肌纖維,空間常數1.4mm;直徑1m的哺乳動物神經纖維,空間常數為0.3mm。6. 電纜參數rinput和決定了神經纖維中產生信號的大小和信號擴布的距離。即在其它性質相同的情況下,細樹突,有較大的rinput,比較粗樹突上,能夠產生較大的興奮性突觸后電位,易于產生有效的興奮。粗樹突,有較大的,比較細樹突上,能夠產生較大的擴布距離,易于發生信號的整合。5. 膜電容與時間常數1. 電容C=Q/V,單位是法拉第(F),

6、電流的單位是安培庫侖/秒,因而,i=dQ/dt=CdV/dt,即電流的變化正比于電壓變化率。2. 分析電容對電位時間進程的影響:純電阻網絡(V=iR);純電容網絡(dV/dt=i/C,V=Q/C);電阻和電容組合網絡(電流脈沖終止后,電容以相同的時間常數通過電阻放電,iC和iR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 指數時間常數是由電路中的電阻和電容的積,=RC,也是電壓升到最終值的(1-e-1)(或者63)所需要的時間。V=iR(1-e-t/),如果脈沖結束后,電壓降也是指數型,時間常數不變。在電阻上的電流iR,也必定呈指數關系。4. 神經纖維軸突細胞膜上的電容也是軸向分布,單位長度的膜電容cm(單位F

7、/cm)與單位面積的比電容Cm(單位F/cm2)的關系是,Cm=cm/2。神經纖維細胞膜的時間常數m=RmCm,時間常數是描述神經纖維被動電學行為的第三個參數(其它兩個是輸入電阻和空間常數)。典型的神經和肌肉細胞的時間常數范圍:120ms。6. 膜電容對信號擴布的影響1. 沿著龍蝦軸突的電位擴布,由表面電極實際測得,所產生的電緊張電位,隨著離電流注入處距離的增加,電位變化的上升時間減慢,所達到的平臺幅度也減小。2. 是因為神經纖維細胞膜的模擬電路,由多個RC電路構成,電壓上升的速率依賴于記錄電極和電流注入點之間的距離。因而,膜的時間常數就不能用測量升至其最終值的63的時間來確定。除非在特殊情況

8、下,記錄電極和電流注入點之間的距離為一個空間常數。一個時間常數后電緊張電位所達到的幅度分隔比d/0.00.20.40.60.81.01.52.0幅度比V/V0.840.810.770.730.680.630.50.373. 膜電容對軸突纖維上信號擴布的影響,在于“短信號”不如“長時程信號”擴布的遠。是因為脈沖時間有足夠長,電位達到穩態,膜電容完全充電,電位的空間分布是由膜電阻和胞質電阻決定,Vx=V0e-x/,或者說,對于“短信號”的有效空間常數,比“長時程信號”的有效空間常數要短,即“短信號”比較“長時程信號”擴布有限。此外,短信號沿纖維擴布時會發生畸變。動作電位的傳導1. 動作電位的傳導A

9、、 動作電位沿著神經纖維的傳導依賴于“活動區”向前的被動電流的擴布,使得下一個節段去極化到閾值。B、 “活動區”就是神經纖維節段處,鈉離子通道打開,鈉離子內流(內向鈉電導)。“活動區”的寬度依賴于動作電位的時程(鈉離子通道打開,到動作電位產生超射,鈉離子通道失活為止)和傳導速度。C、 由于“活動區”存在內向鈉電流,動作電位的傳導方向,“活動區”的前方,神經纖維節段有外向電場,使得軸突膜去極化,并且達到閾值,打開鈉離子通道。動作電位向此方向傳遞。D、 在“活動區”的后方存在“不應區”,“不應區”存在外向電流,是由鉀離子外流形成,此時,“不應區”內的鈉離子通道失活,因而,動作電位不能向后方傳遞。“

