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九年級化學全冊 溶解現象測試題_第1頁
滬教版九年級化學全冊 溶解現象測試題_第2頁
滬教版九年級化學全冊 溶解現象測試題_第3頁
滬教版九年級化學全冊 溶解現象測試題_第4頁
滬教版九年級化學全冊 溶解現象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6章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l35.5Zn65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9分)1衣服上沾有碘很難洗凈。由下表分析,在家中除去碘污漬最好選用()溶質溶劑水酒精苯(一種有機物,有毒)汽油碘微溶可溶易溶易溶A.水 B苯 C汽油 D酒精22019·婁底下列關于溶液說法正確的是()A將硫酸鈉和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后都能形成溶液B把30%的硝酸鉀溶液均分成兩份,每份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5%C向20 時的蔗糖飽和溶液中加入食鹽,食鹽不再溶解D配制100 g 10%的氯化鈉溶液一般經過計算、稱量(或量取)、溶解、裝瓶存放等步驟32019·聊城下列關于溶液說法正確的是()A將氯

2、化鈉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兩份,每份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C向20 時的蔗糖飽和溶液中加入食鹽,食鹽不再溶解 D配制50 g 16%的氯化鈉溶液一般經過計算、稱量(或量取)、溶解、裝瓶存放等步驟4制作“葉脈書簽”需要配制100 g 12%的NaOH溶液(水的密度為1 g/mL)。下列操作正確的是()A稱量前,調節天平平衡時發現指針向右偏轉,可調節游碼B在左右托盤上墊濾紙稱取12.0 g NaOH固體C將準確稱取的NaOH固體直接倒入裝有水的量筒中溶解D選用100 mL量筒量取88.0 mL的水5利用海水曬鹽的原理是()A海水分解產生食鹽 B升溫

3、,使食鹽在水中的溶解度減小C利用風吹日曬蒸發水分使氯化鈉晶體析出 D溫度升高,使其他物質的溶解度增大6如圖1Z1所示,打開止水夾,將液體A滴入試管中與固體B接觸。若試管中的導管口有較多氣泡產生,則液體A和固體B的組合不可能是()A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 B水和生石灰C水和氫氧化鈉 D水和硝酸銨圖1Z17在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實驗中,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圖1Z28溶液是一種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穩定性,因為溶液中的各種粒子保持靜止不動B飽和溶液是一定溫度下不能再溶解該物質的溶液C不飽和溶液通過降低溫度一定能變成飽和溶液D一種物質分散到另

4、一種物質里一定能形成溶液9把400 g 20%的氯化鈉溶液稀釋成10%的溶液,需加水()A100 g B200 g C400 g D800 g10向一接近飽和的KNO3溶液中,逐漸加入KNO3固體,圖1Z3中,符合溶液中溶質質量變化規律的是()圖1Z311圖1Z4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t1 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順序為丙>乙>甲Bt2 時,甲、丙兩種物質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C若甲物質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質,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甲D若要將組成在N點的甲溶液轉變為M點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溫蒸發溶劑的方法圖1Z412給飽和澄清石灰水加熱,以下敘

5、述不正確的是()A溶液由澄清變渾濁 B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C溶液仍為飽和溶液 D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13有一溶質質量分數為12%的KCl 溶液,當蒸發掉120 g水后,溶質質量分數變為24%,則原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A12 g B14.4 g C24 g D28.8 g二、填空題(共46分)14(2分)農業生產上通常用溶質質量分數為10%20%的氯化鈉溶液來選種。(1)現要配制120 k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氯化鈉溶液,需要取用固體氯化鈉_kg。(2)用60 k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氯化鈉溶液,可稀釋成12%的氯化鈉溶液_kg。15(4分)實驗室用密度為1.84 g/c

6、m3、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和蒸餾水,配制500 g質量分數為20%的稀硫酸。量取濃硫酸需要的量筒為_(填“50”“ 100”或“250”)mL,濃硫酸的體積是_mL(結果保留至小數點后一位)。16(6分)2019·南充 請根據圖1Z5中甲、乙、丙三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回答問題。圖1Z5(1)T3 時,在各加有甲、乙、丙30 g固體的三個燒杯中,分別倒入50 g水,充分攪拌后,形成飽和溶液的是_; 當溫度降低至T1 時,此三杯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2)在T2 時,將接近飽和的丙物質的溶液變為飽和溶液,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_ (填序號)。溶質的質量一定不變溶劑的質量

7、可能不變溶液的質量一定增大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增大17(4分)A、B、C三只燒杯中分別裝入等質量的水,在相同溫度下,向三只燒杯中分別加入25 g、15 g、5 g同種固體物質,充分溶解后,靜置,現象如圖1Z6所示,據此回答下列問題(填燒杯編號)。(1)A、B、C三只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的是_。(2)A、B、C三只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是_。圖1Z618(6分)2019·南充根據圖1Z7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溫度為_時,甲、乙物質的溶解度相等。(2)甲、乙、丙三種物質中,_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最小。(3)分別將100 g甲、丙的飽

8、和溶液從t3 降溫到t1 時,對所得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_ (填序號)。A甲、丙都是飽和溶液 B所含溶劑質量:甲丙C溶液的質量:甲丙 D溶質的質量分數:甲丙 圖1Z719(10分)根據下表中氯化鈉和硝酸鉀部分溶解度數據分析,回答下列問題。溫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0(1)1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_g。(2)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_;與硝酸鉀相比較,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_(填“較大”或“較小”)。(3)20 時,在100 g水中加入40