10、不應區”之后,細胞膜恢復到靜息值,鈉離子通道失活狀態解除,鉀電導恢復到正常水平。E、 通常,動作電位的傳遞沒有固定的方向,但是,神經元產生動作電位的源地是軸丘,因而,是向軸突的末端傳遞。運動終板興奮后,動作電位向肌肉的兩端傳遞。理論上,在軸突中間注入電流,興奮后的動作電位可以向兩側傳遞,分別到達軸丘和軸突末端。2. 動作電位的傳導速度A、 動作電位的傳導速度,取決于正電荷(鈉電導的性質)的擴布,以及“活動區”前方的膜電容的放電,達到閾值(時間和距離)。也就是,依賴于“活動區”產生的電流量和纖維的電纜性質。B、 對于電纜的性質,如果神經纖維膜的時間常數m=RmCm很小,則膜的去極化到閾值的時間短

11、,加速傳導速度。如果神經纖維膜的空間常數=(rm/ri)1/2=(Rm/2Ri)1/2很大,“活動區”的去極化(鈉離子)電流向前擴布的距離很遠,動作電位的傳導速度很高。C、 由上述可以知道,時間常數與神經纖維的幾何形狀無關。空間常數與神經纖維半徑的平方根成正比。大纖維傳導速度比小纖維傳導速度快,與半徑的平方根正相關。3. 有髓神經纖維的跳躍傳導l 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中,大纖維均是有髓鞘的。外周是雪旺氏細胞,中樞是寡突膠質細胞,一般要旋轉1020圈,最大有160圈,這樣軸突外有320層細胞膜。因而,有效膜電阻增加了320倍,膜電容減小了320倍,結間距離是纖維外徑的100倍,一般在200m2mm

12、之間。l 神經纖維的跳躍傳導(saltatory conduction)速度快,可以傳遞更高頻率的信號。神經元只需支付更少的能量維持胞內和胞外的離子濃度。實驗證實在結間區沒有內向電流,因而,也就沒有再生性的活動。其本質是鈉離子通道分布在結區,結間區沒有分布,因而也就沒有鈉電流。l 通常,有髓鞘的神經纖維傳導速度在每秒幾米到100多米之間,在哺乳動物中,粗(直徑大于11m)的有髓鞘神經纖維,傳導速度(以m/s計)約等于纖維外徑(以m計)的6倍。細的有髓鞘神經纖維,比例常數約為4.5。根據神經纖維的傳導速度和有無髓鞘,將神經纖維分類。l 有髓鞘神經纖維的結間區,髓鞘越厚,膜電阻越大,傳導速度越快。

13、髓鞘增厚,軸漿的截面積相對減小,軸漿電阻增大,傳導速度減慢。當軸突直徑是纖維直徑的0.7倍時,傳導速度的效果最佳。哺乳動物的外周神經纖維的比率在0.60.8。l 結間長度有限增大,興奮擴布遠,速度大。但是,結間長度增大,軸漿電阻增加,速度減小。當結間距是纖維直徑的100倍時,傳導速度的效果最佳。如果結間長度增大到不足使得下一個結區去極化到閾值水平,則傳導興奮會被阻斷。l 有髓鞘神經纖維,結區有電壓依賴的鈉離子通道集中,而鉀離子通道集中分布在結旁的髓鞘下,興奮時,結區呈現內向的鈉電流,復極化不是通過鉀電導的增加,而是鈉電導的失活,以及通過較大的靜息電導的電流。鈉離子通道和鉀離子通道,是隨著髓鞘的

14、形成而重新分布。l 特殊的幾何結構,是可以阻斷動作電位的傳導。例如,突然膜區擴大或者分支處,動作電位不能提供足夠大的電流,使得膜區去極化到閾值水平。在外周神經纖維,如果安全傳導,興奮激活結區去極化,其數值要高出閾值的5倍。4. 纖維外電極的刺激與記錄l 胞外刺激電極,大部分的電流通過胞外流失,剩余的電流通過軸突的軸漿,正極下的跨膜電壓降,產生超極化,負極下流出軸突的電流,產生去極化,中間要通過軸漿電阻。l 負極施加的電壓與神經纖維的直徑關系,由于膜電阻rm=Rm/2,軸漿電阻ri=Ri/2,因而,大纖維刺激電壓更小。由于軸漿電阻(與半徑的平方成反比)比輸入電阻(rinput=0.5(rm.ri

15、)1/2=0.5(RmRi/223)1/2,與半徑的3/2次方成反比)減小得更快,跨膜產生更大的電壓降,因而,大纖維比細纖維需要更小的刺激電壓。l 胞外電極之所以能夠記錄神經干上的動作電位,是因為動作電位在傳導的過程中,神經干周圍胞外液中的軸向電流,沿神經干產生了電壓梯度,可以通過電極記錄。大纖維的軸漿電阻較低,產生更大的胞外電壓梯度,在記錄電極中產生更大的信號。l 在人體神經干電刺激中,易于興奮運動神經纖維(纖維粗,傳導速度快),而不興奮痛覺神經纖維(纖維細,傳導速度慢)。同樣,大纖維難于阻斷,細纖維易于阻斷(例如,用冷凍或者局部麻醉劑)。但是,大纖維易于受到幾何因素的影響,例如,局部擠壓先

16、阻斷大軸突纖維,隨著壓力增加,再影響細纖維。5. 動作電位在樹突中的傳導l 除了幾何形狀影響動作電位的傳導外,在神經元的某些區域對引發動作電位比其它區域有更低的閾值。例如,軸突的起始段,引發動作電位向軸突末端傳導,同時也向胞體和樹突返回。即軸丘是神經元最易于興奮的區域。l 最初的錯誤概念,樹突通常是不可興奮的,只是被動將信號傳遞到軸突的起始段。實際上,是可以興奮并傳遞動作電位(3m/s)。樹突和胞體的動作電位,通常是由再生性鈉電流和鈣電流介導,而胞體的動作電位不傳播到樹突,只有被動擴布的形式。l 在軸突中被動膜的電學特征,顯然不能用于分析樹突的動作電位的傳導,主要是因為樹突上含有多種電壓依賴的

17、離子通道。樹突上傳遞的動作電位和樹突上的突觸后局部電位是共存的,使得分析樹突和胞體上的動作電位的傳導更加復雜化。也許信號的整合機制發生于此。細胞之間的電流通路的被動電學特性l 細胞之間的電流通路,所需的被動電學要求1. 通常,電信號不能從一個細胞傳遞到另一個細胞,但是,某些細胞之間是電耦合(electrically coupled)的。就是電突觸(是細胞間電學連續性所需要的特殊的胞間結構)。2. 如果兩個圓柱形的細胞間有間隙,間隙的電阻值(ri)比較低,輸入電阻rinput=0.5(rm.ri)1/2=0.5(RmRi/223)1/2,電路終端電阻re=Rm/2,注意,是Rm而不是Ri,re的單位是歐姆,而不是歐姆厘米。終端電阻比輸入電阻要大很多倍,因而,只有百分之零點幾的電流流過終端電阻,由于間隙的電阻值(ri)比較低,流過終端電阻的電流通過電阻ri流出,電流不能流向另一個細胞。3. 如果兩個圓柱形的細胞通過特殊的結構,縫隙連接(gap junction)。通過兩個細胞的終端膜電阻的串連(即串連的兩個終端電阻rc),連接兩個細胞。如果電阻rc比膜電阻(rm)要小很多,由于沒有泄漏通路,如果給一個細胞注入電流,就可以通過電阻rc流到另一個細胞。4. 注意,縫隙連接之間的串連電阻rc比膜電阻rm要小很多,并且沒有泄漏通路(即細胞間隙的電阻ri值有足夠大),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