9、g硝酸鉀,充分攪拌后,將溶液溫度升高到30 (不考慮水分蒸發),所得溶液是_(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4)在2030 的某溫度時,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x)相同,x的取值范圍是_。20. (14分)氯化鈉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在海水中儲量很豐富。(1)海水曬鹽是海水在常溫下蒸發得到氯化鈉的過程,實驗室用氯化鈉溶液模擬該過程(如圖1Z8所示)。圖1Z8已知B溶液恰好是氯化鈉的飽和溶液,與B溶液中溶質質量相等的溶液是_(填編號,下同);與B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相等的溶液是_。(2)氯化鈉、硝酸鉀、硒酸鎘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Z9所示。據圖回答:溶解度變化受溫度影響最大的是_。t 時,溶解度最小

10、的是_。t 時,將25 g硒酸鎘加入_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飽和溶液。要進一步提高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可進行的操作是_。 圖1Z9(3)硝酸鉀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鈉雜質,提純的方法是_。三、實驗探究題(共10分)21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同學進行粗鹽(含有泥沙)提純實驗,并利用所得精鹽配制100 g 20%的氯化鈉溶液。實驗一:如圖1Z10中圖()是甲同學進行粗鹽提純實驗的操作示意圖。圖1Z10(1)操作中的一處明顯錯誤是_。(2)操作對應的實驗中,停止加熱的恰當時機是_。(3)該同學實驗中缺少過濾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實驗二:乙同學用提純得到的精鹽配制100 g 20%的氯化鈉溶

11、液。(4)配制時,除如圖()提供的儀器外,還需要試劑瓶、鑷子和_(填一種儀器名稱)。(5)若其他操作均正確,采用如圖()所示觀察方式量取水,則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20%。四、計算題(共5分)222019·黃石向133.4 g稀鹽酸中加入鋅粉(僅含不溶于酸的雜質),所加鋅粉的質量與產生氣體的質量的關系如圖1Z11所示。求:(1)此過程產生氣體的最大質量是_。(2)原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請寫出計算過程)圖1Z11教師詳解詳析1C2D解析 汽油難溶于水,將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后不能形成溶液;溶液具有均一性,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兩份,每份溶液

12、的溶質質量分數均為30%。一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還能溶解其他的溶質,向20 時的蔗糖飽和溶液中加入食鹽,食鹽能繼續溶解。配制100 g 10%的氯化鈉溶液,首先計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鈉和水的質量,再稱量所需的氯化鈉和量取水,最后進行溶解、裝瓶存放。3D4D解析 稱量前,調節天平平衡時發現指針向右偏轉,可調節兩邊的平衡螺母,不可移動游碼;NaOH固體有腐蝕性,應放在玻璃器皿中稱量,不能放在紙上稱量;溶解應在燒杯中進行。5C解析 鹽場用海水曬鹽,就是把海水引入海灘,借助日光和風力使水分蒸發,從而得到食鹽晶體。6D解析 試管中的導管口有較多氣泡產生,根本原因是試管中的壓強增大了,而壓強增大可能是生成了氣體

13、,也可能是溫度升高。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反應可生成氧氣;生石灰與水反應釋放熱量,使溫度升高;氫氧化鈉溶于水也釋放熱量,使溫度升高;而硝酸銨溶于水時吸收熱量,使溫度降低,試管中的壓強會減小。7C解析 用量筒量取液體時,視線應該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相平。8B解析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穩定性,溶液中的各種粒子在不斷地運動著;飽和溶液是一定溫度下不能再溶解該物質的溶液;不飽和溶液通過降低溫度不一定能變成飽和溶液,如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大,其飽和溶液降低溫度后,溶解度增大,溶液仍為不飽和溶液;一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不一定能形成溶液,如植物油難溶于水,分散到水里不能形成溶液。9C解析 利用

14、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進行計算。所需加入的水的質量為400 g×20%÷10%400 g 400 g。10C11B解析 未指明t2 時,甲、丙兩種物質的溶液是否飽和,無法比較兩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小。12B解析 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質是氫氧化鈣,其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加熱后,氫氧化鈣會從溶液中析出,導致溶液渾濁,溶質質量分數減小。13D解析 將溶質質量分數為12%的溶液通過蒸發水變成24%,溶質的質量在蒸發前后不變,溶質的質量分數擴大一倍,溶液的質量就變為原來的一半,即需要蒸發掉原溶液一半質量的水,所以剩余溶液的質量就等于蒸發掉的水的質量,即120 g,因此溶質的質量就

15、可以利用剩余溶液進行計算:120 g×24%28.8 g。14(1)24(2)100解析 (1)根據公式: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進行計算。配制120 kg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氯化鈉溶液,需要取用固體氯化鈉的質量為120 kg×20%24 kg。(2)設稀釋成12%的氯化鈉溶液的質量為x,根據溶液稀釋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則60 kg×20%x×12%,解得x100 kg。1510055.5解析 需要濃硫酸的體積為500 g×20%÷98%÷1.84 g/cm355.5 cm355.5 mL。16(1)乙和丙 (2)乙丙>甲 (3)17. (1)C(2)ABC解析 由圖可知,A燒杯中殘留固體物質,說明該溶液一定為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B燒杯中的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C燒杯中溶解的質量比B燒杯中的少,C燒杯中的溶液一定為不飽和溶液。若B燒杯中的溶液是飽和溶液,則A、B燒杯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同;若B燒杯中的溶液是不飽和溶液,則A燒杯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比B燒杯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大;綜合分析可知,A、B、C三只燒杯中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為ABC。18(1)t2(2)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